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述(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述(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述(10篇)

第一篇: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教学学科,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就是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课堂上,一般会以文章作为载体来进行教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提供良好的基础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展开分析,希望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入,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注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一般会以命令式的方式教学,即教师说让学生阅读哪些内容,学生就会听从,这样虽然会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但是学生没有自己的时间,没有自己的思考,从而不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模式,运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手段,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其阅读能力及阅读效率。

一、制定明确的阅读目标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就是制定明确的阅读目标。在明确的阅读目标下,学生会有方向、有目标地阅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当然,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力来获取知识,使得学生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例如,在教学西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三月桃花水》时,教师就可以分阶段地设计阅读目标。首先,对文章中出现的生字词进行熟悉;其次,将文章中重点的词语运用进行分析,这篇美文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春暖花开、大地回春的美丽画卷,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春天到来时的欣喜之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告诉学生要善于观察自然,抓住“一千朵樱花”“一万个小酒窝”以及动词“醒来”“舞动”“流淌”和“回旋”,联系生活实际,反复阅读,细细品味,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通过设计这样的阅读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分阶段完成教学任务,就会增强学生的阅读有效性,并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整合与延伸阅读内容

阅读的内容具有丰富性,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学习章节内容,这样是不利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也不利于学生的系统性阅读。因此,教师应该将阅读内容进行适时的延伸,将阅读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在拓宽阅读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卧看牵牛织女星》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对课文进行朗读,在分析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在文中的作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民间的四大传说,比如《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通过将这样的课程整合,不仅会让学生体会民间传说的特点,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本文,增强学生对民间传说的认知。与此同时,延伸阅读内容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提高自主阅读其他文章的兴趣,从而对学生的视野进行扩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优化阅读教学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其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教学活动中。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教师一定要废除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手法,通过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感受阅读的魅力,并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体会阅读的趣味性。例如,在学习《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时,教师就可以运用课堂提问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比如,(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有几次相遇?用横线画出描写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相遇的句子。(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找到有效的信息)(2)爱因斯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锻炼学生提炼有用信息的能力)(3)从哪儿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平时很少有时间来照顾自己?(4)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是在思考着什么?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可以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从而深化文章的表面内容)通过提问的教学手法,可以让学生的阅读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提升学生思考阅读问题的能力。

四、对学生的阅读要及时评价

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的赞许,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当学生结束了所有的阅读任务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要及时进行评价。学生可以从教师的鼓励声中调动其积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例如,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形式,教师可以在班内以读书交流会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在交流会中以各种形式来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有的学生会展示自己背诵的优美句子,有的学生会展示自己喜欢的小故事,有的学生会展示课本剧……丰富多彩的展示形式让教学课堂充满了趣味性。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意义,还会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整个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以颁发礼物的方式来肯定学生的作品,这样就让学生受到很大的鼓舞,增加阅读自信。总之,就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现状来看,阅读教学是一个多因素影响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活动。本文针对教学大纲标准,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四项策略: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整合与延伸教学内容、优化阅读教学的过程、及时评价阅读成绩等,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罗树琳.浅论偏远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以贵州省黔南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6):67-69.

[2]王印惠.改变高耗低能状况,构筑高效阅读课堂:浅谈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和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5(18):89-91.

作者:兰运洪 单位:重庆市合川区新华小学

第二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分析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阅读教学,学生不仅能够通过阅读教学获取丰富的知识文化,还能够通过阅读教学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随着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语文这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逐渐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如何顺应形势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更成为教育者们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分析、总结,探寻出最适合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顺应形势;阅读;教学;兴趣;课外;心智;实践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会对阅读教学投入大量的精力,尤其是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影响下,教育形势的发展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实践中分析、寻找出有助于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提升的教学方式,由此促进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

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在学习中会投入更多的热情,从而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不仅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还可以在教学中采用情景创设法以及提问法等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比如说,在开展《乌鸦喝水》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将“乌鸦喝水”的情景通过多媒体动画视频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的注意力都能够被吸引到教学内容当中,接着,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对课文进行了解,如此,学生便会带着问题对文章进行阅读,并会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五花八门的回答,这样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当然,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自身教学需求进行选择。

