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阅读教学论文(6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链接作者,拨动情感之弦
在阅读教学中,能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达到“共鸣”是课堂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不仅需要沉下心来读进去,更需要一些与作者相关的资料。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拓展内容来丰富文章的内涵,拨动学生情感之弦,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如笔者教学《墨竹图题诗》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郑燮情系百姓、爱民为民的质朴情怀,播放音乐,创设情景(冷雨敲窗,风吹疏竹,发出萧萧之声),屏幕上引入“郑燮不幸的一生”:他生于日渐破落的书香门第,四岁母亲去世,14岁继母又去世,39岁,妻徐氏去世,31岁儿子夭折;52岁饶氏生子,57岁其子又夭折,61岁被罢官。“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师低沉地叙述着: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幼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这样的夜晚想起去世的亲人,感叹身世的悲惨是人之常情。一下子把学生引入精心选择的拓展内容,仿佛身临其境。师不禁吟起: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慈母呼唤声。“看着屏幕上的这些资料,谁也来说说?”学生接着吟起: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贤妻哀号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娇儿啼哭声……这样一个冷雨敲窗,风吹疏竹的夜晚更适于自悲自怜。可是,听着萧萧竹声,郑燮没有想到———慈母呼唤声、贤妻哀号声、娇儿啼哭声,却感觉是———民间疾苦声。在这精心创设的氛围中,通过资料的补充,诗句的对比,学生受到诗情的浸染,感悟文本的心境已悄然进入状态。这样的“链接”,学生进入了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积累语言的境界,充分感受到了郑燮一心爱民为民的情怀,对郑燮的敬佩之感油然而生且更为深刻。
二、链接内容,加深情感体验
拓展阅读属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课前应充分解读教材,捕捉文本空白,搜集相关内容作为补充。课堂拓展要做到“锦上添花”,必须对原有文本实现层次上的提升,激发学生情感,走进人物内心。如笔者教学《普罗米修斯的故事》,理解“普罗米修斯忍受了这一切苦痛而不哼一声,决不乞求宙斯仁慈,决不对自己做过的事说一句懊悔的话。”这一句话时,找到古希腊神话中关于这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拓展:看到普罗米修斯受到残酷的惩罚,好心的天神冲到高加索山上,对他说:“普罗米修斯,认输吧,这样的折磨宙斯是不会停止的,去向宙斯认错,争取他的饶恕吧,这样就不用再忍受折磨了。”(创设情境)“他会接受劝告吗?他后悔了吗?屈服了吗?”(生齐读:普罗米修斯忍受……懊悔的话。)“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准确地把握了文本蕴涵的价值取向后,做了独具匠心的课外拓展。这样的“链接”,让学生加深了情感体验,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鲜活、丰满。学生与文本内涵深入接触,深刻地感受到普罗米修斯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火种,而精神火种才是更值得称道的。
三、链接原著,凸显思想主题
小学语文教材的许多课文都选于名家名篇,文质兼美。但有一部分入选时经过改动,或不再是原汁原味的语言,或不再有完整的情感主线……要让学生熏陶更本真的语言,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获得更全面的阅读感受,就需要链接原著,选择相关的内容进行比较或补充。如《“诺曼底”号遇难记》是法国大文豪雨果的短篇小说,是文字美、精神更美的“文学精品”。原文中有一句话“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正面赞扬了船长是一位真正的英雄,起到了点明中心、总结全文的作用,却没有编入教材。教学这课时,笔者链接原著,抓住文本的“领”,从这句话入手:雨果高度赞美了哈尔威船长———可以想象当时雨果写下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是多么的感动,才会对哈尔威船长有这么高的赞誉啊!接着引领学生以句中的“忠于职守”“做人之道”这两个词为突破口,从理解词语到从文中找到体现“忠于职守”“做人之道”的语段,品味英雄的语言、行为,走进船长精神世界。每部分的学习都以这句话作小结:难怪雨果这样赞美他!这样的“链接”,让学生从词句的品味、段落的赏析回归到整体的情感体悟。一遍又一遍逐层深入地诵读,在学生的心灵上亮起了一盏闪闪的明灯。给学生提供了理解课文的支撑点,颇有“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不仅会意了“忠于职守”“做人之道”这些原本较难理解的词语意思,而且对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和体验,凸显了文章的思想主题。
四、链接背景,丰富人物形象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文本内涵的理解往往存在着差距,或因对生活背景了解不清,或因时代相隔久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障碍,文本感悟不深,情感体验不强,甚至导致对文本价值的曲解。这时相关的文本拓展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如笔者教学《墨竹图题诗》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竹品即人品。郑燮笔下的竹,往往就是自己思想和人品的化身”,“补”上了课文的背景知识等材料,丰富人物的形象。
(一)郑燮到潍县任知县,正值山东受灾,饥民无数。当时灾情严重,他毅然决定开仓放粮。有人劝阻,让他向上级请示。他却说,有什么事情由我来承担,因此得罪了上级被罢官。朋友说他糊涂,他写“难得糊涂”四个字表明自己的态度。(节选《郑燮传》)
(二)为了老百姓,郑燮最终被罢官。他被贬官后离开潍县,三头毛驴一车书,两袖清风而去,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却清廉如此,送行的人见了都很感动,依依不舍。临行前,郑板桥向潍县的百姓赠画留念,题诗一首:“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这里的“链接”不是游离文本的附加物,而是对文本深藏的意蕴和包裹的价值取向进行拓展延伸。不同意蕴的多个文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不仅丰富了文本内涵,而且在阅读这些相关背景材料时,学生拓宽了视野,拉近了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更好地体验、感悟,生成文本价值。
