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对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对策

摘要:初中语文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而阅读又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以此实现有效阅读教学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十分关注的话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语文素养等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途径,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和发展,有效阅读教学也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关键目标。基于此,文章将对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出有效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此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阅读;问题;教学策略

在语文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有效教学已经成为广为流行的教育观念。而对初中语文中的有效阅读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是为了探索出阅读教学的高效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提升能力和素养。以下将从课堂形式固化、唯教材主义等方面分析当下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从突出教师引导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等角度出发探讨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唯教材主义心理严重

在语文教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个准绳,无论是在备课还是课堂教学阶段,都产生了一种唯教材主义的错误思想。这就使得教学形式呈现出僵化的状态。在备课阶段,教师通常都会使用与教材配套的教辅参考书,照搬书本上的内容,既没有组织课外阅读,也没有融入自己的见解,同时还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过程。这样的唯教材主义不仅没有充分挖掘出教材文本的有效内容,也不能发挥出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1]。

(二)过度重视考试的作用

一般意义上,考试只是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已经将考试作为开展阅读教学的指导形式,一切教学行为都围绕着考试进行,导致初中语文教学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首先,教师通常会将中考的考点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忽视课内其他文本的作用,也不注重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其次,以练习题代替学生的自主阅读,忽视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语文的人文性特征;最后,将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过度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忽视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三)课堂教学的形式固化

课堂形式理应成为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的载体,教师应该随着课程内容的变化而灵活地变换课堂教学的形式。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课堂形式已经形成一种固化的套路。首先,小组合作讨论成为一个固定环节,教师忽视了课程内容与小组合作的适应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和时间的浪费;其次,没有合理使用多媒体形式,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存在错误性理解,将教学改革简单地归为增加多媒体的使用次数,所以阅读课堂的效率迟迟得不到提升。

二、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阅读习惯对最终的阅读效果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只有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在文本的阅读中获得大量的有益信息,不断提升阅读能力。而在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有效引导是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有效举措。也就是说,教师应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给予有效引导。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受到传统教育思想、应试制度以及学生个人意志品质的影响,大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这种不良习惯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为了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不断增强阅读效果,使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收获丰富的信息,教师可以发挥出自己的引导作用,通过有意识地指导和点拨,使学生在阅读中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意识,并能够通过自主行为深入挖掘阅读文本中的文学知识、情感内涵、思想道德等元素,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2]。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设置自主阅读的版块,给予学生独立阅读的时间,为他们提出蕴含逻辑思维元素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从而在阅读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再者,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边阅读边写作的习惯,让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批注文章段落、写读书笔记等多样的形式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阅读成果。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不仅能够形成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的习惯,还能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无疑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也提升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形式,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

阅读热情是学生参与阅读过程、实现自主阅读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只有在主观层面上对阅读产生兴趣,并在客观层面上真正参与阅读,才能实现有效阅读教学的目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创新化、趣味化的课堂组织形式,是调动他们热情的有效方式,也能锻炼他们的阅读技能、扩展他们的阅读深度。这也意味着,教师应对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优化。然而在当前的阅读中,课堂教学的形式已经成为一种固化的套路,课堂氛围在表面上呈现出活跃的状态,实际上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学生的主观积极性较差。鉴于上述分析,为了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参与阅读过程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的形式,在恰当的时机引入小组合作、运用信息技术,并设置符合文本和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促使学生体会到文本内容中的意蕴,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阅读积极性。而为了强化合作学习以及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对阅读教学环节进行设计,选取能够引入小组合作方式的内容,通过趣味化的合作活动引导小组间开展阅读学习,并辅之以先进的多媒体形式和灵活的阅读问题,使其成为促进阅读教育发展的有效教学工具。借此方式,学生既能增强阅读的能力,也能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他们对于语文阅读也会长久地保持兴趣,这对于语文教学的发展无疑是一件好事。

