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有效教学思考(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言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体现,初中生作文能力和水平的高低还是初中语文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志。立足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基于当前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进行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提出了对策思考。
关键词:
初中作文;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是学习语文的奠基性阶段,也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时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点和难点教学任务,就是要教会初中生写作文。作文,简单地讲,就是写文章,就是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语言描绘和表达出来。作文看似简单,实则是初中语文教与学中的“老大难”问题,一些学生在经过之前的学习之后,还是难以达到文从字顺、具体明确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真实想法,这就涉及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一、当前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师是学生作文的第一读者,有的甚至是唯一读者,在批阅初中生作文的过程中,许多老师首先都会产生共同感受,那就是一些学生的作文总是空洞枯燥,“干巴巴的”,缺乏真实性和感染力,其中有语言表达能力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文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言之无物。其次,当前的初中生大多为“00后”,从小养尊处优,缺乏生活历练和观察,一些学生从小对父母依赖性过强,生活自理能力和观察能力不强,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和认知不深刻,致使学生在写作文时找不到材料来写,从而害怕写作文,因为他们头脑中不知道写什么。此外,有的学生虽然观察能力较强,积累了一定的生活阅历,掌握了一定的作文写作素材,但缺乏作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不能很好地将材料具体恰当表达和描述出来,出现“茶壶煮汤圆———有货倒不出”的现象。
二、实现初中作文有效教学的对策性思考
1.要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注重生活中的美和细节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进而描绘世界和表达观点的前提,也是实现作文言之有物的基础,只有将周围事物和要写作的对象观察清楚、弄个明白,才能在写作中做到言之有物。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一是要有选择、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去观察;二是要按照一定的层次和顺序进行观察;三是要善于在观察中比较分析,找出观察对象的相同和不同。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和《背影》,都是作家善于观察的产物,《春》中对春天景物的生动描写就是作者长期观察的灵感结晶,《背影》中关于“父亲”买橘子的感人细节描写同样是细致观察的结果,值得初中生在写作过程中积极借鉴。
2.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阅读,通过阅读来增长见识,开阔思维视野,同时提高初中学生的识字水平、汉语语感和语言应用能力。在鼓励和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勤做笔记、勤写读书摘要、读后感和提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在通过阅读名著、经典、范文等过程中,实现知识积累和自我提升。例如,在学习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后,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阅读任务,多找一些世界名人描写师生情的文章(如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都德的《最后一课》等)让学生阅读,并让学生收集描写师生情谊的名言警句和经典句子,课堂进行交流和习作,从而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和情感教育水平。
3.要引导学生学会模仿,从习作好某一类文章开始
创造起于模仿,初中作文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模仿写作的过程。模仿具有针对性强、实施难度较小等优点,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应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对经典作品和范文进行模仿,从而逐步将学生引入写作之门。当然,模仿不等于完全照抄照搬,要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讲清模仿与抄袭的不同,防止出现学生懒惰抄袭的不良习惯。例如,在学习沈复的《童趣》一文后,可以鼓励学生回忆童年,仿写一篇童年时遇到的童趣事件,然后与沈复的《童趣》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在有趣的回忆和轻松的模仿中收获写作的兴趣与快乐。
4.要引导学生多思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好的精彩的文章,都需要深入思考和适度升华,都离不开积极的想象和丰富的思考。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充分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想象能力。尤其是,在讲述象征、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作文表达技巧和方法时,要结合学生周围观察到的事物的外形、颜色、动态等,鼓励他们积极进行合理的联想和现象,并进行现场讲解和尝试演练,从而实现作文写作新的创造和升华。作文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源于生活,离不开生活这一池“源头活水”。实现初中作文有效教学,就需要将初中作文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让初中生在深入自然、深入社会、热爱生活、学会审美和感恩中来用心、用情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我们相信,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的坚持努力,初中生的作文创作能力和学习思考能力一定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当然,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作者:孙雯 单位:无锡市堰桥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武玉龙,张丽萍.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探微[J].现代教育科学,2013(2).
[2]田春梅.浅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6(32).
[3]刘超.实现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的方法[J].学周刊,2015(23):106.