五、总结
“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有信度的衔接应该是服务于课文教学的主题、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的一种教学活动。”适度的“衔接”、高效的“衔接”、智慧的“衔接”,为语文课堂打开了一扇通往大千世界的窗。让有信度的衔接为语文阅读教学插上翅膀,飞翔在更广阔的天地。
作者:黄海樱 单位:泉州市西隅中心小学
第二篇: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浅议
一、拓展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拓宽他们的阅读面,增加他们的阅读量,从而使语文课程学习更加开放、更有活力。拓展阅读作为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尤其是名人轶事、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百科知识等内容,更是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只要教师指导得当,便能让学生轻松爱上阅读。
(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所倡导的就是以教材为中心,适时、适量向课外延伸,让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精读到博读广泛阅读。如果教师能够引起重视,在教学时为学生明确阅读范围和阅读量,让学生走出课堂,立足文本,走向生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长见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三)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小学阶段,语文习作一般要求学生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事物,但小学生毕竟年纪小,他们所接触的事物少,常常被现实制约着,加上在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有所欠缺,写作时总会出现空洞无味的情况。拓展阅读鼓励学生多读、多看、多思考,尤其是其中有很多大家的文学作品,学生完全可以从中领悟名家的文化思想,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并将其化为己用,迅速提升写作水平。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现状
不可否认,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认识到了拓展阅读的重要性,在教学时不断积累经验、探索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和完善。首先,拓展阅读兴趣不高。有的学生对拓展阅读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只要将书本上的内容学好、学透就可以了,完全没必要浪费课余时间进行拓展阅读;有的学生怕苦怕累,懒于寻找课外阅读资料,即使阅读也只是应付了事,毫无效果。其次,拓展阅读内容片面。一本好的书籍就像是一个良师益友,它会督促你、影响你,让你成长。但长期以来,学生对拓展阅读书籍的选择过于单一、片面,有的甚至毫无学习价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拓展阅读效果。再次,拓展阅读数量不足。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小学阅读分成了三个大学段,并明确规定了每一个学段必须达到的最低阅读量,但实际上学生的阅读量远远没有达到这一标准,阅读效果不明显。
三、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要想让拓展阅读更加高效,教师不仅要把握好学习的节奏,还要以具备亲和力的语言和和蔼可亲的态度,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刚刚接触拓展阅读,兴趣的激发至关重要。作为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引导工作,切不可忽视基础差的学生,必要时还要亲自示范,将阅读材料泛读一遍,一句一句带动学生,帮助他们提高语感,积累词汇。当学生遇到难点,产生疑问时,教师要细心指导,及时为学生排除疑难。一旦有了和谐的阅读氛围,学生便能主动阅读、深入阅读。
(二)扩大阅读范围,提升综合素养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可见,不同的书籍能够产生不同的价值,从而使人获得全面发展。作为拓展学生知识面的主渠道,语文阅读教学同样也要向课外延伸,以多样化的材料吸引学生,让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养。比如,鼓励学生到图书馆、报馆、书店等文化中心进行自主阅读,内容既可是语文方面,又可以是数学、历史、地理等方面,既可以是小说、杂志,又可以是科学技术,只要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自我发展的,就可以广泛涉猎。而一旦遇到较艰涩、较难懂的内容时,学生可视情况而定,仔细读、反复读,进而真正理解其中的知识和所传达的思想。久而久之,学生一定能够从中受益良多,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综合素养。
(三)开拓阅读交流平台,增加阅读数量
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拓展各种阅读交流的渠道,创建阅读交流的平台,倡导学生积极阐述自己的阅读成果,互相交流阅读心得,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的读物。比如,定期组织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展示各种优秀的阅读物供学生挑选和交流,开展阅读网站建设,倡导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将自己的阅读心得上传到网站等,这些活动在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的同时,也为学生的拓展阅读提供了助力。为了能在活动中有优秀的表现,学生便会自主进行多种资料的收集工作,而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阅读数量。
四、总结
总之,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占据了很大的一个比重,广大教师必须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总结其中存在的不足,努力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提升综合素养。
作者:王红娟 单位:河北省隆尧县东良校区
第三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价值定位探析
