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解析(4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解析(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解析(4篇)

第一篇: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

摘要:为了调动学生阅读小说的积极性、提高其阅读能力,文章首先论述了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即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巧妙提问。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只有通过阅读,通过继承人类文化传统,取得与社会对话的文化语境,才能实现从童年到成年的转变,才能成长为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1]阅读的重要意义决定了阅读教学在中学生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现用的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阅读篇目涉及古今中外的优秀小说,风格多样,并且塑造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初中生的小说鉴赏能力,要求初中生能够了解小说这种文学样式,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2]但现阶段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显,笔者将对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策略。

一、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教师教的问题和学生学的问题。首先,教师教学方式单一,习惯于在课上以情节为基础,结合环境来理解人物,思维模式比较固定,小说的教学方式长期僵化。即使是小说这么有趣的文学体裁,多数教师还是习惯于我讲你听,以知识的权威拥有者和传授者自居,在课堂上没有和学生进行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对话,有的教师甚至只是“满堂灌”和机械的“填鸭式”教学。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扼杀了学生学习小说的积极性。其次,大部分初中生对真正学好小说并没有兴趣,只是为了成绩而学习小说,对小说缺乏兴趣和基本的了解。应试教育下,初中生对教材中出现的小说的概念就是学来应对考试的,那些精心编选入初中课本的小说,大都是名家著作,无论是语言文字,篇章结构还是表现手法,都堪称是典范之作,非常适合初中生阅读与训练,但初中生对此却没有兴趣,没有从课本中拓展开来,走向课外的小说自主阅读,这种为了学习而学习的态度自然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第一,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初中生的认知、感情和创造,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想说、会说。同时,注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教学氛围里,师生平等相待,学生才会变成一个敢于主动探索的个体,主动展开与教师、同学、文本的对话。此外,教师还要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给予其不同方式的引导,坚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用全面、发展、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学生,有耐心地指导每一位学生。第二,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一篇小说,人物和情节的描写都依靠作者的文字。因而,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进行朗读、默读训练,通过默读学生可以掌握文意,朗读重要情节则能带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切实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将小说改编成课本剧并分角色进行表演,学生不仅对人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还能锻炼写作和表达能力。由此,引导学生从字句之间品读小说,并在同学之间分享,一起交流这篇小说的写作特色,学习文章的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尝试总结作者描写人物,展现情节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些争议性比较强的小说,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开展辩论赛,锻炼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有理有据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另外,导入方式也要精心选择,灵活多变,这有助于学生对整篇小说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小说的积极性。第三,巧妙提问。在课堂上巧妙地进行提问,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人物情节,并且激发其学习小说的兴趣。问题首先要有价值,学生可在思想上受益,在实践中受用,不要为了问答而问答。其次,应以思考性问题为主,以记忆性问题为辅,这样既能解决小说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问题还应具有启发性。小说本身有许多值得学生思考的地方,在关键处提出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就能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对学生知识的整体建构也有很大的作用。为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分析教材,理清教材的重点、难点,找准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来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提问。最后,提问要注意把握时机。比如,在学生思维转折处提问,推动其发散思维。

三、结语

小说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价值。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研究一直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也是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希望能对促进初中语文现代小说教学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尼尔•波慈曼.童年的消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张晓 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第二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逻辑思维探析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语文作为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必须不断改进内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正是中学生思想、行为及价值观日趋成熟和完善的关键阶段,教师应该通过一系列的阅读教学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锻炼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以达到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逻辑思维

语文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之中,有着深厚的文化沉淀和积累。语文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学抒情和感性的独特之处,有着深刻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意蕴。因此,语文教学往往注重情感表达,而忽略了逻辑思辨。在全球化科技革命的浪潮下,新一代学生理性力量的培育和逻辑思维的形成越来越重要。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把握新时代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将新思想、新方法注入到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逻辑能力的学习、训练和培养。