二、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得到扩展

小学阶段尚处于学生心智发展的基础时期,以至于他们在面对学习时往往会处于被动状态,不仅无法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还缺乏相应的学习目的性,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其阅读意义进行明确,这样既能够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语言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也能够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在阅读的熏陶下得到提高,从而实现综合全面发展的目的。所以,教师不仅要从根本上对其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还应该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在一起,引导并鼓励学生注重阅读积累,养成日常阅读学习积累的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提升自己的阅读涵养,使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都能得到有效提高,如此便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各方面的综合知识,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开展以学生为核心的阅读实践教学活动

就语文教学而言,阅读教学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需要养成的核心能力就是阅读能力,这不仅因为阅读能够为其奠定扎实的语文基础,还因为阅读能够有助于学生的未来学习发展以及其他学科学习。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必要注重其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为了能够有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凸显,教师可以开展以学生为核心的阅读实践教学活动,从而促使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和提高,让学生的阅读速度得到提高的同时,其阅读理解感悟能力也能得到有效增强。尤其是在教育改革大力推行的今天,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得以彰显,如此既能符合课程改革要求,又能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得到提高,这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主体,同时学生也是教学活动最直接的接受人,只有不断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强化和巩固,才能够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因此,为了能够顺应形势,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开展以学生为核心的阅读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教学活动进行积极参与,并且对教学内容进行主动思考,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阅读习惯得到良好培养。比如说在开展《晏子使楚》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晏子使楚的遭遇,感悟晏子的聪明才智,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其认识和感知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加全面的阅读方法,进而促进自身理解和感悟能力的提升。总之,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而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会对学生的日常交际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学生的其他学科学习,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够健全,他们需要在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的理解能力,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因此,为了能够顺应形势发展需求,教师有必要注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完善,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曹雅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途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7(4).

[2]马庆梅.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5).

作者:周全胜 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小学

第三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最为困难的部分。有效的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通道,也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本文通过探讨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阐释笔者的观点,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学生通过阅读教学来获取重要的语文基本知识,从而培养语文学习能力与语文基本素养。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一大教学特点就是其教材的编写是由多篇以单元组成的文选构成的,因此,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就是对于阅读的教学。教材编选的文选中,包括文章的结构、体裁,创作的手法、修辞、艺术形式以及一些简单基本的语文知识,如字、词、句的学习与掌握。可见,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途径就是通过学习语文文选,从而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因此,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

一、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国小学学校教育中普遍忽视的就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不是主观意志的结果,而是教师被动的结果,因此学习效果就不明显。多数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形式就是一直不提倡的“满堂灌”与“填鸭式”,这种形式下,学生的主观意志被压制,其天性得不到释放,因此,学习兴趣就会降低以至于消失。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更是要时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观意志,教学效果才能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二)教学模式与方法落后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多数教师依旧采用原有的教学方法与模式,这已经不再适应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心理特点。一节课40分钟,有30分钟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可能就仅仅剩下教师对于个别学生的教育批评。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使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如果不加以改进,教学效率就不会有很大的提高。阅读教学重视的是学生对于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掌握,因此,在讲授固定的知识与人文精神时采用的方法应该是不同的,但是,教师也全都采用“我讲你记”的方法来进行,这是非常不科学的。

(三)阅读教学中人文教育的不到位

阅读活动中学生不仅仅是在获得知识,更重要的而是获得心灵上的共鸣与精神上的释放。因此,教师应该有效利用阅读对于学生精神的影响。但是,这往往也是教师都会忽略的地方。由于应试教育与传统理念的长期影响,教师更为重视的是语文基本知识的教学,以及对于课文中重难点句子意思的解释,以达到考试成绩提高的目的。这样偏重一方的教学内容,很难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中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明确的表述,其意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意志与能动性,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发展以及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提高。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就是转变课堂的教学模式,从“我讲你记”向双向交流的模式发展,体现语文教学的交互性。教师可以通过阅读问题的设置来完成这一转变。我在教讲《探母》这篇文章时,将全文有问题的形式串联起来,不仅能够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地位,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与思考,从而实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二)优化教学过程

