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阅读教学问题分析(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也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重要途径。当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正积极倡导实施教学改革。新课标要求小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并且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该采取哪些策略达到课标规定的目标呢?本文对此作了浅谈。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课改;策略
新课程改革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倡学生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重视阅读实践,并且能从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在新课改背景下,采取哪些策略有利于实现上述目标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如下策略:
一、以读为本,激发阅读兴趣
要想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基础。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激发其阅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唯有如此,阅读对他们来说,才不是负担,而是无尽的乐趣和执着的追求。在小学语文教材里,不乏有记叙文和文学作品。这些课文内容具体,形象生动。无论写人、记事,还是绘景、状物,都生动传神,颇具阅读美感。因此,在学习课文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精炼的语言进行欣赏,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和作者产生思想的共鸣时,使学生能对文章里生动的记述以及描写产生强烈的感受,进而可以在他们的脑子里唤起相应的形象。这时,学生就会被形象的画面所吸引,进入文章所描绘的境界。在这种境界的吸引下,他们会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自然,他们也会从阅读当中得到乐趣。
二、以字为基,打好阅读基础
文章的基本要素的基础是字、词、句,这也是阅读的根基。如同学生通顺连贯的理解文章的字、词、句,他又如何打开阅读的大门呢?对小学生而言,字、词、句正像他们手中的积木。要想把积木组装好,就首先需要能够认识一个个的零件。相对于阅读来说,可能这一阶段的教学是最枯燥的。但是,这一环节无疑也是最必要的。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关于字词句的学习,都必须重视。否则,一旦“忘本教学”,阅读乃至整个语文教学就都好像“空中阁楼”一样。那么,如何进行字词句教学为阅读服务呢?
(一)注重生字听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字听写是传统的一个识字和积累字的方法,也是很有效的一个方法。在阅读之前,在学习每课之后,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生字的听写,这可以尽快、有序地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而丰富的识字量,是阅读的必要基础。
(二)抓好词句训练
掌握了字词,还要注意能够成了句子。培养学生写句子的训练有造句、解释等。尤其是教材中的古诗词及句子的练习,很有利于帮助学做好句子的积累工作,为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古诗词其实是句子的精华,学生如果能掌握一定的诗词,甚至如果他们能学会运用诗词,将会大大有利于他们的阅读学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还要特别重视句子、诗词的讲解。如《望庐山瀑布》、《题西林壁》等古诗,教师可以细细引导,带领学生体会诗句的含义,让学生明白有些诗句、修辞用得恰如其分。
(三)抓好语段教学
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米”没有巧妇是不行的。对于阅读来说,字词句是米,掌握阅读方法就是巧妇。语段教学正是阅读的起点。那么如何开展语段阅读教学呢?第一,“问、读、划”。所谓“问”,指带着问题去读;所谓“划”,指带着笔去读。“读划”是语段教学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点明,要让学生通过文章中的语句找到答案。这样,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就将问题具体化,对待问题就不会无从下手了。掌握了这个方法,就会大大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树立了信心,而且做到了心、口、手的统一,养成了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正是我们阅读的要求。第二,找问题阅读。所谓找问题,即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于文中的一些重点语段,让学生提出问题再教学。具体做法为:首先选择一个语段,让学生自由朗读一会儿,然后开展小组讨论,收集大家发现的问题;其次,集体讨论,选取几个典型的问题,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再次朗读;再次,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经过一番朗读、讨论、分析,学生对该语段已较为熟悉了。这些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可以说轻而易举,难度不大。所需要做的就是一一解决剩下的问题即可。在这个方法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问题,保证气氛的热烈。第三,从课文出发进行阅读指导。一定的阅读方法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完成。文章有着极强的内在联系,是系统的一个整体。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从课文出发,从整体入手,教给学生一种整体的阅读能力。可以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综合———分解———综合的方法来开展,这是阅读活动中理解文章内容、握文章框架、感悟文章内涵、领会文章写法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整体抓住文章的内在联系,认真钻研教材,抓住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规律性的东西,从中找到突破口,进而确定教学的整体框架。在抓整体、抓联系的基础上,选择一个合适的突破口设计一个阅读教学的整体框架是十分必要的。在课文教学中,可以找几个突破口进行教学。选择突破口可以紧扣题眼,即文章标题中的关键字眼。透过这个关键字眼,窥视中心,把握主旨。
综上所述,阅读是一种积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无论什么样的阅读指导,都不需要教师一言堂,而是需要“百家争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切记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化的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要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读出自己的感情,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依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结合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阅读的世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热爱阅读的愿望和动机,以获取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作者:吕高耸 单位:福建省诏安县秀篆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祝小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之我见[OL].诸暨教育网,2008-11-2807:56:13.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3]邱兆朋.课堂提问的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6年总第105期.
