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用(7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语文学科明确提出要“适度增加学生阅读量”,取消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2个模块“二选一”的选考模式,将2个模块均作为必考内容。这进一步提高了对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在简要解读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要求的基础之上,通过探讨高中语文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期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一些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是搜集有用信息、扩大个人知识面的有效方法,是发散个人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活动,是获得审美体验、提高个人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阅读水平的高低。对于高中生而言,要想扎扎实实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进行广泛而有效的阅读。对于高中语文老师而言,要想教好语文,就必须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阅读感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语文成绩。
一、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的要求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对语文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不仅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鉴赏评价的能力,更要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除此之外,还强调应该对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做出改变,创新阅读教学方式,一改往日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使阅读真正成为师、生、文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解放学生思维,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二、高中语文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扩大个人知识面,丰富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阅读给了我们一个认识自己、认识广袤世界无限空间的可能。不可逆的时光却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书籍,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但是却能通过阅读司马迁留下的史记,穿越百年沧桑,看到英雄们斩木为兵、揭竿而起的义勇;通过阅读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看到他内心深处渴望的男耕女织,布衣桑麻的理想生活;通过阅读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看到19世纪当时法国悲惨的现实生活……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财富,通过读不同范畴的书,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扩大我们的知识面,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使我们身临其境般体味书中的酸甜苦辣,并在这种感受中对这个世界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二)发散学生思维,培养高中生思维能力
语言作为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受个体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的影响。通过阅读,可以使学生间接地获得一些思维材料,将这些材料中体现的思维并融入个人体验,能够不断的充实发展个人思维。例如在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时,通过概述作者中心思想,写作意图可以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原文的想象、探究、质疑能够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终达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步提升的效果。
(三)获得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来都不缺对美的感知。我们的语言文字原本就有一种美,通过作者的表达,文字被赋予了人的感情。学生在阅读时很容易就会体会到作者传达出来的这种感情,获得心灵上的美的体验。并在不断阅读中潜移默化的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情趣。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阅读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阅读教学模式僵化
目前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仍然沿用读、讲的教学模式。僵化的教学模式得不到有效改善,不仅束缚了学生思维而且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阅读兴致缺失
首先,学生受高考影响,导致在思想深处总认为阅读费时间,影响学习成绩。其次,作为母语,多年的语文学习使学生忽略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最后,语文成绩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受多年积累的影响,因此学生很难短时间内通过阅读学习提升语文成绩。这些方面就导致了学生语文学习动机不强,兴致缺失。
(三)功利性阅读扼杀了人文性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最显著的特点。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学生进行阅读的目的被钉固在了成绩上,这就使得阅读的人文性被扼杀。
四、针对高中课文的阅读教学策略
(一)课文诵读法
这一阅读教学方法尤其适用于带有丰富感情色彩的文章。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安排多种形式的阅读训练,以不同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体会,把握韵律,注重音调使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作者传达的浓厚感情。并在此基础上,可以以小组诵读形式使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
(二)精读探究法
学生在对文章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可以实行精读探究法,给学生自由发挥内心想法的空间,引导学生精读文章每一部分。并在精读的过程中带入个人生活体验,以此进行自主探究文章深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果,还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也使得学生的价值观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积极提供阅读辅助材料
高中阶段由于知识难度大幅提升,课本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难懂文章。尤其是文言文,作者与我们生活年代不同,语言表达存在很多的不同之处。因此,教师在学生阅读时提供适宜的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阅读之前,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必要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事迹等信息。
五、小结
总之,阅读对于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来说至关重要。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阅读训练,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作者:马岱平 单位:重庆市南华中学校
参考文献
[1]程云龙.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应对[D].延吉:延边大学,2010.
