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探寻(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阅读教学探寻(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阅读教学探寻(5篇)

第一篇: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摘要】

一直以来,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内容都集中在阅读教学上,其在小学低年级听说训练的基础上新加了写作训练。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方面可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阅读,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也有很大提升。为此,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师要对阅读教学引起重视,借助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

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以看出阅读的重要作用。阅读,不但可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知识更加丰富,同时也能对自己识别真伪的能力进行锻炼。逐步深入的新课程改革,使得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均对课内、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引起了重视,并将其作为一项最重要、最普遍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语文教学活动中,利用阅读教学训练,能够进一步延续和拓展课堂,让学生的知识面变得更广,并对学生的心情进行陶冶。

一、唤起学生阅读欲望

除了教学内容、形式与方法等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意向和学习情绪,其他一些方面的因素也会对其造成直接影响,如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教学环境与气氛等。语文学科兼具了科学性和艺术性,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可借助唱、画、演等手段为学生创设情景,直观、生动的体现教学内容,以将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出来。在板书设计上则要将生硬的文字以简笔画、生动的图像所代替,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过程中还可借助小品、课本剧等形式,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对人物的性格特征予以准确把握,对作品的思想感情进行体会。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公鸡》一文时,其属于童话题材,要求学生从文中感受公鸡的骄傲。针对这一教学任务,教师就应对学生的朗读予以重点指导,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进行理解。教师可通过表情丰富的范读将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在多次朗读后,再选择一些读得好的进行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将自己作为课文中的人物展开体验。读的形式不用局限于具体某一种,可以分小组读、分男女读、分角色读等,还可以组织一些如演讲比赛、心得体会交流活动、讲故事比赛等相关的文学活动,利用教师创设的丰富情景,一方面可将学生学习知识的情感激发出来,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学习。

二、加强阅读过程中的思考

针对小学中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课文标题对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推测,不同的思考角度,文章的立意自然也会有所不同。当学生对一篇陌生的课文进行阅读时,往往期待值很高,教师既可以让学生按照语文题目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猜测,还可鼓励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比如,在教学《春天的雨点》一文时,一些学生说:“我会仔细的描述春雨的颜色,春雨落在稻田里时是绿色的,落在砖瓦上时是红色的,而落在花朵上时又是五颜六色的”,另一些学生则说:“我会对春雨中人们活动的情景进行描写,学生们在春雨中背着书包去学校,农民们忙着施种,雨滴落在干涸的土地上,湿润了土地,春雨滴落在小草上,小草焕发了生机”。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阅读,积极思考,从课文中将自己与作者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找出来,这种方法可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字词句的训练

理解和积累是高效课堂中教师阅读教学的两个基本任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词句理解时,自觉的用到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并在理解之后借助摘抄、背诵等形式对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进行积累。教师的引导是学生积累词句的关键所在,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不仅可对学生的语言积累起到丰富的作用,也大大有助于其今后的学习。比如,在学习《金色的草地》一文时,文中有一句话“我起得很早很早去钓鱼”。这里为何要对“起得很早”进行强调呢?教师可让学生将上下文联系起来进行理解。由于过去没有起得很早,因此一直认为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又如“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时”,“并”在这里的含义又是什么?教师可让学生重点思考这个“并”字,将这个“并”字用上,让人感觉并非是“我”现在才认为草地是金色的,之前一直都是,从而对否定过去的错误认识起到了强调效果。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还应注意对学生在关键字、词、句上的理解分析加以引导,利用阅读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态度,加深其理解。

四、精讲重点段落

一篇课文中包含了多个段落,部分课文具有突出的重点段落,若教师在教学时将重点段抓住,并给予有效指导,就能够弄懂全文。而部分课文的段落为并列式结构,段落间不分轻重,则可精心指导一段有代表性的段落,再略微指导其余各段既可。以《桂林山水》一文为例,其第二自然段通过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让人读后仿佛感到真正置身其中,无比向往桂林的山水。教师在教学时可对第二段进行总结,再让学生们怀着期待对第三段展开自学。对于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半扶半放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他们对第二段的写法、学法进行总结,之后再让他们自行学习。这种方法,不仅学生们的兴趣非常高,也对他们的阅读能力起到了培养作用,教学既省时也高效。

五、结语

总而言之,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要重视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在教学时对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予以积极培养,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做到科学合理,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作者:张应平 单位:重庆市酉阳县麻旺镇中心小学校

参考文献

[1]周琳芳.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榆林学院学报,2014(5).