第二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摘要】
人际交往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人们一般都会通过用语言来与别人交际。提高学生口语的交际能力,帮助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正确运用口语交际的能力,是现在小学语文老师在阅读课教学中的责任。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是口语,所以老师在上阅读课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口语的交际能力进行培养,帮助学生语言才能得到一定提高。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口语交际
新课程表明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提高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证明现在语文教学需要将教学生写作和写字与培养学生自身口语交际的能力同等重要,换言之,学生上阅读课的时候,老师需要带领学生与书本进行对话,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的交际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会认识很多文字,学生一旦遇到不懂的字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解决,这样学生的讨论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是阅读课教学里面非常重要的步骤,老师一定要对此多加重视。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老师在给学生设置交际情景的时候一定要设计一些有趣、主题鲜明的活动,尽量能够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让学生在一定情景里面,围绕着学习的主题,自己进行没有拘束的交际。并且还可以让学生在和外界接触的时候,将学生想象、观察和表达的能力得到很大程度上面的提高。例如,在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里面,老师可以将学生从教室里面带出去,去看看春天里面粉嫩的桃花、金黄的迎春花、柳树上面的小嫩芽以及绿色的草地。在阳光下面,在花丛里面,让学生欢笑、想象,使得学生能够用美好语言来描述着一切。有的学生甚至会将自己所见到的场景编写成为一首诗歌,大自然美丽的风光让学生心智得到很大的启发,使得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将学生平时学习的束缚解除掉。最后,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所见到的春天画出来,同学们对于自己亲眼看见以及亲手所画的东西,一定会觉得有许多语言想要表达,这样能够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得到提高,最终达到一种非常完美的程度。
二、立足于课本
在小学生的语文课里面阅读课占据非常大的量,在整个阅读的课本里面已经被创设出来的情景里面进行学生语言转换学习,可以将学生对于课本理解加深,也可以将语文课本里面的语言进行内化,最终不断将学生语言的品味提高,最终将学生语言的质量提高。例如,对迁移的情境进行复述说,例如课本《掌声》这一篇课文,当学生还在英子得到最后掌声非常激动的情境里面时,老师可以请一位同学扮演英子这一角色,请其他同学扮演记者的角色对英子进行采访:“英子,你上台讲故事的时候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讲完之后听到同学给你热烈的掌声时又是怎样的感受?”等等类似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在自己阅读的同时,与课本里面的人物进行对话,将学生自己情感的世界嵌入到课本里面所描述的情境里面。此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之间再进行角色的交换,最终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提升。同时,老师也可以运动想象来将教材里面给人留下想象空间的地方填补好,老师给学生提供更多想象空间,让学生自己创新的思维得到很大提升。例如当老师给学生讲述课文《狐狸和乌鸦》的时候,老师可以带着学生将课文里面的句子朗读一下,并且告诉学生故事发生的因果关系,然后让学生自己想象里面的狐狸嘴馋的时候是什么模样。学生可以用语言将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出来,最终能够对狐狸想要得到肉的心情理解好,不用老师讲自己也能够明白。
三、运用多媒体来渲染气氛
现在很多小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都只是停在表面上,他们自身的理解能力比较差。需要老师用直观的语言或者是图像表达出来,不断引导学生对课文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此时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增强事物的直观性,多媒体将图像和声音集于一体,可以给学生很多形象、直观的感受,将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激发出来,真正理解和体会课文里面真正的意思,并且将这些文字内化成为自身的知识。
四、将学生的阅读量增加
老师在课堂上面给学生教学的时间很有限,老师只能够在课堂上面给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平台,在课外的时候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交际的环境。但是学生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大幅度提高自身的口语能力,需要长时间的联系。在课堂上的时间里面老师只能够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指导,学生自身的生活才是锻炼自身口语能力真正的哦银泰。所以,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多和自己的家长以及朋友交流沟通,同时老师可以知道学生在不同场合进行适当口语的交际。例如,一些简单的日常对话、日用语、购物和打电话等等,尽量让学生在实际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需要说什么样的话,让自己表达的语言与情境相适合。
五、结语
总而言之,现在人类在交际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语言,口语交际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人素质高低重要的标准之一。老师怎样将阅读课与口语交际的能力联系起来,并且在阅读课中将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提高,是现在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思考的重点问题。本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运用表演、情境交际、辩论赛以及续编课文等方式进行口语交际,同时还可以采取记录观察方法、情境的测验法以及结合笔试的方法,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口语的交际水平。
作者:牛雪飞 单位:黑龙江省和平牧场学校小学部
参考文献:
[1]陈祖正.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S1:111-113.