[2]王骥腾.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第二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浅谈
【摘要】
高中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必须考虑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应对高中阶段学生的阅读基础和阅读兴趣做到科学合理的分析和掌握,制定科学合理的语文阅读教学计划,既要做好文本阅读,又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对阅读方式、阅读内容范围进行改进,教师就应该针对学生各自的认知水平,具体推荐阅读书目,并及时反馈信息,做好跟踪服务,以期取得最佳阅读效果。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是引导者,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下,立足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课外互为有益的补充,找到适合本校实际的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教学分析;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在新的时代要求下,对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必须考虑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单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谈,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制定科学合理的语文阅读教学计划,既要做好文本阅读,又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对阅读方式、阅读内容范围进行改进;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是引导者,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下,立足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课外互为有益的补充,找到适合本校实际的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做到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教学做以下探讨:
一、对高中阶段学生的阅读基础和阅读兴趣做到科学、合理地分析与掌握
现阶段,虽然经过多年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工作,我们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和层次上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但还存在着各类问题,需要弄清楚在这一阶段,学生的阅读基础和阅读兴趣,量体裁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才能为我们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多年的应试教育模式,对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已经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分数至上,所有教学活动都围绕分数展开的功利性行为,把本该活泼生动的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变成了生硬、死板、僵化的照本宣科。教学目标是达到什么样的平均分水平,教学方法是模拟训练,讲答题方法,分析如何写出最佳答案,如何揣摩出题者的心思,写出最标准的答案以获取高分。要知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怎么能用固化的标准答案来衡量一篇文章,分析一段文字呢?语文天生美丽,阅读更应该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充满艺术感的文化体验,可却被我们的拆解分析变成了一场师生之间的机械化运动,造成语文阅读课毫无美感可言。而学生的阅读基础也是十分的薄弱,只会咬文嚼字,不懂艺术欣赏,缺少回味品读。更可怜的是广大学子到了高中阶段还少得可怜的阅读量。有的学生甚至连书目都不通,即使想读书可不知道自己该读些什么书。有的学生干脆对读书不感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就要对学生的阅读基础和阅读兴趣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查分析,以期找到对应的解决策略。
二、做好文本阅读,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面
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文本,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活动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教材文本大多是专家学者经过多年研究筛选,论证后选择的篇章,具有课堂授课使用的典型性,教师应充分运用这些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对教材文本的学习,体会语文阅读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对教材文本进行自主研读的兴趣。另一方面,针对大多数学生不通书目,不知道该读些什么的情况,教师要给出辅导,向学生推荐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优秀书籍。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应该针对学生各自的认知水平,具体推荐阅读书目,并及时反馈信息,做好跟踪服务,以期取得最佳阅读效果。
三、转变思维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现在的高中生都是互联网环境下长大的,更多的迷恋网络,缺少对纸质图书的阅读耐心和欣赏心境。为了使学生喜欢上阅读,喜欢读纸质书籍,教师可以发动学生,在班内读书较多的学生带领下,自发组织阅读兴趣小组,设立班级图书角,鼓励大家把自己喜欢的书籍拿到班级与大家分享,并定期展开阅读沟通会,谈谈自己读了哪本书,有什么感想,获得了哪些启发,有什么样的收获。在“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氛围中,学生之间互相促进,不仅可以共同提高阅读能力,还可以陶冶情操,涵咏性情,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还可以通过创办阅读简报,专门发表学生撰写的读后感、好书推介类的文章等,以研促读。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参与到阅读中来,培养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使他们具备主动阅读的内在动力,终身受益。
总之,传统的灌输式和强化训练式的阅读教学已经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必须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实现创新,以点带面,以学生为主体,制定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案,提高高中语文阅读的有效性。
作者:孙亮 单位: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职业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刘家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教学分析[J].课外语文,2013(1).
[2]张显东.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语文,2008(18).
[3]袁玉梅.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教学分析[J].教师通讯,2013(4).
[4]顾娟芬.体验阅读过程享受阅读乐趣[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
[5]陈瑞鑫.试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华章,2012(31).