一、聚焦字词特色,感受生动传神
“特色字词”是指那些表达效果独特、读来让人眼前一亮、读后让人回味无穷的关键传神的着墨之处。这种凸显价值的语言形式,有时候可以是常用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或者是关键词语的精妙之处,还可能是一处修辞的巧妙组合。优秀的教师总能凭借敏锐的语文眼光精准地找到它们,并适时地转化成教学内容。比如,苏教版第十一册《姥姥的剪纸》一课中体现姥姥剪纸“熟能生巧”的六个“剪”,就用得相当精妙。教学中抓住这一组排比句式,采用图文对照、诗行呈现、配乐朗读等形式就可较好地品读出散文语言的画面感与诗意美。再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槐乡五月》中有一句话:“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其中的“飘”字,形象地传达出小姑娘的欢悦之情。教学中,通过换词比较、情景再现等手段,就可以引导学生感悟想象出作者恰当的用词,体会作者的言语表达技巧。
二、聚焦语段特色,透视表达效果
优秀的文学作品,语言都非常有个性,其巧妙的表达方式总能在一些特殊的语段中显现。如果在教学中仅仅只停留于精妙词句的挖掘,却忽略整体上对重点语句、段落的宏观领悟和把握,文本言语形式的特有魅力和独到效果将会大大弱化。所以,老师要有清晰的语段结构品味能力和意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并破解作者构段谋篇布局的妙处,从而实现语文能力的有效提升。比如,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授苏教版五年级的一篇议论文《谈礼貌》时,以敏锐的视角抓住了文中用来论述观点的段落在结构上的独特性:都是先简要地概述事情,接着用一句话阐述讲礼貌的意义。“叙述+议论”的段落结构方式和其他的文体是截然不同的,找到了这一文体独有的特性,也就找到了本文最佳的教学价值。薛法根老师在教学时,用三个板块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独特的构建秘妙。比如,第一板块:让学生通读,做到“异中求同”。让学生整体比读三个故事,然后仔细发现这三个不同的故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此时,教师点拨学生仔细关注段落语言形式上的秘密(体会怎么写)。接着进入第二板块:让学生比较读,做到“同中求异”。老师引导学生把三个故事的三处议论的语句进行深入比较,并提示学生,同样是议论的描写,有什么不同之处呢?通过反复比较,学生很快就能发现语段中的不同之处:借用俗语来引发议论;说明礼貌待人的作用;论述礼貌对于我们每个人成长的意义所在。教学中,就是这样一层一层地深入挖掘,有纵深地往前推进。学生很快就有效地把握了三个故事为什么这样排序的内在原因以及三个故事之间的关联性。最后进入第三板块:让学生学写改编,迁移语段的结构。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三个故事,让学生逐一说清哪一故事与文本的论点是契合的,请说明自己的理由;然后请学生将这个《讲礼貌》的故事改编成一二百字的小短文,并写上几句与故事内容相合的议论;最后让学生两相比较:我们改编的这个故事语段,可以拿来置换掉文中的哪一处语段,为什么?分别说出原因。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将阅读理解、表达运用、思维发展融为一体,为言语的共生与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聚焦文体特色,习得表达技巧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虽然没有以文体作为编排单元,但各类文体还是相当丰富。不同文体具有不同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叙事作品重场景描写的细节刻画,说明性文章善用各种说明方法准确表达意思,说理性文章则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层次分明地说清事理。阅读教学中,文体意识强烈的老师,就能敏锐地把握各种文体特色,引导学生品读出基于特定文体的表达方式、谋篇布局以及遣词造句的共性,从而在文体意识关照下习得该类文体的固有表达技巧。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典型的说理性文章。一位老师通过不同文体比读的形式,将“简明举例”这种说理文特征进行了很好的展现。老师先让学生自主发现本课在列举事例时,对李时珍不辞辛苦编写《本草纲目》这个事实,仅用了四十多个字就说清,点到为止,然后再与四年级的另一篇写人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进行对比,其描写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察访药材不怕劳苦却用了几百字,文中细节丰富,描写生动,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对比,学生体会到说理文提供论据只需要把事情简明说清,不必放大细节,语言准确简练、事实清晰到位会让说理文更具说服力。对比之后,老师再让学生模仿这种“简明举例”的方法,改写同册教材《装满昆虫的布袋》,用事实论据的方式说明“持之以恒终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学生有了前面环节的对比感悟,对说理文的言语秘妙有了清楚的认识,改写便水到渠成。
作者:马静 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第四篇:后现代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一、引言
阅读是一种对话过程,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完成。依据调查显示,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新的观念形成了。后现代课程观作为创新观念,要求教师要以开放性、多样性、丰富性的视角,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本文将摒弃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观念,以后现代课程的眼光,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
