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未来语文教学与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近年来,科技的高速发展、数字时代的开启将我们迅速裹挟到一个只有不敢想、没有想不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生活的富足带来了教育大环境的变化,学习者知识基础在发生变化,人对生活、对未来的期许也在发生改变。
一、学校教育环境的变化
据报道,神经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就人们思考和学习的方式进行更为全面的描述。脑研究成果的发展,可能会为课堂中教与学的过程带来深刻的洞见……科学的发展、信息的开放提供丰富信息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路径。外部环境的变化悄然影响了我们一线教师教学思考和教学行为,如利用汉字字理辨析汉字的音形义、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阅读策略、利用思维图将隐性思维显性化促进小组交流等。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及思考,帮助一线教师从更为专业的视角更有针对性地关注学习者的差异,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语文学习素材,更真实地促进学习者的实际获得。相信未来的教育,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与一线教育者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
二、学校课程的变化
跨学科的学习活动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拓展思维空间,让学生直接面对问题,在对现实问题的讨论、分析中,尝试运用多学科视野看待问题,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例如,语文与艺术学科的合作。基于文本特点,语文和美术学科教师共同指导学生阅读《像自由一样美丽》这本书。美术教师从艺术教育的角度,和学生们一起欣赏书中的画作,一起探讨什么是“通感”。学生们在音乐中,用画笔自由地表达着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感受画作中充满活力的思想和情感。语文教师则从文本阅读的角度,和学生一边读诗谈画,一边探讨“自由”这一核心话题,领悟文字凝聚的感情,启发学生思考“自由”的真谛。再如,语文与科学学科相链接的习作课程。营造真实场景,将动植物养在学生的公共空间(教室)中,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和经历动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中学习观察、学习写作。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亲近生命、感受生命、尊重生命,与自然界中其他生命体建立关联,学习与自然、与同伴、与自己相处。随着人工智能的开发,现成的、有答案的问题不是教育的重点。对于人未来的发展而言,教育需要培养的是学习解决没有确定答案的这类问题的能力。未来人的发展,需要学习与“问题”相处。未来,围绕语文课程目标的达成,以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规律为主线的跨学科课程的研究将更充分、更多样化。
三、学习者的变化
社会的发展愈发重视人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激发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丰富且有效的学习形式进入到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在小组合作中,每个学生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并有机会促进同伴的学习。有效的合作课堂不仅具有丰富复杂的知识内容,而且为学生的成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评价的利用促进了学生的自省反思。跨年段的交流活动增强了不同学段学生之间的了解,平等地进行知识及经验的分享。同时,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中,学会表达、获得自信、学习与他人合作和相处。未来的教育,学习者学习的方式更开放、选择性更多。在学校教育之外,社会教育环境的共享、网络教学手段的普及等都将成为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在未来,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将会成为教育者关心并进行研究的问题。
四、变化中的坚守
面对未来的教育,变化不可小觑。但无论怎样变化,语文的核心始终保持稳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未来的语文教育会继续围绕语文课程目标的达成,兼顾语文学科特点与学生语文学习心理,设计课程、设计序列教学活动,开展以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规律为主线的教学实践。随着对大数据、学情调研、评价方式等研究的推进,我们对学习者的了解将更为清晰而精准。由此,对学习者在什么阶段应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以及思维发展的层级如何等将会有更准确的描述,学习者阶段目标的划分会更精细化、序列化。当下的统编版教材就很好地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以三年级习作安排为例,可清晰看到习作教材内容、方法等安排上的序列化。表1是对三上教材中习作内容的梳理。首先,习作内容和目标序列化,体现从“说”到“写”的过渡。从第一单元“猜猜他是谁”感受习作有趣,到指导“写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再到“写一件简单的事”,难度与思维层级逐步提升。其次,观察能力的培养序列化,并贯穿始终。第五单元开始引导“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接下来同册中的“猜猜他是谁”“这儿真美”习作,下册里的“我的植物朋友”“看图画,写作文”“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等习作都以“观察”为训练重点,螺旋式上升指导学生学习观察,并培养观察习惯和能力。相信未来的语文教学会继续立足语文课程的特点,阅读知识、阅读能力、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专题序列会更为明确、有序。顺应时代变化,语文学科教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面对变化,有哪些应该做出改变,又有哪些需要坚守,可能更需要我们冷静下来,辨清楚,想明白。不知道多年后,未来的孩子在面对《若干年后的我》这样的命题时,会做出怎样的回答。但我相信,教育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如同一粒种子埋入泥土中,生根发芽成长需要过程、需要时间、需要等待。未来孩子们的回答令人期待。
作者:周燕 单位: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