首先是要制定阅读目标,有了目标教学才能有效地实行。制定明确的阅读目标是提高学生阅读有效性的前提。在阅读目标的指引下,学生在阅读时就更有方向,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讲《卧薪尝胆》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会给学生制明确的教学目标:第一,明白主人公是谁,了解文章讲了什么内容;第二,越王勾践为什么要卧薪尝胆?最后他是否成功了?第三,体会“卧薪尝胆”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自己生活实际,简单谈谈自己的认识与看法。如果自己遇到了与勾践一样的情境,是否也会和他一样忍辱负重,来是实现自己的理想。我通过这几个阅读目标给学生制定阅读任务,那么学生的阅读就会有重点,而不会盲目的浏览。其次,整合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是零碎的,没有像数学学习一样,具有系统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整合学过的知识与内容,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整体化。语文教材中的阅读内容丰富多样,如果教师在教学课文时仅仅让学生学习这一节课的内容不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系统地进行阅读。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方便学生深入的学习,但是内容有限,学生的知识面如果仅仅局限于此,则未免太过狭窄。因此,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内容与文章,从而达到拓展学生知识面的目的。最后,完善评价系统。评价是对这一段时间内学习的整体性检测,因此应该是一个查缺补漏的环节。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出现了哪些问题,又有哪些问题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已经得到了解决等等,通过这样的环节,促进学生阅读学习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有效的阅读教学能够带给学生与教师更多的益处,更能促进语文教学的整体发展。教师可以通过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优化整个的阅读教学过程等方法来促进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敏感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新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04:103.

[2]高晓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赤子(中旬),2014,03:322.

作者:高红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城北小学

第四篇:情景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智力与文学修养,还培养了学生的情感与意志力。但是,“为考而教、为考而学”成为长期以来小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这往往会阻碍小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也严重阻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需求日益强烈,而情景教学的出现,恰好适应并满足了这一需求。本篇文章讲述的内容就是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越性,和完善情景教学法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景教学;优越性;策略

情景教学法已经初步应用到了小学语文的课堂上,事实表明,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确有很大的优越性。情景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教学与一定的情景相结合,它比传统教学更生动、形象、深刻、轻松。情景教学法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吸收能力上,也体现在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友好的方面上。现在,首先具体地了解一下情景教学法的优越性,最后再谈谈如何更好地发挥它的优越性。

一、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越性

(一)情景教学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直观再现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翻看课本,聆听教师的讲解,记录课堂知识点三个程序进行语文的学习,枯燥无味。学生的注意力无法得到高度集中,师生之间也缺乏互动,学习效率自然也得不到提高。现在,在这个科学技术发达的时代,各种创新的教学方法相继出现,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相继应用,情景教学法就是教育不断改革的产物。情景教学法能够直观地再现语文课本内容。比如说当学生学习到《在大海中永生》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播放邓小平同志的生平事迹,和将骨灰洒向大海的视频,并且在学生理解崇敬邓小平的基础上,播放文章的音频,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邓小平伟大的一生。带着这种理解,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最后教师带领着学生深入学习这篇文章。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得到显著的提高。总而言之,学生通过体验直观的事物或者真实的场景能更好的认知事物本质,理解课本理论。实践证明,在实物观察或者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能更直观的认识事物,更直接的感受人物情感,还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获得比传统教学更为显著的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现在的教学条件完善,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齐全,情景教学法可以有效发挥各种教学设备的作用,活跃了语文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以主动投入到知识的探索当中,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观看视频,音频,缓解紧张的上课气氛,学生就会对语文教学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互动。教师可以布置小组任务,同学之间相互配合,将语文课本上的故事表演出来。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锻炼了学生实践水平,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相互配合的意识。

二、完善情景教学的策略

(一)将课文放入情景当中,使语文和学生更加亲近

在情景教学的优越性中提到过,情景教学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直观再现,要想发挥这种优越性,教师就要养成将课文放入情景当中的教学手段。每篇课文都有自己的故事情节,有着独特的背景,这种时候,教师应该采用多媒体设备,通过视频将作者资料,故事背景以及课文的内容逐一向学生展现,带着问题深入地学习每一篇课文,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语文,更加热爱语文。

(二)促进学生情感的培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每一篇文章诗歌都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想深入地解剖每一篇文章,就要先培养学生对情感的领悟能力。情景教学就是通过先进的教学设备生动形象地展现课文的内容,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到故事的情节与人物特点,但是其中的思想感情不是用眼睛看出来的,而是用心去体味的。不同的学生对文章人物的情感是不同的,因为学生们也拥有了浅层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然而由于生理与心理的共同限制,学生对于情感的认知还是不足的。教师应该多扩充一些课外知识,由浅入深地推荐一些书籍来丰富学生的情感,能够更好地利用情景教学带来的优越性。

