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语文阅读教学探索(4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我国语文阅读教学探索(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我国语文阅读教学探索(4篇)

第一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微探

摘要:

把握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是提高学生深层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以高中语文课文为例,探讨阅读教学的切入方法,指出不同切入点的共性及设计独具匠心的切入点的条件,使学生针对阅读文本形成整体意识及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真正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E033);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项目(JG2014010823);哈尔滨师范大学团组项目(SYB2014-02)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文学类文本,还是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的阅读,都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依托。而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选择恰当的切入点。何为切入点呢?切入点即突破口,是指教学开始的入口“。突破口的实质就是把课文知识点、重难点集中为能牵动全篇的提问,引导学生研读文本,逐步衍生扩展,达到对文本的准确解读。”[1](P.42)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说:“努力在每篇课文中找到一两个合适的问题,一个情节或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作为阅读教学的突破口,由此入手阅读,可带动阅读走向文本的深处。”可见,一篇课文,从什么地方开始教学是极为讲究的,精心设计能牵一点而动全文的问题,就能以此为切入点,进而带动学生对整个文本的理解、感悟。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如何选择切入点呢?

一、在课文标题上做文章

课文的标题是作者精心揣摩、仔细斟酌而成,是文本的精妙所在。可以说,课题作为文章的“眼睛”,往往能显示文章中心,意蕴丰富、具体或含蓄的标题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内驱力。从课文标题入手,就可以抓住文本关键,揭开“庐山真面目”,起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一文时,把课文标题作为切入点,可以设计出这样几个问题:1.荆轲为什么要刺杀秦王?2.荆轲刺杀秦王前做了哪些准备?文中是如何描写荆轲刺杀秦王的?3.荆轲是一个怎样的人?如何评价他刺杀秦王之事?这三个问题,层层深入,步步逼近主题。这样切入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

二、抓住文本的关节

“关节”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起关键性作用的环节”,这里是指文章的关键处、要害处。

(一)从作者及时代背景入手

每个时代、每个人都有故事,文坛巨匠们更是用天才之手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知人论世,作家们的经历、写作缘起、时代背景、社会影响等,都是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了解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与作者零距离接触,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展开心灵对话,才能捕捉到作者的内心情感。以《荷塘月色》为例,这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我们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景与情的关系。而对于情感的体会必须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讲解本文,教师首先要讲清朱自清1927年写作此文时的时代背景及朱自清的思想状况,这样,学生才能深刻地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体会作者在享受静谧的荷塘月色时,淡淡的喜悦之中夹杂着的哀伤心情,领会作者想寻求解脱而又无法摆脱的内心苦闷。对类似的文章,也可以从作者及写作背景入手切入阅读教学,这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大有裨益。

(二)从文章的文眼入手

文眼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是一篇文章的艺术构思、思想精神的焦点,是通篇的主旨,是内容的提挈点,它能牵引文章的全篇,在课文中常常外化为某些关键的词、句、段落等”。[2](P.17)如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文本后,就可以找出文章的关键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由此入手设计问题:作者通过哪几幅画面突出了故都的清、静、悲凉,又是如何体现此特点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通过指导学生掌握“景”和“情”的和谐统一关系,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感知、阅读理解和阅读应用能力。

(三)从文本重点入手

重点内容是文本的核心内容,学会了重点知识才能触类旁通地理解其他内容。特级教师黄玉峰说过“:课堂教学的成功,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对所教文本的熟悉,二是找到破译文本的突破口。”从文本重点切入,挖掘文本精髓,能显现教师教学的艺术匠心,有着化难为易的效果。《再别康桥》的教学重点是鉴赏诗歌的意象,体味诗歌独具的美,领会诗人的情感。也就是说诗人将自己多年来对母校至真至纯的情感凝缩在简练的诗句中,融化到富有个性的形象和想象中,那清新自然的意象、别出心裁的构思,无不彰显着诗歌的美。教师可以直击重点,设计问题:1.举例说出以往学过的告别诗,看看本诗和这些诗在告别对象上有什么不同?2.本诗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点?3.你喜欢哪些意象,为什么?通过探讨这几个问题,自然就能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最终让学生将外在的美逐步内化为自身的美好情感。

