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的组织形式和教学重点都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群文阅读这一教学理念也被逐渐推广。所谓群文阅读,指单位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选择多篇文本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这种教学和学习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采用,发挥出自身巨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群文阅读;多篇文本;阅读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长久以来一直以单篇文本的细读品味为主,侧重于字斟句酌和对课文篇章结构等进行比较细致的分析和讲解,可以说,单篇文本的阅读和讲解方式已经非常成熟。在这种情况下,蒋军晶等一线教师提出了群文阅读的新型学习方式来对单篇文本学习做一个有效的补充和创新,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一、不同文体对比,发现文本秘妙

在通过群文阅读方式教授《松鼠》一课时,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品味、欣赏说明文独特的语言特征”。补充课后习题《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及《动物世界解说词》中关于松鼠的三段文字,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说明文作品中的松鼠。师:读完这三段文字,大家有什么发现?生:都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比如《动物世界解说词》说“尾巴相当于一把遮阳伞”。《松鼠》里也说“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师: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语言变得有情有趣。把你的感受读出来。生:虽然这三段文字的长短不一样,却各有特点。《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把松鼠的大小说得清清楚楚。师:除了“翘”,还有哪些动词能让我们觉得作者把松鼠可爱的样子写活了?生:“躲”“竖”“坐”,这些动作让我觉得松鼠特别可爱!生:我还发现在《松鼠》的片段中还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师:同学们真会发现,作者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笔下的松鼠变得有情有趣,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而《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松鼠介绍语言准确,但趣味性不强,适合初、高中的学生阅读;《动物世界解说词》中的松鼠介绍对于我们来说又显得过于简单了。仅单篇文本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可能大致感受到说明文在严谨准确之外也有形象生动、有趣活泼的语言特点,但肯定不如通过群文阅读在不同文体之间横向对比来得清晰直观、印象深刻。

二、资料补充引用,深化文本理解

语文教材内的很多文本都需要我们充分了解作者资料及写作背景后才能充分理解文义,这一点在高年段语文课堂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教学《钱学森》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钱学森的爱国情感,把1949年中国和美国的城市街景图文资料补充给学生,让学生在对比中有所发现。此时让学生作出选择,说出心里话,对比钱学森毅然的选择,从而深刻感受到钱学森宁可放弃美国优越的工作条件、优厚的工作待遇,也要报效祖国的发自心底的真情。从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来谈理解,到适时补充资料加深了解,将文本内容的理解引向深处,钱学森的形象变得有血有肉,丰满而立体。学生在字里行间、文里文外充分地感受到了,情感积蓄更饱满了,理解体会更深入了。

三、主题类文拓展,延伸文本价值

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有时也是追求开放和多元的,但缺憾在于文本的过于单一和薄弱,所以无法承担多元开放的讨论和学习的空间。这时,基于一个大的讨论主题,我们就可以引进数篇和课文地位相同、为开放主题服务的新文本。在教学《牛郎织女》一课时,补充其他三个民间故事《白蛇传》《梁祝》和《孟姜女哭长城》,借助表格将四大民间故事进行比较阅读,表格涵盖主人公、经历的磨难、故事结局和主题四个方面。表格如下:四人小组合作,迅速运用关键词完成表格的填写,理清了故事的情节。并且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主角美好的爱情都遇到了权威反派的阻挠,但是主角会顽强地反抗,因此,多数民间故事的结局都带有些许的美好;爱情的双方以女强男弱身份的居多。同时,还在对比阅读的基础上发现四大民间故事的共同主题: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不仅理清了故事的情节,而且深入地挖掘了主题。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质疑、思考和总结,较少关注单篇教学中字词的详细赏析、重点词句的推敲等方面。在针对多篇文本的短时间阅读中,锻炼了学生快速提取、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在不同文本的快速跳跃中,学生的思维也在不断跳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思辨力。希望群文阅读教学这一新型的语文学习方式,能在我们不断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发展和优化,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也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蒋军晶.群文阅读教学:概念、价值及实施路径[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6,32(01):33-37+123.

[2]刘荣华.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课型及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2(11):6-10.

作者:俞迪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经开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