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论文(6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英语阅读教学论文(6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英语阅读教学论文(6篇)

第一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要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面对现实并努力寻找其中的不足。坦率地说,在笔者所能体会、观察到的范围之内,并从近年来学生在英语考试中的表现来看,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全面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阅读课难以触及阅读的本质。

笔者在校内校外的教研活动中,有意进行过比较,结果发现: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阅读一般比较充分,但在英语阅读课上则无法出现语文阅读课上的那种热烈与深度。分析之后笔者认为,尽管到了高中阶段,但学生仍然没有形成英语阅读的意识,在学生的眼中,英语阅读往往更多的是查阅陌生单词、理解长句难句。这看起来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一致,但实际上却让阅读课没有发生“读”的行动。要知道,真正的阅读是英语文本信息从视角通道进入,在语音通道中得到加强与巩固,从而实现思维对阅读材料的加工,并形成学生自己理解的过程。上述过程中,阅读几乎都没有发生,自然谈不上阅读的效果了。

2.阅读只具其形,不具其神。

也有些阅读课上学生的阅读是有声的,但在后续的问答与评价中,学生的表现却几乎与没有读一样。分析后认为,学生在该过程中,只具有阅读的外形,但却没有有意识地去理解,或者只进行生硬的理解。对于后者而言,可能与义务教育阶段形成的不良习惯有关,学生对长篇的英语阅读材料的理解还局限在一词一句上,缺乏整体意识;而对于前者而言,有的学生其实就只是“傻读”,即只知道读,却没有形成在英语语境下理解文义的意识与能力。

3.机械阅读。

这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学生可能受到应试的影响,往往会先看材料后的问题,然后回过头来阅读材料,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对于材料后问题回答的正确率。但如果教师去考查学生对整体材料的理解,学生则往往瞠目结舌。这样导致的最大不利后果,就是当阅读材料出现不直接考查文中句子的含义,而是考查英语语境下的理解时,学生往往就捉襟见肘。这种缺乏整体意识的阅读,也是高中英语阅读的大敌。

二、英语阅读教学低效的原因

笔者以为,造成这些阅读低效的原因背后,还有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教师的阅读教学方式问题,这也是笔者想重点阐述的问题。当前的英语教学改革变化很快,如果仔细梳理近10多年来的高中英语教学,我们会发现其已经经历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而且时至今天,高中英语教学仍然处在一个深刻变化的过程中。而梳理英语教师的队伍结构,可以发现近年来新补充进来的新生力量相对较少,即使有,他们也是传统英语教学的产物。这就决定了英语教师在知识结构上可能与新形势不匹配的情形。因此,要彻底改变英语阅读低效的现状,关键在于改变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三、有效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的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有如下三项。

1.有效创设阅读情境。

阅读一定是需要情境的,没有情境,学生的有效阅读就不可能发生。创设阅读情境的关键在于结合教材中的Reading,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这需要对教材内容作出一定的加工),创设出能够激发学生阅读需要的情境,以让学生能够产生一种自觉表达的愿望。比如说有教师在译林版高中英语M2第一单元的Reading教学中,通过支架理论,以Doyoubelieveintheexistenceofaliens?的问题作为引入,然后促进学生阅读后去表达。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容易入境,因而效果就比较好。

2.有效关注阅读层次。

一个班级,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不一样的,在阅读教学中要通过小组自由组合、教师精当指点等方式,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笔者在阅读教学中特别关注这一点,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进入不同的小组,这样就可以让同一小组的学生能够在接近的最近发展区内有所提高。

3.及时总结阅读技能。

这是面向学生阅读策略本身的,笔者常常要求学生总结出自己的阅读心得,即让学生自己去想“我是怎样读懂这篇材料的”,相对于机械的重复训练而言,这一策略可以保证学生有一个内省的机会,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远不是这三个,笔者这里的阐述更多的是一种宏观层面的概述,具体到教学实际中,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细节设计。但愿拙作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尽到绵薄之力。