第三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问自读研究
【摘要】
首先从教学内容、学习主体与教学方法三个层面分析自问自读法的内涵与特点,基于此探索如何有效地将自问自读法融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去,为破解目前语文教学困境提供思路。对策建议包括充实教学内容,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尊重学习主体,调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相结合;完善教学方法,注重自问自读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问自读法;教学方法
语文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不仅直接关系学生阅读水平与阅读能力的提高,更决定学生语文成绩与应用能力的好坏。然而,在实际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语文课堂的“领导者”,学生沦为“被动领导者”或“被动参与者”,即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往往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阅读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本文首先从教学内容、学习主体与教学方法三个层面分析自问自读法的内涵与特点,基于此探索如何有效地将自问自读法融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去,为破解目前语文教学困境提供思路。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问自读法的内涵与特点
(一)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
自问自读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或课外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语文课本或课外材料,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归纳并提出问题以及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自问自读法的首要特点为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既定的语文课本或课外阅读材料有选择性地教学,从而避免了学生一味被动跟从教师教学方案学习的难题。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不仅有助于学生积极探索语文知识,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学习主体的积极性
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为自问自读法的第二个特点,具体指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自问自读法可以改变教师“领导者”的局面,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提高主观能动性,即自己发现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在学生主动选择阅读内容之后,学生需要独立阅读语文课本或材料,自己主动地去理解文章,并且搞清语句意思甚至是全文的中心思想,在此过程中教师仅仅起“引导者”的作用,学生为自问自读法的主要参与者,这无疑会极大提高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问自读法的特点不仅包括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还包括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由于自问自读法并不是封闭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而是开放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自问自读法,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方法和学习方法,具体包括自问破题法、寻找文眼法以及结语逆推法等。毫无疑问的是,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效率,更能够加强学习效果和阅读质量。
二、自问自读法融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充实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基于自问自读法的内涵与特点,教师在将自问自读法融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充实教学内容,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与材料是否准备充实是决定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自问自读法是否运用良好的首要环节。此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必拘泥于课堂教学,相反的是教师需要更加重视课堂外的教学,教师可以罗列阅读材料并将学生分为小组,通过学生所提交的学习计划、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进行打分,并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成果进行对比,从而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结果。
(二)尊重学习主体,调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相结合
由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问自读法的特点还包括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将自问自读法融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尊重学习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相结合。具体而言,学生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对象和语文学习的主体必须受到教师的尊重,即改变教师“领导者”现状最根本的要求在于师生间知识领域的平等。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更新阅读材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通过改变教学思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从根本上发挥自问自读法的教学特点与教学优势。
(三)完善教学方法,注重自问自读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问自读法尤其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因此教师还需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注重自问自读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方法,而这正是与自问自读法相悖的地方。相反,教师一方面需要扎实掌握自问自读法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还需要重视自问自读法的实践经验。例如,教师可以运用自问自读法中的自问破题法,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提供阅读材料并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阅读,在阅读时间结束之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各自所阅读的内容,学生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自己所感兴趣的问题,最终形成口头或书面的讨论报告。可见,教师如果能够根据自问自读法的相关理论进行教学实践能够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开发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语文阅读能力。
三、结语
根据分析,将自问自读法融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帮助是毫无疑问的,体现在无论是短期知识掌握情况还是长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方面。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问自读法的实质在于引导学生广泛深入地积累语文、生活知识和文学、审美知识,大量地开展各种专题阅读、反复地阅读经典作品。因此,高中语文教师不仅需要从教学内容、学习主体与教学方法入手,更要注重将这三方面的特点与自问自读法有机结合,本文认为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至少需要在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三个层面下功夫,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作出努力。
作者:张世刚 单位:宁夏固原市西吉县西吉中学
参考文献
[1]廖祥勋.不再让教师牵着鼻子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问自读法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22).
[2]马继华.带着“紧箍”去阅读——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初探[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1).
[3]李婷婷.浅谈高中语文课堂上的朗读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70).