三、设置情境切入

进一步提高语文探究能力是高中生学习语文的重要任务。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考虑文本的特殊性,设置情境、创设意境来切入文本,让学生在生动、形象、可感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深入学习文本奠定基础。例如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要让学生有兴趣去了解别里科夫在思想和生活方面有哪些套子,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他可悲的下场带给人哪些启示。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别里科夫死亡调查组”,让学生通过探究人物死亡的原因掌握文本内容。运用这种方式切入阅读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我们不能只在切入时创设情境,必须使情境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这样学生的兴奋点就会始终高涨,并在张弛有度的学习中习得能力、发展智慧。

四、概括、提炼文本

高中语文课文大多篇幅较长,内涵深刻,如何长课短教,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问题。有经验的教师在品读文本时一定是边阅读边思考,将文章熟读若干遍后再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这是成功理解文本的重要标志。以鲁迅的《祝福》为例。这是一篇篇幅较长的小说,梳理情节、探究人物、分析环境等都是我们要完成的任务。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呢?我们不妨通过概括、提炼文本来切入阅读教学。我们可以通过找出“一个节日、二次微笑、三到鲁镇、四场飞雪、五张账单”,了解人物的人生历程,分析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探究祥林嫂的死因,进而挖掘主题,揭露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五、由文章主题切入

“通过阅读理解文章主题意旨,是阅读教学的前提与基本要求。对于文本主题的把握,既要提倡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又不能偏离文本的价值取向。以文章主题为切入点能够使学生围绕主题,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达到与文本对话的目的。”[3](P.158)《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品,正如作者所说“:我要表现的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在边城人的生命形态和生活方式中,那风光秀丽的湘西,自然淳朴的风情,诚心友爱的村民,都与现代社会的物欲横流形成对比,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美”。教师围绕“美”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边城》的美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2.文章是通过哪些手法展现美的?3.作者写本文的目的何在?通过探究这几个问题,学生可以展开深层次阅读,领悟文本是一首美的赞歌,在描摹边城人的生命形态和生活方式中,隐含着对现实的批判。“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切入点很多,不同教师的选择也不尽相同,但无论怎样切入,方法虽不同,其中却也存在着共性。第一,牵一点而动全文教学任何一篇课文都要找好切入点,这一点就是最敏感、最重要的部位。就像庖丁解牛一样,选点———进刀———肢解,一气呵成,干净利落。语文阅读教学亦是如此,给学生一个支点,就可以撬开精深的文本。因为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对话就要选好对话点,给学生的思考提供“支架式”的帮助,在学生思维开启处,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阅读期待,调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构建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二,直击文本重点无论采用哪种切入方式,目的都是帮助学生解决重点、突破难点,都要紧扣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促进学习、开启智慧、陶冶性情。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虽然类型众多,但各有侧重,其教学价值最终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审美、探究能力,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用语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想真正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在选择阅读教学切入点时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这是选择切入点的首要条件。从切入点的选择就可以看出教师熟悉文本的程度。有经验的教师都明白,越是熟悉、吃透文本,越能设计出绝妙的切入点。作为教师,精于业,勤于学,运筹帷幄,是钻研教材的结果,也是良好工作态度的表现。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对文本的参透,又怎能有讲台上的风采“。无限风光在险峰”,教师要经历精研、细品文本的过程,才能得心应手地处理教材,设计独具匠心的切入点。第二,勤于学习,创新思维在熟悉、钻研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勤于学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积累、感悟,厚积薄发,才能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完成由“教书匠”向“研究型”“反思型”教师的转变。要勤于思考,善于创新,一个有前途的语文教师一定是个善于探究,能突破、有主见、有思想的教师。只有做到这些,教师才能展现自己的教学魅力。阅读教学切入点的选择关乎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乎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根据语文教学的任务及文本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规律、心理状态出发,找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点”,精心设计阅读切入点,用新颖独到、富有创意的不同切入点使学生爱语文、学语文、用语文。

作者:马丽平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宋芷蓉.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突破口的选择[J].现代语文(旬刊),2010(11).

[2]蒋玉鹏.如何寻找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切入点[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刊),2014(7).

