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学心理学的中职语文教学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情感教学心理学的中职语文教学,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情感教学心理学的中职语文教学

摘要: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个灵魂触动另一个灵魂。在教学中重视通过师生情感的共融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是情感教学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结合中职语文课程感情色彩浓厚的特点,在语文课的讲授中,以学生的情感需求为导向,挖掘语文教材与学生情感需求之间的契合点,灵活编排教材;设法调节学生不适当的、不愉快的情绪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实现教与学的良好效果,使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受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情感;教学;心理学;中职;语文;教学

0引言

长期以来,教育普遍关注人的智力开发,重视人的认知能力,而忽略了人的情感因素的培养。这种片面的认识体现在教学中,则导致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身心发展失衡,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教育领域开展了“愉快教育”的实验,随后又出现了“知情教学”的教育观点,这些都使得基于情感心理学的情感教学新理念得以推广与应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偏低,学习动机不强,甚至有的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再加学生入学年龄偏小,心理不够成熟,适应能力较弱,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等因素,使这些十五六岁的中职生在入校第一年的适应期被很多问题所困扰,严重影响了他们上课的状态和学习的效果。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依托情感教学心理学的理论,从学生的情感、心理角度出发,合理选择、提炼、发掘、组织教材内容,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潜能和动力,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1情感教学心理学的理论

1.1教学活动的认知系统

情感教学心理学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和教材是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教学是师生围绕着教材而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若把教学过程视为认知信息在教师和学生中传递、转化的过程,那么,这一认知系统的图示就是:教材→(输入)教师→(输出)学生;而在这一认知系统中,教师是把教材内容传输给学生的纽带,那么教师以什么理念,从什么角度来组织编排教材呢?情感教学心理学认为,教的认知系统是可控系统,而且是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控制的系统。教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教师输入的信息进行接受、加工、转化,而决定学生能否很好接受、加工、转化教师输入的信息,则由学生的加工能力和学生认知加工的动力所决定。所以,“学生不仅是教的对象,也是学的主体。”那么,怎样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体呢?从什么角度调动学生内在的认知潜能和动力呢?

1.2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功能

黑格尔曾经说过:“我们简直可以断然声明,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因此,有两个因素就成为我们考察的对象:第一是观念,第二是人类的热情,这两者交织成为世界史的经纬线。”其实,人类教与学的活动,也可以看成是由教师与学生用理性与情绪两条经纬线交织而成的,所以说,知情交融,寓教于乐,应该是教学活动最理想的存在形式。随着情感心理学的研究在近30年取得突破性进展,人们普遍认同情感功能具有双重性:良好、健康、向上的情感状态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抑郁、悲观、负面的情感状态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则起着消极的破坏作用。将这一研究理论与教学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情感教学的理论,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还要充分激发、引导和释放学生情感因素中的正能量,调节和化解学生情感因素的负面影响,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终极目的。基于以上情感教学心理学的理论得出:教师在组织、编排教材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情感因素入手来选择、提炼、发掘教材内容,设法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认知潜能和动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

2基于情感教学心理学的中职语文教材内容的编排处理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与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为此,中职语文课既要注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语文能力,还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助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基于情感教学心理学的理论,为了实现中职语文课的教学目标,笔者在中职语文课教材内容的处理与讲授中,关注中职生在新的环境中遇到的不适当、不愉快的情感状态,因势利导,化解和疏通学生心中积郁的不愉快情绪,引导学生将负面能量释放且转化为积极的、愉悦的情绪状态,从而在教与学的认知过程中,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接受、加工、转化语文教材的内容,从而实现中职语文课的教学目标。

2.1消除陌生,适应环境

刚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是带着对新环境、新生活的憧憬,在父母的陪伴下走进新校园的。但当亲人离开校园,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一切,使新生最初的新鲜与兴奋慢慢转化为无助、孤独和对亲人的思念,这一情绪状态使学生不能愉悦、专心地投入到新的校园生活中。为了调节学生的这一情绪状态,在第一次的绪论课之后,我安排了一节“自我介绍”的口语交际活动课,目的是为同学们提供一个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的平台,尽快消除同学间的陌生感,早日建立新的友情。当每位同学在讲台上略显害羞地介绍完自己,台下的同学响起热烈的掌声,热情温暖的氛围拉近了大家的距离,使同学们对新的班集体有了归属感。