[2]谈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第三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信息技术探讨
摘要:
目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教学事业要求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及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的指导与教学,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现代技术收集及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针对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整合基本内涵进行分析,后对其整合措施进行研究,不断促进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小学语文阅读;合作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表现。过去人们对信息的处理与掌握一般仅通过杂志、广播等形式实现,然而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该类信息传播方式逐渐被新型信息技术所取代,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也不断应用于现代教学中,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整合综述
随着我国新课标的不断实施,其新型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阅读教学可通过对信息的掌握与处理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思维发展与审美体验,阅读教育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桥梁,教师可通过不断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主要是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分析,并针对学生自身的特长及学习兴趣、能力等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使学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逐渐达成教学最终目标。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实现二者之间的整合主要是指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及工具等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结合,从而不断实现阅读教学任务的实施与完成,不断培养具有人文意识、创新理念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新型教育人才,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整合具体措施探讨
(一)视频辅助阅读合作
视频影像教学是现代教学中常应用的教学形式,该方式主要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向学生进行视频资料展示,不断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生活积累,不断扩充学生想象力,最终实现高效教学目标。该类形式在具体应用中,不仅可用于课堂课本阅读教学,同时还可应用于课外阅读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具体应用中需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文本知识的相应引导,使学生对阅读内容有一定了解,后对学生进行视频内容放映。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在进行视频欣赏时将其与文章结合,从而使学生充分围绕文章内容对作品进行文学想象,同时还可使学生在视频中充分感知作品所蕴含的人文理念,不断增强学生社会认知度。在视频放映结束后,教师可针对学生分组使其进行阅读内容探讨,交流文章主题,实现高效阅读教学。
(二)精读文章,掌握文章内涵
精读文章前,学生应对课文进行熟知,对其中的生字及新词加以理解,后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在该阶段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应用多种信息渠道对相关内容进行搜集,并对内容进行筛选,后针对小组分组情况对相应内容进行探讨并检查。完成上述操作后,教师可使学生进行文章内涵的掌握与理解,首先教师可制作视频音乐课件等,在学生阅读文章的同时对其进行放映,使学生在思维中形成相应情境,帮助其阅读分析,后针对文章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自身思维交流。该过程的主要目的便是使学生对文章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了解。在对文章感情内涵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应用音乐及配乐诵读等形式实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在《一个孩子的呼声》文章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利用音乐将雷利对父亲的崇敬及惋惜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泛读文章,扩展文章阅读面
阅读能力的提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阅读知识点,教师更应指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扩展学生阅读面,从而不断提升其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应利用校园阅读文章资源,在学校网站中对优秀阅读文章进行下载,并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教师可对课本中的文章重点训练内容进行分析与划分,后针对学生自身情况进行合作,后使其进行网上合作学习讨论并对阅读读后感进行交流,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内涵的深入理解,扩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强其对阅读文章的真实感想。在阅读合作指导过程中,教师还可进行网页设计,在课堂中对网页页面内容进行展示,并将导航资源进行分析,向学生进行信息搜集大方向的指引,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视角扩展,扩大其学习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现代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其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及教学结构,不断扩宽教学手段,增强信息展示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合作教学模式的整合,可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增强学生阅读感知能力,不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作者:曹光杰 单位:重庆市江津区津福小学校
[参考文献]
[1]陈潇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2]连云梅.电子书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3]高鸿.“数字故事”在初中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4.
[4]杨文妍.多媒体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件中的注意机制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第四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方式
[摘要]
模块教学的阅读教学方式追求儿童在场的境界,改变感受为感悟,改变体味为回味。强调文本背景的文化体验、文本语言的心理体验和文本理念的审美体验。小学语文模块教学是对组成模块以导读、聊读、比较读、赏读和群文跳读等方式进行教学,大致可分为整体感知、组合研读、立体拓展和特色分享等环节。在实践中运用表明,模块教学使阅读课与生活课相连,使阅读量提升、质提高。
[关键词]
模块教学;阅读教学方式;模块设计;教学课型
小学语文模块教学是对组成模块以导读、聊读、比较读、赏读、群文跳读等方式进行教学,大致可分为整体感知、组合研读、立体拓展和特色分享等环节。小学语文模块教学通过基本课型推进,实现阅读教学方式变革,也在变革过程中调整与优化课型实施。在双向沟通实践过程中促使教师调整备课思路,改进教学策略,改变教学现状,形成范式与主张,整体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其更好地学习成长。
一、小学语文模块设计类型
1.基于学习内容的模块设计
系统论认为,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苏教版教材部分单元有明确主题,以不同文体呈现,组成模块进行主题式整合教学,聚焦有效。五年级上册的《天火之谜》《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等课文以走向成功为主题组成模块。六年级下册的《长江之歌》《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记金华的双龙洞》等课文以壮丽山河主题组成模块。尊重教材编排,整合利用资源,整体实现情感陶冶与素养提升,是变革与传承的统一。