1.革新语文阅读观念

西方重视哲学思辨,中国注重感悟审美。现代教育必须用世界眼光看待中西差异,取长补短,汲取营养,从而储备完善、合理的教学经验。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任何学习行为和活动都离不开学生对具体文本的思考和重要内容的提取。但是,由于学生个体间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差异较大,阅读能力和质量千差万别。一方面,传统的语文阅读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感受。语文阅读走进了“老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的死胡同,教师将教学重心全部放在了对文意的梳解、知识点的整理和情感的抒发和共鸣上,忽略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点和培养。师生之间疲于应付考试,使学生丧失了对阅读的兴趣,也使语文阅读教学丢失了应有的意义。另一方面,中国的学生自幼接触语文知识,由于语言习惯和生活惯性,学生自然而然缺乏对语文学科应有的重视,而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这就导致了学生阅读理解的方法不足、能力不够。比如学生在看到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时,心里便会暗示自己:“这不就是一篇普通的写景课文么,肯定是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我又不是没见过长江三峡”。这就造成了学生在阅读中重“知”而不重“思”,他们希望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自我片面的经历体验直接得出结果,而不愿在阅读中通过提出质疑、比较分析,进而找出新思想。这对学生主体自我意识的培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师应革新语文阅读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总结阅读方法,认识思维规律,从而扭转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偏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对文章略读和精读的能力,从中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单元式逻辑阅读教学

语文学科中的文学佳作虽然浩如烟海,但是学生在阅读作品时是可以发现其内在规律的。这就需要老师适时给予一定的启发,指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根据文章的特征和思路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在内心建立属于自己的结构框架和答题模式,而不是漫无目的地进行阅读。首先,在阅读训练中,学生应明白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学生必须要学会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是阅读能否顺利进行下去的基础。学生在看到一篇文章时,必须要先审视文章的题目,和作者换位思考,想象如果自己是写文章的人该如何表达情感,想要给读者留下哪些问题。教师应让学生分别站在文中不同人物的立场上,体会人物当时的心境和感情。学生通过这些心理预设,既能训练自身的表达和写作能力,又能培养对文章解读的思维创新能力。其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对文章类型进行单元模块的划分。以学习文言文《逍遥游》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文言文基础知识分为动词、形容词、名词、副词、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几个板块,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归类。在激烈的讨论下,学生会发现文言文中每一个字、词在不同的位置和背景下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比如“其”仅在《逍遥游》一篇课文中便有三个含义:在“其名为鹏”中表示代词,意为它的;在“其负大舟也无力”中表示代词,暗指水;在“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中意为是……还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对具体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更加深刻,而且对文言知识的分类也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倘若学生再遇到其他文言文,便能迅速从自己建立的知识框架中找出答案与之对应,灵活运用文言知识。文言知识具有言文分离、古奥难懂、分散琐碎的特点。教师也可以根据此特点,进行小型的单元自测模式,把具有相似性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完此单元后及时测试自己对文言知识的分辨和掌握能力。这种单元整合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对现代诗和现代散文的主题分析中。学生在阅读中应迅速把握它们在出题时侧重点的相似性和一致性,培养自己的题感。最后,根据情感倾向进行单元式的划分。每一位作者在写作文章时都怀有不同的情感,有的抒发爱国壮志、有的表达家庭温暖、有的表现分离之苦;有的情感如波涛汹涌、有的情感如涓涓细流,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情感或主题进行分类,把它们归纳到不同的知识板块进行统一的比较和把握,理清文章的脉络,训练理性思维的逻辑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启发学生从文章的共通点中归纳固定的答题模式,以便在考试之中灵活运用。当然,教师不能为了应试教育而忽略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和个性化理解,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学习见解和解题思路,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针对性的指导。