(三)课后布置情景问题,增加语文的存在感

语文的学习仅仅依靠课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不要局限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布置课外作业时,不仅仅布置那些书面的题目,还可以将情景问题考虑进去。这些情景问题不一定要坐在课桌前完成,也可以通过与别人的交流,参与活动等方式完成。还是拿《在大海中永生》这篇文章来说,想要深刻地了解邓小平的伟大与智慧,教师可以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想一想中国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就可以回家和父母或者爷爷奶奶交流,了解中国在邓小平的带领下有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感受到语文的深奥与乐趣。

三、结束语

情景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学不断发展进步的产物,也是推进语文教学进一步发展的一大助力,教师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使用先进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文化课的学习以及人格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以上就是对情景教学法的优越性及完善方法的描述,相信不久的将来,这种教学方式会得到广泛的应用,更加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也会相继产生,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能够不断地提高,中国的教育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娇妮.整体语言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6.

[2]蔡军萍.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尝试[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7.

作者:邱海霞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益林中心小学

第五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信息技术融入策略

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上,教师虽然已将最精彩的课文精髓展示给学生,配上讲解,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因为枯燥的文字与教师滔滔的讲解,有时反而会使教学效果事与愿违。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更应该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去,打破传统的封闭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更为开放、更有活力和富有创造力,使学生乐学、善学、勤学、活学,让教学变成一个全面开放、全体参与的、平等合作、自觉自主的过程。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些做法。

一、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只是停留在“说教”这一层次,手段单一,方法老套,很难培养学生兴趣的稳定性、持久性,更难使学生真正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能把静态的教学内容转换为直观、形象、生动逼真的图、音、影像、文字等结合的多媒体元素展示给学生,从而创设多彩的教学情境,渲染了活泼的教学气氛,令学生耳目一新,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生动高效。

二、应用信息技术唤醒体验,激活阅读灵感

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散文、小说具有很强的审美性。由于学生受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社会环境的限制,作品的美感与学生的情感有时难以沟通。所以,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制作动画,将无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要表现的内容变成有声有色、有动感的图像,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或氛围,激发他们的想象,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审美共鸣,帮助他们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材内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进行说话训练时,教师要创设情境,以情激趣,使学生触景生情,融入到图的情境中去,进入文字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说话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体会中朝人民的深厚友谊。在准备教学时,我首先播放视频《英雄儿女》《炸碉堡》两个片段,让同学们注意观察王成、的神态、语气、动作,体会他此时的心情,把同学带入到情境中去,为体会课文情感做了铺垫,效果果然不错。学生逐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情怀,对用鲜血和生命培育的中朝友谊引起心灵上的震撼。最后训练朗读,“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人民,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哽咽声中,学生们的情感达到了高潮,甚至流下了热泪。通过利用影音的感染,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当时的情景,更使学生在心灵上受到震撼,情不自禁地进入到情境中去,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地朗读起来,从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应用信息技术营造氛围,培养审美情趣

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愉快的事物完整形象的反映,感知美是审美过程的起点,学生对于鲜艳的色彩、动听的声音特别喜爱。利用这一点,把语文课中美的形象、事物利用动画展现出来,让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美的情感,进而陶冶情操,直至使学生拥有鉴赏美的大脑和创造美的双手。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一文时,为了升华主题,表现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师用图片、视频展示“碧波环绕的宝岛、冰山上的雪莲花、长风破浪的旗舰”等祖国诸多美景,都极具匠心,使无形的情感有形、声、直观、可感的载体,再配上激情澎拜的乐曲,那中华少年的英姿、祖国山川的壮丽、东方文化的美丽以及中华少年的铿锵宣告……都一一呈现在学生的眼前,真正叩击了学生幼小的心灵,将其情感流向引入轨道,激起审美的共鸣。教师再相机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祖国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思想感情。

四、应用信息技术拓展空间,启迪学生思维

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迁移,通过启迪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大大增加听和看的机会;用文字、动画、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材料,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进思维向深层次发展。总之,把信息技术巧妙地融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去,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帮助学生通过阅读领略祖国博大精深的知识,为语文教学插上了腾飞翅膀,起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其自主性的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必将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方明净、亮丽的蓝天。