二、小学阅读教学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上存在着很多问题,着重体现在教学活动性和质量上面。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缺乏灵活性,教学呈现机械化。死板、生硬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降低了学生的阅读水平。课堂中存在着较多的超出教师教案之外的内容,教师因为突发状况,没有教案辅助,所以处理问题较为慌乱,延缓了教学进度。有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以实际出发,采用朗读教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一味地追赶教学进度,将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完全占用,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采用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不看实际情况给学生进行教学,势必会降低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不喜欢阅读课也在情理之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必然会有所影响。少数教师从思想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教师试图改变生硬的传统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情况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转变成满堂学的教学方式。两种极端教学的相互碰撞,体现了教师没有对阅读教学中师生角色进行清晰定位。由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小学生的角色模糊不清,定位不明确,使得小学生在阅读课堂上过度自由,无组织无纪律的课堂行为频频发生。放羊式的教学模式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创新,但会影响阅读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一)各抒己见,百家争鸣
小学语文除工具学科这一身份外还是人文学科,其涉及到的内容多种多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从不同的角度阅读同一篇文章就会有不同的见解。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能抑制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不能统一学生思维,要允许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规划好课堂时间,在课堂上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时间通读全文,之后以问答形式检测学生阅读的情况。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阅读讨论题,让学生仔细阅读,阅读后阐述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应该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比如小学生可以用有情感的朗诵形式,向大家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小学生还可以用画图形式,依据自己的理解,画出文章所表现的内容。例如:教师在带领小学生阅读文章《瀑布》时,可以先带领学生通读文章,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问问学生们都读到哪些内容,让学生举手发言。《瀑布》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用其他形式展现文章中的美景。学生可以声情并茂地朗诵自己喜欢的句子;也可以依据文章内容画出一幅美景图向大家展示自己,还可以附加语言辅助阐明自己观点。
(二)树立平等观念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时,要树立平等观念。师生关系的和睦相处,师生间的正常交流,应该以平等、民主的方式进行。教师要用平等商议的方式来解决与学生的思想矛盾。如《一块面包》这篇文章,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营造出民主商议的气氛。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总结,依据文章内容,劝导学生珍惜粮食。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权在于学生,教师只是担任引导者的身份。教师树立平等观念,有利于亲近学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灵活教学,运用道具
被编入小学语文阅读课本的文章都是一些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文章。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很强,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直观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比如阅读《草船借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教材中涉及音乐的文章,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音乐;有关历史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利用课后时间播放相关视频,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摆脱沉闷枯燥的传统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轻松快乐地阅读。
(四)拓展阅读
阅读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课外时间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阅读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并针对阅读的文章,依据自己喜好,写读后感,学生之间可以自主选择沟通的对象,进行阅读交流。教师可以在教室创设图书角,给小学生提供阅读条件。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是以阅读教学为中心的,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灵活教学、运用道具、拓展阅读等方面,阐明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观点并提出了一些策略,以供参考。
作者:孙丹 单位:石家庄市裕东小学
第五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一、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托,有条理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
新版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表述为:要求小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默读时有一定的速度,具体的量化标准为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学会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从以上具体的教学目标的表述和对教材内容的研究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随着年级的升高,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每个学期具体的教学目标,制定好一个学期的教学规划,使教学工作在规划指导下有条不紊的展开。