3.文体式逻辑阅读感知

高中课程经常出现的文体常有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三种。随着年级的递增,这些文章的难度逐步提高,导致学生在阅读中无法准确把握文章的思路和重点。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清每种文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是议论文,学生可以在阅读议论文的过程中归纳其答题技巧,并总结出常见考点。如议论文以论点、论据、论证过程为文章主干。论点常常是总结性的词语或句子,它在文章出现的位置不同意味着它有不同的作用。论据是对论点的进一步阐释和补充,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是连接论点和论据的纽带,一般分为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当学生充分了解了议论文的文体结构后,就能快速地梳理文章的逻辑顺序,把握文章整体格局。其次是记叙文,学生需要掌握记叙文最基本的六要素,以叙述事情发生的经过、发展、高潮、结果为重点,根据故事情节的层层递进整体感知文章。最后是说明文,说明文意在向人们介绍事物、说明事理,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因此,只要学生掌握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就能攻克说明文答题时的困难,快速找出问题的关键线索和答案。以课外阅读《珍惜时间》为例,教师在讲解时应先让学生通读文章,掌握文章大意,辨识文章的文体结构。当学生确定其文体是议论文时,我们就可以根据之前讲过的议论文解题步骤,对文章进行更加细致地解读。如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我们要珍惜时间”,它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如何珍惜时间”、“为什么要珍惜时间”、“时间是什么”。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三个分论点“珍惜时间就是要合理安排时间”、“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今日事今日毕”。通过对总论点和分论点的梳理,我们就能找出第一部分的论据“中国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黄舸珍惜不断流逝的生命,让快乐永远伴随在别人左右。”学生在听了教师对文章第一部分的解读后,便能以此为参照,运用理论知识独立解题。由此,学生在不断夯实基础知识的层面上,充分扩充自己阅读量,在比较文体的理论差异之中分析文章、锻炼语感,从而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感知能力,将理性思考和感性认识有机融为一体,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4.批注式逻辑阅读能力培养

高中的语文阅读训练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制的,学生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快速找到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关键句子,从而理解和把握整体文章布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对学生进行批注阅读的重要启发,无论一个学生的记忆力有多强,他都不可能在考试中准确记忆和把握所有文章的段落大意和主题线索,而使用一些代表某种理解意义的符号在文章中进行圈点、勾画,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降低理解难度。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批注式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用简洁的语言和符号在文章的字体行间进行清晰的标注,提出问题、标记线索、写出评价,以促进对阅读的深入。通过这种动态的思维过程,学生能够边读边悟,边写边思,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阅读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标记文章中蕴含的丰富点进行阅读。以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篇课文为例,课文中含义丰富、耐人寻味的关键句子,往往是我们发现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文中有这么一段话:“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作者回到园子中看到留下的车辙,想起母亲无时不刻的关爱和牵挂。句子中实则暗含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启发,母亲和地坛已经合二为一,也早与作者融为一体。所以,学生只要能够找出文中的这个关键性句子,就不难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了。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阅读中进行联想与评价式批注。以《祝福》为例,学生在刚刚接触此篇课文时应注意回忆作者鲁迅以往的写作风格特点,通过和以前学过的作者的其他作品相比,对此篇文章的主题和感情进行一定的预设。比如鲁迅先生作品中一贯的朴实冷峻的语言风格和激愤的情感色彩,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进一步揣摩作者在《祝福》中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控诉。同时,在阅读中进行标注和评价:鲁迅先生对旧中国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感;注重与《阿Q正传》进行比较等等。这样,学生们能够自觉由文本迁移到文外,得到更多相关知识和文本信息。总之,这种阅读方法不仅能有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归纳整合重点、提取关键信息,更能在无形之中锻炼学生的独立表达和逻辑思考的思维能力。

5.结语

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有机结合。因此,逻辑思维能力对于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通过不断改进自身教学将阅读教学和逻辑思维培育巧妙结合,丰富阅读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使语文教学得到实质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田本娜.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J].教育科学研究,2007(09):42-45.

[2]王跃平.语文课堂中思维教育的重点应是逻辑思维[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04):109-111.

[3]武永明,卫灿金.语文课程标准“发展思维”目标与实施的科学性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7(06):12-16.