2.基于表达方式的模块设计
后结构主义认为,理想文本是一组能指结构,所谓能指意为改造、变动和创造。文本表达中共性与个性并存,基于表达方式组建模块,比照、迁移、递进。六年级上册练习1,2,6分别编排词语现象,以趣话词语形式组成模块,以开心辞典方式展开趣味有效教学,逐步掌握词语现象。五年级下册的《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三篇说明文,以说明方法揣摩为抓手展开教学,由《秦兵马俑》习得,到《埃及的金字塔》迁移,再到《音乐之都维也纳》运用,经历系统渐进的学习过程。
3.基于学习主题的模块设计
相似论表明,个体接触语言材料,与先前贮存相似块发生联系,激活感知,形成新相似块。部分模块文本主题相通,适合揣摩核心价值观,采用多篇比较方式让学生感悟一类文写作特点,迁移读写能力。四年级上册的《诚实与信任》《珍珠鸟》《九色鹿》以生活叙事、民间故事等方式昭示诚信为人,组成模块训练对话、细读动词、品读人物、积淀优秀品质。六年级下册的《最大的麦穗》《孔子游春》分属不同单元,组成模块认识寓理于事写作方式。学生凭借语言体会表达,在言语揣摩与表达建构中形成判断,表达情感与体验。
4.基于学习方式的模块设计
祝新华认为阅读能力分为六个层次: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创意。模块教学要突破以往教学少有触及的伸展、评鉴和创意层次。立足于阅读教学方式改革,研发出导读、聊读、比较读、赏读和跳读等新方式,由此设计模块实施教学,实现研究的融会贯通。五年级下册的《望月》与《灰椋鸟》一静一动写景,以一切景语皆情语为主题组成模块,赏读不同表达。六年级下册的《广玉兰》与《夹竹桃》同样写花,组成“花之韵”模块后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阅读过程中“闻其香”“赏其形”“品其质”。
5.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模块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结果。模块教学突出整体教学功能,变静态、分割、单一教学为动态、整合、开放活动。语文学习存在链接点,模块设计鼓励教材走向原著,教材走向群文,阅读走向写作……4~6年级教材编排有名著导读,通过《三打白骨精》聊环境、情节、人物,走进《西游记》原著;由《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引发《鲁滨逊漂流记》导读,交流。四年级上册课文《开天辟地》属神话故事,搜集古今中外不同创世神话组成模块群文阅读,观其大略,不求甚解,了解创作方法。师恩难忘模块整合《莫泊桑》《理想的风筝》两篇课文,阅读时学习写作构思和选材。
二、小学语文模块教学基本课型
模块教学重在整合、高效,建构大单元体系整体组织教学,实现高效阅读,并可陪伴学生广泛阅读。笔者在实践中探索出教材单元实施模块教学的基本流程。
1.整体感知
又称预习反馈。利用导读单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合作交流预习内容,提醒字音字形,朗读精彩片断,概括主要内容,探索模块主题,质疑问难,教师形成研读教学预案,重在激起学生研读的欲望。
2.组合研读
模块教学背景下研读更强调教材重组、整体推进,称组合研读。既要对文本整体把握,又要陪伴学生微观阅读,尤其要找到建构模块、切入教学的点。切入点或能打通课文壁垒,实现文本整合,板块推进;或能创设情境,夯实训练,让学生自主尽情读悟。重构课堂审美该浓则浓,该淡则淡,注意适切性和合宜性。
3.立体拓展
围绕模块主题,寻找拓展点,陪伴学生课内外延伸阅读,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五年级上册大好河山模块《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三篇课文中习得移步换景、点面结合、详略得当等写景手法后,拓展《桂林山水》,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小组分享,个性仿写,巩固迁移,强化言语实践。
4.特色分享
以往,教材中一单元教10课时,而模块教学用7课时完成教材教学,用3课时组织个性阅读,分为阅读指导、欣赏、交流,探索出绘本赏读、跳读一本书、儿童诗诵读等阅读教学新方式,课外阅读课内实施。最终促使学生自主阅读,实现学习方式的改革。
三、模块教学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1.导读
整体感知课中,导读单分层设计,自主选择,让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师生积极对话,合作扫清字词障碍,理清文脉,寻找模块主题,围绕后续学习质疑,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经验,教师调整教学预案,进入组合研读课。
2.聊读
组合研读课中,教师以儿童伙伴姿态,循着儿童理解路径,与学生边读边聊,以聊促读。师生共同经历文本过程中,通过对文本内容的直觉与深入,使儿童不由自主地卷入到文本形式、情感与价值观中,达成个性认知、理解与体悟,提升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聊读教学中,教师设置童趣化聊点,师生对话轻松不深沉、聊谈少精讲、网状不线性,在模块式聊谈中渐渐感悟、在感悟中个性朗读、在朗读中逐渐理解、在理解中有所发现,以亲近方式渐达文本深处,实现语用默会、智慧生成。聊读方式在模块教学组合研读课研究中产生发展,其立场是聊出童真,其艺术是聊活思维,其本质是聊化智慧。它的操作强调主题统领、模块推进。因此在聊读过程中,可优化模块设计,实现模块教学与改革阅读教学方式辩证统一。五年级下册《水》,通过聊苦掌握数量词使用,通过聊乐体会动词短语与白描运用,通过聊精神感受反衬妙处。在聊与读过程中确保儿童“在学”。
3.比较读
组合研读课中,教学具有表达共同点模块时,以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思路组织阅读,经历品词析句、朗读体悟、表达比较等集约语文活动而内化文本表达,深化情感体验。五年级下册《天火之谜》与《诺贝尔》组成百折不挠模块,通过比较阅读两文中的人物遭遇、实验场景,掌握表达科学家不同品质的方式。
4.赏读
组合研读课中,面对模块中经典文本,以咬文嚼字、初感深入等方式悉心揣摩,共探语言力量。课例“读演水浒打斗”,整合《林冲棒打洪教头》与“武松打虎”中打斗场面,组成模块赏读,印证朗读就是理解、朗读就是发现。赏读绘本,读图画,猜情节,悟精神,师生经历曼妙阅读过程,沉浸在文本所含的无穷精神力量之中。
5.群文跳读
立体拓展课中,依据模块主题,组合多篇课内外文本形成新模块,开展观其大略,不求甚解阅读,深化组合研读,广化语用积累,固化价值体验,内化文学表达。跳读选文来自《亲近母语》《小学语文同步阅读》等读物,一般为聊主要内容、读关键段落、绘阅读生长树、提炼文本主题、归纳写作技巧,课外阅读由弥散变集中、由可能变实在。课例“走进民间故事”从《牛郎织女》的研读入手,跳读“中国四大民间故事”,解译民间文学的密码,使课堂教学充满文学的味道。
6.吟诵读
充满个性的特色分享阅读课中,以吟诵方法教学古诗模块,读悟唱演,最大程度还原诗歌本身意境;引导学生诵读儿童诗模块,品味浅语艺术。诵读是个性化阅读课中具有代表性的阅读教学方式,实践中还总结出了(师生、亲子)共读、(童书)猜读、(好书)推介读等方式,使阅读课与生活阅读相连,使阅读量增加、质提高。
作者:朱明海 单位:无锡市八士实验小学
第五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构成了语文课程的重要特点。作为语文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阅读教学中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取舍关系,以求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不求面面俱到,只求学习主动有所得
“在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要对知识点进行大胆地取舍,以提升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总怕讲不够。一堂课,只见其唱“独角戏”,殊不知这种只重视知识点的教学,而忽视知识点探索的教法,是最不受学生欢迎和效果最差的教学方式,所以课堂教学要少而精,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进行多边交流。以教学《埃及的金字塔》为例,根据文本以及学生的情况,大致可分两个课时,教师要将每个课时教学目标的难易性、层次性处理好。如第一课时着重于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以及课文内容;第二课时着重于让学生体会文章中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和作者描写的方法以及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甚至可以打破常规,在课堂上将大部分时间放在学生感悟文章上面,即学生对于字词句的认识理解以及分解课文阅读上面。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要抓住核心知识点,做到少讲、精讲、重点讲,以便学生能够学会自学。
二、不求答案统一,只求激发热情有所悟
语文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因此,教师一定要摒弃“学生不行”的错误思想,而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以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一)创设开放的阅读环境
