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语文教学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内容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转型方向。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其基础就在于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普遍开设的基本课程,担当着工具教育的重要作用,只有不断强化教学实践,才能够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对语文的理解和掌握,推动其人文素养的提高。本文从当前大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欠缺的原因和语文教学的课程功能,着重提出加强高校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语文教学;语言文字运用;对策
新时期,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策略和目标都在不断转型之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大学语文课程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加强大学生语文教学工作,培养学生过硬的语言文字功底和扎实的文字写作能力不仅是课程功能的体现,更是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这就需要高校提高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视,积极调整教学策略,针对当前大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欠缺的现状,积极寻找解决途径,以适应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重需求。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现状
(一)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普遍较差。当前高校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大部分同学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都有待提升,对于自身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缺乏一定的重视和了解,仅仅关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共同进步,在书面表达中,常常出现书面表达与口语表达混淆的现象。
(二)对语言文字应用缺乏科学严谨性。另一方面呢,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存在一定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的缺失,具体表现在对一些具有特定表达的文体缺乏最基本的格式规范,对于汉语言的应用存在结构不合理、词意表达不正确,不能以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等方面,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亟待规范和提高。
二.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欠缺原因剖析
(一)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缺乏重视。当前大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较为欠缺首先是源于学生自身和高校对于语文教学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不重视,学生没有意识到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对于就业和将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高校的语文教学工作重视不到位,忽略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得学校整体缺乏对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氛围,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和提高,久而久之造成学生整体的语言运用能力的下滑。
(二)高校语文教学模式传统落后。当前高校语文教学模式仍多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教材党的讲授,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落后的培养模式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缺乏语言实训的机会,只能围绕书面和阅读方面进行提升,整体的听说读写能力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影响着学生整体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也限制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三)缺乏对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有效考核。当前的高校语文教学工作对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评价和考核缺乏专业且科学的考核机制,大部分高校仍然以传统的理论知识的书面考核为唯一的评判标准,缺乏全面合理考察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体系。单一的评价手段必然导致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偏重和对自身能力提升的忽视,在成绩的驱动下,学生往往不重视考试成绩之外的内容,很难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四)新兴媒体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弱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同形式的媒体纷纷出现,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对人们的语言文字使用习惯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新兴媒体的出现弱化了汉语言文字的实际使用,尤其是读写能力。同时,伴随着新兴媒体产生的网络热词也攻击着传统的语言习惯,导致文字秩序出现混乱的想象。高校学生作为网络前沿的使用者,更多的接触到新兴媒体,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渐丧失了基本的写字功能,亟待引起重视[1]。
三.高校语文教学的课程功能和重要作用
(一)高校语文教学具有工具教育的特性。高校的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的公共基础课程,首先承担的是工具教育的职能。语言自身具有的工具性导致语文教学工作必然是要以实践和应用为导向的。因此,高校语文教学工作一定要加强对于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用好汉语这一个工具,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只有做好了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学生才会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深入的理解和熟练的掌握,在这个过程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工作,通过一定的措施和手段,改善学生暴露出的语言文字运用短板,切实提高其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二)高校语文教学有助于人文素质提升。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对人才的培养应当是追求有道德、有理想、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语文教学的过程即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陶冶情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过程,对学生的自身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语文教学一定要肩负起素质教育的重任,在教学过程中,灌输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2]。
四.加强高校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提高重视程度,不断创新语文教学模式。针对新时期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一定要积极转变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对于大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正确认识大学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切实履行好高校的教育职责和文化传承职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校要致力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多元化的教学新模式,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方法,侧重对于学生语言文字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3]。在对于教材的选择上,要深入调查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与当前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相适应的教学内容,避免选择较多文言文等较为晦涩的内容,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意识到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性,主动去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水平。
(二)构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能力培养。大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高还依赖于教学师资队伍的不断优化和建设。高校一定要推动语言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使其掌握先进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理论知识,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规范和指导。从国家的角度上,要加强对于语文教学理论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强学科建设,同时要制定专门的语文教师专业规范,为高校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依据。教师自身角度上,要改变过去的教学理念,向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转变,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在进行教材讲解的基础上侧重于实践教学,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4]。
(三)注重听说读写,规范语言文字运用。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的四个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基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具体体现,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也应该侧重于对于学生听说读写的规范和能力的提升。首先,要重视诵读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通过对经典名篇的诵读,在耳濡目染中学会规范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将诵读材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其次,要注重说话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语言交际的实训。阅读和朗读等几类语言经验的练习都是为实际的说话发言服务的。教师要利用有限的课时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训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我,教师可以从逻辑层次、主题把握、语言发音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点评,逐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再次,要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阅读书目,形成良好的阅读风气,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另外,还要重视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采取传统额布置命题的方式,也可以多多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如网站、微博等等,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在长期写作中逐步规范语言文字书写能力和表达技巧[5]。
(四)制定有效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考核机制。要改善大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欠缺的现状,需要一系列的系统工作,不仅要加强实际的语文教学工作,同时还要制定和完善对于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机制。合理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评价标准和方法和规范的语言文字能力测评体系不仅有助于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评价,帮助教学和学生准确掌握自己的实际能力,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提高,同时也是高校语言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内容。因此,首先要改善过于单一指标的评价标准,构建多元化的语言文字考核体系,包含平时成绩、实践能力和笔试成绩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尽可能降低笔试成绩的比重,增加实践能力的考核比重。在高等学校教体制改革和素质教育推行的当下,培养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更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关键。高校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承担着对于大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重任,因此高校教师一定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手段,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真正实现大学语文工具教育的作用。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展现出良好的能力,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强、文化素养高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左姗华.高校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30).
[2]李毅鹏.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问题思考[J].语文建设,2016(11z):19-20.
[3]邓梅.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能力培养[J].语文建设,2014(1x):11.
[4]胡艳.浅析大学语文教学与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161-162.
[5]李婷.大学语文课堂中的语言文字教学[J].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3(12):80.
作者:梁雯 单位: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