[3]惠红博.找准切入点,打通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关节[J].新课程(中旬),2014(4).

第二篇: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方法新探

[摘要]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情感体悟。要让学生摆脱传统式阅读,采用自主体悟式、想象训练式、拓展延伸式阅读,做到课前、课堂与课后阅读的有效链接,为学生创造开放的阅读空间,培养学生的自我感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语文;阅读;古诗;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感悟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审美乐趣”。[1]p6因此,在初中古诗教学中,要体现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和感受,结合古诗的内涵与特点,做好课前引领、课堂探究、课外延伸,做到有效阅读。

一、教学方法之一:自主体悟式阅读

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自主体悟式阅读就是要让学生自主预习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基调,产生自我独特情感体验。主要有以下方法:

(一)艺术欣赏法

艺术欣赏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大致了解诗歌内容以及情感基调,并通过寻找适合的朗诵音乐以及背景图片加深对诗歌的理解“,通过色彩、韵律、节奏等非理性知觉打动人的全身心”。[2]p173

1.配乐诵读———以情动人。

“诗歌的感性形式主要是声音的组合,通过节奏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学生会获得对诗歌深层次的理解。”[3]p81让学生寻找适合所学古诗的朗诵配乐,可以增强学生阅读感悟力。比如教师在进行《蒹葭》(苏教版九年级上)一文的教学时,可以让同学们预习,自行体悟这首诗表达的是什么主题,怎样的配乐最适合这样的主题和情感。要求同学们在课上以自选的配乐进行朗诵或演绎,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因为《蒹葭》表现的是清丽的画面,表达的是对“意中人”的追求,可以采用舒缓悠长的音乐,比如邓丽君的《在水一方》。可以根据学生的把握情况进行点评,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2.图景构造———以形传神。

图景构造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诗歌描绘的画面,特别是抓住突出景物展现诗歌画面,了解诗人所写之景、所处之境。东晋顾恺之提出“传神写照”的美学原则,主张抓住个性特点突出神韵。“诗通画理,诗歌往往也注重形神兼备。”[4]p147如南宋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苏教版八年级上)主要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因此,可以抓住“孤村”“风雨”“铁马”这些景物,引导学生自主构想画面,如由孤村构造出荒无人烟的村落图、由风雨构造出夜幕笼罩下的疾风骤雨图以及金戈铁马的战争图等,让学生有直观感受。又如唐代王维的诗,多是“诗中有画”,《使至塞上》(苏教版七年级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能以荒凉大漠、缕缕孤烟、西归落日展现塞外的壮丽景色。通过图片的构想和放映,连缀成诗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线索,利用图片式的语言,增强诗歌表现力,让学生领悟阅读情感的变化。

(二)问题引领法

新课标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问题引领法就是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再由教师补充的方式,培养学生思考、探究的能力。在分析杜牧的《泊秦淮》(苏教版八年级上)这首诗歌的主题时,就可以这样进行提问:师“:同学们,诗歌最后一句中的《后庭花》怎么解释?”生“;乐曲名,南陈后主作此曲与嫔妃作乐。故后世以此曲为亡国之音。”师“:最后两句诗人是在斥责歌女吗?”生“:表面批评商女,实则是为了警醒晚唐统治者,避免重蹈覆辙。”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生“: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5]p211由《后庭花》代表的亡国之音,引领学生思考杜牧感叹南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最后切入到诗人想要表达的深刻情怀。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挖掘诗歌中的深层意蕴。

二、教学方法之二:想象训练式阅读

“诗贵含蓄,在艺术上讲究虚实相生,具有象外之意、味外之旨”,[6]p113对古诗的欣赏实则是一种寻觅、修补、连接的心理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通过梳理和填充的方式加深学生学习古诗的乐趣。

(一)意象联结法

诗歌往往由意象组合叠加而成,学生能够疏通诗歌中描绘的意象,品味出意象的特征,也就能抓住诗中寄寓的感情,整体理解和把握意境。比如八年级上册杜甫的《春望》(苏教版八年级上),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点出重要意象,比如首联中的“国”、“草木”;颔联中的“花”“、鸟”;颈联中的“烽火”、“家书”以及尾联中的“白发”。然后让同学们在脑海中回忆,这些意象的特点,即“国———破”“;草木———深”;“花———溅泪”;“鸟———惊心”;“烽火———三月”;“家书———万金”“;白发———短”。这样对意象进行联结记忆后,就对这首诗描写的景物了解透彻了,增加了学习的效率。