实际教学中,多数语文教师为追求“标准答案”,就把提问分解成小问题,将学生统一到“标准答案”中,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形成依赖心理,无法有独立的思考能力,甚至简化到背答案的程度。其实,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和知识结构都不一样,他们对同一个问题都有着自己的理解,都会产生不同的想法。由此,教师就要创设一种开放的阅读环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教学古诗《枫桥夜泊》为例,这首古诗表现诗人的愁思。可是,学生对《枫桥夜泊》主题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即他们对旅愁的理解不同,有的学生认为是乡愁,有的学生认为是寂寞,有的学生觉得是孤独。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学情的特点,创设一种开放式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自主去读、去说、去想,以保持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二)设计开放的课堂问题
阅读是学生个化性的行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不断靠近文本,贴近作者思想,从而产生认同和共鸣呢?其实,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上彻底摒弃“标准答案”的想法,而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以发散学生的思维。以教学课文《卧薪尝胆》为例,在课文讲解完后,教师可设计一个问题:如果吴王发现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他会怎样?然后,让学生以四人一组分角色进行探讨,并写一篇小短文,最后,各组派代表进行优秀作品展示。从整个课堂设计来看,教师不仅创设了不同的情境问题,而且在理解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因为,学生会受到之前人物讲解的影响,但如果教师变化一下,讲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后起兵仍失败了,提问学生是怎么看待的,这种问题的设置,更能创设一个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机会,进而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阅读感悟。
三、不求人人“平等”,只求方法渗透有收获
学生因为智力、学识、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不同,其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多多地创造机会,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有所收获,并从中找到阅读的乐趣。学生能力结构的复杂性、学识水平的不一致,使得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鉴于此,如何根据文章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阅读的有效训练呢?其实,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进而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我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来进行分层教学,以《爱如茉莉》的教学为例,A层次学生主要完成思维训练,提高阅读能力,并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B层次学生则需掌握文中关键的词语、句子以及深入理解“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C层次学生只需掌握生字、词语,清楚文章脉络即可。采取这样的分层教学,可以兼顾各层次的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具体而言,就是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给学生传授一些阅读技巧,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作者:汪玲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曙光小学
第六篇: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随文练笔设计
摘要
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育中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学生要想写得好,必须要有写作的技巧和写作的素材。而阅读是学生获取写作技巧和素材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通过自己的阅读从范文中获取写作的技巧和素材,便于进行“随文练笔”。本文就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重要性,简要地分析一下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随文练笔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随文练笔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要求都有了明确的规定,而随文练笔是用来培养小学生这两大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因此,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小学语文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一直主张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他觉得,阅读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吸收到作者的思想内容,还能学到作者将思想表达出来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将别人的思想和写作的精华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而写作呢,则是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或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一个过程。只有读得多,学得多,自己头脑中的素材丰富,写作技能成熟,才能做到我手写我心。写作教学在我国现阶段的小学高年级教学中十分重要。一方面,语文教师通过作文教学,不仅能有效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而且能够通过学生的作文有效地了解学生在运用和表达语言方面的能力。所以,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不仅是一种认识教学,还是一种能力教学。如果能在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有效地融入写作训练,那将是读与写的完美结合体,即所说的“课堂练笔”。“课堂练笔”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先对所选用的材料进行阅读教学,再针对这个阅读材料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分析后,请学生以此精华部分作为范文进行练笔训练。在这一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既在阅读教学中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同时在写作训练中,也让学生学到了类似于范文的写作方法,很好地实现了知识和技巧的转移,并通过实战得到了巩固和加强,一举两得。“课堂练笔”的训练对培养学生写作不同类型的文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能在短时间内就见到效果,因而深受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随文练笔的设计策略
(一)在“情趣”下进行随文练笔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能对其产生最大吸引力的莫过于“趣味点”了。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能在课堂的随文练笔中有效地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开展教学,将童心之纯、形象之美和巧合之趣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地运用,那将会使阅读教学的课堂熠熠生辉。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会在教师精心安排的趣味点下绽放,也必将随着教师的引导在文章中穿梭,从而很快地将课堂上教师所讲的阅读及写作技巧进行知识的迁移,进而在随文练笔中得到很好的展现。
(二)注意随文练笔的情感抒发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高级情感发育较快的阶段,对真善美有着强烈的向往。而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往往情感丰富,如果语文教师能在教学中有效地针对课文内容,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文章所饱含的情感,这样学生的情感闸门会一下子被打开,将自己的情感付之笔端,那么教师精心设计的读写结合的效果也一定会更好。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时,可通过多媒体展现5•12地震中的真实场面,让学生更加明确地震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以及恐惧、痛苦和亲人的离别与生命的威胁。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给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四个孩子写一封信。总之,每个学生对此的理解会有所不同。在这种情感的感染下,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写出来,将是一个很好的情感触发点。