[4]李瑞华.浅谈朗读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作用[J].祖国:建设版,2014(07).
第四篇: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摘要】
新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不能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改变陈旧的阅读教学模式,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深入探究,同时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他们交流对文本的理解、评价,进而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方法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新课标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一个新方向,以往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老师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学生只能跟随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计划来理解文本,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形成了惰性思维,而且对阅读文本缺乏自己的认知和体会,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缓慢,不利于他们语文素养的提升。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读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对文本有独到见解,这样才能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达到理想的阅读教学效果。
一、营造自由轻松的阅读氛围
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学生只能仰视老师,师生之间形成的是“师尊生卑”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基本上是按照教师设定的方案来学习,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也提不起阅读的兴趣和热情。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为了让学生有兴趣阅读,引发他们的阅读热情,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阅读氛围,使学生能够自由地发挥想象,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理解,这既有助于增强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能让学生的阅读变得更加主动积极,同时,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提高了分析和鉴赏能力,增加了情感体验,对培养和提升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教学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时,我先让学生阅读课文,阅读后让他们分析“祥林嫂的死因”,之后我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或猜测,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发了学生讨论和争辩,有的学生认为祥林嫂是自杀,有的学生认为祥林嫂是被自己的愚昧和无知害死的,有的学生认为祥林嫂是被冷漠无情的社会害死的,有的学生说祥林嫂是被鬼神恐吓而死的……在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解放,虽然他们的答案五花八门,但都有相应的理由做依据,表明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了引起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因素,真正成了阅读的主人。
二、凸显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的地位
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老师讲什么,他们听什么,老师问什么,他们答什么,整个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没有积极的思考,也没有大胆的提问,课堂气氛沉闷,教学过程单调乏味。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主张发挥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语文素养等存在着差异,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也有所不同,对同一文本的阅读也会呈现明显的差异,因此,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语文基础,并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和尊重,鼓励他们对文本中的人物、事件、思想情感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阅读爱好的不同,鼓励他们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段落,并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探究,同时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辅助他们解读整个文本,这样既能够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进而促进他们阅读水平的提升。
三、引导学生在质疑中学会阅读
开展个性化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倡学生自觉地探索新事物,有质疑精神和批判态度,同时鼓励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个性化阅读鼓励和提倡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但教师并非完全放手,对于学生不合理的、偏激的,甚至错误的质疑,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比如,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引导,然后再让学生重新阅读文章,教师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学生们去自主思考并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对文章会形成一个更深层次的个性化的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设置连续性的、有层次性的问题,或者是一些开放性的、有难度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这些问题要突出阅读重点和难点。学生掌握了这些质疑的方法,对文本的挖掘和分析会更加深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会更深刻,在问题的引领下,他们也逐渐学会了阅读。
总而言之,阅读是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高中语文教学开展个性化阅读,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健全人格的形成、良好品质的养成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继续探索和研究进行个性化教学的有效方法,贯彻和落实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作者:屈旺辉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大余中学
参考文献
[1]李祥.如何开展高中语文的个性化阅读读写算:教师版,2012(19).
[2]武新光.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教学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24).