(二)逻辑梳理法

古诗通常以精炼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反映生活、抒发感情,因此常会出现词序的变换以及情感的跳跃等现象,缺乏严密的逻辑思辨。“要于文本细读中消除语言障碍”[8]p69,逻辑梳理可谓是一个好方法。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苏教版九年级上)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共用了六个意象,中间没有运用任何表示语法关系的词语,既没有确定“茅店”与“月”的空间关系,也没有说明“霜”是否就在“板桥”之上。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梳理,诗人在茅店投宿,既然听闻“鸡声”也看到“月”,便可推知他还未出茅店,“足迹”正是由板桥上的寒霜掩映出来的,可见有比诗人更早出行的商队。通过简单的逻辑推知,加上自主的想象,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帮助同学们学习和欣赏诗歌作品。

(三)填充阅读法

新课标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提到要发展学生思维,合理运用想象和联想。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补充、想象等方式还原诗歌场景,使诗歌构成一个艺术整体。

1.场景还原。

古诗的高度凝练通常会让学生产生困惑,要打破学生学习古诗难懂、难理解的现象,就要训练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想象还原场景。以陆游的《游山西村》(苏教版九年级下)为例,诗人紧扣诗题“游”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因此在教学时,可以让同学们根据诗歌,想象还原诗人游览的路线。首联写农家的“腊酒”、“鸡豚”,应该是在邀请他的农人的家中,颔联写“路”与“村”,应是游览村外之景,颈联写“春社”、“衣冠”,应该是村中的人事,尾联虽是抒情,但已写到“夜”“、月”,可看出是诗人游览后的感慨。通过这样的梳理,同学们可以很容易还原诗人游历的整个场景:诗人受了农人的邀请,到农家做客,看到主人正准备丰盛的美酒佳肴,诗人乘兴游览一番,看到重重叠叠的山水,以为无路可行时又见到柳绿花红,连接着另外的村庄。然后诗人返回主人家中,见到村中的情事。最后,诗人归家,想到村民的热情与淳朴,想要频来夜游畅谈。通过想象进行场景再现,将诗人所游之景与所抒之情和谐完整地表现出来,有利于学生把握诗歌的内容及情感。

2.补充想象。

不少古典诗歌作品“辞断而意属”,运用补充想象才能感受诗歌的趣味。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苏教版七年级下)为例,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首先,想象一下,种豆的陶源明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说说陶渊明,想象种庄稼的他有没有什么不同。其次,你觉得陶渊明种庄稼是不是在行呢?也许不是,因为他种的地“草盛豆苗稀”。有没有同学觉得陶渊明种地的时候偷懒呢?因为他从清晨出门,到天黑才回家,那么,他偷懒又会做什么呢?是趁机欣赏美景、还是直接醉卧丛间?通过发散性的思维,想象诗人的行动轨迹,从中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创作心境,挖掘诗歌的内蕴。

三、教学方法之三:拓展延伸式阅读

新课标对于学生的诗歌积累有一定量的要求,只有不断地积累,才能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因此,学生的诗歌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语文课本要让学生进行外延式的阅读,拓宽诗歌阅读面。

(一)诗歌比较法

“质疑对比,容易迅速使学生认识事物的特征,抓住问题的本质。”[9]p67通常在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诗歌比较经典,具有典型的主题或风格。学生在掌握了书本中所选的诗歌后,就可以进行对比阅读了。可以对同一诗人的不同诗作进行对比,如《望岳》(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和《登高》(苏教版必修4)同为杜甫所写,表现的主题截然不同,其中有什么缘由?主要是联系其时代背景的变换进行比较。也可以进行古代诗人与现代诗人诗作的对比。比如元好问写了《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之二)》(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赞美海棠的高尚品格,现代陈寅恪也写过一首《吴氏园海棠》“无风无雨送残春,一角园林独怆神。读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犹是去年人。梦回锦里愁如海,酒醒黄州雪作尘。闻道通明同换劫,绿章谁省泪沾襟。”表现的却是凄凉的意境,可以根据诗人所处时代的不同、创作观念的变换进行深入探讨,比较两位诗人的创作风格。

