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走进“情语文”教出语文味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情”是文章之“魂”。一篇文章能否打动读者,关键要看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能否让读者产生共鸣。笔者以“情”为突破口,按照情境设置与情感引导双线并行、循序渐进的原则,构建了“创情—共情—悟情—延情”的“情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善、美的情感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一、创情——创设情境,酝酿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上课伊始,教师创设情境,营造出符合文本感情基调的学习氛围,能激活学生的情感,引领他们融入课文情境。教学时,笔者创设了如下导入情境:故乡是每个人心中最美好的地方,故人是每个人心中最亲的人,每见月圆,远在异乡的人们总会对故乡和亲人思念不已,你们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学生齐诵该诗后,笔者引导:如果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的乡愁,那么“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谁的乡愁呢?这样导入新课,促使学生走入诗歌意境中,初识乡愁之味,达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
二、共情——感知文本,培育真情
感知文本内容是初读课文的任务。初读课文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与文本建立联结,在情绪、认知、观念等方面与作者达成共识、达到共情。课堂上,笔者借助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课题中的“山东”不是今天的“山东省”:简单地画一条山脉作为华山,在山的东边画出一处作为王维的家乡蒲州,在山的西边画出一处作为王维当时所在的长安,并向学生解释“王维的家乡实际上是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市,地处华山以东,故此称‘山东’兄弟”。这样设计,能从视觉上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作者的家乡和作者彼时所在地,了解诗歌创作背景。随后,笔者让学生自读诗句,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并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学生通过自读找出了诗眼“思”,为后续品味王维的乡愁做了铺垫。
三、悟情——深度探究,品味真情
语言文字不仅承载着人、事、景、物等形象,而且通过形象寄托作者的情绪、情感乃至心灵感悟,尤其是一些精彩段落,往往是作者情感的迸发点。教师引导学生精读重点段落,从字词到句子、从形象到情感逐层深入地反复朗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能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感悟文章的情感内涵。品味诗意环节,笔者首先简介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王维十五岁离开故乡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二十岁时考中进士。这期间,他一直漂泊在外。这首诗是他在十七岁时创作的。”通过了解上述背景,学生分析道:“因为不在家乡,所以说是‘异乡’;因为身在长安就是长安的客人,所以说是‘异客’。这就叫‘独在异乡为异客’。”接着,笔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作者会在哪些时候想家,并将常人欢庆节日的情景与王维在异乡独自过节的情景进行比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感悟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蕴。从学生朗读诗歌第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以发现,学生感悟到了诗句中孤独、落寞的情感。然后,笔者创设语言情境,引导学生想象长安人过重阳节的场景:重阳节到了,一大早人们就出门了,有的一家人一边登山一边采菊花,有的人约上三五好友共饮菊花酒……学生展开想象,仿佛看到了美好的节日场景。王维怎样过节呢?笔者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找出王维过节的场景,并借助课件出示几组对比图片:人们结伴出游,而王维一人登山远眺;别人相聚喝酒,而王维一个人独饮;别人一起喝茶、下棋,而王维独坐桌前,用诗歌诉说心事。一系列的品读,让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水到渠成,真切地感受到一个身在异乡的游子思念家人的情感,特别是节日时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在诵读诗歌后两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时,笔者创设了“重阳节时,王维的兄弟在家乡登高、分发茱萸,分着分着手里多出一株茱萸”的情境,并提问:“是多了一株茱萸吗?”学生回答:“不是,是少了一个人。”由此,学生体会到不只是王维思念家人,他的家人同样思念王维,进而感悟到遥想亲人对自己的牵挂,既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煎熬。这样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诗歌情感,体悟到思亲之痛。
四、延情——迁移运用,抒发真情
有了前面一系列的引导,学生内心的情感被激发,他们也想表达自己的思乡情。笔者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在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的拓展学习中升华情感,提升语言能力。课堂上,笔者首先出示了王维的《杂诗》,引导学生品读诗意、品悟诗情,重点体会诗中王维遇到故乡人时,只问自己家窗前的梅花是否开了的情景所体现的情感。接着,通过品读与交流,学生体会到王维细腻的内心——他日思夜想着家乡的亲人、家乡的一切,甚至是一草一木。然后,笔者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给在外地打工的亲人或自己想念的人写一封信,述说对他们的思念。全班交流中,学生真情流露,用细腻的笔触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延展了对思乡情的感悟。
作者:周浪芹 单位:黄冈市罗田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