第五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对话策略学应用
【摘要】
对话策略教学打破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枯燥、乏味、片面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并且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对话策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上,多采用教师的单独讲授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难免感觉到匮乏。而采用对话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提起学生对于学习以及阅读的兴趣,在交流的过程中抒发自己的感想,得到情感的体验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对话策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忽略个人阅读体验
阅读就本质而言,应当是个人情感的体验,而在高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忽略了个人阅读体验的过程。由于学生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并没有采用平和的心态,并且选择正确的书籍,对书籍阅读的过程中在思维上并没有达到一个挖掘的深度,导致其忽视了对文本以及对个人情感的体验和感悟,使得阅读在这个过程中过于形式化、依赖化,阅读思考的空间也被逐渐缩小。
(二)忽略与文本的对话
在对话策略进行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一个对话的尺度,要在平等的前提下进行,不能够交谈与课文文本无关的内容。有时候在对话策略进行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够把握这种适当的尺度,导致谈话的内容无边无际,过分脱离主题,使得大量信息涌入,而过多的信息会混乱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并不能很好的获取重要的知识,也不能够增加他们的印象以及正确的引导其理解阅读的内容。使得其无法达到不断学习的目的,也不能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体验阅读和思考环境带来的魅力,而丧失了阅读的本质以及最终目标。
(三)忽略师生对话的深度
采用对话策略的目的是为了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教授学生知识、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但有些师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其对话的深度不够,导致教师的辅助作用、引导作用不能够凸显而出,而占据了学生的主体位置。不能够向学生灌输对其有利的能够接受的知识,单一的灌输导致了教师成为整个阅读的主体,使得学生变成教师传授知识的“绿叶”,使得学生并不能够在平等的层面上与教师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使学生变成与教师之间一问一答的交流形式,并不能够打开他们的思维广度以及贯彻对话策略阅读教学的本质,使得阅读教学的效率不够,而对话策略也失去了其原本的作用。
二、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如何开展才有利于对话策略教学模式
(一)开放对话过程,增强阅读过程中个人情感的体验
在对话式策略进行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持对话真正落实到阅读教学中,而不是一纸空谈。教师在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找到自己阅读的灵感,延长其对生命以及未知领域探索的长度。教师要利用自己已知的知识不断为学生进行拓展,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来延伸自己的思维,打开自己的阅读方式,得到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合欢树》一文为例,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导入泰戈尔的诗歌《仿佛》,用此作为一种情境的引入,使得教学的效率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谈论母亲的性格命题中学生或许会有一些茫然,由于其并没有其切身的体会,使得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章的信息不能够完美的理解,对诗人、作者写作的意图也不能够十分深刻的体验,因此教师可以引入《秋天的怀念》中的些许片段,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情感的铺垫,慢慢地达到其阅读中体验情感的目的。
(二)缩小对话代沟,加强文本的对话
随着学生性格特点以及人生阅历等等个人情况的不同导致其对文章的理解会有不同程度上的难度差异,由于文化差异等等导致的理解障碍,通常容易导致学生没有办法深刻地理解文章写作的用意。但是对于拥有丰富阅读经历的教师来说,其所要做的就是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缩小与文本之间的代沟,通过适当情景的创建,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写作的意图,调动学生情感的体验就是缩小与文本代沟的重要方法。在《我与地坛》一文中教师可以用作者以及作者的作品,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对话,课文以及阅读的材料只是整个阅读教学的一个工具及载体,其依托的是我们的人文情怀。需要注意的是整个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教师只需要采用最佳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视角充分利用对话式教学交流沟通的本质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即可,达到师生之间完美的文本融入。
(三)注重课堂对话的多样性
在进行以对话策略为模式的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课堂对话的多样性。而不以单一、乏味的方式进行,避免对学生的阅读造成障碍,减少其对阅读的兴趣。整个对话策略所包含的内容包括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等等,这些过程中都需要带入情感进行理解和深层次的探讨。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思考,从不同的角度体验文章的内涵。可以多多阅读文章,进行朗诵以及朗读等等类似的情感疏通方式,使学生能够体会文章的情境,对文章能够赋予感情的体验,才能够沉醉于文章,理解文章真正的内涵,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以及人生感悟和经历当中。
总之,教师需要在对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把握中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加强其情感的体验过程。
作者:谭翠英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宁都中学
参考文献
[1]梁燕飞.“对话式”阅读教学探微[J].南方论刊,2015(6).
[2]汪峰.把握对话关系实现对话突围[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2).
[3]王滢.对话教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3(10).