[2]周也葑.浅析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

第二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有了很大的改变。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我们希望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出可以适应社会竞争的全方位人才。在语文教育中,阅读教学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都需要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对此,本文立足于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例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相应的问题给出了落实性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育对于培养小学生语文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是语言的文学,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学语文教育肩负着夯实学生文学基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等重要任务,是我们国家民族文化、民族特色得以传承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纵观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育,其教育方式主要是以一篇又一篇的阅读素材为依托,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得我们国家的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着“事倍功半”的问题。因此,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国家在20世纪就已经对小学阅读对于提升学生语文水平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当时“学习以应试”为主的理念深入人心,“小学阅读对于提升学生语文水平”的研究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教育理念有了一定的转变,但是“学习重试”的理念仍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观,并且由于中考和高考重要性的不断深化,使得目前小学阶段的教育被长时间搁浅。

(一)预期教学目标未达成

预期教学目标是考量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是学生语文学习程度的具体体现,是小学语文教育有效性的具体表现。只有按照目标完成学习任务,才可以使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断进步。现阶段,我们国家面对预期教学目标而存在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没有学到;一方面是学生没有学会。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动的天性,对于任何事物都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不能对同一件事情保持长期的注意力。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希望得到长辈的认可和赞许。但是这种学习动机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并且随机性较大。这种随机性将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

(三)教师教学积极性削减

相比于初中阶段,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还处于发育期,在生活和学习上需要老师的帮助和引导。针对小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引导。加之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控力偏低,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其他突发情况。小学语文教育可说是一个“劳心劳力”的工作,长时间的重复工作很容易使教师疲惫,产生职业的倦怠,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完善阅读教学步骤,让阅读变得有效

一个完整的阅读教学目标设计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实现,促进小学语文阅读变得高效。在对这四个方面践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四个方面的均衡发展。在日常教学中不能只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还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具有特殊的性格。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因材施教。

(二)分阶段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所谓的分阶段引导学生学习,主要针对的是小学生的年龄来划分。众所周知,人的思维和性格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改变。因此要求在小学阅读教学时应该实施阶段性的教育。但是小学阶段涵盖六个年级年龄,从六岁到十四岁不等,跨度较大。因此在年龄的基础之上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1—2年级、3—4年级、5—6年级。通过这三个阶段对阅读目标进行阐述,每一个阶段的教学都有侧重点,并且教学难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争强,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突破。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学生的指引者,是学生的指路明灯,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如果要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并且可以极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从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考虑。只有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提升,才可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我们国家从来都没有放松过基础教育。对于小学教育更是倍加重视。为了全面的提升我们国家小学的师资力量,启动了“国培计划”,并且明文要求学校对人才进行引进,对人才进行挖掘,积极开发校本资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利用这个政策平台,积极参与“国培计划”以及学校的培训当中,并且要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同时,还要进行自我培养、自我学习、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将教学变得高效起来。

三、结论

学生是未来世界的主人,是我们国家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对于下一代的教育。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明灯,对学生的培育更应尽职尽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路上还应该更加努力。

作者:马红光 单位: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八角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严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4.

第三篇: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只有提高小学生语文的拓展阅读能力,才可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在小学语文中拓展阅读教学的具体对策:组织相关活动,助力拓展阅读教学;科学选择拓展阅读材料,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设置课外阅读的平台,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对语文课堂的教学进行改革,使学生会读书。

关键词: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课外阅读平台

阅读属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课本知识较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的日常需要。因此,在教师结束课堂教学任务以后,有必要将学生兴趣与思维引向课外阅读,加大学生阅读量,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一、组织相关活动,助力拓展阅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融入开放式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活动需要满足学生需要,以开放形式联合课外教育,让学生通过书写调查报告、朗诵与讲故事、编辑语文小报、表演课本剧等方式,参与活动进行拓展阅读。这种课堂延伸到课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论结合实际,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而且能够充分应用社会物力资源与人力资源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1]。例如,在教学《莫高窟》这一课时,结束课堂教学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并写出自己的观后感;在讲解《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或表演,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课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编写童话故事,并在下一节课开展讲故事大赛,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科学选择拓展阅读材料,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

