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课程思政下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创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课程思政是高等院校在新时代的思政工作模式,高等院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务,将思政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每个阶段,将思想价值引领融入教育教学始终,以构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组织育人、管理育人的长效体系。本文基于课程思政视域,分析了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创新的必要性,并通过对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和特点的分析,分别从哲学启发、内部探索、外部渗透、主题拓展、课后巩固五个维度,提出了创新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以期将课程思政融入英语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提高学生阅读技能的同时,也促进他们思政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创新路径
总书记于2016年末,在全国高等院校思政工作大会中正式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①”的要求。课程思政应结合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文化素养、政治认同以及法律意识等方面的内容来加以优化,对当代大学生应实施特色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因此,高等院校思政教育不能仅依靠思政课程,而是要将其融入其他专业课程教学中,真正做到潜移默化。其中,阅读课程作为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广泛题材和丰富内容,蕴含大量道德教育资源和海量的人文思想素材,有着显著的意识形态特征,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可怎样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充分实现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教育和培养相统一,成了当前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2020年5月,教育部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强调要全方位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立德树人这一要务作为贯彻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举措,并将其作为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首要目标。此外,指南中还确立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与重点内容,要求全国所有院校和专业都必须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和发展,广大教师也要基于课程思政理念达成共识,以立德树人为基本要务,以培养人才技能为核心,积极对接国家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需求,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努力完善育人方案,合理设置课程,稳固专业课程基础,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信息化教学,推动教师个人发展,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从根本上提高育人目标的完成时效以及社会满意程度。因此,各大院校要积极贯彻与落实中央以及国家教育部门的这一决策部署,主动采取各项行动,实施课程思政已是大势所趋[1]。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
第一,技能培养。高职英语课程主要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阅读内容着重培养广大高职学生的阅读技巧和能力。因此,英语阅读技能训练是高职英语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一点对英语阅读将产生两方面影响。其一,英语阅读技巧和能力是后天培养出来,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通过长时间不断训练来获得。在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课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专业课时的挤压,但英语课程的教学时长相对适中,一般开设两学期,希望能够通过长期系统化的不断训练来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和熟练运用阅读技能。其二,技巧和能力无法单独提炼出来加以训练,而是需要借助有效载体来实现,比如不同题材、内容丰富的阅读资料。通过大量阅读资料,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英语阅读主要训练的是学生英语阅读技巧和能力,教师需要借助英语阅读材料来实现这一目标。就选教材而言,首先,虽然英语教师有自主选择英语阅读教材出版社的权利,但大多数情况下,同一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教材由教研室统一选定,在实际文章的选材上教师并没有太大决定权,只能采用指定的教材进行技能训练。其次,由于英语教师没有决定阅读内容选材的权限,因而就无法把控其中包含的思想意识。从课程思政的层面上来看,英语教师只能尽量挖掘一些健康积极的思政要素,来反驳和批判某些阅读文章中的错误观点与不良思想;从课程思政的视角,教师可以灵活选材,将爱国、诚信、友善等思政元素融到课堂教学中。
第二,西方文化。语言是一种载体,英语是国际语言,因此英语阅读具有普及西方文化的重要作用。在训练学生阅读技巧和能力的同时,可通过广泛题材的阅读资料,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语言及文化知识,拓展学生知识体系,帮助他们汲取更多语言和文化养分,而这便是英语阅读教学的第二个目标:西方文化传播。它具体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其一,西方文化中含有一些值得借鉴的思政要素。虽说多样性的西方文化中存在一定的不良成分,但其中也有许多光辉灿烂的内容,并且被选入英语阅读教材中的西方文化内容都是积极的,这为英语教师融入课程思政提供了有利资源。其二,在西方文化中含有许多值得探讨的主题。虽然阅读素材有着广泛题材,但常见的只有几类,即宗教神话故事、传统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社会文明、自然环境与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国际时政以及经济发展等。这些为英语教师的课堂活动开展提供有意义的探讨主题[2]。
第三,课外阅读。阅读技巧和能力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不断训练,虽然高职英语课程一般只开设两个学期,并且每周通常仅有两个课时,有限的课时无法满足阅读技能训练和培养的实际需要。对此,就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大量阅读来加以巩固阅读技巧,进一步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这也是英语阅读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课外阅读在教材上不受任何限制,教师有权挑选良好的课外阅读素材,推荐给学生。这为课程思政的融入提供了良好契机,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创新的有效路径
第一,哲学启发。英语阅读课程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无论哪种专业技能的训练,都需要较长时间的反复练习,教师可从中挖掘那些含有辩证思想的内容,以此来给予学生哲学启示。许多高职学生经常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某项阅读技能的训练和学习上,却总是似懂非懂,并未完全掌握。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可借助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有关量变和质变之间的辩证关系,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详细来说,学生最开始并不能掌握阅读技巧,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和学习渐渐初步具备了基础的阅读技能,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量变的过程。随着学生学习时间越来越长,他们掌握的阅读技巧也不断增加,这是一个积累量变的阶段。最终通过不断练习学生不仅真正掌握了阅读技能,同时还能熟练使用这些技能,而这就实现了质变。此外,也有部分学生感觉自己无法理解文章中某个阅读技巧,在实际阅读中,遇到一些问题而不知所措,因而否定阅读技巧和能力的重要作用。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可借助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有关冲突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间的辩证关系来解决。冲突是普遍存在的,也就是说冲突存在于任何事物当中,也贯穿在任意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中。而冲突的特殊性可以将其看作是它本身的个性,指的是不同事物的冲突是各不相同的,同一件事物在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冲突也同样是不同的。英语阅读技巧是共性的,是无数教育者总结出来的科学方法,对解决阅读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这种普遍的指导方法无法解决一些个别问题,不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教师基于阅读技巧的指导,结合实际情况来探索针对性解决方法,真正做到灵活运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3]。
