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环境下残疾人扫盲教育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远程教育环境下残疾人扫盲教育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远程教育环境下残疾人扫盲教育探索

[摘要]2018年起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承担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残疾人青壮年扫盲教育项目,边实践边研究,探索了线上线下残疾人扫盲教育途径。一是,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和残联系统联合,并整合广播电视大学和残联系统的人力资源,共享经验,取长补短开展扫盲教育实用技术培训、娱乐活动相结合等,效果较好。二是,采取短期线下集中培训与长期线上坚持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扫盲教育,送教上门,深受欢迎。三是,编印图文并茂的汉文、蒙古文两种文字教材,制作录像课程和系列微课程,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提供了多媒体资源。四是,残疾学员的家庭成员和亲戚朋友开展手牵手帮扶,教师和志愿者开展手拉手帮扶,送教育、送温暖。通过扫盲教育,残疾学员接受了识字与生活常识、卫生保健、实用技术、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教育,他们的生活正在悄悄发生改善。

[关键词]远程教育环境;残疾人扫盲教育;探索实践

文盲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不平衡发展造成的现象之一,直接影响生产和人类进步,因此各国都将扫盲教育列为提高国民素质和生活品质、提升国家实力的重要策略。中国残疾人文盲数量巨大,残疾人扫盲任务尤为艰巨。根据2017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数据,目前中国残疾人总数为3404万,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总数为770648人,残疾人教育任务艰巨。

一、残疾人扫盲教育简介

为了办好特殊教育,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社会进程规划纲要》,加强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帮扶,圆满完成教育脱贫任务,使残疾人在共建共享小康社会中有更多获得感,结合“十二五”期间扫除残疾人青壮年文盲试点工作经验,中国残联、教育部、农业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制定了《“十三五”残疾青壮年文盲扫盲行动方案》,并通过全国各级残联,以行政管辖为区域,贯彻落实扫盲教育。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和内蒙古残疾人联合会共同承担该方案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落实工作。

二、残疾人扫盲教育重要性

国家宣布“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残疾人青壮年这个特殊群体扫盲教育重要性更加凸显。“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开展青壮年文盲扫盲教育,提升残疾人群文化和技能水平,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亟需弥补的短板之一。

三、线上线下残疾人扫盲教育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是开展远程教育的办学系统,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都有广播电视大学,还有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各地的学习中心,发挥其系统优势开展国家残疾人扫盲工作,得心应手。2018年、2019年两年开展扫盲教育,完成800人的培训工作,今后继续开展。

1.系统办学,整合力量,借鉴经验

(1)系统办学是指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通过各盟市广播电视大学,内蒙古残联通过各盟市残联,在内蒙古地区开展扫盲教育。整合力量是指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牵头,带动各盟市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人力资源,内蒙古残联牵头,带动各盟市残联人力资源共同完成扫盲教育,广播电视大学负责教学,残联负责经费,组织生源。借鉴经验是指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有自己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各盟市广播电视大学在其范围可以开展创造性的个性化教育活动,好的经验可推广到其他地区,共同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比如包头广播电视大学制作的扫盲教育资源微课程推送给其他各盟市广播电视大学使用。(2)扫盲教育与实用技术培训结合,扫盲教育与娱乐活动相结合,比每天集中学习扫盲知识效果更好。在青壮年残疾人当中开展扫盲教育不能像正常人教育一样进行全日制教育,而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活动,或者与实用技术培训结合起来,克服扫盲教育单一性带来的厌学情绪。比如,包头广播电视大学、呼和浩特广播电视大学的寓教于乐教育,乌兰察布广播电视大学的扫盲教育与面点制作技术培训的结合,效果较好。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1)线下阶段性集中培训与长期线上坚持学习。对集中在本社区或就近社区的残疾学员,进行集中培训。首先进行扫盲对象的培训前测试,了解其文盲程度,有利于分类教学。根据测试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教学。教师在课堂里讲授扫盲讲义内容时,一般都采取灵活的方式,循序渐进的方式,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讲授课程。同时带领其监护人上网,介绍各类线上学习资源。阶段性集中授课结束后进行一次测试,以观测集中授课教学效果。过一年之后进行跟踪调查并进行后期测试,以检验长期线上学习后的效果。学员回家后在监护人的带领下将课堂学习的内容,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多次重复学习,加以巩固。学校在网络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平台上不间断推送线上学习资源,以供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而且,线上学习是没有学期限制的,可以长期在线学习。(2)送教上门。残疾学生的学习需求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根据需求情况我们组织教师或志愿者到社区、学生家中等,送教上门,使残疾学生就近或足不出户的进行学习。一般情况下人多是集中在社区授课,人少或单独有个性化学习需求时,到家庭提供教学服务。锡林浩特市有一名学员叫吕晓东,1986年出生,智力残疾,残疾等级为3级,参加扫盲社区班学习后晚上总是抱着扫盲教材睡觉,说明这位残疾学生平时看到别人上学很羡慕,现在自己上学,感到很幸福。培训为每一个残疾家庭带来了希望和幸福感。

3.建设远程教学资源

(1)学校组织编写图文并茂的残疾人扫盲教育汉文文字教材,统一使用于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扫盲教育培训,人手一本。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特点和蒙古族残疾学生的需要,编写蒙古文扫盲文字教材,用于蒙古族残疾学生使用。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人口为2529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463万。蒙古族残疾人总数为138960人。蒙古文文字教材解决了蒙古族残疾学员的基本学习需求。(2)拟定扫盲教育远程教学资源建设方案,聘请从事教学资源制作的专业团队制作录像扫盲课程。这些教学资源能够吸引残疾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3)根据手机普及情况,利用各地教学力量,制作系列扫盲微课程,通过手机APP推送给监护人,使监护人或者志愿者帮助残疾学员学习。

4.手牵手,无处不在的学习

(1)亲友手牵手。残疾学生的家庭成员、亲戚朋友提供帮扶,经常陪着复习和重复学习,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甚至拓展学习内容,使学习者获得更多知识和兴趣。亲戚朋友的帮扶,具有无可替代作用,效果最佳。(2)社会手拉手。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师、志愿者、社区和代管机构教师为残疾学生提供扫盲教育的帮扶。这些人员在社区、代管机构或者到家庭送教上门开展帮扶,将社会的温暖送到残疾人心里,其帮扶的方式与亲戚朋友帮扶相似。自从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实施残疾人扫盲教育项目以来,通过培训使残疾学员在识字、生活常识、卫生保健、实用技术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受到良好教育。通过培训,残疾人群体的生活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些残疾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对生活有了更加美好的向往。扫盲教育增强了残疾学员自尊心、自信心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线上线下扫盲教育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内蒙古地区残疾人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笪薇.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现状及研究视角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6,(38).

[2]苏琪.论新时代我国乡村扫盲教育的新理念及其创新发展[J].当代继续教育,2018,(10).

[3]郭利明,杨现民,段小莲,邢蓓蓓.人工智能与特殊教育的深度融合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9,(8).

作者:赵玉宝 单位: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