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好导学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好导学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谈好导学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摘要:“导”包含着古老的中国智慧,是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现代良方。在“双减”背景下,为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更需要在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热点上运用“导”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思路引导、文化传导、自主先导,从而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双减”;高中语文课堂;“导”;教学方法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落实“双减”政策,不仅需要减轻学生负担,也需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语文课程界定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说明语文课程不仅需要教师“讲”,更需要学生“学”;不仅需要学生识记孤立的语文知识,更需要学生综合地进行“言语实践”。基于“双减”政策与语文课程性质,为促进学生今天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善于运用“导”的教学方法。“导”包含着古老的中国智慧,是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现代良方。

一、何为“导”

“导”不同于“拉”,更不等同于“给”。“导”字包含着古老的中国智慧。“导”繁体写作“導”,从“寸”“道”声。“道”字从“辵”,“首”声,本义是供行走的道路;“寸”与“手”意思相近。“导(導)”的本义是以手牵引、引导。“导”也就是指引正确的路径和可操作的方法。这和“苏格拉底式提问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导”的过程中,教师并不直接告知答案,而是阶梯式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即便回答错误也不直接纠正,而是继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最终依靠自己得出答案。

二、何处“导”

(一)“导”在教学重点上

解决教学重点是课堂的核心任务。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关键。教师可以以问题为中心引发学生对教学重点进行探究,让他们通过讨论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例如,在《秋兴八首•其一》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题目探讨,实现本课教学重点。结合课下注释可知,秋兴就是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怀之意。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诗人选取了哪些秋天的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学生通过对意象的把握,加深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二)“导”在教学难点上

教学难点因学情而定,对学生而言,难点可能来自文章内容,可能来自作者或者时代背景,也可能来自某个思想观点,甚至还可以小到对文章中的某个字、某个词、某个句的理解。在《秋兴八首•其一》中,学生很容易找出“玉露”“枫树”等典型意象,但对“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中出现的“寒衣”是否是秋天的意象出现了争论,课下注释说“寒衣”指冬天穿的衣服。是杜甫选取意象不典型还是课下注释欠妥呢?教师引导学生就此教学难点展开讨论。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后明确:尾联讲的是准备寒衣,中国人有提前一个季节准备衣物的习惯,现在商场的服装也是提前一个季节开始上市;“寒衣”和寒衣节有关,每年的十月初一是寒衣节,有两件大事,一是给去世的先人烧五色纸表示纪念,一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那千家万户的捣衣声该勾起杜甫多少愁思?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成功突破教学难点,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导”在教学热点上

教学热点是指富有现实性、趣味性且处于学生认知能力最近发展区的非常规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无疑是贯彻研究性阅读的一个好途径。”[1]学习了《故都的秋》《秋兴八首•其一》《登高》之后,让学生讨论中国人的悲秋传统。这可以说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千年情结,几乎每个诗人都有“悲秋综合征”,汉字“愁”就是秋之哀景和心中悲情结合的产物。为什么会悲秋呢?是木叶尽脱的感伤,是山川萧条的寂寥,还是因为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泪痕?这样的热点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探求新知的方式有助于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也加深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三、如何“导”

(一)因势利导:方法指导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方法之指导。在上《琵琶行》时,发现学生写“篦”时出错率极高,趁机引导学生通过分解字形来识记、推断。“篦”是形声字,上面的“竹”字头表义,下面的“比”表音。中间一个“囟”表示脑门。合在一起就是用竹制的工具在脑门上梳。学生据此方法举一反三,判断“绡”和丝织品有关,“唧唧”“呕哑嘲哳”和声音有关。除了本课涉及的字词,还可推而广之,如“瞌睡”和眼睛有关,“磕碰”和石头等硬物有关,“嗑瓜子”和嘴巴有关。这种拆字识记法,既是记忆,又是理解,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印象深刻,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批隙导窾:思路引导