由于小学生能力有限,无法自主制定拓展阅读计划与目标,所以教师不可以任由学生自由的发展。语文教师需要对阅读活动进行计划与组织,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需要与书籍来源确定活动内容,给学生推荐一些读物。如给低年级学生推荐趣味性读物,给高年级学生推荐知识科普与文学性读物。同时,教师要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开拓学生阅读范围,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一课前,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鲁迅著作《朝花夕拾》;在教学《开国大典》一课前,推荐学生阅读历史相关的书籍。通过让学生课前阅读相关读物的方式,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但是教师推荐读物不可过于单一,尤其在学生具备阅读能力时,需要引导学生学习社会知识、历史知识与地理知识,让学生对各方面的知识都有所了解,提高学生认识社会与认识自然的能力。

三、设置课外阅读平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拓展眼界与获取信息,教师应该给学生设置课外阅读平台,给学生提供阅读交流空间,使学生可以互相讨论与交流,进而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2]。例如,教师可在教室设置图书角,把学生自己的书放到这里,在课余时间,学生就可以到图书角阅读各种书籍。同时,教师要每个星期都组织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交流自己近期读了什么样的书与读后感,使学生可以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一起进步。就小学生而言,对故事书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之间相互分享故事,并且轮流将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加强学生阅读的兴趣,以便学生把所读知识内化,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

四、对语文课堂的教学进行改革,使学生会读书

由于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仅是口头陈述相关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因此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始终无法提高。伴随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语文课堂需要与时展相适应,对教学形式进行改革,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充分联系课外读物,教学生读书技巧和方法,使学生想读与能读,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和效率。例如,在学习“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以后,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课余时间搜集其他故事,如亡羊补牢、掩耳盗铃、东施效颦等。这样从对知识的延伸与扩展出发,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触类旁通。同时,在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改善阅读方式,灵活运用如精读、泛读、速读等阅读技巧,使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手脑兼用,及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摸索出阅读方式,提高阅读效果。

五、结语

小学语文的拓展阅读教学任务重,需要教师帮助与引导小学生培养课外阅读习惯,形成课外阅读意识。教师还要引导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搜集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同时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阅读目标与任务,并且对学生阅读情况进行评估,适当给予表扬与鼓励,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积累阅读素材不断提升写作能力,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牢固基础。

作者:王立平 单位:兰州市西固区东湾小学

参考文献:

[1]王艳霞.谈“语文意识”支撑下的小学阅读有效教学策略思路构建[J].神州(下旬刊),2015,13(11):136.

[2]张玲.返璞归真,本色阅读: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4(10):4.

第四篇: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简单地说是读文章,是读者通过对文章的感知来理解和领悟文章的内容实质和表达形式的思维过程。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指导下的语文实践活动。个性化阅读价值观指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凭借文本,关注文本;个性化阅读要体验,更要思维,力求思维与情感的统一。个性化阅读是学生的阅读实践,但也需要教师的指导。个性化阅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广阔性、自主性等方面。个性化阅读教学是优化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在教学中,让学生自愿选择合作伙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确定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氛围中认识自我、规范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给学生选择和自我展现的机会。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分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教学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平等对话,弘扬个性。陶行知先生对学生自主权的期望为: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个性化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的前提下进行,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敢说、敢想、敢干。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热爱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觉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价值,有用处,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易于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教师应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表扬;少一些偏见,多一些肯定支持。尊重学生的个性,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让每位学生树立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主动参与,敢于提出新问题、新看法,发表新见解、新思想。

二、改变教师的传统观念

在传统阅读教学中,大多教师采用“满堂问”“满堂讲”的方式进行教学,形成“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形式。普遍存在重知识积累,轻能力培养;重机械记忆,轻实际应用和质疑探求;重求同一致,轻求异创新;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等问题。教师总想用一种模式去塑造千差万别的学生,导致许多学生只知道机械地学,而不知变、不求变、不善变,不利于他们创新精神和品质的培养。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求转变角色,让学生演主角,教师当导演,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发展。如在教学《落花生》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学生有的分角色朗读、有的上台表演、有的讲故事……纷纷总结出文章的中心,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打破文本崇拜的思维