2.2感受亲情,学会感恩

顺应学生初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想家的情感心理,我选择表现母爱、父爱的文章,例如老舍的《我的母亲》、史铁生的《合欢树》、奥尔罕•帕慕克的《父亲的手提箱》等文章,与学生一起体会作者笔下的父母用自己的良好品行对子女言传身教的事例,父母对子女无怨无悔全心付出的奉献情怀,以及作者对父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歉疚与痛悔之情。当这些情真意切的文章深深打动学生的时候,我适时引导学生回忆与父母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体会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思考自己该如何感恩父母,回报父母,然后让他们用文字写下对父母最想说的话,建议他们以信的形式寄给父母。如此对教材内容进行安排,学生对父母思念的情感得以释放,同时也理解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与期望,懂得了感恩父母,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力。

2.3确立目标,踏实奋斗

在学生渐渐熟悉了新的环境,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慢慢淡化的时候,新的烦恼又接踵而至:对中职生身份定位感到迷茫,对中职生的发展前途感到担忧。此时,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定位与规划,培养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目标、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为此,我选择钟丽斯的《向中国人脱帽致敬》、兰晓龙的《士兵突击》(节选)、华罗庚的《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等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作品中明白,只有国家富强了,国民才能更有尊严,每个学生都要为自己国家的富强努力;在小说人物许三多身上,让学生体会为了理想,为了信念,不放弃拼搏,不抛弃战友的可贵精神;在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自述中,让学生学习他发愤读书、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与探索精神。然后,让学生比照自己,写下自己的人生规划及实施步骤,并落实到在校的每一天,从而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事,为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2.4放眼世界,思考人生

古人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职生也是社会的一份子,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世界的意识,可以让他们有更大的胸怀,更广阔的眼界。我选择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像山那样思考》、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等文章,让学生在中外作家的笔下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人与人的关系是什么,人的身体与精神的关系是什么。让学生慢慢领悟一个社会人应该怎样维护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

2.5在经典文本中,感受爱与生命

中职生正值青春期,对爱情的认知懵懵懂懂。为了帮学生正确认识爱情,在教学中,我选择了高教出版社的中职语文教材中爱情单元的篇目,并重新编排了顺序。首先,我从曾宏燕的《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开始讲起,从文中讲到的“红玫瑰”的传说,“情人节”的来历等故事入手,让学生思考爱情是什么?学生普遍认同爱情是伟大的、神圣的、美好的、纯洁的。于是,我又联系现实生活,让大家领悟真正的爱情是不可亵渎的,是不可以游戏的,也是不能轻易说出口的,爱情是严肃的。然后,我又选择了《我愿意是急流》《致橡树》两首诗,让学生体会爱情的另一面:爱情虽然神圣,但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爱情只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一定要正确认识爱情与生命、爱情与生活等方面的关系。我还把苏霍姆林斯基对爱情的认识推荐给大家:“人的爱情应当不仅是美好、诚实、坚贞的,同时也应该是理智和慎重、机警和严肃的,只有那样的爱情才能带来欢乐和幸福。”最后,我让学生以手抄报或诗刊的形式,以“爱情”为题,或抄写自己喜欢的表现爱情的诗文,或写下自己对爱情的憧憬、认识、思考等,然后将同学们的作品在全班进行展览、交流。

2.6感受经典,提升修养

中职语文课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培养学生基本文化修养,这一点一定要在语文课上加以突出。我在每学期的课堂上都会专门选择一些文质兼美的古诗文,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学别样的意境美、语言美、形象美,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审美力,从诗文中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关于做人做事的思想精髓,从而提升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和道德文化修养。

3结语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书育人是心与心的交流,中职语文课程本身就充满浓厚的情感色彩,所以在语文课的讲授中,应结合情感教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学生的情感需求为导向,挖掘语文教材与学生情感需求之间的契合点,灵活编排教材,设法调节学生不适当的、不愉快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达到教与学的良好状态,使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1.

[3]袁桂林.现代教育思想专题[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

[4]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

作者:楚艳平 单位: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