[4]郑金洲.对话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第六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
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难度最大的,虽然花费大量的时间教学,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学生的阅读经验不足,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体会不深入,进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效果也不佳。新课改不断推进,高中教师需要明确新的教学理念下要积极开展高效的阅读教学。提高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充分发挥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指导作用,使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实现良好的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本文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效果以及效率一直都是人们研究和探讨的热点问题,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对于语文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等能力,最为基础的教学就是阅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强化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实现。此外高中是基础教育的最后时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与检验,因此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的开展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学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语文阅读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知识与内容,语文学习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会受到阅读能力好坏的影响。通过阅读教学,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有效地阅读能够使学生心智得以培养,阅读古今中外的文章,让学生能够学会对事理的明辨,使学生能够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教学的开展能够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能够在思想上与作者产生共鸣,让学生了解到社会上的美与丑,善与恶,在阅读的世界中感受现实生活。并且通过大量的阅读,还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等的提升,让学生感受文化的广阔。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强化师生的成长互动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进步的地方,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对于教育教学的顺利、高效推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实现生命教育,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含义,能够承担起责任,明确作为一个独立生命个体的使命感。比如在学习《我为什么而活着》时,为了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讨论的教学方法进行阅读内容学习。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朗读,了解作者是怎么看待“我为什么活着”的,使学生明白作者罗素是一个有博大胸怀、有责任感、有爱心的人,然后安排学生进行讨论,作为高中学生的你们,应该为什么活着呢?让学生进行全班讨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了解学生的见解,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接受教师的指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合作的学习氛围,达到生命教育的效果和目的。
(二)开展对比性阅读学习,提高阅读学习效果
在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比性学习是比较常见的,一般通过同题材的文章进行阅读比较,可以比较题材、内容、结构、语言、修辞、技法等,通过比较实现“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例如在学习《变形记》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促织》进行主题上的比较学习,使学生能够对人的“异化”现象深入理解,这其实就是批判社会体制,让学生对人的尊严以及价值进行思考。再如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对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与鉴赏是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这时就可以安排学生对比另一篇外国小说《项链》,对中外小说人物刻画的手法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我国古典小说是继承唐宋以来流传极为广泛的说唱文艺而形成发展的,注重对人物的行动、语言等进行描写,从而对人的形象进行塑造,而西方小说也注重从心理描写和刻画人物。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多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都是教师在不停的讲,学生跟着教师的想法思考,教师将阅读教学的技巧传授给学生,其实能够真正对这些技巧有了解和掌握的学生并不多。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通过音频、视频等进行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的融入到语文阅读学习中。例如在学习《雨霖铃》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歌曲《送别》导入新课,为学生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使本文的感情基调被确立,从而顺利的开展文章内容的讲解,让学生认识到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达。通过多媒体教学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欲望。
(四)实现课外扩展阅读,扩大学生阅读范围
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语文教师在注重课堂内阅读教学的同时,也需要注重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丰富学生的阅读数量,使学生的阅读视野更加开阔,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比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阅读《红楼梦》,让学生阅读《红楼梦》中其他有趣的篇章,并在班级上说一说、讲一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将自己阅读的文章推荐给学生。
三、结语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搜集丰富的阅读教学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良好的阅读学习效果。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教师必须要提高认识,科学把握,明确阅读教学的方向,积极努力。
作者:何艾丽 单位:四川省双流艺体中学
参考文献
[1]董颖.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论析[J].科技视界,2016(8).
