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与核心素养关系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与核心素养关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与核心素养关系

摘要:学习情境的创设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情境之于学生语文学习的价值在于:可以激活学生的情感,进而实现情感与认知的结合,而只要认知与情感有效结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就能得到更好的落实。实践表明,可以从“感受情境、感知情境、感悟情境”三个方面探究情境创设核心素养关系。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最关键的是抓住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个元素。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情境;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的思考是丰富的,对于教师而言,将已有的教学传统置于核心素养的观照之下,显然存在一个前者与后者或碰撞、或衔接的过程。课程改革与此前的教学传统的融合,使得我们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与实践有了一个全新的基础。而结合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可以发现核心素养的落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使已有的教学传统彰显出新的魅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明确强调语文教学需要“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1]。这是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概念:一方面,学习情境对学生语文学习的作用不言而喻,学习情境的创设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综合性学习情境之“综合”应该如何理解,尤其是如何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才能更有效地实现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这些问题显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与核心素养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探究,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一、情境创设对核心素养培育的作用

众所周知,情境是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建构学科知识意义的重要方式。通过对实际事物的提取,或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创设用于字词学习或文本解读的情境。情境之于学生语文学习的价值还在于: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情感,进而实现情感与认知的结合(这实际上也是著名教育家、情境教育理论创立者李吉林先生的观点),而只要认知与情感有效结合,那学生所理解的知识与核心素养就能得到更好的落实。基于这样的认识,有同行建议可以从“感受情境、感知情境、感悟情境”三个方面探究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课堂情境教学[2]。笔者以为这“三感”道出了情境之于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说明情境是如何促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

(一)感受情境

感受情境是强调学生在情境中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觉。学习情境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刺激学生对学习对象有直接的感觉,而不是像传统语文教学一样,在学生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字词学习或文本解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强调语言建构与运用,实际上正对应着学生对学习对象的感知,学生只有在阅读中关注字词,关注文本的内涵,才能认识到以字、词、句为载体的语言的价值,才能认识到句、篇、章在承载人文价值时所起的作用。

(二)感知情境

感知情境是超越感觉走向知觉的。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表明,知觉是高于感觉的,知觉是在学生直接获得感觉的基础上,经由思维加工形成的具有一定深刻性的认识。很显然,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感知的过程,是形象认识转向抽象认识、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识的过程,感觉情境过程中形成的初步认识,需要在感知的过程中上升为可以用语言描述的认识。

(三)感悟情境

感悟情境强调新认识的形成,是在感知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实现思维的飞跃,文本解读的结果就是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很显然,在感悟情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必然存在的,基于语言的文化理解也在此过程中形成,至于审美鉴赏与创造,本身就是思维发展的产物,某种程度上讲,其基于情境而超越情境。由此可见,在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之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各项要素可以得到满足,而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又会因情境而变得更加生动,也就是说无论是从学生当下(课堂上)的学习来看,还是从学生未来的发展(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及其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来看,情境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情境的创设