(三)组织主题性阅读活动,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主题化的阅读活动,有助于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同时学生的阅读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看待事物的高度。学生只有在广阔的阅读资源中收获更加丰富的阅读感受、在主题性的课内外阅读活动中拓展自己的视野,才能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从而逐渐树立起大局观念。在此观念的引领下,教师要精心设计和规划主题阅读活动的方案,为初中生的拓展阅读保驾护航。然而,在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将阅读范围局限于课内,将教材作为主要的素材来源,忽视了课外阅读活动的重要作用,所以学生的视野没有得到有效拓展,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上述的问题也警示了教师,需对当前的阅读教学模式做出改变。也就是说,为了建设高效的阅读课堂,使学生树立长远的阅读观念,教师可以将教材作为出发点,开展创新性的主题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搜集丰富的阅读材料,对课内文本进行有效扩展,深化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从而通过主题化的群文阅读活动,获得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产生更加饱满的阅读情绪[3]。而且,教师也要保证主题阅读活动具有精准的切入点和完善的组织形式,并依据教材中某一单元主题或名著阅读主题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提前查阅阅读资料,完成自主阅读任务,在活动中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在有效的互动中实现信息共享。通过组织主题活动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扩大阅读范围,还能在与教师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由此,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等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四)引入多样的阅读资源,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阅读体验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主观化情绪,如果学生在阅读中拥有丰富的体验,就能使他们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内涵、文本的情感倾向以及其中蕴含的道德元素。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的唯教材主义以及固化的课堂形式,使得学生很难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他们被困于一种固化的思维模式中,很难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因此,为了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可以引入多样的阅读资源,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符合学生阅读需求和适应语文课程教学要求的阅读素材,让学生在丰富的资源中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在不同类型和不同呈现方式的阅读素材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储备,以此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4]。教师可以将语文文本作为基础性的阅读资源,充分挖掘出语文教材中文学经典的内涵和意蕴,让学生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引导他们探索汉语的魅力和精髓,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资源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解读和分析教材的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广泛搜集广播、电视和网络上的阅读资源,以视觉、听觉等多样化的形式展示文学经典内容,让学生在新颖的阅读教学模式中获得更加独特的体验。而在生活化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还可以引入生活阅读资源,从广阔的生活场景中搜集素材,从而实现阅读教学与生活元素的有效结合。借助上述方式,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资源不断拓展,使得学生在多样化的资源中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这对于提升教学有效性、增强学生阅读能力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增强学生主体化感受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教育改革中的重点内容,学生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形成主体化的感受,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换言之,在初中阅读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化感受,通过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的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然而,从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明显的体现,教师仍然使用统一的标准和固定的内容开展灌输式理论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缺乏积极性。因此,为了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产生主体意识,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作为阅读教学目标,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教学,设置自主阅读版块,让学生在阅读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想法,推动他们的个性化发展,给予他们深度解读文章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阅读的空间内获得独特的阅读感受。再者,教师还可以依据学生自主阅读的结果,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在课堂中营造出“百花齐放”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和沟通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借助上述方式,学生的阅读需求以及个性发展需求得到了满足,他们一改往日消沉的学习气氛,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而为了提高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可以增加层次性和个性化的阅读内容,允许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让他们依据自己的兴趣倾向和阅读水平选取适合自己的阅读素材。总的来说,通过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对阅读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实现自身的个性化发展。

(六)实施互动化教学方案,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能够增强他们的阅读欲望,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而为了渲染轻松民主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实施互动化的教学方案,给予学生交流和互动的机会,通过经典诵读、文本演绎等形式再现文本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驱使学生之间就阅读文本展开互动和讨论,让他们将静态化的文字内容以动态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在参与相关活动的过程中加深文本印象、强化阅读感悟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逐步摆脱了传统阅读模式的束缚,其阅读思维被激发出来。再者,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自主交流和民主探讨的机会,让他们就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收获的阅读感悟等展开互动和沟通,以圆桌会议或者讲解课件等形式,抒发学生的个性化感悟,驱使学生在互动中强化阅读能力、拓展阅读和学习的范围。经过上述的教学流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变了以往的“唯教师主义”和“唯教材主义”的弊端,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增强。在此模式影响下,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自然能得以提升。

三、结语

经过以上的分析,有效阅读教学是顺应教育改革形势、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能够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促进阅读课堂的转型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准确地认识到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突出自己的主导地位,以组织主题阅读活动、优化阅读课堂形式、开展个性化阅读等为有效阅读的教学措施,以此来创新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模式。

作者:胡兴明 单位:甘肃省武威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