作者:刘春梅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第二中学

第二篇:多模态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一、多模态理论的相关概述

多模态理论最早的雏形就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西方研究学者提出的多模态话语这个概念,后来,这些学者又结合了系统功能语法中的纯理功能思想,并创建了新的分析视觉图像语法框架,从而为多模态话语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我国学者则认为多模态理论是人类通过视觉或听觉等各种感官与外界环境进行互动的某种方式而已。一般来说,人类运用三个感官及以上的就是多模态。那么,每一个多模态文本就是一段有关多模态活动的音频视频流。这些多模态文本可以以VCD、DVD或硬盘上的物理空间等作为物理媒介储存起来。针对多模态理论的教学研究,国外早已经开始。其中,新伦敦小组最早提出了多元读写的概念,认为语言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与多模态意义建构作为主要教学任务,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迎接多元化世界的发展趋势。还有些外国学者认为多模态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来参与到语言交际过程中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多模态来发展学生的多模态交际能力。而我国学者也在最近几年里开始关注多模态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并对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他们基本上都是从教学经验出发,分析了多模态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的情况,但是,并没有对其具体应用于英语阅读的情况展开讨论与研究。事实上,英语阅读教学的传统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而多模态理论则可以为其提供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与记忆能力提高有所帮助。

二、多模态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多模态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主要就是指几种互动教学模式,即教师之间的互动模式、师生之间的互动模式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模式。

1.教师之间的互动模式。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之间的互动主要就是指教师间的心理与行为方面的交互影响,可以是信息之间的交换,也可以是行为之间的交换,可以表现为语言方面的改变,也可以表现为非语言方面的改变。一般来说,多模态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之间的互动具有这么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个就是教师互动中具有交互性和反思性,这些互动主体是平等和多层次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与精神性,还是独立性和非选择性的矛盾统一体。应该来说,英语教师在教授英语阅读的时候,应该从自身的职业特点出发,强调团队合作的教学力量,通过集体备课和相互听课来进行教学经验交流,解决疑难杂症,这些都是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互动行为。教师间的互动可以是学校内部的,也可以是不同学校之间的互动。英语教师可以在这些互动中得到进一步启发,不断更新和补充自己的知识库,还有利于激发出自己的创新思维,最终摸索出更佳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2.师生之间的互动模式。

多模态理论指导下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师生间互动模式,主要就是指教师与学生间的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活动方面的互动行为。这种互动行为主要体现在教师为学生进行阅读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过程中,同时也包含了在课前和课后的师生互动行为。那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于教师来说有着较大的专业发展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应该通过和谐的沟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有效学习。当然,师生间的互动必须基于平等基础之上,并在一种融洽的感情交流中共享知识与技能,对某种阅读文本形成某种共识。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前深入了解教学内容,然后才能够实现与学生之间的深层次互动。

3.学生之间的互动模式。

这实际上就是强调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地位与作用,教师应该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并在交流中做到取长补短,从而让自己的阅读技能得到全面提升。那么,学生之间的互动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说,学生个人之间、个人与小组之间以及个人与整个班级之间的互动。当然,也可以是学生小组间或小组与全班间的互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与交流,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网上学习资料与课件教案等。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学习资源在网络课程平台上进行共享与讨论。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学习中,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模态来得到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并以此来解决一些未知的问题。学生还可以把英语阅读文本中的语篇进行改编,让多种模态同时使用起来。教师也可以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一些阅读作业,通过语言文字或者非语言形式来强化学生的多模态识读能力,从而让学生通过多种互动方式来提高自身的英语阅读能力。

三、多模态理论指导下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1.英语教师应该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多模态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即教师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具体来说,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手段,布置一些具有特色的预习任务,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阅读的预习任务当中去,并从中找到相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这就是说,英语教师在多模态教学理论指导下,让学生从英语学习内部寻找到积极的学习动力,并内化为自己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愿地完成学习任务。当然,这种课前预习工作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师在为学生准备好相关阅读材料之后,学生要通过教师提供的文字、图片或动画等教学形式来使用自己的视觉、听觉或触觉等模态来主动创建一个阅读语境,学生还需要在阅读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此外,学生对于这些阅读文本的内容,应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开发各种模态的资源,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些阅读任务。学生可以把阅读过程中的疑难杂症通过网络平台反馈给教师,也可以与同学间进行相互讨论,最终在独立思考与相互交流中认真思考这些阅读任务。