作者:何佳 单位: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

第三篇: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用

摘要:阐述了思维导图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调查揭示了初中阅读教学存在三大问题:初中阅读教学观念未能与时俱进、初中语文知识内容未能清晰记忆以及初中生阅读之后的“输出”能力偏弱;分析思维导图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可以帮助转变教学方式,发散思维进行开放性学习以及构建图式,并帮助初中生更好地记忆知识点。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1]。我国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将“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可见阅读教学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第四个关键阶段即7至9年级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会学生阅读,构建系统化的阅读知识至关重要。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关联与相互隶属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有利于学生构建系统化的阅读知识结构。本研究借助问卷和访谈分析的方法,调查了H市8所中学的初中语文师生群体,从小样本层面揭示当前初中阅读教学现状,并针对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试图将思维导图融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旨在为初中生能有效地进行阅读学习提供指导,也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性。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越发重要。调查表明,重视阅读教学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一致共识,但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却不见明显的提高,从而使学生和家长质疑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在访谈调查阶段,63.7%的学习者认为“语文阅读教学课听讲与否都没有太大的作用,阅读都是由自己感悟而来”;49.7%的学习者认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并不高,有些学生认为老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只一味地去讲解文章,导致学生对阅读提不起兴趣;”52.1%的受访者认为“阅读知识繁杂琐碎,难以把握。”进一步分析表明,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初中阅读教学观念未能与时俱进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之一: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以及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2]。但传统教育观念使不少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依然采用灌输授课的方式,教师讲得多,学生的自主活动少,导致学生对语文阅读兴趣不高。例如,在G中学某李姓教师在主讲《猫》这篇文章时,教师讲授35分钟,学生思考和回答时间10分钟,在时间安排上就可以看出李老师采用了灌输式教学以及教师为中心的理念。再者,李老师在初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时,采用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分别找出3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时,只给了学生1分钟时间。学生尚未进入阅读状态,教师已经开始“手把手”教学模式,让学生跟着教师勾画出《猫》的故事轮廓。其实这部分内容可以还给学生,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小组教学。由于这个环节缺少学生的参与,在下一环节细读课文、感悟情感的时候,学生就表现得很被动。此后一个星期的随机访问调查表明,学生对《猫》这篇文章的内容以及情感体验都印象不深了。从上述案例不难看出,教师为了能够讲授“更多的知识”不断地赶课,学生参与课堂较少,导致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知识的掌握不深。一味地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失去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实则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学习。

2.初中语文知识内容未能清晰记忆

大语文观认为: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从大到宪法制定与外交措辞,小到日常简单交流都与语文息息相关。正因为语文无处不在,就会给人一种杂乱无章,无迹可寻的错觉。笔者认为语文就像人们常说的散文文体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如果我们无法抓住语文的神韵精髓,只是停留在外在的散乱,就没办法将语文的知识内容系统化、整合化。因此抓住语文的精髓,构建系统的语文知识内容十分重要。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重视考点的讲解或将阅读内容细分为几个部分,却忽略了原有的文章架构,从而大大影响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悟和理解,使得学生对语文阅读内容的了解非常片面,内容支离破碎,缺乏系统化。另一方面,学生对于知识点以及答题技巧等没有较好的方法来归纳整理,以至于记忆模糊混乱,导致原有知识经验概括水平低下,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迁移的能力,使得初中阅读教学有效性不高。正如语文教育学家魏书生所说:“学生普遍感觉,别的学科知识结构很清楚,每天,每节课讲的知识都是一环扣一环,而语文呢,别说少听几节课,就是一个月不上语文课,语文成绩还是原来那样。”[3]再如,教师进行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就是对文本的解读,那到底文本的解读是要干什么呢?往往学生都不知道,只会跟着教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解读文章,可能到最后都不知道解读文章都要做什么。如图1所示,如果能把解读文本的任务内容按照主次关系列出来,便能清晰明了。由图1所知,作者把解读文本的思维导图画成树,将解读文本当作树的主干,由主干分出两支次主干分别为思想内容、重点语段和表达形式,再由两个主干分别分出三条二级次主干,思想内容这条分支分出词、句、段二级次主干,再由词分出词①、词②三级次主干,再从词①、词②分出含义、情感的末支。从上图可以知道,解读文本主要从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着手,思想内容主要是通过分析文章重点语段中的词、句、段,通过分析重点语段中的词的含义和情感以及句子的思想和情感、段的思想中可以得到的经验、教训、启示,与段中情感产生共鸣、展开联想、激起批判。表达方式主要指文章的表现手法、修辞、语言特点,在分析文章修辞时要对其表达效果进行探究,进一步对修辞内容进行仿写。此思维导图清晰明了地将解读文本的任务内容构建出来,有根有据,就像我们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需要一张地图,选择要到达的目的地、方向、路线等。