(二)漫读积累法

漫读积累法,顾名思义就是要注重学生的课外诗歌积累。“课内外相结合,优化阅读教学。”[10]p100把课堂的学习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因此,在学完一个单元的古诗后,可以进行分类阅读。比如学习了《泊秦淮》、《过零丁洋》等具有爱国情怀的古诗,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利用书籍、网络等资源,收集知道的有关爱国主题的诗歌名句,如“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直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等。在课上,可以分小组进行比赛,看哪组同学搜集的最多。老师也可以让个别学生搜集的诗歌中最喜欢哪一句,并有感情的进行诵读甚至背诵。这样的方式既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又能督促学生在课后做好诗歌的阅读与积累,在不断训练中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十分重要,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要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增强诗歌鉴赏的能力,培养自主体悟的能力,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就需要教师独创教学方式,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审美享受。

作者:施顺飞 单位:常熟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国安.语文教学心理学简稿[M].宁夏教育出版社,2000.

[3]戴余金.初中阅读教材剖析与教案研制[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

[4]羊玉祥.古诗文鉴赏方法21讲[M].巴蜀书社,2002.

[5]史大明.语文教学案例选评[J].学苑出版社,2007.

[6]吴学敏.古诗教学中学生审美想象力的培养[J].四川大学学报,1994(2).

[7]钱建江.中学语文教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5(2).

[8]李元功.语文教学艺术与思想[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9]余文森.新课程语文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第三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对策探究

【摘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种误区,严重影响了学习的效率。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改变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不搞问答式的、固定的答案式的教学方法。鼓励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加强阅读习惯的养成,培训积极探究的创新阅读勇气。

【关键词】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误区;解决对策

一、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语文和其它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阅读教学受到广泛重视,在语文科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或学生的训练都是以阅读为中心的。然而,虽然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却事倍功半,学生的阅读能力却迟迟得不到提高,笔者认为主要是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入了四大误区。

1.忽视教学规律。

当前,部分教师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没有把握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吕淑湘先生曾经说过:“阅读课也好,作文课也好,都流行一套程式。”教师按这套程式去教,学生按这套程式去学,都不必动脑筋。现在中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流行的正是这样一种模式,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词,要求学生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文章中心思想。这样的阅读教学,很少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违背了“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在分析和理解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完成顺从教参,只是做了教参和学生之间的传声筒。学生跟着教师转,完全是被动接受,这样就大大扼杀了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的激情和创造的灵感。按照这种方式教学,教师照搬教参书上的内容就可以很轻松地完成一节课,但他们知道,自己破坏了一篇十分完美的文章,浪费了一次美的享受。

2.以老师为中心。

我们在教学中归纳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或主题是教学参考书上有的,教师很少考虑这个中心思想是怎么得来的,很少顾及学生对中心思想有什么看法或想法。许多教师以教学参考书为出发点设计课堂教学,强行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轨道中来。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是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而是把自己的心得强加给学生,或用教参的答案固定教学方向,或强调阅读技法,而忽视个体的情感体验。这种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根本没有自己的见解,没有自己的思想,语文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也得不到美的享受,所以他们就不喜欢语文课。

3.束缚学生思维。

当前的语文教学,老师在课堂上总是尽可能地把课文分析讲解得足够细致,从字词句到中心思想,可谓面面俱到。教师事先已经设定了想要达到的目标,学生们顺着教师的目标往前走,缺乏自己的主动性、思考性,天长日久,学生就对老师形成一种依赖性,等到他们自己接触到阅读材料的时候,就机械呆板的按部就班地分析课文,所以很多老师抱怨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其实是老师自己一手造成的。单纯的多练不一定就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必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今,考试中开放性题目越来越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必然面临更大的考验。如果不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提高,考试成绩当然也会不理想。