2.英语教师应该精心备课并做好课堂合作教学。

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前,还需要做好备课工作。这就要求教师综合考虑到各种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尤其是需要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为多模态教学提供必要的物质载体。教师需要通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向学生呈现出多模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多种感官来进行英语阅读学习。同时,英语教师还应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己主导者的地位与作用,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态,准备好合适的教学道具与辅助材料,刺激学生的多感官,调动起学生的原有知识框架,引导学生进行独立且积极的思考,在解决问题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英语思维。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不仅要使用文字信息,还要能够利用非文字信息,更为有效且准确地理解多模态语篇的内涵与意义。

3.英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多样化的课后要求。

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结束之前,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状况进行一次回顾性的总结,从而为下次课堂教学提出一定的整改要求。总结之后,教师也需要布置一些课后学习任务,即口头、书面或实践性作业。在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还可以让师生间以及生生间进行相互评价。这样的互动交流更为隐蔽,对学生和教师造成的心理负担较小,有利于提高评价内容的真实性与准确性。那么,教师就可以依据这些评价结果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模式,并做出一定的变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水平。而教师布置的课后任务可以通过多模态的展示方式,让作业形式变得更为灵活多样,内容更为丰富多彩,学生在被激发出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同时,教师也就可以改善自己的阅读教学效果,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趣味性与互动性。

作者:刘忠才 单位:青岛工学院外语学院

第三篇: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应用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背景

任务型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外语教学方法,凸显“在做中学,在用中学”的特点,是目前国际上应用语言学家和英语教学者广泛采用的教学方式。它是一种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来确定语言学习任务,学生以该任务为中心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或与小组成员的共同协作中完成相应的任务,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能及时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而且在展示任务成果的环节中能够体现自己的学习效果。因而,这种教学方法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灌输语言知识的外语教学方法,以任务为驱动,引领学生在真实的情境或模拟真实世界的情境下完成既定任务的过程中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英语教育专家之间的理论成果交流日益频繁,任务型教学法逐渐被引入我国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来。

二、任务型教学设计的原则

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任务的执行过程是任务完成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的任务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任务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1.真实性:教学任务中所输入的材料是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或亲历的事情有关,执行任务时的模拟场景也尽可能贴近真实生活;2.互动性:如通过对子对话、会话或小组讨论等形式展开双向方式进行交际活动;3.趣味性:教师设计任务时,要注意活动的趣味性,因为学生的学习动机能被有趣的课堂活动有效地激发出来,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最终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4.操作性:在设计教学任务时,教师不仅要考虑到它在课堂活动的操作中是否是简单易行的;而且要考虑到任务的完成时间是否是恰当合理的。5.课内外结合性:教师设计任务时要注重把课内外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模式

由于任务型教学的过程是灵活多样的,并不能遵循一个统一固定的程序。但在现阶段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的最为常见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根据英国语言学家Willis(1996)提出的的三段论(即:前任务、任务环和语言聚焦),将任务型教学也分为三个阶段,即前任务阶段、任务环阶段和任务后阶段等。前任务阶段是任务型教学过程中历时最短的一个阶段,它是任务实施前的一个准备阶段,教师需要给每位学生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以及说明完成该项任务的时间,让学生清楚了解学习任务的目标。在任务环阶段,学生需要运用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尽自己所能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任务后阶段,学生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学习在前一阶段中出现的新知识,以达到巩固和掌握知识、熟练运用语言的目标。