二、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自主性是人的品格特性,是人的素质的基本内核。作为一个社会的人,这种基本素质体现在自身特性与社会特性两个方面。个体自身特性方面有主体性、主动性、上进心、判断力、独创性、自信心等;社会特性方面有自我控制、自律性、责任感等。在自主性发展的过程中,这些特性都融会在自主性态度和自主性行为之中,构成一个人的统一的品格特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学生为中心,鼓励他们自主阅读,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师生之间可以多就某一篇课文或课外读物展开读后感受的分享,鼓励学生们将自己的所见所想大胆的说出来。很多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生硬地照搬教学参考书,机械地介绍作者、写作背景等资料,甚至阅读题的答案也要统一,这种做法只能给学生们带来更多的受挫感,从而使学生失去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从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阅读的目标表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阅读更多的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
三、应着力培养小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兴趣和热情是做任何事情最好的源动力,小学生一旦培养起对阅读的兴趣,有了阅读的热情,阅读能力的提升只是个时间问题。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们识字量有限,阅读教学中往往需要教师的带读,让学生们带着疑问,带着对未知的好奇去阅读是激发他们兴趣的好方法。比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来导入:你见过雪地里的小画家吗?他们会画些什么呢……让学生带着一些类似的问题去开始阅读,他们的专注度会大幅提升,更容易投入到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去。在读完课文之后,教师也可以启发大家思考一些问题:你还在雪地里见过其他小画家吗?你自己做过雪地里的小画家吗……以此将课文进一步与生活联系起来,给孩子们分享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另外,我们会发现,小学生间的阅读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多启发多鼓励,以免部分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会产生受挫心理,从而丧失对阅读的兴趣。教师要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课外读物,让他们在如饥似渴中不知不觉地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
四、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养成,于己是个人修身益智的终生大事;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则是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国家大事。首先,要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如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组建阅读兴趣小组,让学生定期分享阅读的体会心得,还应该跟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让家长为孩子树立热爱阅读的榜样。其次,避免阅读的功利化。很多家长抱着阅读可以提高识字量、写作能力等各种目的指导孩子阅读,对此,教师要指定一些孩子不感兴趣的书,如作文集、名家名作等,让孩子培养兴趣。还有些家长会让孩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去查字典,而边读书边查字典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可能被困干扰而感觉阅读是非常枯燥的事情。所以,孩子如果能投入在阅读当中,沉浸在阅读所带来的快乐当中,家长和教师就不要有太多的干涉。最后,还要多让孩子们接触到适龄的读物,丰富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让他们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五、总结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调动他们阅读的自主性,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养着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者:李晓微 单位:河北唐山南堡开发区第四小学
第六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提高浅议
一、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语文新课程标准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阅读教学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这几点:阅读课选取的教材文学性高了,添加了很多诗歌,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学生有了更多的阅读时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明显加强了,课堂氛围更加的活跃和生动……这些都是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但是,从阅读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和目前阅读课堂的教学现状来分析,和预期目标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来衡量我们的阅读教学
