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在高语阅读教学中的融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流行文化在高语阅读教学中的融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流行文化在高语阅读教学中的融入

摘要:流行文化,是深入到人们生活中并被人们所乐于接受的文化。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优秀的流行文化,可以加强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而且流行文化是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它能够巧妙连通学生与陌生的语文阅读材料,既可丰富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又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流行文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教育学家陶行知说:“人才的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当然原有的文化是文化,从原有的文化中生发出来的流行文化也是涵盖其中的,如以计算机的出现、普及作为背景,进而兴起的博客、微信、网络语言、影视作品、流行音乐等,都代表着流行文化,成为当下人们生活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并影响着人们的交流方式及接受信息的方式,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青少年尤其喜爱这种流行文化,甚至流行文化已然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可将流行文化内容融入其中,这既顺应了学生的兴趣,也满足语文课堂对多元文化的需求。当然,教师要选择一些进步的,映透着人文内涵的流行文化,体现其自身的真善美。

一、利用流行的影视作品,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们在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的基础上,会追求更高级的精神生活,而影视作品就是在人们这种需求发生变迁后兴起并流行起来的。影视作品是流行文化的一个标志,影视作品创作者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或利用影片描绘一个场景,追溯一个故事,或阐述某种情怀,表达某种思想等。这些会与文学作品有重合之处。但是影视作品“意美感人,音美感耳,形美感目”,形象、直观、生动,是文学作品所不及的,因此,教师可借用影视作品这一流行文化形态来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取长补短,用画面的直观感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美,将课堂有限的空间、时间无限扩展,让学生进入到影视作品的美好天地,呼唤、挖掘文学作品的抽象意蕴。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例,这一优秀的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通过这一评价,可见它在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性。这篇文章是以一名富有使命感的记者通过自己的主观印象,以客观事实作为基础而创作出的,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绝,对新生、解放、自由的渴望之情。结构明晰,语言准确简练流畅,其情浓郁隽永。一般来说,涉及到历史的篇章不容易被学生接受,一方面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学生都对枯燥乏味的历史充满抵触情绪。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理解,教师可以放映一些涉及纳粹时期社会现状及犹太人悲惨命运的影片,如比较流行的影视作品《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等等,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并理解文章主旨。再比如学习一些小说名著时,为了弄懂人物的性格,教师可以找来一些影视作品,让学生结合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去认识,比如《雷雨》《林黛玉进贾府》《边城》等。科技文也是不好理解的,在高考中又常常出现理解科技文的题型。由于这类文章科技含量大,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不过由于这类文章涉及科技的内容具有神秘色彩,常常会令学生产生好奇心,喜欢探索。因此,教师更要借用有关记录片来降低科技文的阅读难度。比如,教师在讲解霍金的《宇宙的未来》时,便可为学生播放霍金的另一著作《时间简史》。

二、利用流行的新媒体平台,实现课堂内容的拓展

当今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坐在家中打开手机,便可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消息阅览,还可通过留言进行互动。互联网打开了全新的世界大门。需要阅读积累的高中语文课堂完全可以将这一流行的新媒体文化作为一项教育资源应用起来,建立属于自己班级的公众号平台,根据所讲解的内容进行知识延伸,并将所延伸的知识放到公众号平台,学生可在留言处发表自己的看法,实现课堂内容的拓展学习。这种阅读不限制时间、空间,可以随时进行,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应用起来。新媒体平台成为折叠式的另一无形课堂,对学生的语文素材积累发挥重要作用,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学习曹禺的《雷雨》一文时,学生感叹戏剧里的人物被命运玩弄于股掌的无奈。为了加深学生感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应用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知识链接学习,例如叙述《俄狄浦斯王》的故事,以及心理学上的“墨菲法则”,认识到一切看似不合理的事情实际都具有合理性,如果想避免某件事情的发生,它就会发生。再比如,在讲解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利用公众号平台进行其他著名演讲文章的链接。如《比尔•盖茨哈佛大学的演讲》《李敖北京大学演讲》《李开复浙江大学演讲》等,让学生领略伟大人物的风采和睿智。

三、利用流行的网络语言,打造风趣幽默的课堂氛围

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就如爱因斯坦所说,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学校所规定的的功课就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领受”。怎样将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呢?首先,课堂氛围应使学生感到愉悦的,这主要是由教师来决定的,教师的讲课方式是否活泼有趣,教学的内容是否丰富吸引人,教师的语言是否风趣幽默等等。语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一方面传授知识内容,另一方面调动课堂氛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沟通师生间的感情。流行网络语比较广泛地流行于青少年中间,所以,教师要想走进青少年的内心,必然也要在言语方面下功夫,偶尔在讲课的语言中加一点网络语进行调侃,让学生觉得教师是贴近他们的生活的,其自然也会与教师拉近距离。比如,在讲杜牧的《阿房宫赋》一文时,当讲到阿房宫建筑宏伟奢华,宫中生活荒淫、奢靡的时候,教师可让学生站起来用文中的句子总结,接着在评论阿房宫多么宏伟的时候,可依据网络语进行总结:“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那种壮观的程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当讲到秦始皇无道导致农民起义,阿房宫被焚的时候,教师可用:“扎心了,老铁。”这些话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不至于面对这一沉重的内容时感到压抑,而是能随着轻松的课堂氛围跳出历史,又从观看的视角进入历史。一节课45分钟,教师不会一直讲下去,有时候还会提问,当有学生回答不出时,教师也可以用网络语免除该同学的尴尬。如:“我们陷入尬聊。”当课堂出现小插曲,如粉笔断掉,或者多媒体的网络打不开,教师都可以用网络语:“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的玩笑解决。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感知到教师是愿意贴进学生生活的,更有利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展开。可以说,流行文化并不都是粗俗的,其中也暗含一些闪闪发光的东西,可被用作教学资源,对课堂进行一种点缀。所以,在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运用流行文化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实现课堂内容的拓展,打造风趣幽默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姚佳妮.语文教育与流行文化的双向选择和互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6).

[2]毕泗建.试论流行文化视野下的语文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2008,(5).

[3]徐景一,王迎春.浅谈流行文化和世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8,(10).

[4]孙姗姗.流行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8)

作者:陈丽丽 单位: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