四、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以任务学教学理论为指导,试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五单元"TextAFiveFamousSymbolsofAmericanCulture"为例,具体探讨在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具体运用。在前任务阶段中,教师在Warming-up环节首先导入阅读材料的主题和任务,简单介绍一下即将学习的新内容或学生不熟悉的背景知识。比如,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教师首先用PPT展示了几副图片,包括埃菲尔铁塔、金字塔、悉尼歌剧院、帕台农神庙、大本钟、红场、比萨斜塔、京剧等,然后让学生猜测一些阅读材料的主题,学生通过观赏这些图片很自然地提及到它们都是各个不同国家的象征,而且能很快地异口同声地说出"symbol"这个单词,紧接着,让学生听了《美国国歌》的前面几句歌词,让学生猜测一下是哪个国家的国歌,学生马上就能回答出是美国的国歌,于是,让学生思考一下美国的象征有哪些?学生说出了一系列的答案:白宫、好莱坞电影、自由女神像、《美国哥特人》、野牛镍币、麦当劳、肯德基、芭比娃娃、乡村音乐、山姆大叔、可口可乐等。此时,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情况,提出第三个问题:WhatarethefivefamoussymbolsofAmericanculture?教师通过提层层递进的问题的方式,不仅成功地导入了阅读材料的主题,同时激发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启发了他们对问题的思考。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简要点评了他们的答案,提及课文中的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因为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晰,根据五个象征的阐述,课文由此划分为五大部分。据于此,教师把本班的学生分为五个小组,每组负责一个部分的任务学习和讲解。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确任务的目标,而且要让组内成员了解自己应完成的具体任务以及相应的完成任务的时间要求。比如,可以通过让学生完成表格内容填空的形式来加深对本部分内容的理解,学生须填写该象征的设计者,设计的时间,设计的原型,涉及到的历史事件等。这样,学生就能够根据这一要求进入下一个环节的阅读学习了。所以,前任务阶段虽然用时较短,但在任务型阅读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任务环阶段中,教学设计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原则体现得尤为突出。这一阶段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首先学生通常采用对子形式或者以小组为单位来执行相关任务,此时教师需要鼓励班上学生积极参与执行任务,具体操作如下:每个小组由六位同学组成,其中两两搭配组成三个对子,分别负责完成三个任务:(1)背景知识的查询、音视频的剪辑与制作(这一项也可提前在课外完成,课堂时间做些整理和归纳的工作);(2)完成表格中应填写的题目;(3)重难点词汇及重要语法、句型讲解。因为小组成员的英语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教师需要鼓励基础薄弱的同学积极完成所应承担的任务。其次是学生制定计划,即学生准备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全班汇报任务完成的情况,教师此时以咨询者的身份出现,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述想法和观点。在做计划阶段,即使英语水平较高的同学也常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所以,教师需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排除任务学习上的障碍。最后是汇报阶段,每组选派一名学生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全班汇报小组任务完成的情况,教师对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这样,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英语运用能力,而且在教师给予的反馈意见中及时了解了任务执行中的优缺点,明确了努力的目标。在任务后阶段中,教师需要对阅读材料中的重点内容、重难点词汇、句型和语法点进行补充讲解,这样能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关键内容,起到对阅读材料的深入理解的作用。此外,教师应要求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相关重点知识点或难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这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起到必要的巩固作用。如在这篇文章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完成课文Summary的单词和短语填空的形式来达到巩固理解课文内容和语言点的作用。

五、结束语

在阅读教学中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任务设计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关键,应遵循五大设计原则。在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彻底改变了传统阅读教学中的“知识灌输者”的角色,而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以及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切实可行,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法。

作者:王蓓 陆晓华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

第四篇:大学英语交互式阅读教学应用

一、交互式教学法

交互式教学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rown和Palinesar提出的一种旨在改善学生阅读理解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之间、学生与作者之间、新旧知识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交互,所以称为交互式教学。交互式教学法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是完全不同的。在阅读教学中,交互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需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有机结合。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双向交流和互动,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阅读教学效果也由此得到提升。

二、交互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交互式阅读教学过程通常被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以下将结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一)阅读前阶段(pre-reading)

这一阶段是阅读开始之前做相关准备工作的阶段,通常做一些交互式阅读教学的“热身活动”,虽然用时较短,一般5至10分钟即可,但是这一环节在教学中却能起到很关键的作用。首先,师生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共同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阅读教学氛围,有效地缓解或消除学生紧张情绪,为下一阶段的阅读学习做好心理方面最佳的准备。其次,教师帮助学生做好背景知识方面的建立或激活的准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掌握得越充分,就越容易理解课文。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片段、PPT图片、讲故事、听音乐、设置情景等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形式适时恰当地导入相关的背景知识,激活学生原有的背景知识,顺利扫除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障碍。此外,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标题、段落、插图等方式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预测、积极提问。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中拓宽了自身的背景知识,而且激发了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阅读中阶段(while-reading)