第七篇: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困境分析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阅读量不断降低,诸多经典的文学名著在人们生活中逐渐退隐,但经典名著在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外名著的阅读是高中语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更有助于其审美意识的提高。本文将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作为研究议题,首先简要分析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困境,继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为提高名著阅读教学效率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困境;对策
高中语文教育中名著阅读是本学科的重中之重,不仅关乎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更是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所在。但综观目前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不难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使高中名著阅读在高中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中发挥应有的效用。
一、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
(一)高中生缺乏对名著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能够有效提高阅读效率。名著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高中阶段的学生也都不乏对名著阅读的有效意识,但整体的阅读兴趣并不浓厚。出于升学考试及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等多重目的,对高中生名著阅读规定了相关书目,但相关的调查统计显示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兴趣进行阅读,只有零星的几个学生能够完成规定书目的阅读,即便是完成阅读,也是在考试压力下完成泛读,很少有因兴趣主动完成阅读的,诸多调查都显示出高中生对经典名著阅读的冷漠与无奈。
(二)高中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大量电子设备的使用,使得学生们过度依赖网络,更导致现阶段很少有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特别是网络搜索业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都习惯使用网络搜索而不是通过阅读来自己发掘,导致其越来越厌倦阅读。通过调查统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没有读书计划,仅有不到10%的学生读完了10部以上的名著,部分学生虽然读过很多名著,但大部分均没有读完,这与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此外,现阶段绝大多数高中生没有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很少能够做到专注阅读、边看边思考。
(三)高中生名著阅读量少、效果欠佳
在对某一地区的学生进行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拥有20本以上名著的学生仅占学生总数的65.37%,拥有40本以上的为9.76%,仅有3.9%的学生拥有60本以上名著,还有20.73%的学生压根就没有名著,即便是这些名著的拥有量也不是因为阅读兴趣而购买的,大部分是由家长购置并放置书架上,学生真正的阅读量很少,因此阅读效果极差。
二、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对策
(一)激发高中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来说,兴趣是名著阅读的前提与基础。因此,教师在名著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强调名著阅读的重要性,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具备独自探究的能力和意识。具体说来,教师不可逐词句地进行详尽讲解,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直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理解障碍等向教师请教并及时给出指导,在主动的阅读探究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品味经典作品的魅力,更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把阅读的权利交给学生。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没有足够的教学时间和条件逐一带领学生进行每部名著的逐一研读,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经典的阅读书目,并尽量将故事梗概交代给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主动拿起名著进行阅读,以探寻故事发生的原委。总之,把阅读的权利交给学生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培养高中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包括边读书边做笔记,还要边阅读边思考。
1.边读边记。边读边记的习惯对于学生材料的积累有着积极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有效培养逐步形成边读边进行批注、圈点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尽量要求或引导学生做笔记,逐步养成习惯。例如在阅读《红楼梦》时,对出场的人物进行标注,避免人物混淆,并对其中优美的诗词,随手记录自己的感受与理解。这样不仅有助于阅读理解能力的进步,同时能够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并有助于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2.边读边思考。现阶段的阅读习惯需要做到五点,分别是“眼、口、心、手、脑”,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看、要读、要用心、要写还要动脑、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唯有如此才能够得到进步。不主动进行思考,不仅理解不了文章的核心,甚至还会造成阅读紊乱。总的来说,阅读习惯的培养要逐步开展,突飞猛进的进步是不可能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受教育情况、性格特点分别进行培养,从易到难进行。在学生习惯培养的过程中应注意及时予以鼓励、肯定,并通过树立榜样的方式,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
(三)提高高中生名著阅读量和阅读效果
针对高中生阅读量少且阅读效果不佳等现状,家长、学校及老师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家长为学生购买一定量的文学名著的行为值得肯定,但购买之后并不意味着从此这些书籍就束之高阁,家长要根据孩子的阅读习惯提醒、敦促他们阅读名著,为了提高阅读效果,家长也可以同孩子共同阅读,并探讨各自见解中的人物形象,以此来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另外,学校和老师在校可以定期安排读书月、读书周等活动,让同学们在全员参与的大环境中进行名著的有效阅读。
三、总结
经典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传承的精神财富,文学名著中塑造的鲜活人物形象启迪每一代人体悟人生价值。阅读文学名著无论对人们的工作还是生活都是大有裨益的,人们能够从书籍中汲取人生真谛,继而指导生活实践。高中语文教育中名著阅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首先提出名著阅读教学中尚存的问题,继而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为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进一步工作提供参考性意见。
作者:董彦楠 单位:宁夏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