(三)合理开展文本与情节
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写作训练中,续写是比较常见的方法。续写是指学生在自己对文章深度理解的基础上,按照原文的思路,对文章进一步延伸的一种写作方法。现在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新科技充满向往,并对一些新鲜事物的接收能力特别强,那么教师可以有效地将续写的手法与学生对新科技的好奇心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神奇的克隆》时,就可以在讲完各种植物神奇的克隆本领和我国目前的克隆情况后,给学生出一道作文题:如果你掌握了克隆技术,你想克隆什么来造福人类,为什么?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述自己的作文。通过这样的课堂安排,学生不仅学到了课文中的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随文练笔的基本原则
随文练笔是一种很好的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但教师在运用时需要遵循适度的原则:第一,在学生能力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进行;第二,练笔不可太过频繁,太多了学生会有压力,反而没有了兴趣;第三,注意练笔的难度,根据学生的水平循序渐进;第四,根据教材或文章内容灵活运用,不可生搬硬套。
三、结语
随文练笔对于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读写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实施这一方法的过程中,可以在“情趣”下进行随文练笔,并让学生通过随文练笔来抒发情感,也可以合理开展文本与情节,但一定要把握好适度的原则,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赵群 单位:贵州省贵阳市蟠桃宫小学
参考文献
[1]王敏.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问题与重建[J].小学教学,2012(03).
[2]姜惠华.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研究[J].小学时代(教师),2012(03).
第七篇:小组合作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探讨
【摘要】
新课改要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国家课程校本化”思路进行。将原则性的要求灵活运用到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当中。为打好英语基础,提升英语素质,就必须充分重视提升英语阅读能力。而小组合作阅读对于提升英语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选取小学高年段英语阅读教学为切入点,对小组合作阅读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英语;小组合作;阅读能力
小学高年段的英语更加注重阅读和理解的能力,对于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一方面靠老师的正确引导,另一方面则是要依赖于学生自身的锻炼。而小组合作阅读的方式在提升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组合作阅读就是在小学英语阅读课程教授过程中事先将班级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编分为若干的学习小组,每一小组选出一到两名负责的同学负责具体的阅读任务分工,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交给的阅读课业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
一、小组合作阅读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高年段的英语阅读对学生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此时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热情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爱好,自然也就无法将英语学好。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英语教材虽然也经过了精心的安排以求最大程度的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受到教科书本身的局限性的束缚,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兴趣并没有得到大的增加。一旦学生感到教材的枯燥乏味就很难再喜欢这一学科也就更谈不上阅读能力的提升。但是通过合理的小组分工,能够在做游戏的的环境下学习,将原本一个人的问题转变为大家的问题,可以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小组中充满活力加深兴趣。
2.大班教学的需要。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小学还无法实现十几人甚至是几人的小班教学模式。老师想单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在短短的40分钟的课堂中让学生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其实是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增加了学习负担,对于学生提升英语阅读能力的效果并不是那么的明显。而且,一个老师在课堂上不可能解决每一个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当遇到这些难题时学生是停滞不前还是寻求帮助呢?我们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应当先自己解决而不能一味的借助于老师的帮助。
3.英语新课标的要求。
英语新课标要求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英语阅读潜能,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而小组学习正好切合了英语新课标的要求,因地制宜的将国家课程校本化。这一学习方式改变了以往填鸭式教学方法向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转变,对于学生在在课堂上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大有裨益。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小组一起阅读课外英语书籍,将原本局限在课堂上的英语阅读扩展到学生的课外时间,真正做到课内课外同步进行的效果。
二、开展小组合作阅读教学的策略
1.科学组建合作小组。
笔者认为每一小组的人数在4-6人之间为宜。一般分组多采用两种方式:(1)自然分组。就是根据座次按片划分小组,前后四人或者六人即可以成为一个合作小组。这样做的优点就是省时省力而且简便易行,无需进行任何精心编排。(2)差异分组。就是老师在进行分组前需要充分摸清班级同学的英语学习状况,并且根据英语学习的差异将学生编排为“优”“量”“差”不同的级别,然后在分组之前将不同英语学习水平的学生混合编排,同桌以及前后桌的学生包含了“优”“良”“差”不同的等级。然后根据新的座次4-6人为一组。笔者比较赞同第二种分组方式,这一分组方式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而且经过混合编排平衡了各小组的实力,在小组内部创造帮扶机制,这样有助于促进不同英语阅读水平的学生同步提升阅读能力。
2.正确认识小组合作阅读教学中的几对关系。
(1)老师教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而这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自己不断地努力锻炼。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主角,老师加以适当的引导。(2)独立与合作的关系。我们强调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绝不等于依赖于小组而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实际上,小组合作是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先独立思考再合作探讨。(3)差异学生的关系。我们对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的表现差异进行评级不包含任何歧视的因素,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的安排分组,创造互帮互助的条件。
三、结束语
小组合作阅读的教学模式实际在传统的老师-学生的模式上建立了新的学生-学生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年段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小组合作阅读教学时要讲求策略,切勿盲目推行,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提升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能力的作用。
作者:刘鑫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尹凌梅.谈小学英语合作教学[J].神州(上旬刊),2012.6(5):140.