阅读中教学是互动式阅读教学的核心。在这个阶段中,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的特点。教师应重视学生的阅读过程,培养必须掌握的阅读技巧和良好阅读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做整体阅读,把注意力集中在整个语篇,而不是个别词汇。交互式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阅读习惯的养成。比如,在学生做第一遍阅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使用略读策略,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当学生在再次阅读文章时,教师通过根据课文内容设置几个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运用寻读策略,通过查找主题句、上下文语境、关键词等线索,对文本进行多角度思考后进行作答。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两两分组,或是让不同英语水平的五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进行交互式阅读,共同完成规定的阅读任务。

(三)阅读后阶段(post-reading)

阅读后阶段的教学任务是教师指导学生对文章各种信息进行思考、归纳和总结,以巩固和加深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比如,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多提问题,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以下教学活动:根据给关键词复述课文内容、改写故事结尾、分角色演绎课文,组织辩论赛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也为今后学习相关的文章时积累了背景知识。可见,这一阶段也最能集中体现阅读交互式的教学特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交互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克服“以教师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弊端。学生参与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体现了“教师主体,学生主导”的教学特点,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且通过参与三个阶段的多种阅读教学活动,能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切实提高了自身的阅读理解水平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作者:王蓓 陆晓华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

第五篇:文化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一、抓方法,树观念,消除阅读壁垒

根据新课改的能力要求,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取和加工信息的实际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只有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恰当的阅读方法,树立正确观念,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消除阅读壁垒,让学生真正体会英语的文化魅力之所在。在做英语阅读时,学生只有清楚地知道文章中的词汇,句型以及语法等基础知识,才能基本读懂文章,而要做到深入理解文章,则需要学生了解相应的文化背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本身对学生提出相应的阅读要求,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结合生活实际将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阅读方法多样,常用的有Fastreading(快读)、Slowreading(慢读)、Extensivereading(精读)、Intensivereading(泛读)、Scanningreading(掠读)、Skimmingreading(略读)、Carefulreading(细读)、Criticalreading(评价性阅读)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班级学生的阅读水平,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们在处理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说明文体裁时,我印象最深的是2014年常州市的期末考试卷中有一篇文章介绍了一个研究结果:如果你想要你的雇员更加卖力地替你工作,你应该在雇佣他们不久后给他们加工资,要不停地给他们以“惊喜”,因为人是“知恩图报”的,你给工人涨工资了,他们便会更加努力地卖力替你工作来回报你。在这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尝试预测一下文章结构与内容;再通过快读,概括文章的写作框架;然后,慢读与精读相结合,分段列出每一小段的大概意思及该段的主旨;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性阅读,提高学生对问题和是非的评价判断能力,并结合生活实际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的阅读教学不仅能让学生轻松地完成文章的阅读,理清文章的思路与结构,真正理解文章的主旨,还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体会不同的文化魅力。

二、扩宽阅读面,消除阅读壁垒

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每天坚持10~30分钟的泛读,尤其是让学生读那些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对于语言学习是有极大好处的。而目前我们的高中教育都太局限于课本,要想真正达到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仅凭课堂的教学材料是不能达到的,教师还应积极进行课外拓展,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扩大阅读范围与类型,尤其是了解社会热点话和最新科学技术。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增加学生词汇的摄入量,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速度和准确度,而且课外的练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中的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掌握程度。而且我们都知道,英语的学习是很讲究语感的,而语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不断的听说读写实践而得来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外国名著、听英文歌曲、看英语原声电影等方式培养语感,体会中外文化差异,并掌握相应的阅读技巧,这样才能在这英语学习中获得极致体验。

三、消除阅读壁垒,体验英语文化魅力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的很多文章都是出自于英美的一些报刊杂志,这就要求我们理解这些本土人的一些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我们很多学生都是以中国式思维理解英语文章的,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无法设身处地地思考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有的甚至无法读懂及领会文章内容或意图,这对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制约。而如果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英语文章的阅读,了解文章所传达的中心思想,消除阅读壁垒,体验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以作者的思想和立场更好地理解文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学习中阅读的地位显而易见,而阅读是一项长期的活动,只有教会了学生如何去阅读,培养他们更好的阅读习惯,坚持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才能不断地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这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我们只有采取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趣味,加强课内外阅读的拓展,优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才能消除阅读壁垒,帮助学生体会英语的文化魅力所在。