4.不重视课外阅读。

当前,许多学校根本没有留有时间给学习读课外书,或者认为读课外书没用,做数理化成绩立竿见影。再加上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另外,课外阅读缺乏必要的组织指导,将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隔裂开来,使课内学习的方法与实际阅读脱节。中学生阅读畅销书的很多,而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却比较少,他们只热衷于那些漫画、科幻小说等书籍,看书的时候根本不用动脑筋,也不到优美的语言。

二、中学阅读教学误区的解决对策

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完成,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通过日常的阅读教学训练而逐渐形成的。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

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学生素质的自我完善。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把自己最先的感知、最深的感受表达出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导师,学生是主人。学生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乐趣,就会对阅读产生兴趣。在阅读教学中,要把朗读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使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真正地读起来,课堂教学不应停留在烦琐的讲解分析上,尤其是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朗朗上口的作品,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阅读充满兴趣。

2.注重阅读习惯的养成。

语文教学要走出以练为主的误区,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选择,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国文教学目标其一,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这可使学生终身受益。”习惯是素质,更是一种能力。在阅读中,无论课内课外,无论是阅读内容还是阅读方式,都应让学生有一定的自由选择空间,喜欢的多读一些,读精一些。学生有了自己的阅读选择空间,一定能培养出阅读兴趣,而有了阅读兴趣,其他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如果使阅读教学与学生的阅读实践脱节就会相互抵消,使学生无所适从。那种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模式化的教学方法,只是阅读训练的一个环节和应试训练的方法,而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相反,注意文章的整体、揭示全文的主旨,更有助于应试训练。

3.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尊重和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独特的阅读感受,鼓励学生谈自己阅读文章后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自圆其说。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师只是主持者,把“一言堂”变为“群言堂”,请学生尽情陈述自己的观点,体验和感受。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在阅读和陈述时获得成功的体验。阅读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如果学生在一段时间的阅读后,并没有体味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快乐,不仅自信心会受挫,而且还对阅读丧失兴趣,甚至减少阅读时间,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们体验到成功的滋味,形成阅读兴趣。

4.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目前,课堂教学还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阵地。另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以扩大其阅读面,提高其阅读能力和效率。中学阅读教学要大胆地放下课本,走出教室,把阅览室、图书馆作为课堂、教室,由重课本变为重读本,由重课内变为重课外,让书架上的图书、报刊变成学生的阅读教材。语文教师的任务决不是限于教学生去读解一篇范文,重要的是指点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老师可以适当给学生任务,在一定时间段内,比如每个星期读两篇优秀文章,每个月读一本好书等,教师也可以每周安排一两节阅读课,专门用来讲有关阅读方法的知识,并让大家互相交流心得,在探讨中共同进步和提高。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工,只要语文教育研究工作者不断地研究、探索和改革,使语文教学回归语文的本性,语文阅读教学就会真正从困惑中走出来,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韦素笋 单位:金城江区长老中学

参考文献:

[1]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3]周泉,丁贵兴.课程标准2011导读与教学实施•初中语文[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6.

第四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理性思维培养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是语言的有力工具。感性思维是人类高级的思维活动形式,同时理性思维能对问题进行抽象、分析与综合。理性思维越是频繁、活跃,思想的更新就越迅速,人类社会的进步就具有了理论的引领。在古代,学堂里的老先生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就很注意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注重朗读、记忆、涵咏、体悟。而现在的语文课堂,从过去对文本词句的解释,对关键语段的剖析,对选文中心主旨和艺术手法特点的品读紧急转换到对学生文学审美情趣的培养和丰富想象力的训练。然而,仔细想一想:我们是否是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中间的转换是不是太急了点?在对文本字词、观点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学生的审美水平真的得到提高了吗?这两者就无法统一了吗?我们在教学时应该要有一种意识:把语文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加以抽象和分析。