[2]史呈玉.如何在英语学习中倡导小组合作学习[J].现代企业教育,2014.7(10):196-196,197.
第八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考
【摘要】
语文是小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它所承载的知识是贯穿我国历史文明的纽带,学好语文是学习中最基础的一件事情。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因此,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增强小学语文素养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所以,要加强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考探究
一、引言
作为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语文的教学,应让学生正确的运用语言。而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对语言进行听、说、读、写。故而,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以下就是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一些建议,以期为其他的语文教师更好的进行阅读教学提高参考。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1.在传统的教学中,过度的讲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主阅读。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都应该是学生的自读科目,只需要老师进修阅读个i月的综合讲解就可以,但是大多数时候老师完全忽略了自主阅读,只是一味地去传授。这种对阅读的教育方式影响了学生的自由发挥,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好的培养,理解能力得不到提高。所以,要重视语文阅读教育,它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左右。
2.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故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能够生动形象的感知到课文中运用语言描述的场面。由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所要教学的具体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声音等进行学习,从而感知课文内容。如此,不但让学生快速的进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中进行《清澈的湖水》的教学,这篇课文是讲的是小洁游湖时,有一个孩子直接把香蕉皮扔进了湖里,非常不满。船靠岸时,小洁将手中的面包纸仍到了垃圾桶。全文表现了小洁爱护环境的优良品格。故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美丽的湖泊的情境,并根据所播放的视频,进行课文讲解。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对课文的感知能力
阅读是一场精神的体验,由此有学生能够感知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故而,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感知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将自己带入到课文中去。当然,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教师满满培养。对此,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指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句子进行品味,让学生能够自主感受句子的所表达的情感与在课文中的作用。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一些重要的自然段进行品会,体会其中的情感,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最后,教师再带领学生体会全文,以此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感知能力。
四、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是一时之间的时,需要教师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学中进行培养,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由此,首先,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流利、正确的朗读课文,然后再让学生能够体会课文的思想情感,最后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来感知课文,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这个过程是非常繁杂的,需要教师耐心逐渐培养让学生能够在阅读课文中感受到其中的兴趣,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就以《掌声》的教学为例,《掌声》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通过同学的掌声,让孤僻文静自卑的英子变得快乐自信。这样课文主要是让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热心助人,并勇敢的面对生活。因为这是三年级的课文,故而在教学中学生可能还对课文中的情感难以体会,故而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之后再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随机点学生来演老师、演英子,让学生通过将课文中的故事演绎来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且,在学生演绎课文中的故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适当的增加台词或改变台词,但要求是建立与课文基础。这样一来,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促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在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学习,促使学生得以快速的吸收知识。
五、结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水平得以提高,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亦有着重要的作用。故而,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教学中进行探索与实践。当然,以上笔者的一些分析还是不够全面的,但希望通过笔者的分析与提出的建议,能够帮助更多的语文教师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徐永华 单位:重庆市忠县金声乡中心小学校
参考文献:
[1]肖培卿.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05.
[2]田晓伟.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4.08.
第九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分析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小学语文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逐渐以素质教育为主,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做好阅读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设计,提出了相关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亦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首要环节。科学合理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可以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还可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扩展学生的视野以及陶冶学生的情操。尤其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下,阅读教学的地位明显得到了提高,因而不断在教学中针对教师提问情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行之路。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现状
(一)问题设计较为随意
在目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问题设计显得较为随意。由于教师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而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不到位,进而使课堂提问停留在浅层次的交流上,典型的就是教师满堂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对不对”等问题,而学生回答时也只能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这样看似热闹的阅读教学课堂,实质上却华而不实,本来小学生就对阅读的兴趣不高,加上这样的问题设计更是限制学生对阅读兴趣的进一步提高,也无法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二)问题设计脱离学生兴奋点
小学生本身对阅读文章内容的认知度较低,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偏难或者过于笼统,学生一时间很难接受和理解,启而不发,学生就会表现出比较茫然或沉默的一种态度。出现这类情况,教师也只好自问自答,犹如唱独角戏一般,没有目的性,造成了阅读教学低效,不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
(三)问题设计缺少互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阅读课堂上完全不为学生留出提问时间,这就导致学生几乎没有主动提出问题的机会,并且教师反复重述或打断学生发言等现象也普遍存在。有些教师的问题一出就忙着让学生回答,打击了一些习惯思考成熟再回答的学生的积极性,这往往会使学生感到万分沮丧,学生也难以形成自己回答问题的逻辑系统,从而使学生形成消极的阅读习惯,完全不利于阅读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对策
(一)为问题设计场景,亲身体验
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注意提高学生亲身经历的感受程度,使其积累学习经验,而优化问题设计可起到有效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三年级语文《掌声》一文时,可将提问“小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设计为“你觉得英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一下就拉近了学生与小英之间的距离,仿佛小英就在同学中间。接下来,每个问题的设计都围绕小英展开,让学生探讨小英、议论小英,从而最终从掌声中体会出小英的心理及性格。
(二)问题设计具有目的性
教师不仅要考虑设计什么样的问题,更要考虑为什么设计这样的问题。即要把握住问题的中心思想,根据主要问题的不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知识、运用、理解、分析、综合、评价等。针对这些问题的分类进行问题设计,循序渐进,一二年级可以知识、理解类型相对多些,中年级应用、分析类型的题目多些,高年级可适当选择综合和评价类型的题目,总之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才能使学生的阅读效果更为明显。另外,教师进行问题设计时,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一步一步地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促进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的理解。
(三)交流探讨,适时评价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牢记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因此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问题,要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同时,当阅读文章内容和意义有一些“空白”时,需要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填补。例如,教师在对李白的诗《赠汪伦》进行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通过学生对这两句诗进行仔细阅读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设置相关的问题,如:“通过这两句,你们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于是学生经过讨论后开始进行回答,各抒己见。但需注意,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进而给予相应的鼓励,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信心以及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
(四)拓展性阅读的问题设计
有人曾说:“如果拓展性的问题是以文本为圆点的无数个不同半径的同心圆的话,那么反思自我的问题就是最小的那个圆。”阅读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他人那里反观自身,用文学来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例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时,当学生仔细深读文本之后,教师可设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感受到父母的爱了吗?这种爱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你们自己又是怎样理解这种爱的呢?”这样的问题使学生切己体察,往往能够实现学生较为深刻的自我反思,进而获得精神成长。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师就要充分做好问题的设计工作,利用问题设计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素质。此外,对于问题的设计一定要科学合理,并具有针对性,从而能够教会学生举一反三,以此促进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
作者:高杨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华冲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陈林.把握阅读教学主问题的指向[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1(08):40-41.