作者:柴云艳

第六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摘要:阅读是输入知识和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让他们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思考,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让他们在主动思考、积极阅读中掌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阅读能力;阅读要求;阅读策略

阅读活动是获得信息、深入思考、提升理解能力的途径。在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需要抓住阅读环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通过阅读体会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和写作意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快乐地进行阅读,在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提高他们提取信息的能力,让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获得发展。

一、联系生活开展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和生活有紧密的联系,结合生活开展阅读教学,能以兴趣作为指导,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生活经历和感受的作用下深入分析课文内容,获得深刻的体会。例如在教学《观潮》时,在教学一开始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到哪些地方旅游过,并说说这些地方的风景和特点。在介绍到海边旅游时,教师顺势引入课文内容,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探究课文内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学生仿佛真地来到了钱塘江大桥,看到了“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景色,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让学生产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获得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联系生活开展阅读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了阅读的快乐,从阅读中感受文字的魅力,实现高效的教学效率。

二、以问题为引导,促使学生深入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从精心设计导入开始,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活跃思维,使他们在问题的引导下把阅读和思考联系起来,通过深入阅读解决问题,从而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和成就感。例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童话故事中的意境,感受到其中的语言美和思想美,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1.在你们的印象中,花园应该是什么样的?2.课文中描写的巨人的花园是什么样的?3.哪些词让你觉得花园很美?4.春天为什么离开巨人的花园?又是怎么回来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他们一边阅读,一边通过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使阅读能够不断深入,理解作者通过童话故事来传达的道理:快乐要与别人分享。

三、阅读和表演相结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了主动学习者,发挥着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需要创新阅读形式,让他们在趣味性的阅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环节,教师可以把阅读和表演结合到一起,让学生在阅读课文内容后,用表演的形式展示自己对课文中人物的理解。为了使表演更尽善尽美,学生要反复阅读课文内容来体会和揣摩课文对人物的描写,理解人物的心理特点,并通过语言、表情、动作表演出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渔夫的故事》时,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分别扮演渔夫和魔鬼,在反复阅读中掌握农夫和魔鬼的人物性格:渔夫是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魔鬼是邪恶的。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能充分地展现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在快乐的表演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语文阅读的乐趣,他们喜欢阅读,并掌握了阅读的有效方法,大大提高了语文综合素质。

四、设计多媒体阅读情境,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进入到了学校教育中,并对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多媒体阅读情境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的动态、直观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快速进入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使他们在情境中阅读,能拉近和作者的距离,深刻感受作者的情感,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在设计多媒体教学情境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来选择多媒体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情境中阅读,在视觉、听觉的共同作用下深入思考,加深他们的阅读体验。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等内容。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对春节的情感,让他们把自己经历过的春节和多媒体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体会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感受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五、开展个性化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作为一个个体存在于语文课堂中,在学习课文时,他们的思维方式不同,阅读方式也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开展个性化的阅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由选择阅读方式,在阅读中提取语文知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大大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个性化的阅读,学生对课文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在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说一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交流讨论,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发展,有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促进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感受文字的魅力,体会课文中描绘的美景,感悟课文中蕴含的深情。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时,还要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学会用精读、略读、跳读等方式进行阅读,抓住课文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思考,顺利完成课文的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使阅读教学在快乐、活跃的氛围中进行,实现高效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陆小平.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

[2]林湘闽.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3]杨爱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J].成功•教育,2012.

[4]倪文玉.提高小学对话式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作者:郭树珍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小学

第七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体能动性分析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阶段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而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对语文教学的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如何发挥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体能动性,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体能动性;策略

阅读教学是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文学素养基本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拓宽小学生知识范围,开发小学生智力,使小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的比率是最大的,因此,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率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小学生对阅读保持浓厚的兴趣,使阅读教学效果最优化,是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不懈追求和探索的问题。

一、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因为传统教育方式和升学考试的影响,一直是令广大语文教师和小学生头疼的问题。虽然新的课程改革着重强调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使得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考试的影响,很多教师仍然对阅读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使阅读停留在文章的分析、主要思想、文章写作特点等层面的研究。这种阅读教学方式一般都是教师带领学生认知字词,画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或段落,或者让学生自己先看文章,然后教师说出他们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文章重点所在,再者让学生熟读并背诵课文。这对正在积累基础的小学生来讲,明显巩固了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但是却极大地限制了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发散思维的养成。教师对语文教学的重点以及各年级阶段应该注重的要点没有明确的认识,只是把自己理解的讲给学生听。对于小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有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意义