3.初中生阅读之后“输出”能力偏弱

阅读是将信息读进脑子里,就是“输入”;说话、写笔记、绘制思维导图、考试是将理解信息透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就是“输出”[4]。而且这种情况也只是了解到了文字表面的意思,在描述文章主要内容时无法抓住文章的重点,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台湾学者胡雅茹[4]将阅读理解力分为4个层次。第一是掌握关键要素5W2H(Who,What,When,Where,Why,How,Howmany,Howmuch)。第二是掌握重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三是了解隐含的意义,了解阅读内容与自己的关系。第四是如何运用在自己身上。在第一个层次中掌握关键要素“人、事、时、地、物、因、果、成本”,同时掌握重点间彼此的逻辑关系,就可以分析出“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是怎么样表达的”。如果教师只教授输入的办法而没有输出的办法,这便是一种理解文章效果较差的方式。但是如果在学生输入信息之后将信息加以系统和整理,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文章的内容和情感,才算是真正地理解文本内容。调查表明,现今多数教师反映复述课文内容之类的题目得分普遍偏低,学生很难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复述,或者不够简洁,或者“缺胳膊少腿”。阅读是输入,表达是输出,阅读过并不代表阅读懂,最多也只是一种假懂的状态。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优势

从上述调查可知语文阅读教学成效不佳的原因之一是在学习知识后没有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之系统化。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从本质上是一个知识迁移的过程。认知结构理论代表人物奥苏贝尔认为迁移发生取决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稳定、概括和包容程度,也就是说影响学习迁移的一大原因就是对已有经验的概括能力。换句话说,对已有经验概括水平越高则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越深刻,可以迁移的范围就越广,迁移效果就越好,反之亦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阅读知识后,最大程度将较为零碎的阅读知识进行整合化、系统化。

1.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在19世纪70年代初期创立的一种新型笔记方法。它是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的一个简单、高效、形象化的思维工具,能够全面调动左脑的关于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的思考能力以及右脑的关于图像、想象、颜色、空间等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其图文并重等多种特点使得思维导图很快就传播,最早传入中国时主要运用于“学习困难学生”,后来广泛运用在各个行业中。思维导图以图文并重的形式,将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互关联的层级关系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便于人类储存信息。东尼•博赞认为思维导图有以下的几个特征:(1)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2)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3)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4)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因此思维导图在表现形式上是树状结构的。思维导图的放射性结构反映了大脑的自然结构,它对以笔记形式出现的知识体系进行快速构建与扩展,从而得到一张所有相关的、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的清晰和准确的架构图,这张图可以帮助学习者快速有效地进行知识的管理。简言之,就是可以利用它帮助我们学习、思考及解决问题,使我们的思考过程可视化,最大限度地使我们的大脑潜能得到开发。再者思维导图是使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想法;它是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他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如果我们把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有条理化的图式储存在大脑中,学生就容易在遇到不同的事件中迅速地找出与已有经验对应的图式的符号性表征。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学科教学中,一方面,可以结合学科知识开发学生的左右脑智力,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运用思维导图将看似杂乱无章的语文阅读知识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建立记忆链接,便于学生储存知识内容。

2.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转变教学方式,尊重个性

“新课程”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是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个人分析和解读,却忽略了学生自己的多样性。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并以此促进“教师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念的改变,更加重视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前提是其本人对文本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并建立对阅读文本的认知图式。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也必定会掺杂学生对文本材料的感悟和思考,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思考都是不同的,所以绘制思维导图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再者,思维导图是用图形线状以及文字的形式展现的,学生在选择色彩和线条以及构造的过程中均会体现学生的个性。因而,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自我肯定的能力。

(2)发散思维,开放学习

思维导图是使用一个中心关键词或想法以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图式,是一种将放射性思维具体化的方法。思维导图通过关键词连线图像和色彩将与事物相关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并以图像和色彩把这一过程放射性地画出来,学习者可以通过关键词进行联想和想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快速地联想到文章的文本内容、情感内容、生字词结构以及文章线索等。思维导图以一个中心为主向四周辐射分支,这种构建模式十分符合人体大脑的发散思考,它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得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每每都有新鲜的感悟出现。

(3)构建图式,启动记忆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学生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了指导和创建情境的作用。建构主义将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中心,强调学生自主的知识探究主动发现以及主动建构的过程。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阅读教学符合建构主义理论,有助于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究。学者张必隐在《阅读心理学》中提到理解一段篇章实质就是发现合适的图式。依据图式理论,阅读理解过程即给合适的图式填充新内容使图式具体化的过程。填充的内容可以是阅读材料的直接信息,也可以是读者通过阅读材料之后所得到的或者推断出来的信息和感悟感受。思维导图的构建必然是以一定的材料为基础,因而充分发掘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习者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和意识图式。思维导图的创意理念与阅读的图式理论是相符的。学生进行文章思维导图图式构造,实质上是以内化了的知识,并通过知识的构造外显出来的知识图表。这种运用内容构建框架,或者是在理解文章的内在联系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快速记忆和长久记忆,这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第2版.杜殿坤,译.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84:167.

