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在语文教学的运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换位思考在语文教学的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换位思考在语文教学的运用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换位思考”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及其作用。有了“换位思考”,阅读文本进行关键字词的换位、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更迅速。换位思考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换位思考;角色换位;创新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在语文教学中,若能多多进行“换位思考”,“换位”行动,语文教学会更有生气和活力,课堂教学会更有实效,学生会逐渐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一、关键字词换位比较,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更迅速

阅读教学中,经常会讲到一些重点句子或精彩句子的含义和作用,若只是就事论事,单单扣住原句,也许不能马上分析清楚。若采用换位法,即在文章句子关键的地方将其内容变换一下次序(词序或句序),或换成别的字词,改后的句子立即与原句形成了比较,通过比较、分析,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小说《故乡》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我将“迎”、“飞”两个动词挑出来,把它们互换一下位置,句子则变成了“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飞’着出来了,接着便‘迎’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学生们一念便哄堂大笑,很自然把握了知识点,只有这样刻画出来的人物才会更真实、生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些关键字词的换位,学生很快掌握了知识点,教学用时少,教学效率高,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与文中人物角色换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深入

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使学生对文章更好地理解,需要启发学生进行“心理换位”的思考,主动体验。鲁迅有言:“把自己放进去。”老师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人物的心中,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你是文中的“他”,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只有这样,每个阅读者才能更好地去体会文中人物微妙的感受、心理的变化、情感的起伏。教《斑羚飞渡》一文时,我设计了两个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把自己放进去”,更快更好地理解文意。第一问:“假如你是那只镰刀头羊,当你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准备结束自己生命之时,你想对面前的狩猎队的猎人们说些什么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钱同学第一个回答:“当我站在山崖上,面对着那群人类,我会沉痛地说:‘放下你们那充满罪恶的枪杆吧!愚蠢的人类,在你们端起枪杆猎杀我们动物的时候,实际也是在破坏生态平衡。人与动物应是像兄弟一样和平共处,共同依偎在地球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沐浴着母爱,欢快和平的生活。’”陈同学说:“假如我是那只镰刀头羊,当我即将坠崖的那刻,我要对猎人说:‘人与动物应该和平共处,你们为什么非要将我们赶尽杀绝呢?就为了那么一点利益,你们就忍心下手?你们觉得值得吗?你们现在了解我们的心情吗?看着同伴们一个个坠身而死,我不难过吗?我不痛心吗?如果你亲眼目睹你的亲人一个个死去,你的心情难道不和我一样吗?人与人之间是有情谊的,人和动物之间也应该是有爱的。’”……第二问:“假如你是文中那个目睹了斑羚飞渡这一悲壮场面的猎人‘我’,这时,你有何感想呢?”孙同学动情地说:“作为一个猎人,当我看到如此悲壮的场面,我心里感到一缕缕的酸痛,我不敢面对它们,更不敢面对老斑羚,它们把真挚的爱和使小辈们新生的希望浓缩为深深的一跳,我为自己的残忍不断自责,也为大自然拥有如此勇敢而美丽的儿女而骄傲。”真是百感交集的一番话。陆同学带着悔恨的语气说:“假如我是那位猎人,看到那样悲壮的场面,一定会后悔莫及的。我会为自己的残忍和无情而内疚,我居然会对这样可爱的生灵赶尽杀绝。动物也有生命,大自然如果失去了这些可爱的生灵,世界还会如此美丽如此充满生机吗?我只有放下屠刀,从此保护动物,来弥补我的过失。”同学们的回答语言生动,情真意切,非常感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有着自己的思考,很发人深思。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几个平时不常发言的学生竟然也纷纷举手发言。教学中,若能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一套做法,设计出好的题目,以问题来促进学生思维,于恰当的地方进行换位思考,进行角色换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他们的思维得到了锻炼,语文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课堂提问师生换位,学生的质疑能力会更强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问题总是老师问,学生答,师生缺少了平等的交流,课堂气氛显得沉闷,师生缺少激情。而回答问题时,学生又往往按老师的思路去思考。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兴趣会日渐削弱,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质疑能力得不到提高,不能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新课标积极提倡自主学习方式,而真正的自主学习应该以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堂提问来个师生角色换位,让学生处在认知的主体地位上,来当教学中的“主角”,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例如在学习《死海不死》一文时,有学生提出疑问:“死海中没有任何植物,海边也寸草不生,那为何海上含氧量十分高呢?”再如,有学生在学《曹刿论战》时发问:“鲁军在齐人三鼓后击鼓进军,把握了‘彼竭我盈’的战机,最后以弱胜强。既然鲁军第一次击鼓没有进军,为何齐军按兵不动?齐军不是可以趁此机会冲锋陷阵杀入敌阵吗?”这些问题问得很有价值,可见学生不仅在阅读,还在思考质疑,这比单单回答老师的问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他们的质疑能力会越来越强。课堂提问,师生换位,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学过程因有了师生的共同参与就不再是单向的过程,而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了。有了这和谐、民主、协作的课堂气氛,课堂也因此成了学生展示聪明才智的舞台,学生成了舞台的主角,成了学习的主人。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多多进行换位思考、换位行动,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将更好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活力和生机,使学生逐渐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作者:沈建珍 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