作者:石贞芳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高级中学

第六篇:英语词汇语篇阅读教学运用

一、引导学生找出提示词汇模块筛选有效信息

英语阅读理解的关键在于找准核心词汇,引导学生通过相关提示来筛选相关信息,以达到去伪存真的效果。特别在阅读中,一些有价值信息的词汇往往以模块组合的形式予以呈现,要求学生在仔细阅读辨认的过程中能找出相关辅佐证据。在探寻词汇模块的过程中,应该多注意结合文章的题目和相关思考题目,引导学生针对理解要求和目标方向能形成一定的整体判断意识,以此来帮助他们深化全面理解。在筛选过程中,建议学生特别关注一些表达的词汇模块或者固定短语,要求学生在做适当标记的基础上能有针对性的予以深入理解感知。建议学生结合相关词汇模块提示,围绕文章表达的主旨要求能形成一定的自我阅读生成信息,以帮助他们在主动辨别比较的过程中获得更为全面的认知感悟印象,促进语言知识内化生成。在指导学生阅读运用中,多加强语篇整体理解感知的猜测,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类型、题材的表达风格予以综合思考探知。例如,在译林版四年级下册Unit3Myday的“Storytime”阅读指导中,要求学生根据Mike的介绍,围绕“WhatdoesMikedoeveryday?”找出相关的词汇模块,像:getup、gotoschool、domyhomework、watchTV、gotobed等,可建议学生分别按照morning、afternoon、evening等时间段的不同,帮助学生梳理出相关活动。特别要引导学生就“WhendoesMike……?”从文章中相关的核心提示,以此来帮助学生获得全面的认知感悟。建立在相关词汇模块基础上的理解感知,定会使得学生有更为深刻的印象,帮助他们开阔知识视野思维。

二、指导学生运用词句组合方式理解段落大意

以词句组合的方式来深化理解,引导学生在抓住重点的同时,更能够有针对性的予以理解语篇表达主旨。由词拓展为模块,能使得学生了解表达核心,以模块为单位结合语句理解,更利于学生掌握语篇表达内涵意义。语句组合运用能使得学生深化理解,便于他们有针对性理解感知。在指导时,一方面,要求学生以组合连读的方式要求学生从词汇、语句等方面找出有效信息要点,帮助他们形成更为全面的认知;另一方面,建议学生能筛选出每一段语句表达主题,建议他们在筛选过程中能主动找出相关表达要点,找出重点予以理解。由词到句,由句到段,更能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脉络。词句组合运用,能使得学生针对自身在阅读学习中的问题及时调整理解策略方法。例如,在四年级下册Unit3Season的“Storytime”阅读教学中,按照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不同,引导学生找出各个季节的活动,像flykite、goswimming、havepicnics、makesnowmen等,建议学生按照“What’sthecharacterabouteveryseason?”和“Whatdotheyusuallydo?”的思维方式,找出相关的表述,并要求学生能够针对每个季节的不同互动特征,按照季节特征、活动和喜欢程度等进行表述,在此基础上,可要求学生按照“Myfavouriteseason”的表达思维进行交流,以此来强化语段的理解感知。

三、帮助学生尝试使用文本词汇原本表达主题

阅读过程是学生搜集词汇和理解感知的过程,体现了语言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关系。引导学生在自我阅读感知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文本中的词汇予以表达,做到原汁原味学习运用。按照表达的要求,多引导学生针对文本词汇表达内容建议他们有针对性地予以运用。在指导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学生能找出文本中的词汇模块,形成一定的有机阅读思维;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从文本中找出相关的词汇,建议他们在综合运用的过程中能有针对性地予以选择运用,更好体现文章的表达用意。通过运用文本词汇进行表述,能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如上所言,注重小学生英语词汇模块运用,能在改变单纯记忆词汇费时耗力的基础上更好主动调整理解感知思维方向。培养学生语篇整体阅读感知能力,对增强认知体验和语言技能综合运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促进作用,便于他们在主动阅读过程中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水平和英语素养。

作者:杨凤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郭墅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