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传统节日文化阅读教学设想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引领学生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基因、促进学生精神的健康成长,是语文课程担负的重要使命之一。统编教材选编了不少涉及传统节日文化的课文。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应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应基于传统节日文化,开展主题学习活动;应关联传统节日文化材料,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这样,能使学生自觉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并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主题学习;学习空间
文化传承与发展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强调作为中国公民的国家认同感、民族情怀及文化归属。将它落实在语文统编教材中,便是加强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内容。但教材中的选文,不是全面地呈现传统节日文化,而是在表情达意中自然地融入,有的文章只是简单地提及。对这样一些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课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认真挖掘文本所蕴含的节日文化因素,并有机渗透到教学中,引领学生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和魅力,进而感受民族精神,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和力量。
一、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学生体验
张志公先生认为:“语文是个民族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受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特点的制约,而且受这个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心理特点的影响。”中国传统节日的一些风俗习惯是在千百年的传承中慢慢形成和固定下来的,带有华夏文明的特色因素。作者将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地写入文章中,有些是文章的背景内容,有些与人物的成长有关,有些是人物精神的折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和学情,选择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教学中,使传统节日文化成为文本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使学生得以借助相关的语言文字的学习,深刻体验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使课文的学习更扎实有效。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的《牛郎织女(一)(二)》一文,所讲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故事先从牛郎与一头老牛相处讲起,老牛帮牛郎遇见织女;接着,织女与牛郎回到草房结为夫妻,生儿育女,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然后,王母娘娘派人把织女抓走,牛郎披上牛皮挑着两个孩子去追织女;随后,王母娘娘用一条大河将牛郎和织女隔开了;最后,王母娘娘允许牛郎和织女每年的七月初七见面一次。这个故事包含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在教学中,教师如何从文本中挖掘出这一传统节日的内涵呢?首先,需要定位牛郎和织女属于什么样的人。这可以从他们相遇、在一起过日子来看,他们属于相亲相爱的人。其次,要确认七夕节的风俗习惯。这可以从课文最后的表达和“资料袋”中获得,尤其是《乞巧》一诗。其三,七夕节在传统节日中是什么节日。这可以从秦观《鹊桥仙》词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和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得出结论——它渐渐地演变成为中国的情人节。这些,是不是都要让学生了解呢?这里有一个适度的问题。五年级的学生应主要体验上面提到的前两种内涵为主;对中国情人节这一说法,如果学生提及,可以简略地回应即可,不需要深入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织女织彩锦的语段,明确织女的手巧。而七夕节的重要活动——乞巧就是源自这一内容。人们希望能够获得像织女一样的巧手来织布绣花。从这个角度看,七夕节主要是女孩子的节日,是女孩子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心灵手巧的一种梦想追求。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回忆《火烧云》描写的天上美景,想象女孩子想织出天上哪一幅彩锦,并在创造性复述故事时融入其中。这样,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体验就与语文要素的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很大程度上都烙上了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印迹。引导学生从文本内容上去感悟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这对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节日类课文,我们当从节日的意义、特点、寄予的愿景等方面引导学生去体验,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感受民族文化的丰厚和智慧,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情操。
二、基于传统节日文化主题,开展学习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节日文化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需要从教材出发,把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与学生的学习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要借助生活中的传统节日开展主题学习活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文本以外的传统节日内容,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所涉及的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和领悟。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北京的春节》一文,以介绍和描写北京春节的习俗为主要内容。课文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据此,一位教师就设计组织开展传统节日文化主题学习活动,并提前一个学期布置学生预学,要求学生做到下面几点。一是关注并搜集当地的春节习俗,参加有关的春节活动,感受春节习俗中的礼仪感、文化内涵;二是记录自己所参加的春节活动,尤其注意春节活动和风俗习惯与《北京的春节》有哪些异同。我在教学这篇课文前,先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主题学习展示活动。一是互相交流“我搜集的春节特别习俗”:祭祖活动中的仪式感、压岁钱的喜悦感、贴春联的红火感、放烟花的喜庆感等。二是交流习作《春节里难忘的事情》。2020年的春节对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特别的节日。许多学生写到了受肺炎疫情影响,自己和家人宅在家里用手机和亲戚、朋友拜年的情形,虽然没有像往年一样欢聚在一起,但也真正感受到移风易俗,“网上拜年”的乐趣……这些活动,成为后来上网课时有效的学习补充。通过学生的展示,引导学生重点领悟这些风俗习惯背后所包含的文化意义,让学生懂得中华传统文化正是借助独特的仪式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从节日类文本内容中进行民风民情的“采风”,感受节日中的各种交往礼仪、信仰禁忌,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同时,他们积极投身于节日活动中,积淀了民族文化基因,产生民族文化认同感,传承了民族文化。
三、关联传统节日文化材料,拓展学习空间
中国传统节日是千百年来在农耕文明中慢慢孕育形成的,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内蕴。每一个节日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中华文化的精髓,而且也从不同侧面见证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进程。在千百年的传承中,它们有效地体现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教材选编与传统节日文化有关的课文,就是让学生接触传统节日文化,渐渐走进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处。而这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课文学习的同时,适时拓展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课外学习中对感兴趣的节日文化进行深入探究。如,六年级下册的《十五夜望月》,是一首写中秋节的诗歌。诗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中秋本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但在这样的月圆之夜,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享受团圆的欢乐。受各种各样原因的影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大诗人苏轼在中秋夜发出的感叹。可见,在中秋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人们的愿望与现实之间有时是难以完全吻合的。对这种不完美,历代的诗人写出了许多诗词。在学习《十五夜望月》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搜集,并以“中秋节的诗词”进行交流展示。六年级学生的信息搜集及阅读能力足以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刘禹锡的《八月十五桃源玩月》等,成为学生讨论交流的焦点。这些诗词的交流展示,使学生对中秋这一传统节日文化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节日的种种习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创造出来的,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模式传承下来。它丰富的内涵、美好的期盼,寄寓着人们对真善美、假恶丑的朴素理解,蕴藏着爱国、奉献、民主、友善、平等等各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发挥节日文化的育人功能,扬弃那些不适合当今时代的因素,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促进他们精神的成长,形成健康的人格。节日文化的课文承载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学生文化底蕴的伟大使命。雅斯贝尔斯说得好:“教育是人的灵魂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知的堆积。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节日文化教育,既是课文学习的需要,又是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开展语文实践的需要。我们要重视发挥其以文化人的功能,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丰厚他们内在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这对提升全民的凝聚力、向心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褚宏启.核心素养的国际视野与中国立场——21世纪中国的国民素质提升与教育目标转型[J].教育研究,2016(11).
[3]叶枚举.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阅读价值”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0(02).
[4]刘黎明,张鹏君,张媛.核心素养视角下语文课程的国民性培育——基于统编初中语文课本的分析[J].2020(03).
作者:王琴 单位:江苏海安市南莫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