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摘要:文章从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掌握有效的教学技巧;重视朗读;角色互换;情境教学六个方面提出了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教学质量;学习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个性特征,在正确的时机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其在愉悦的氛围下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提升语文的教学质量。

一、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心智发展时期,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潜在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刺激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过程中[1]。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前备课阶段根据新课教学的内容,适当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如辩论赛、讨论会、分角色进行情景模拟等活动,教师可提前将活动主题及活动准备工作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分小组自觉完成活动的准备工作,然后鼓励其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例如,在《曹冲称象》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场小型的讨论会,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称象办法?”使学生进入小组讨论模式。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与参与度,每个学生都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如用水桶代替石头、用大臣代替石头或利用跷跷板的原理为大象称重等。教师组织的课堂讨论会,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能动性,还在很大程度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空间。

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敢于质疑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才会主动地提出疑问,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具体来说,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抓住学生答案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提问,深化其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懂得如何提问。另外,教师还要采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讲授知识,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如“乌鸦是怎样的喝到水的?还有其他的办法吗?”学生对于第二个问题提出各种答案,如某学生说:“乌鸦可以往瓶子里扔面包”对于此答案,教师要先赞赏其主动回答问题,并结合生活实际指出问题:“在郊外乌鸦能够得到面包吗?怎样才能够得到大量的面包呢?”学生经探讨发现面包溶于水,此答案存在漏洞。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促进了师生、生生交流,让学生敢于质疑,不仅有助于其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大有裨益[2]。

三、掌握有效的教学技巧

教师在正式上课前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与设计,据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掌握教学过程中的难点、疑点,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统一安排与解决。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式与方法,建立满足教育内容的问题集以供学生讨论分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应该给予肯定。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象征“荣誉”的奖品,待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回答正确后给予奖励。例如,在课文《蜜蜂引路》中有一句“我有向导”,学生可能会针对这句话提出问题:“老师,向导不是指人吗?为什么课文中却说‘你的蜜蜂把我引来的呢?’难道蜜蜂也是吗?”教师在回答问题前可以先给予学生一朵小红花或一个礼物,鼓励他提出了建设性的问题,而且可以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发现问题,间接地提升了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四、重视朗读

小学生注意力比较分散,而朗读是注意力转移的一种方法,通过朗读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培养学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能力。因此,朗读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可以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让教学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3]。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音标准、不能添字与减字、语句连贯通顺。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反复加深与字词见面的机会,最终牢固掌握字词读音,熟知字词结构。尤其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小组合作模式朗读,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自主朗读习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乌鸦喝水》教学为例,教师可按照小组划分自然段,由不同小组朗读不同的自然段,朗读前,各小组标好生字词读音、重读、停顿等,在该小组朗读时其他小组认真听,全文朗读完成后,各小组互评并指出他人读错的部分,以此使学生对《乌鸦喝水》的故事有大概的了解,进而理解其蕴含的道理,提高教学质量。

五、角色互换

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课堂师生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知识的传授者、分享者,教师成为引导者、督促者。具体来说,教师可提出探究性问题,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之后,由其选派组长到讲台上分享本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学生可举手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或自己的疑惑,组长进行解答,教师最后进行总结,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讨论课上,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总结出问题结论后,各小组选派一位小组长,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结果。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调节了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提升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最终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六、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将教学内容和情境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影音资料、歌曲、动画等融入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境教学能将抽象的内容变成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加直接、深刻的理解。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教师应该给予其正确的引导,为学生营造一片承载想象力的空间。例如,教学课文《找春天》时,教师可以找一些关于春天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并掌握春天的特点,无论是衔泥筑巢还是草长莺飞,无论是桃花盛开还是柳树泛青起絮,都是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情境教学不仅直观地展示了春天万物复苏的场景,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七、结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潜力,重视课堂朗读,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下,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位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少丹.浅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3):255.

[2]熊云英.浅谈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12):136.

[3]冯登荣.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中华少年,2017(36):124-125.

作者:徐新玲 单位:甘肃平凉庄浪县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