发挥小学生主体能动性能够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就要让学生主动地融入到课堂内,研究或者学习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内容,进而转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使学生全面、具体地掌握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质量以及教学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还能够激发学生对阅读教学的积极性。只有让小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是主动学习而不是迫于教师的压力被动接受,他们才可能尝试体验语文阅读的乐趣,并从中获得阅读所带来的知识积累和各种能力。

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策略

(一)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可能是相处时间最长的人,也应该是最了解彼此的人。因为小学生通常会根据自己对教师的好恶而表现出对教师所教授的课程的喜爱与否,这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行为的基础。语文教师身为语言文化等的传播者,应该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语文阅读方法和习惯。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小学生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积极、活跃、生动的教学课堂氛围,能够使小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正是他们习得语文阅读方法的强效催化剂,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着至关紧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教材内容有着清晰的了解,从教材知识点着手,利用各种教学设备,营造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吸引小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对阅读的积极性。如在进行《曹冲称象》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描绘出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曹冲在面临要称出大象体重但又不可以伤害到大象这一难题。让他们思考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请学生表达自己对问题解决的看法。然后教师再引出课本中曹冲的称象办法,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可以利用这种办法。最后,引导学生联想有没有类似的方法同样可以在不伤害大象的前提下称出大象的体重。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避免了语文教师以往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教师解释原理这一单调、枯燥的课堂教学情况,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培养了他们的理解、分析和思维能力,使得课堂效率和效果都明显提高。

(三)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援疑质理的习惯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认为:“读书必须思考,如果不思考,只一味地读,和经常骑马坐车而步行能力必定减弱的人一样,将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语文教师重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主动学习和质疑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成为了解和掌握知识,学会阅读的主体,成为阅读和学习真正的主人。比如在进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学习时,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文章,然后分成小组,让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再在彼此交流中解决问题。最后让学生在班级中分析小组讨论的内容和结果,都发现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将没有解决的问题说出来在全班进行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经过这种相互的讨论和交流,能够促进小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能动性。阅读,是学生拓宽知识范围,开阔视野,培养多种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主动学习,积极充实自身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从学生在街上最初的教育开始,培养他们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能动性,让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不仅对他们日后的学习生活大有裨益,还是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发挥小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小学语文教师值得深思和探索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马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7(8):48-49.

[2]张声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相关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8):174.

[3]李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12):167.

作者:王树仁 单位: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中心小学

第八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摘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小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相互对话和交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拓宽多种阅读途径、倡导自主阅读等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自主阅读

一、更新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这一理念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阅读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体现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学会阅读,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进行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所以,教师要从不同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教学三年级《曹冲称象》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进行分角色表演。教师不能一手遮天,而是诱导和启发学生积极参与研究,说出他们的奇思异想,哪怕只有一点合理性,教师都应及时表扬。一位小同学想出了“比7岁曹冲更聪明”的办法,大声说道:“装石头还得搬来搬去的,太费劲啦,不如往船上装人。”新课改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书本不再是学生的世界,世界是学生的书本。

二、注重朗读指导,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朗读文本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最常见和最常用的阅读方式,也是小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为此,在小学生阅读文本时,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要进行及时指导,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阅读文本之中。在朗读时指导学生运用普通话,注意语调语气、停顿及表情,通过开展个人、小组、分角色竞赛等朗读形式,激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展现自我。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敢说、多说,学生的语言表达形式才会呈现个性化、多样化,学生的说才会落实全员化。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这种张扬个性的展现方式,更能培养出具有个性化的阅读能力,也是由“读会”走向“会读”迈出的最关键的一步。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父爱的伟大与崇高的优秀品质,从而引导学生将对父爱的深切感受,升华为爱自己的父亲,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又如《穷人》这篇对话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读好对话,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朗读热情,优化朗读练习形式,精心指导不同角色朗读的语气、语调,把握不同人物角色的心理、对话和环境的描写,使学生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得以具体感知,此时教师将退居一旁,教者、学者的角色都由学生承担,营造出一派浓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三、培养阅读习惯,启发学生捕捉质疑点

