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式阅读教学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批注式阅读教学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批注式阅读教学论文

一、“批注式”阅读:内涵与价值

所谓“批注式阅读”是指儿童在对教材文本的阅读过程中,用自己熟悉的符号、文字、线条等对文本进行一种“自我解读”,它是儿童对文本的阅读感悟的真性表达,是儿童阅读体验的真情流泻。“批注式阅读”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接受式阅读”,那是一种奉文本为圭臬的拜读,是一种“被阅读”甚至是一种“虚阅读”。而“批注式阅读”是一种“主阅读”,是以人为主体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儿童亦批亦注,对文本进行勾、画、圈、点、注、批。这里有对文本的认同,有对文本的怀疑,有对文本的感叹,有对文本的赞赏等。这里,有与作者的共鸣,有与作者的异议。儿童可以“我注六经”,也可以“六经注我”。儿童可以在初读文本时边读边批,也可以在熟读文本后写阅读札记。总之,“批注式”阅读表征着儿童阅读的主体性、建构性,是儿童对文本的一种创造性表达。同时,“批注式”阅读也丰盈着文本本身的意义,批注作为一种新的文本同时还可以得到“批注的批注”。

二、批注式阅读:指向儿童文本解读个性化

作为一种“主体性阅读”,虽然“意随文生”,文本的意义居于文本之中,但文本的意义是流动的、开放的,儿童完全可以调动自我潜在的知识经验、自我阅历、素养累积等对文本展开创造性解读。由此,教师在儿童的文本阅读过程中要珍视儿童对文本的独特感受、感悟和理解,鼓励儿童发表不同见解,倡扬“百家争鸣”,让儿童多向度地展开阅读思维。由此敞开儿童的文本阅读。

1.“随感式”批注。

这种批注方式是儿童在阅读过程中随时随地记录下自己感想的一种批注。通常是用文字记录,篇幅短小,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这样的批注有效地激发了儿童文本阅读的积极性,因为它让儿童的感想得到了表达。例如,教学《安塞腰鼓》一文,一位孩子在初读文本后在页边上这样写道:“安塞腰鼓真有气势啊!热情奔放、鼓声喧天、轰轰烈烈。”不难看出,儿童对文本的“随感式批注”只是“只言片语”,但这“只言片语”却凝聚着儿童初读文本的真性感悟,是儿童的真实、率性、准确的表达。是的,初读课文,我们都会不自觉被文本中的短句、比喻、排比所震慑,几乎文本中的所有字眼都会传递出安塞腰鼓火热的激情。

2.“思想式”批注。

“学者先要会疑”,有了疑问自然有了文本阅读的兴趣。带着问题阅读才能读出味道和情趣出来。在儿童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儿童的思维,让儿童主动思考阅读中的问题,鼓励儿童对文本探究,让儿童产生思想。惟其如此,文本阅读才真正是属于儿童的“自我阅读”。例如,《天游峰的扫路人》文本末处是这样写的:“三十年后,我照样请你喝茶。”然后文本就作了一个收束性结尾。很多孩子读到这里会往后翻,寻找文本的终结。其实,这是一个有意味的结尾,给人以无限地联想。三十年后,他们真的会相遇吗?如果相遇会是怎样的情景?大部分孩子都认为老人已经不再了,很是伤感。但是班上的一位孩子读到这里,却在这句话后这样写道:我认为,课文中的情感气氛是乐观的。三十年后,天游峰的扫路人已经百来岁了,身体依然硬朗,精神依然矍铄,每天依然打扫,老人成了天游峰的最美丽的风景线。这是儿童对老人的真情祝愿。

3.“赏析式”批注。

文本是美的,在儿童对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儿童捕捉文本中的“美点”,让儿童从文本中获得写作的教益。文本如何遣词造句,文本如何谋篇布局,文本如何匠心独运等都是儿童批注的对象,这样的一种批注,笔者称之为“赏析式”批注。“赏析式”批注往往闪现着儿童的独特见解,同时也表征着文本的“独特之美”!例如,《最后的姿势》文本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语:“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了下来,楼房塌陷了……”班上的一位学生这样赏析:真的,很少见“一个词语”就是一句话的,这恐怕是文本的又一种表达技巧。这样的句子往往意味深长,值得我们去揣摩、去品味。这句话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很能概括地震发生的片刻间。这是儿童用一颗敏锐的心对文本的独特发现,这样的发现源于儿童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批注式”文本解读在儿童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运用十分广泛,它是儿童研究文本的快乐方法,更是儿童应该形成的一种文本阅读习惯。

作者:傅力 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