阅读其实是多重对话,其主要是读者与文本、作者的对话。对话就是思想交流,其前提是平等。教师不可视文本为真理、视作者为神圣,不可匍匐于文本前、跪倒在作者前阅读。教师应打破唯权威是从,唯教参是尊,唯教材是崇的传统观念,只有拥有自己的独道理解,才可能教给学生阅读的技能。多点定性,学会观察;多点眼光,学会“拿来”;多点质疑,学会思辨。只有这样才可能培养学生质疑思辨的能力,才可能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

四、渗透学习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扶着小孩走路,目的是教他学会走路,而不是替他走路。要是我们辛辛苦苦教出来一些离开教师就走不成路的学生,无论传给他们多少宝贵的知识,我说那教育都是失败的。”教师不能牵着学生鼻子走,而要将学的方法教给学生,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达到教学的最高目标———教是为了不教。

1.自主探究。“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心中装有“为什么”,才能积极主动去参与和探索。学习一篇课文,应将指导预习当作重要环节,在预习中,让学生把握文章中心,提出相关问题,让他们迸出思维的“火花”。同时,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从课文的题目、字词、段落、题材、写作方法、写作顺序中自主质疑,学有所思。教师要鼓励学生动脑筋说自己的话,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逐渐形成独特的个性。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普罗米修斯》时,由于课文语言文字浅显易懂,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谈谈自己对众神的看法。“我觉得普罗米修斯是个真正的英雄。他很有正义感,认为是对的事,就勇往直前地去做,不怕受到宙斯的惩罚。当火神让他归还火种,向宙斯认错时,他坚定地说: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我认为普罗米修斯很勇敢,他明知取火种要冒着生命危险,却仍下决心去做,并且当宙斯用那种惨不忍睹的方法惩罚他时,他始终没有屈服。”“我认为普罗米修斯很善良,当他看到人们吃生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忍受着饥饿寒冷和危险的折磨时,他决定偷取火种帮助人类,他很同情人类,所以我觉得他很善良。”“我很厌恨宙斯,他冷酷无情,就像恶魔,看到人类受苦一点也不同情,而且心肠歹毒,就因为拿了一颗火种给人类,他就用那么惨无人道的方法折磨普罗米修斯。”“我觉得火神也算一位有正义感但又有一点懦弱的神,他对普罗米修斯的行为很佩服,并且他想救普罗米修斯。可他又怕也受到宙斯的惩罚,就放弃了救普罗米修斯的想法。”阅读教学就是要倡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要积极正确对待学生的个性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2.讨论合作。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苹果,那么你我仍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就将有两种思想”。“议中解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做到“学有创见”。讨论、合作时要优差结合,合理分组;加强指导,教会方法;教师参与,适时调控;合作交流,获取经验。教师要给学生议的方向、议的时间和议的勇气,做到议论有方,合作有序,让学生在讨论合作中解决提出的问题。如在引导学生阅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时,导课之后,教师让学生根据预习时的体会,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总结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交流后,各组提出问题:“这个中国孩子为什么要发出呼声?”“这个中国孩子发出了什么呼声?”“这个中国孩子向哪些人发出呼声?”合作交流使学生思维的火花相互撞击、相互交融,学生在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中共同进步,达到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目的。

3.想象拓展。想象拓展就是在课文的矛盾处、空白处展开丰富的想象,提出不同的观念,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如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教师抓住“焦急而又有耐心的等待”这句看似矛盾的句子让学生理解并展开想象。又如在学习《飞夺泸定桥》一文时,教师提出“为什么敌人不将铁链炸断呢?”有的学生回答“炸掉铁链太难”“敌人没想到”“敌人太骄傲,轻视红军不能夺取泸定桥”“敌人看着红军战士的勇猛,吓得来不及炸桥”……学生的想法各有其理,在想象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个性化阅读教学是要在平等、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关系中,让学生自主读书,敢于质疑,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者:赏吉生 平月美 单位:陆良县小百户镇兴隆小学

第五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

摘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影响着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不同的教学主题蕴含的内容也不一样,阅读课堂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必须基于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而动态变化,课堂才能更睿智。阅读教学探索路向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风向标,本文尝试从传统点评感悟路向、汇报表演展示路向、策略引导技术路向三个方面阐述。