第二,内部探索。英语阅读技巧和能力的训练往往要借助教材当中的英语阅读素材来实现,这些阅读素材一般都反映着西方社会文化,对此,教师可深入挖掘这些资料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到教学中。比如由王守仁和姚远共同创编修订的《泛读教程》第三册第三单元《什么是动物福利》这篇文章,教师可通过文章内容挖掘其中的思政要素,在开展阅读技能训练和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具体来说,英语教师可针对文章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即动物到底有没有需求和知觉、动物福利到底指的是什么、动物福利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动物权利等同于动物福利吗、动物保护法与动物福利有什么关系、怎样评判动物福利等。根据这些问题让学生带有目的性地精读文章,然后通过回答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和认知文章内容与中心思想,继而与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以此来明确作者的创作意图,最终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动物也是一个有需要有感知的生命,人类应关心爱护小动物,不能虐待和捕杀它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保障小动物应有的福利。英语教师只要肯挖掘并善于引导,那么教材中的英语阅读文章都能成为有效的思政素材。一方面,教师可以宣传和肯定积极、健康的思想政治成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澄清和驳斥歧视性、反动的思想观点,这也是课程思想政治的本意。
第三,外部渗透。教学活动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发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因而教学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英语教师可利用这一点,主动将教学活动与思想观念、重要事件以及社会环境等思政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近两年来,国内外一直在与新型冠状病毒作斗争,这场重大疫情对世界各国造成的损害是有目共睹的。而在此期间,教育行业也受到了较大影响,面临着巨大挑战,许多学校不断调整开学上课时间,培训机构被迫停业,全国学生纷纷开始线上学习。香港大学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来源于中华菊头蝠①,许多专家学者推断在新冠病毒传播过程中存在较多宿主,并大力提倡人们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尽量减少野生动物的饲养等。英语教师可结合当下社会疫情发展现状,以动物福利—野生动物—穿山甲—新冠病毒这样的思路作为思政教育要素融入英语阅读教学当中。首先,教师可合理拓展教学内容,向学生阐明动物福利不只是要关心人工养殖的动物,还要重点关注一些野生动物,禁止捕杀伤害野生动物,更不能让野生动物成为菜肴。其次,教师还要结合当下时事政治广泛弘扬抗击新冠病毒过程中发生的感人事迹、英雄人物、奉献精神、集体主义以及爱国情怀等,以此来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水平。只要英语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和联系,便能将社会现实环境中的大部分思政要素融入阅读教学中。但需要注意的是,融入要做到潜移默化,不能强拉硬拽毫无原则,更不能反客为主、本末倒置[4]。
第四,主题拓展。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能力,但听力、口语表达、写作、阅读和翻译等英语技能并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而是需要与其他技能之间相互联系、彼此促进和影响的。所以,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整体发展的眼光和广阔的视野,来着重锻炼学生英语的多种技能。英语阅读资料主题来源较为宽泛,但常见主题也就那么几种,教师可借助这些常见主题来进行合理拓展,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以王守仁和高虹共同修订后的《泛读教程》第二册第一单元《法律与钢琴》这篇文章为例,讲述的是西方家庭中爸爸与女儿对教育教学和就职等多个方面不同的观念,可将其划分到家庭教育这一主题范畴中,并针对这一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在主题延伸过程中将思政教育渗透其中。教师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相关资料,进一步对比中西方教育差异,并分别论述中国家庭教育的优势和不足,提高学生对我国教育现状与发展的重视程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为学生播放《我爱我家》《喜福会》这类视频,帮助学生比较中国家庭和外国家庭在教育和沟通上的相似和不同之处。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真正主动发现问题且积极与其他同学分享。这种基于教材选材主题的适当拓展,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还能使其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在增强英语技能的同时强化思政教育。
第五,课后延伸。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具有课后大量阅读的特点,教师可根据课后阅读材料对广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可引导学生课余时间阅读一些经典的英语文学著作,深切感受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进一步了解异国文化。英语教师也可向学生推荐一些英语报刊或是杂志,目前西方大众传媒会推出相应的网络资源,借此来培养学生浏览阅读重要西方国家媒体报道的习惯,及时了解西方国家政治体制、金融文化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关注国际时事政治,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此外,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某些我国知名的英语报纸,比如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台、中国日报、南华早报等,熟悉我国时事政治,了解党中央和国家重要事件和政策方针,紧跟时代发展脚步。与此同时,教师也可向学生推荐一些英文翻译著作,比如《红楼梦》《孔子语录》《老子道德经》以及《史记》等,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英文中的具体表达方式,以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将英语课程思政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课余时间阅读强调的是广泛而不是精读,教师应多鼓励广大高职学生在广泛阅读过程中将阅读能力逐渐内化成积极行为,并且要不断汲取阅读素材中的思政要素,促进个人素养与思想水平的可持续发展[5]。
四、结语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新模式。高职英语课程不仅是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程,也是提升学生思政、人文素养的有效载体。因此,应贯彻与落实国家教育政策和方针,以立德树人为第一要务,将专业理论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技能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全面提高广大高职学生的素养水平,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作者:董兰梅 单位:武威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