[2]孙俊三,雷小波.教育原理[M].第3版.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3]魏书生.教育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5.

[4]胡雅茹.思维导图阅读法[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8.

[5][英]东尼•博赞,巴利•博赞.思维导图[M].卜煜婷,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1.

[6]燕良轼.教育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5.

[7]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作者:王初薇 王琳琳 单位:惠州学院

第四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摘要:文章结合实际教学,就如何提高农村小学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行了探究,包括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知道怎么读、读什么、如何读;抓好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打好阅读基础。

关键词:农村小学学生;语文阅读;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应当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培养思维能力,使学生具备阅读和写作的能力。笔者就如何提高农村小学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才会主动去阅读,才能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才会运用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达到提升的目的。第一,创设阅读好作品的氛围。与其逼着学生被动阅读,还不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调动他们阅读的内在情感需要。教师要常常分享自己阅读书籍后的感受,用现身说法的形式激起学生情感上的认同,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想法。教师还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搜寻一些关于读书的好句子进行点评、分享,从而激励学生对好作品的渴求,产生迫切阅读的想法。第二,运用榜样的感召力让学生渴望去阅读。古往今来,大多对人类有贡献的人,都是博览群书、勤奋好学之人。因而,教师要经常通过延伸拓展向学生介绍一些爱阅读的历史人物、学者、名人和身边的人,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第三,运用故事的吸引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故事类图书,先通过声调和口吻的模仿分角色朗读,再讲解书中人物的言谈举止细节、生活情景细节、自然景物细节等,把学生引入一个丰富有趣的情感意境中,让学生参与到阅读活动中。第四,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其主动探究阅读。学生的阅读需求是进行阅读活动的源泉和动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促进学生阅读的内部驱动力,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可以根据具体内容设置问题,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激发其阅读的欲望。此外,教师也要抓好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促使学生形成理想、求知欲、审美的趣味等深层次的长远的阅读动机。第五,通过活动促进学生阅读。学校可定期组织或学生自发举办各种形式的读书会、朗诵会、故事会、报告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名著知识擂台赛、辩论赛、百家讲坛、课本剧表演、阅读之星评选的相关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使学生的口才更出众,胸怀更开阔,思维更敏捷,境界更高远,精神更卓拔,视野更宽广。

二、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知道怎么读、读什么、如何读

只有阅读的兴趣是不行的。笔者认为,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阅读。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的引导者,要经常给学生传授一些好的阅读策略。第一,快速阅读的方法。速读法就是要求学生对所要阅读的刊物,不出声、不转移视线、不辨别而能行之有效地阅览的形式。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地浏览过程中聚精会神,思想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走神,且能做出较快的判断。第二,简略阅读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学生学习知识的需求,让学生有意识、有选择地阅读书籍的有关章节,并进行很好的运用。第三,精确阅读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让学生对书籍的某些细节或章节,聚精会神,一句一句地、由外到内地精确阅读的方法。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描写细腻、典故较多的文章,指导学生进行精确阅读。在精确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全神贯注,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四到”“三边”,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养成认真阅读的良好的习惯[2]。

三、抓好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打好阅读基础

识字是学生进行大量阅读的基础。要正确认字,必须掌握一定的识字量,而且要掌握字的音、义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新的变化,才能顺利地看书、阅读,从而感知文章的内容。此外,还要训练学生理解相关词语的能力。汉语词汇量大,构词方式多,词义复杂,我们不能要求学生都能掌握。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切合实际的练习,指导学生利用具体的、可感知的图画、姿势等各种方式理解相关的词语,或者是利用近义、反义词的感情色彩等方法来加深对词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自由读、指读、“开火车”轮读等方式,让学生揣摩文本,再用直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抓住表现文章中心或主旨的关键词句。总之,笔者认为,对于农村小学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套用,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摸索一条适合自己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定位,找到破解的方法和路子,才能提高农村小学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贾雨林.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J].学周刊,2013(7):165.

[2]张玉卿.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学周刊,2012(2):105.

作者:段琪昌 单位:甘肃省通渭县常家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