关键词:

阅读教学;点评感悟;表演展示;引导技术

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是学生积累语言、发展能力的重要渠道。灵活的教学方法能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更好地深入文本、感悟文本,最终语文素养得到提升。阅读路向指的是阅读教学的发展方向,它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阅读教学的时代性,从而让阅读教学释放魅力。

一、传统点评感悟路向

这是基于传统教学模式下一种阅读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多种有趣生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同时进行批注词语,从而更好地体会到作者的真实内心情感。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让学生把握理解文本,做到不过多的发挥和繁多冗长的陈述。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黄鹤楼送别》一文时,某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时的具体做法是:先播放周杰伦的《千里之外》,动感的音乐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而演唱风格很受学生喜欢,学生边听边找押韵的字。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汇报令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并说说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当学生逐渐走入教师预设的情景时,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和朋友分别时的心情,并引导学生想象千年以前的大诗人送别的心情又是怎样?有趣的导入和特别的问题帮助学生顺利走进课文,接着,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结合插图有效品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飞檐、仰望、远眺、沙鸥点点、伫立、凝视等进行标注,然后深入课文去梳理文章的脉络结构,并感悟文本的情感。为了让课堂品悟达到高潮,教师播放《登黄鹤楼送孟浩然》诗歌朗诵动画,学生观看画面,倾听朗诵。教师再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可以说,生动的引入加上独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标注法进行学习,同时,教师精彩的点评提升了学生的感悟能力,让阅读教学释放了魅力。

二、汇报表演展示路向

汇报表演是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基于学生初步理解之后,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通过汇报表演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揣摩和感悟,从而让学生有效理解课文。汇报表演要求学生事先对课文有所了解,而表演过程也是课文再次复述的过程,观看的学生会有比较多的体会,从而实现阅读课堂的增值。如某次公开课,执教者在学生学完《开天辟地》课文之后进行的语文活动。首先,教师结合汉语文字博大精深的特点,先引出“大”字,让学生用动作表现出来;接着引出“天、立”二字,并让学生用形象的语言表现出来,通过一系列的语文活动让学生理解“人生天地间”的内涵。由于学生学过本课,对课文已有了一定的理解,教师接下来介绍神话的来源,使学生了解神话口耳相传的特点。然后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并结合本课内容设计汇报表演方案:①请学习小组推荐代表按照故事情节分段讲述《开天辟地》,引导评析,进一步明白讲故事的要求。②引导思考《开天辟地》这则神话什么地方最有意思,对哪些地方有疑问,引导学生不断追问,再与其他类型的故事进行比较,理解神话故事“浪漫、神奇、超凡”的特点。③学生分别讲述课外阅读《圣经》创世神话、北欧创世神话、古印度创世神话和贵州苗族的创世神话。④比较中外创世神话的异同。可以说,语文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神话故事本身的同时也拓展了思维,从教学策略上讲,这种汇报表演的展示方向不仅仅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策略引导技术路向

在策略引导技术路向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具有可猜想性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课文猜想,再与原文进行对比。这种方式主要突出的是猜测策略,教师通过鼓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对文章各个内容的猜想,然后进行猜想写作,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能力。例如,在学习《七颗钻石》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课文内容整体猜测,读文章的标题,猜猜故事会讲些什么内容,并进行相互之间的分享。其次教师出示图片,再让学生进行故事情节的猜想,小姑娘抱着水在路上要做什么?把水又给了行人又是什么意图等,学生猜想后及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最后学生查看课文进行对比,猜想的情节与课本原内容有哪些差别,并进行猜后的反思。这种方式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猜想策略的运用,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学习的时候,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这种方式的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更使学生突破了传统思维模式的局限。

总之,阅读教学路向为阅读教学的灵活进行提供了方向,虽然方法有所不同,但最终的追求是一样的,那就是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课堂,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阅读路向同样要引领学生进行有效自主探究学习,从而借阅读课堂提升学生的能力,让阅读教学绽放魅力。

作者:施浩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悦来小学

参考文献:

[1]叶洋.提高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浅议[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19期

[2]吴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预设目标的构建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