学生阅读习惯的好坏对阅读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小学生从小不能养成自主阅读文本的好习惯,就不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更不能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或技巧。首先,略读文本,用于了解文章大意。快速阅读,记住要点。其次,寻读文本,用于查找特定的信息。提示学生随时用笔勾画出文本中的重点信息。第三,泛读文本,用于欣赏和整体理解。摘录优美的语句、段落。第四,精读文本,用于深入理解和获取细节知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质疑或提出问题,以深入理解文本。学生只有掌握了阅读的技巧和方法,课堂才会变得省时高效。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学生可抓住“焦急”和“耐心”这两个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进行提问。又如,三年级下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小作者为什么用了“抽”字而不用“生”呢?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捕捉质疑点,抓住题眼发问。

四、拓宽阅读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阅读是从兴趣开始的,一旦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自觉地、主动地沉浸在阅读文本的快乐之中。小学生天表现,都喜欢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赞美。因此,在开展阅读文本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及爱好有所了解,及时点拨、启发学生自主地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这样,有效提升了学生合作、交流和协调的能力;其次,教师通过某一问题,鼓励和激励学生大胆想象,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最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产生一种自主阅读文本的动力,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学完文本,通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进行拓展和升华。例如在教学《七色花》一课时,学生通过读课题,想说些什么?此时,又让学生闭上眼睛:请伸出你的小手,伴着祥和美妙的音乐,这时,七色花向你飞来,你又想说些什么呢?于是,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学们各抒己见,教师及时地进行评价,学生发展了自我,在想象中获得了真切的体验与感悟。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以读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才能达到阅读文本的真正目的,才能更好地进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为此,教师要把握时机,引领学生切身感悟文本内容,创设和营造学生对文本探究过程的氛围,激发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使小学生切身感悟到“阅读是快乐的”,阅读课让学生过得快乐而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桂莲.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教材与教法,2006.

[2]吴文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容易忽视的100个细节[M].浙江:宁波出版社,2002.

[3]杨映华.小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培养[J].甘肃教育,2006(4b):24.

作者:汤林 单位:甘肃省民乐县任官小学

第九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讨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要求。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语文教师要注重运用生本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在新课改深化改革的今天,要积极运用生本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一、生本教育理念下语文阅读教学内涵以及目标追求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经常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将自己的思想强行灌输给学生,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阅读素养的提高。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入,“师本教育”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华南师范大学的郭思乐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本教育”这一概念,这种教育理念主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并且要顺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将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等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利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学习过程中的一切问题,将学生主动探究欲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是生本教育理念下阅读课堂的主体,其追求目标是将学生的生命教育唤醒,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要顺应儿童的主观意志和发展天性,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相对不足,语文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将阅读意识唤醒,利用阅读让学生学会爱,发现美,感悟和体验生活中的美好。第一,唤醒学生的生命感悟。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会阅读,从阅读中感受美和发现美,富含生命气息。从某种程度上说,阅读教学就是一种对生命的感悟,学生通过阅读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是生命价值提升的直接表现。第二,唤醒学生的主体阅读意识。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一般是阅读课堂上的主宰者,对学生的教学活动加以牵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积极性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必须要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将学生的主体性和阅读意识唤醒。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尚且不足,而且思维也正处在形象具体思维阶段,即使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思维也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所以很多小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不高。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在分析一篇文章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想法和见解,只是一味地将自己的分析和思想“注入”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思维越来越迟钝,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惰性思维,在阅读过程中很难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思考。语文教师要重视这一情况,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借助具体的情境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激发出来。例如,在学习《哪吒闹海》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前下载好有关“哪吒闹海”的动画视频,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接着提出问题:同学们是否都听过哪吒?哪吒是谁?他又为什么闹海?通过生动直观的视频和相应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出课文,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构建民主化阅读课堂

生本教育理念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而且普遍存在畏惧教师的心理。为了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无忧无虑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感受到自由和平等,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加强与教师以及其他学生的互动。民主化阅读课堂的构建是一件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让学生信任教师,将教师视为自己的朋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语文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在课余时间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上或者生活上的困难并尽最大努力加以满足或者进行解决。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QQ等创建一个班级语文交流群,在课余时间可以和学生就某篇文章或者某本书进行探讨和交流,不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例如,在学习《燕子》这篇文章之前,教师让学生课下收集一些有关于燕子的照片或者资料,然后让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上传到群里,接着教师将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幻灯片,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并随机抽取学生上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分析。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也真正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教学效果也非常突出。

(三)注重课外素材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在传统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很少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课后阅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都将眼光放在教材上的课文之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自习课的时间给学生播放一些名著中的片段或趣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不定期组织和开展一些有关读书的交流会,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看的书以及看书心得。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要注重摘抄好词好句,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提高了,写作能力也得到有效的提升。综上所述,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本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应用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通过有效的指导和点拨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阅读中自主发现美和感受美,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瑞萍.生本理念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6(4):34-35.