从识字方面来说,小学阶段经过六年的语文学习之后,还是会有很多学生出现字词写得不正确、不端正的现象,一篇作文中错别字比比皆是。从阅读方面来看,学生上了六年的阅读课,读了不下三百篇文章,可是还是有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读书,主要表现在:抓不住文章的重点和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不会写读书心得,不能够通过阅读汲取文章中的精华和营养,更不会通过阅读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提高赏析能力,而且缺乏对阅读的兴趣。从语言表达方面来说,很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很差,意思表达不清楚,写一篇小短文也很难做到文通字顺。当然,有些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可以的,但我说的是大多数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所以,要解决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二)从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分析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语文阅读教学一度围绕着学生的考试而进行。有些学生甚至到了五、六年级还不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不会记笔记。主要原因就是教师为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会把这些重点直接抄写到黑板上,让学生抄写背诵,这是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学生背过了知识点,却仍然不会读书。又如写作文,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只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考试之前会选上几篇优秀作文当范文,让学生背诵模仿,分数提高了,写作能力却毫无发展……在围绕考试的应试教育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语文考试的分数特别高,但是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学下来并没有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单纯的背诵记忆其实就是一种作弊,对于学生的发展毫无益处,并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反对形式主义,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阅读教学要能够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生要掌握三千个汉字,并且要书写正确、规范;理解教材中的文章,具有独立的阅读和赏析能力,能够通过阅读汲取知识,体验丰富情感,提高道德修养;能够写出简单通顺的文章;能够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能够顺畅礼貌地和别人沟通交流等。
(二)具体的文章教学体现实效性
1.阅读教学要有目的性
阅读教学要全面落实课前设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通过阅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由不会读到会读,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进步过程,使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都有所提高,并且能够感悟到文章中表达的情感,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
2.阅读教学要科学性
阅读教学的科学性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理解文章中出现的语言以及在运用中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扎实性,同时教师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也要科学合理。
3.阅读教学要有创造性
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照本宣科,而是要在学习教材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创新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阅读教学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质疑问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训练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来,调动学生活跃的思维,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简言之,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会读书、爱读书的良好习惯上。
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一)教师要认识到语言是交流的工具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是人类用来沟通交流的工具,所以,要学好语文,其实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工作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情感体验;(3)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4)充实学生的知识领域,拓展学生广阔的视野;(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课堂,因此,阅读课就要让学生学会读书和写作,学会与人交流,这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只有将这个核心突出出来,才能体现出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才能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二)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实现阅读教学实效性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理解和感悟是不够的,学生必须要进行大量的语言训练。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仿写、续写或者改写之类的小练笔,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写作指导,让学生完成阅读之后进行一定的写作训练,在学生理解文章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四、总结
总之,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张玲 单位:河北省邢台市任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