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阅读教学情感熏陶创设,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艺术的教学设计,能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阅读体会,认识文章带来的情感因素,自觉的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语文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自觉重视情感态度的正确引导,同时,它又指出应该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求教师要做到自然,“润物无声”。如何在教学中做到自然大方、水到渠成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对情感熏陶进行创设,力求教学过程富有诗意,则情感导向将更精准。一般来说,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安排在教学的结尾阶段,让他们运用课文的语言或语言模式表达思想,结合生活体验进行交流,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画龙点睛
在写作时,教师常常要求学生要有画龙点睛之笔,就是在文章的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染,进行艺术表现,能让读者产生柳暗花明、恍然大悟的境界。其实,教学也是一样的道理。在学生对课文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的点拨,往往能让学生茅塞顿开。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在学生对这首词的词意较好把握之后,并没有继续往下教,而是一句问话,“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纳兰性德?”一石激起千层浪,“为什么他不回家要去打仗?”“为什么陪伴君王那么威风还想着故土呢?”等问题提了出来。这时,王老师没有解释,只是呈现了纳兰性德的另一首词《菩萨蛮》中的两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学生不问自明。同时,王老师又是一问:“大家再想想,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外,谁还会问他呢?”于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课堂出现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情景对话。学生纷纷设想自己是纳兰性德的亲人、朋友等等,“问夫”“问父”“问友”代替“问君”进行反复诵读,感情真挚。最后,再次朗读《长相思》,在词中让作者自己做出回答。于是,在这矛盾的内心中,体悟到词人“身向榆关”的初心———保家卫国。这时,那颗思乡爱国又儿女情长的内心浮现于眼前。[1]这样,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似乎也经历了一场难忘的情感历程。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没有很好的“点睛”,“龙”画得再形象,也是徒然的。一位教师教《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时,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园子的美好,感受景物描写的精彩,似乎抓住了课文的特点。但却忽略了一个关键,即学生在关注园子中各种事物的自由自在,却没看到园子里的人,这就像一层薄纱挡在了学生们的眼前。[2]此时,教师如果及时捅破:在这园子里,为什么“我”的眼中,这些事物是那么的美好,而在平时,生活中的我们却常常忽视呢?这一问,就是“画龙点睛”,能让学生对景物描写重新认识,明白作者写作意图。可见,在教学中,运用“画龙点睛”可以让学生的情感和课文的情感交集,产生审美效果,从而有所感悟。
二、对比引申
对比,就是对照比较,运用它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区别;引申,即由本义产生新的含义。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单一,他们对文本信息的筛选能力比较弱,对问题的看法也会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学中运用对比引申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对比引申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例如,《螳螂捕蝉》一文。文本讲的是一位吴国少年劝谏的故事:吴王想要攻打楚国,不听劝解,并扬言谁劝阻就处死谁。这位少年没有害怕,他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成功的劝服了专横的吴王,化解了危机。在分析完课文内容后,要求学生评价吴国少年。学生都说吴国少年勇敢、机智、说真话等等。在这里,许多教师往往结束了课文的教学。笔者感觉就这样结束教学,学生对吴国少年的认知还不够深透。在课堂上,教师再举例对比:《皇帝的新装》的结尾,一个小孩说出了大人们不敢说的真相:“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骗局揭穿了,皇帝也出丑了。安徒生安排一个天真的孩子在最后说出真相,让他成为诚实的代表。请问:你们怎么评价这个小孩?学生回答说:这个小孩敢于说真话。于是,就有一个问题了:我们要怎样说真话呢?是像那个小孩一样还是像吴国少年?这样,学生也进行了对比。经过讨论,学生认为《皇帝的新装》中的孩子讲真话,是因为年幼无知,是一种天真的童心所致。可以判断,文中的大人们曾经也有这童心,而后来丢失了这种本心,是因为他们有意识了。安徒生这样安排,是想告诉我们,在那种尔虞我诈的社会中,一个个充满童心的孩子最终变成骗子的悲哀。而吴国少年是为了国家利益,是明知有生命危险而置之不顾,大胆进谏,并且讲究方式方法,最终取得了成效,充满了智慧。相比之下,吴国少年的“说真话”更可贵,学生对其的敬佩之情也更深了。因此,通过对比引申,学生能把问题看的更加深入,有利于发散他们的思维,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
三、借题发挥
借题发挥,指的是借题目做文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语文教材不仅展现多彩生活,而且描绘了人生真谛,她告诉学生怎样做事,怎样做人,什么是生活。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的资源,精准把握,让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教会他们怎样去面对生活,并在他们的心灵中洒下美好的种子。在教学富有哲理的文章时,借题发挥是个不错的选择。一位教师在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时,注意了对文本的借题发挥,让学生感悟品味,从而得到情感的升华。《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内容简单,但表达的情感却十分真挚。特别是高尔基对儿子的爱,无论是在写信还是赏花中都可感受到。怎样让学生体会父爱呢?这位教师先让学生读课文,感受文本。在与学生讨论“给”永远比“拿”愉快时,教师设问:文中讲“栽花”“赏花”,这里怎么说是“给”与“拿”呢?学生不大明白。他出示名言:“人生的真谛,在于付出,而不是索取”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内涵。接着教师借题发挥:“你们感受到父母的爱吗?你是怎样爱父母的呢?”学生开始回味父母的关爱,却很少说到自己给父母的爱。于是,教师追问:学了本文后,你将会怎么做呢?学生似乎明白了过来,有说要好好学习,报答父母;有说帮妈妈做家务;有说不向家长提过多的要求……最后,教师总结:爱是相互的,而给予远比接受幸福快乐![1]当然,借题发挥要从实际出发,看“题”与实际有无内在关联。这位教师正是看到现在很多学生处在“爱”中,却未知“真爱”,于是扣“题”发挥,启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感受“爱”的真谛,让他们的情感得到熏陶,这不正是我们所说的“教书育人”吗?
总之,情感熏陶是语文的题中应有之义。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对文本的情感熏陶进行创设,学生才会沉浸其中,知识得到充实,心灵得到震撼,把语文的知识转化为高尚的情操,切实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作者:吴晓珍 单位:霞浦县西关小学
参考文献:
[1]王崧舟.听王崧舟老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窦桂梅.听窦桂梅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