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新课改更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教师要创新思维方式,通过制造冲突、创设语境、改善核心素养评价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丰富语文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素养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根本体现。“核心素养教学模式”理念将角色、读者等融入核心素养教学中,突破了传统观念对于核心素养过程和结果关注较多而产生的限制,并能为核心素养教学提供全新的思路。
一、制造冲突
好的核心素养任务除了有明确的语境外,还要制造情感冲突或认知冲突。制造情感冲突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文题目时给学生带来情感冲击,让学生平静的情感突然被激发出来,这种情感变化是核心素养的初始动机和语言生长的内核。如“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的核心素养教学任务:儿子不愿意赡养已经年迈并且多病的母亲,于是决定把她从山顶丢下去。到了傍晚,儿子说对母亲说要背她上山走一走,母亲用尽了全身力气才爬上他的背。路上他一直都在思索,如何把母亲从山上丢下去。突然无意间低头看到母亲偷偷在往路上撒豆子,他很气愤地问:‘你撒豆子是什么意思?’‘傻儿子,你等会一个人下山迷路了怎么办。’……”上述题目相信很多人读后都会激起情感波澜,无疑会引发学生对“母爱”“亲情”“人性”等的思考,激发核心素养热情。但制造情感冲突绝不是煽情,如“鲜花对细雨张开小喇叭,说:‘感谢你滋润我,使我这般美丽。’细雨轻声说道:‘还是感谢春风妈妈吧,是她唤我这么做的。’请以“感谢”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这种作文题目运用滥情的语言以及拟人的手法,提出一个“感谢”话题。但这种虚情假意的感谢根本不会引起学生情感的波澜,激发不了核心素养兴趣,最终学生只能写一个感恩好人好事之类的俗套作文。
二、创设语境
核心素养是书面语篇的建构行为,需要读者具有丰富的、海量的词汇,丰富的句式和大量的文章格式和套路,满足千变万化的核心素养教学模式的要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书对于核心素养有益,就是因为书面文本拥有大量的词汇、表达和篇章知识,尤其是语用交际知识,是一个优秀作者所必需的。语篇是语境的产物,语篇是否和语境相吻合直接影响表达是否准确、得体。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在语境中教语言,这一点可以从教材的口语交际入手。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可给学生创造一个交际的环境。比如,在“与人交流用语文明得体”这一口语交际教学中,可让两名同学模拟如下情境———在公交车上,你见到了小学同学小明,小明的妈妈是你小学班主任李老师,你该如何跟小明打招呼并且向他转达对李老师的问候?这样学生通过感知情境就能总结出说话得体的方法。由于文体本身就包括了思维方式和交际方式的信息,因此如果学生学会灵活地运用文体知识,也就等于收获了一些核心素养的策略。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要加强他们的文体意识。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运用自我提问等方式来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表达。诸如:“我的文章开头是否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我的文章是否更加容易进行阅读和浏览?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否和主题有关?文章的结尾是否能够让人们产生联想?……”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反复审视自己的文章内容,转换自己的角色,从读者的角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改善核心素养评价
要想改善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诊断学生在核心素养中存在的盲点,有针对性地改善。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要做到细致科学。文章是一个人生命情感的真实流露,虽然从语文学科的具体特点进行分析,核心素养其实就是一种复杂的,融入情感和思维的活动。然而对于作文的评价,应尽量用相对科学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对此,可以借鉴美国俄勒冈州“西北实验室”开发的“6+1要素”核心素养评价模式———列出作文的七个特征:思想和内容、结构、口吻、措辞、流畅、惯例和呈现。此评价模式将所有的特点具体地划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三个层级,二级指标,而所有的二级指标层级中还可以细分出三级指标。所以,教师在批改、评价时就具有其标准,也就能有效避免在作文评价时出现的过度使用批判性评语和放大思想教化功能的问题。洪宗礼学者在《核心素养,相辅相成》中明确提出“阅读与核心素养相关,而且是难以进行分割的”。从心理来看,阅读是提升学生们核心素养兴趣的主要方法之一;从内容上分析,大量的高质阅读可以为核心素养提供丰富的素材;从核心素养技能而言,它能够精炼语言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技巧。
参考文献:
[1]姜树华.对语文核心素养认识有三[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6(4).
[2]李作芳.不一样的课文不一样的教———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J].小学教学参考,2015(19).
作者:吴燕子 单位:甘肃省通渭县西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