一、咬文嚼字,在揣摩中深入课文内容

这并不是妄图通过语言文字“咬文嚼字”式的训练,将语法知识点生硬地从选文中抽离出来,甚至绞尽脑汁地分解每个枯燥的词语和句子,然后费尽心机去明确每一个字词的含义,不能将教师本身对文章的挖掘钻研精神来抹杀学生阅读过程艰苦求索的乐趣。曾听过一位老师上《林黛玉进贾府》,要求同学们精读课文,理清黛玉进贾府的路线,然后提出一个问题:你喜欢黛玉吗?整堂课都是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讨论的,同学们畅所欲言,很是热闹。但学生仅凭印象中支离破碎的黛玉形象来探讨,所言离教师本意相差太远。在脱离分析文本对黛玉所进行的细节描写的前提下,讨论这个问题显得很空洞,也很感性、模糊。要说清自己是否喜欢林黛玉,首先要了解黛玉的性格特点,要从文本中去寻找细节。比如其中有两段关于肖像、神态和气质的描写;婉言谢绝了邢夫人的留饭;在王夫人房中,不上炕坐,“度其位次,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林黛玉进贾府》);回答对读书的问话时,前后及时改正一些不合时宜的答案……这些细节都能看出黛玉的性格特点来,应该要让学生一处一处、一句一句从文中找出,慢慢加以揣摩、体会。对黛玉的性格有了全面的认识后,才能来探讨“是否喜欢”这个问题。同样,在诗歌、散文中,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往往就凝聚在言简意赅的个别字词中。通过对这些字词描写的条分缕析,就打开了解读文本的大门。因而,对文本本身的咀嚼,甚至是纠缠于一个字的分析都不会显得多余,关键是要选好评析、鉴赏的字词、段落。

二、敢于质疑,在批判中辩证地思考问题

要重视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但并不是盲目崇拜、迷信文本,还要敢于质疑。质疑,是思考的起点。有一段时间我推荐学生阅读王开岭的《精神明亮的人》一书,师生共读了《古典之殇》一文,文中作者提到:由于人类现代化科技的发展,导致许多古典的美学元素在现代社会都消逝了。批判、怀疑是阅读教学的责任,没有对作者观点批判性的思考的引导,学生就无法平等地与作者进行对话,只能臣服于作者的观点,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的“跑马场”。读《论语》,感觉孔子就是一个温文尔雅的长者,是这样的吗?曾经在教学《鸿门宴》这篇文言文时,先从文本细节入手,让学生了解项羽的性格特点。然后我又从文本拓展延伸——项羽最后是自刎而死,杜牧在《题乌江亭》中写道“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士重来未可知”,而李清照却在《夏日绝句》中夸赞他是英雄,你如何看待项羽的自刎行为?如果你认为他是英雄,你还能想到哪些有类似经历的英雄?我用这些问题要把他们的思维引导到理性层面,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刚愎自用,优柔寡断”这样的结论性评价上,启发他们去感受“失败的英雄”,去辩证地看待项羽,去关注那些功败垂成的悲壮人物、悲剧性的英雄,走出人们观念中普遍认为的“只重视第一,只看重金牌”的误区,引导他们重新对“成功”进行定义。看着他们激烈讨论之后意味深长的沉默,我知道他们的思考在沉淀。发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就要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时不仅要看到事物表象,更要能由表及里,敢于质疑,深入思考;不仅要明确是什么,更要挖掘为什么、怎么样。

三、沉淀思考,在表达中深刻感悟课文

一节课,无论我们的学生讲得多么神采飞扬,多么紧扣问题、完美清楚地唇枪舌战,大多还是只停留于纷繁杂乱的理性认识里。严密的逻辑必须通过书面表达的训练得以巩固。比如,在教学《短文两篇》之一——《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时,通过感知、提问、回答,对课文作者观点与思路的赏析、讨论,学生们能初步感知罗素一生的“三种激情”。这篇文章充满了理性的力量,在学生们与罗素的情感产生共鸣时,我又抛出这样的话题——我们应该为什么而活着?我不要求学生仅仅是各抒己见,反而留给他们充足的思考时间,要求他们从内心深处反求诸己,诉诸笔端形成条理清晰的规范书面表达。这样,既加深了学生们对主题的认识,体会到伟大思想家罗素博大的情怀和高尚的人格,也打破了课堂上学生们七零八落的口齿之争、师生间你问我答的呆板形式,同时也能帮助他们解决平时考试中词语、病句、成语等类型的题目。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作者:林奇霞 单位:福建省莆田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