[2]胡洁.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15(14):22-23.

[3]唐继忠.探讨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6(24):57-58.

[4]蒙福英.试论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J].语文知识,2017(12):11-12.

作者:陈昱吟 单位:兰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小学部

第十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及策略

【摘要】阅读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因此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与坏,不仅影响着各课程的学习,更影响着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及处理能力。但从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看,其中仍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局限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笔者详细分析了阅读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也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常见问题;应对策略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鉴于此,多读书对于学生素养的提升十分关键。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又表明学生必须要读懂书。同时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表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就必须加强对阅读教学的研究与改革,确保阅读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一、阅读教学中常见问题分析

(一)未遵循个性化阅读教学原则现在我国较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总是局限于老师课堂讲解、学生朗读及布置课后练习的单一教学中,老师总是善于运用自己的思考来代替学生对课文的思考,因而总是忽视学生的阅读心理,使得学生的学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中,以至于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兴趣较低的情况,这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还会扼杀学生对课文的独特理解与体验。(二)自由阅读时间少,没有明确阅读目标目前我国实施的虽是素质教育,但是考试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忽视,升学依然是摆在教学的重要位置上,在此教学背景中很难避免无休止的讲解与练习。而对于小学生的阅读而言,课堂教学只是阅读水平提升的其中一环节,更为重要的是课后的阅读量、阅读水平及阅读习惯,这些都取决于学生课后的自主性。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如何从容、如何自主进行课外阅读,可能稍微少做了些练习这次考试成绩就下滑了。所以这样会误导同学们觉得做好练习就等于学好语文,分数代表你的语文水平。其实成绩并不能直面反应这个阅读能力。(三)学生未掌握有效的阅读方式阅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学习活动,因而只有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式,才能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升华阅读的情感。但随着老师单一化阅读教学模式的推广,学生的阅读思维与创新意识被大幅度的局限,因而很难达到有效的阅读目的,这将会局限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之路,更会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效果的应对策略

(一)善用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方式阅读教与学质量的提升,需要老师采取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方式,这样不仅能有效解决学生阅读兴趣低,课堂注意力分散的问题,还能够实现老师的创新化教学目标。阅读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实际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身心特点而定。就以阅读教学法和导入教学法为例子来说。首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而言,他们所需的阅读材料需要有较强的故事性、人物情感性,为学生营造明确的阅读情境,能快速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文,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非常有益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其次,阅读教学中需要善于运用阅读教学技巧,不可出现直奔主题的枯燥式讲解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的阅读内容引入实物、表演或者利用多媒体导入学生熟知的内容,这样能使其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提升对阅读的情感。(二)尊重学生阅读主体地位,提升自主阅读能力现在陈旧的阅读教学现状是每个老师都不愿意看到的,因而需要老师摆正自己的教学位置,懂得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必须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及时帮助学生解惑,从单一的阅读讲解中走出来。对于阅读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或者告诉学生标准答案,而是应当有意识地辅助学生们学习对诸如字典、词典等学习工具的使用,多向学生们提出对阅读有启发性指导性的问题、组织他们进行讨论学习,这样才会开发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发散性思维。(三)注重课外阅读空间的预留课外阅读的作用是多元化的,不仅能重温学生掌握的阅读方式,还能帮助学生总结阅读技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从以往我国的语文阅读教学来看,学生课后能够自主安排的阅读时间并不多。因此,想要多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空间,则需要各科老师进行有效的合作,给学生布置精简的作业,这样既能达到各课程教学的目标,又能够使学生在课下更好地进行阅读,将所学知识与阅读内容结合起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及素养,为将来的语文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避免会有各种问题,这就需要老师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及时掌握各种阅读问题出现的原因,采取创新的策略来应对,这样必能给学生留下充足的阅读、思考与总结空间,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及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文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7(05).

[2]黄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西部素质教育,2017(05).

作者:刘小燕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右水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