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无论是议论性的文章,还是记叙性的文章,无论是现代文还是古文阅读,都需要从理清思路着手,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学习一些理清思路的方法。一是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灵魂,抓题目有事半功倍之效。如《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题目,可明确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所咏对象和赤壁有关。循题涉文,快速理清思路。二是抓过渡句。《念奴娇•赤壁怀古》,还可引导学生抓出文中的过渡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从写景过渡到怀人。三是抓中心句。中心句对理清文章思路起导航作用,抓住了中心句,学生对课文就有了立体感。对中心句的准确点拨,对学生把握文章内容会起到显著的作用。如郁达夫《故都的秋》,抓住中心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便可带动对全篇的理解。四是抓线索。所谓线索,指的是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者情况等。如在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作者以小伙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通过小伙计的视角,写出了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众生相。如《鸿门宴》中,曹无伤的三次出场,分别是故事的开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暗示故事的结局,通过抓曹无伤这个人物线索,可以快速理清文章思路。

(三)导德齐礼:文化传导

“导德齐礼”出自孔子《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本义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笔者这里特指用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熏陶和诱导。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要丰富和全面。语文是文化的诗意栖居,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对文化进行传导,是教师的责任。很多课文堪称典范,充分利用课文来进行文化传导,既高效又易操作:读《论语》,在孔子循循善诱的教导中感受深厚的济世情怀;读《庄子》,在庄子汪洋恣肆的言论中感受独立不羁的人格;读《孟子》,在孟子咄咄逼人的论辩中体味民本思想的精髓……在学生心中播种下文化的种子,假以时日,一定会生根发芽。多少学生在这样的文化滋养中汲取营养,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获得了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力量!

(四)自编自导:自主先导

学生自觉、自主的学习才是最强大的内驱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学会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教“一”是为了反“三”,教是为了不教。心理学研究证实,每个人自身存在的潜能是巨大的。课堂上应把说的机会留给学生,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让学生自主去学习。一些课文涉及的素材学生非常喜欢,如《咏怀古迹•其三》《马嵬》,可将此类课题作为探究课题。可引导学生对昭君出塞、马嵬之变的史实加以了解,还可引导学生搜集历史上其他人的评价。通过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认知失调,从而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自主学习热情高涨。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进行研究性学习。最后,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1)同题异构的作品非常多。写昭君出塞的还有《王昭君》《明妃曲》等,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还有《长恨歌》《过华清宫》等。

(2)对同一历史事件,因为写作者的经历处境、写作目的的不同,往往会有大相径庭的评价。学生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厚实全面,这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学生不仅学会了对历史事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且学会了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一些作品,在人物对话、生活场景、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面都存在许多空白和未定点等待读者来填补。艺术空白加上读者自身的期待视野,必然会产生多元解读。对这种具有丰富内涵、有多解性的作品,可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如李商隐的《锦瑟》篇,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涉及的典故有什么意味?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是爱情说,还是自伤身世说,还是其他?鼓励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见解,鼓励“别出心裁”。应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把每一位学生的头脑都看作一个宝库,想尽办法去激活它,开采它,就会使我们的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和‘互惠’。”[2]在讨论典故时,有学生进行了如下解说:李商隐在选择典故时喜欢只取其形,不顾其义。如庄周梦蝶,李商隐此处不是想表达典故的本义天人合一,而是只取了蝴蝶其形。一则天人合一和主题无关,二则想表达天人合一,写梦见自己成为猪狗,也勉强可以表达。为什么要写梦见蝴蝶呢?是因为蝴蝶是美、是自由的象征,诗人是想表达一种美而又无法捉摸的情绪。一些情境性、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表现。《孔雀东南飞》《雷雨》等是学生非常喜欢的课文,可引导学生通过排练课本剧的方式进一步落实字词,熟悉情节,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且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双减”背景下,用好“导”学法可谓恰逢其时。课堂上既有教师的“导”,又有学生的自学、乐学,从而使师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深度学习的最高境界中。

作者:滕玮 单位:四川省成都市 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