[2]方飞.阅读教学中应重视语文素养的培养[J].教育导刊,2010,2(05):70-75.
第十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摘要:
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进行概述,并以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的完善加以分析,在确保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资助阅读的能力,现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教学目标,教学质量的标准更高,而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满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上述要求。由此可见,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并逐渐提高学生阅读方面的能力。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进而进行情境的创设,确保学生可自主进行阅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为最好的老师,进而确保提升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任课教师,需合理地运用信息的技术,创设学生自主阅读情境,进而确保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形象而生动的教学情境。此外,结合学生阅读方面的能力以及实际的学习任务、认知方面的规律,以科学的方式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的选择,对教学各个环节和内容进行有效的设置。此外,应确保教学模式的全面性,图片、视频、互联网等多种形式,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和能力。如进行课外读物的时候,《茫茫沙漠》这一文章需进行阅读方面的交流和沟通,进而结合学生实际的阅读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和沙漠相关的乐曲,乐曲中应体现对沙漠的赞美,同时可插入关于沙漠的图片,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求知欲望和阅读的需求。当教学的氛围到达高潮时,教师需把握最佳的时间,将一些有关沙漠相关的信息进行讲述,如沙漠中的动物和植物:植物类:光棍树、沙棘果和芦荟、骆驼草、胡杨等。动物:蜥蜴、火鸡、鸵鸟和黑秃鹰、骆驼等。上述沙漠中的动植物讲解的过程,为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和掌握,可通过动物世界和相关的视频的方式实行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而帮助学生对上述沙漠中比较特殊的动物和植物进行了解,掌握其基本的特征和习性。通过交流和沟通,确保学生能够加深自身对上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学习过程,可有效地加强其自身的表达能力。而学生方面能够通过物体的颜色、类型和大小等进行充分的表述,而语言的表达能力的加强很大程度为语文阅读方面所影响。由此可见,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可从根本上调动学生自主阅读方面的兴趣。以图片、音乐和影像等多方面进行情境的设置,而学生方面同时可以对骆驼草、胡杨和沙漠蜥蜴等动植物的生存特性、顽强的生命力中学到很多知识。通过教学的实施,确保学生积极地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同时,加强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还帮助学生学习本次教学内容沙漠中动植物,顽强的生命力及其对生活的积极和向往。
二、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的完善
学生阅读方面的能力,对教学内容的感悟能力,其为新课改下主要的理念。所以,小学语文任课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基本阶段开展好阅读方面的教学。合理地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完善,确保在最佳的时机开展教学。教学开展的过程,保证学生能够善于发现课程开展中的不足,学生可以对读物的阅读、视频和文章观看后的复述之上,加强其对于上述内容的理解的能力。致使学生可以于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保证其可在阅读教学体会阅读的乐趣,以获取预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如开展寓言故事《愚公移山》的时候,教师应通过多媒体软件对寓言故事进行展示,愚公想移山出现的过程,教师能够以多媒体加以不同级别的提问。若小伙伴想去帮助愚公移山的时候,孩子父母同意了吗?他们用到了哪些工具?多久可以讲山移走?通过不同难度的问题以及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设置。进而能够从根本上可确保学生自主阅读方面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和交流沟通方面的能力,学生能够加强学生对于阅读教学方面的感悟能力,同时可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如开展郊游活动的时候,应在课前合理的安排,学生和其家长进行山水、名胜的游览。游览的过程,家长可拍摄一些当地风景和建筑、学生等有纪念价值的照片,将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充分地联系到一起。本文主要通过让学生合理地运用交互式电子板,通过图片的方式和视频的方式进行展示。然后,分享学生游览的路线,图形、文字、字母、图像等多种方式将游览的路线表示。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的评价,给予表现好的学生以表扬,加强学生荣誉感的同时,可提高其阅读方面的能力。信息方面的技术,合理的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发挥积极、推动等功效,不但能够创设一些有趣的情境,同时还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所以,教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需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将资源进行整合,为小学生终身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赵建芹 单位:河北省内丘县獐么学区獐么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陈卫.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学刊,2014,(22).
[2]张广博.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3]郭英.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