从课程改革中高中语文课堂上的情境创设来看,不足是明显的。比如有的教师为情境而情境,有的教师重情境而轻学生的主动建构,严格来说这些都是对学习情境的误解及误用。在笔者看来,学习情境显然是服务于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学习情境只有起到了促进学生建构语文知识、高效解读文本的作用,才能彰显其本质与价值。实际上,针对教学情境创设的不足,早就有同行提醒语文教师要针对语文课堂中出现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环境失真、思维发展与提升环境虚化、审美鉴赏与创造环境抽象、文化传承与理解环境割裂等问题,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3]。站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站在学生学习需要的角度,学习情境应当如何创设呢?现以《我与地坛》一文的教学来说明。《我与地坛》是著名作家史铁生的经典作品之一。史铁生这个名字,不少高中学生都熟悉,其作品也为部分学生所熟知,这为本课学习情境的创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有人评价《我与地坛》描写的是“一个伟大思想成熟的历程”,它充满哲学思考,同时又具有丰富的人性化光辉,对于包括笔者这样的成人而言,几乎每阅读一次,都会感动一次。显然,在教学中我们也期待学生有这样的感受,但很多时候学生的认识总不够深刻,这里固然有学生的阅历不够丰富的原因,同时也有学生的阅读情境不够丰满的原因。于是在设计学习情境的时候,笔者思考多让学生了解史铁生写作《我与地坛》的背景,以求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与文本发生更好的共鸣。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先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材料:史铁生在清华附中毕业后去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因病双腿瘫痪,后到街道工厂做工人,近十年之后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实际上就是失去工作),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用幻灯片呈现,对其中的“双腿瘫痪”“什么都找不到了”用红色加粗的方式强调)。基于这些材料,笔者让学生设想:如果自己就是史铁生,那自己的心境会如何?这是创设情境常常运用的策略。当笔者提出这个问题后,学生就紧盯着幻灯片上的描述,进入了深度思考。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每个学生内心所想都是相似的:一个正常的人,无论成绩好坏,至少行动自如,生活是愉悦的,这是当下绝大多数高中学生的生活现状。而“双腿瘫痪”则意味着这些都无法实现,这是什么样的情景?用很多学生的话说,“这是无法想象的”“我绝对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自己”……这样的表达实际上反映了学生的一种心境,客观上已经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情境。只不过此时的学习情境还是粗放的,因此教师还需要进行引导,以使情境变得更加精致一些,引导的办法就是继续提出问题。比如可以结合课文提出问题:“假如你遭遇了双腿瘫痪的变故,你在生活中与父母相处可能会是什么情形?你又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样的思考?你觉得你之后的人生道路又会如何?”这些问题提出之后,教师没必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只要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了深度思考,就能够为后面的文本解读提供心境。事实也确实如此,在阅读了课文之后,不同学生的首次阅读感受就是不同的。有学生说,“课文里‘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应该就是作者双腿瘫痪后心情的一种描述”;有学生说,“作者说‘我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我觉得非常正常,因为一个正常的人突然遭遇变故,很容易有这样的想法。尽管我们知道生命可贵,可当自己感觉生命没有意义的时候,人总是会轻贱自己的生命的”;有学生紧接着评价,“人不应当轻贱自己的生命,正如作者说的‘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轻贱自己的生命”;有学生说,“我对作者的一句话琢磨了好久,‘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一个人得经过多少个日夜的思考,才能得出这样理性、坦然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已是一种较有深度的解读,从教学效益的角度来看,这就是有效教学。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文本解读后的认识,是最基本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而解读文本获得认识的过程,毫无疑问是思维的结果,思维发展与提升已在此过程中达成;本文解读中审美元素相对较少,但学生也生成了自己的认识,是显而易见的创造;而作者的心声、《我与地坛》的哲理与人生智慧,皆以文化的形式深入学生的血脉,表现为真正的文化传承与理解。故笔者以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得到了落实的。

三、情境通过思维培养指向核心素养

在以上案例中,观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同时兼顾学生的知识累积与考试评价的需要,笔者以为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最关键的是抓住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个要素。我们知道,思维是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思维培养应当是教育教学的中心,必须将思维确立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思维教学要完成思维方式的变革、思维方法的转变,要更关注思维品质的培养,要在情境实践中进行[4]。其实这里所说的思维教学及其要求,就对应着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之后,在情境要素的刺激、驱动之下进行的高效思维活动,对应着学生解读文本结果的逐步呈现。思维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对于高中语文学科学习而言,思维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而言,思维更是起着以点带面、以智驭知的作用,如果没有思维活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其余三个要素是无法真正落地的。进一步思考在情境创设中培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笔者以为需要结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的基础性、动态性、终身性等特征,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师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进而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实施探究式教学等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5]。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是重要的、必要的,基于学习情境的创设去培育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可行的。当然,这还需要在积累更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思考,这样核心素养培育之路才能够更加顺畅。

参考文献:

[1]刘飞.高中语文情境创设的价值与实践方法[J].语文建设,2018(8).

[2]马艳萍.高中语文应强化文本细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6).

[3]林玉.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情景创设[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6).

[4]邱兼顾.思维:一种新的语文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17(3).

[5]丁文静,韦冬余.试论语文核心素养的涵义、特征及培养策略———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6).

作者:白明忠 单位: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