第二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探究
摘要: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首先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深入理解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努力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观念,然后知己知彼,做好教学设计,深入研究和运用“启发诱导”式、“自主、合作、探究”式、“循序渐进”式等教学策略,并根据学生实际适时辅以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以生为本;高效课堂;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高效的语文课堂,应力求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充分肯定学生的能力,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和创造性探索活动,使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得到发展,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参与问题的共同探讨,而不只是传授知识。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突出以生为本,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技能,掌握过程与方法,形成正确价值观,从而实现高效语文课堂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树立现代课堂教学观
大家都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有些教师过分相信自己的传授能力,习惯于满堂灌和一言堂,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不愿或不敢启迪学生的思维,也不愿激发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所以,教师要充分树立“以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观念,真正树立起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深入研究和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风筝》这篇课文是学生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到的鲁迅的文章,为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鲁迅的这篇文章,一位老师是这样执教的:在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把对鲁迅和对《风筝》及其写作背景等有关信息进行搜集、整理、交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办一期手抄报,内容如下:主题:关于鲁迅内容:鲁迅的身世,读过的鲁迅的作品,看过的关于鲁迅的电视节目,搜集到的关于鲁迅的照片。有关事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组办一期;小组长为主编;语文课上,每组选派一人在投影仪上给全班同学做介绍。评比:由全班评选出最佳“鲁迅”手抄报。我们可以看到执教老师崭新的教学理念和睿智的教学艺术,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他不是把预习定位在预习教科书的内容上,而是广泛搜集有关信息,这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知己知彼,做好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也是教学的归宿,更是一节课的灵魂,是教与学双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努力达到的目标。无数的课堂实践表明: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有效的课堂教学之前提,而“以生为本”是有效教学目标之保证。“以生为本”的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要有指导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教学目标的主角不是老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应直接指导学生怎样学。
2.目标要有过程化
着力点应放在学生活动的开展和学习空间的拓展上,应让学生在目标的引领下,带着问题去思索、去探求、去发现,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从而汲取知识、获得方法、体验情感,而不是让学生去复述、去记忆。
3.目标要有层次性
一个班几十名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制订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不要搞“一刀切”,要分出层次。总的来说,要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在教学《沁园春•雪》时,在“以生为本”的前提下,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可以将教学目标设计为以下几种情况:(1)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分析并学习准确生动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并体会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点;(3)体味作者对祖国山河和当代英雄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多种不同形式的朗读中不觉枯燥,并掌握了朗读技巧;通过课堂上师生合作赏析,激发智慧的火花,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借助文本传授给学生方法,既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又体现了目标的层次性,让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都有所获。“朗读”“分析”,既便于学生操作,又便于评价的落实,把具体的操作和探究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卷入”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三、打破课堂常规,优化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站在更高、更全面的角度思考教学,所求的是让教学任务完成得更完美。它所依赖的不仅是教师的智慧,更有赖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1.“启发诱导”式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这是对启发式教学最好的诠释。这里的点拨、开导强调的是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其中只是起主导作用。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位老师是这样执教《孔乙己》:学生速读全文后,教师问:“读后你们有什么感受?”有学生回答说孔乙己可笑好玩,这显然与作者所要传达的“苦人儿”主题相背离。这位教师追问:“可笑在哪里?”这时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有的说服饰,有的说语言,有的说动作,有的说神态。这时老师又问:“分析到这里,你对其没产生什么疑问吗?”有学生说:“孔乙己为什么会有这些言行举止?”此时,教师交代了这个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的社会风气。然后问:“鲁迅为什么要塑造这一形象?他对孔乙己有怎样的感情?”经过分析,学生把握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孔乙己是一个令人同情的形象”这一主题和感情基调。这样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特色,它是沿着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逻辑思维来学习《孔乙己》的,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顺着学生的感觉和思路一步跟上一步、一环紧扣一环地前进,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课堂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学生头脑灵活了,逻辑严密了,思想深刻了。
2.“自主、合作、探究”式
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只有通过自身体验和合作对话等方式,学生才能完成真正意义的构建。所以,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善于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能做的事。教师要做的是指明方向,让他们去寻找、探索。现在,我们学校在“以生为本,有效教学”教学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开展了“二二五”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正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具体体现。课堂45分钟时间,学生至少占用20分钟,老师不超过20分钟,最后师生小结5分钟,这样通过时间的划分严格限制了教师的满堂灌现象,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采用小组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的交流模式,形成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也学会了借助他人力量成就自己。在具体的合作探究操作过程中,首先,我们语文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知识信息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努力让所有的学生思维一步步跟着老师的引导走,说思考就思考,说讨论就讨论。其次,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指导学生分工要具体,讨论时,不急于发言,要先思考,争取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不怕出错,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3.“循序渐进”式“
循序渐进”一语出自《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在教学中,以生为本就得符合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规律,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议论文对于初中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我们教学时可以这样安排:分三步走,第一步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知识,包括议论文概念、议论文三要素、论点的特征及寻找方法、论据的分类和作用、论证方法和作用、议论文结构、议论文语言,并与记叙文、说明文进行比较,让学生记录在书的空白处;第二步学课文,依照学生的接受能力,以课文为载体,让学生对议论文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地理解、体会、领悟;第三步,让学生写作议论文,在实际的操作运用中加以巩固。在以后的议论文单元教学中又补充了论证方式、驳论方法等要点。这样讲授后,学生找论点、分析议论文、写作议论文都比较得心应手,觉得议论文好学好写,这就化难为易了。这样设计就是按照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心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让多媒体为高效课堂插上翅膀
一位苏联教育家曾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在今天的语文课中,多媒体教学正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生动性、丰富性显示其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兴趣,使其产生强烈学习愿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由于语文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或豪迈或婉约,或赞扬或激励。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视听情境,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这种以声音、图形创设课堂情境,代替枯燥乏味的口讲,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效率。
总而言之,今天的教育是为学生的明天做准备,我们应该不只是重视学生今天的考试成绩,更应重视学生今天的所学是怎么进行的,是学到了知识还是方法,对学生今后有多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应立足于现实,以生为本,把握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努力创造高效课堂。
作者:庄梅英 单位:福建省平潭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丁锦辉.有效备课初中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03.
第三篇:新课程初中英语有效教学探讨
摘要:
“有效教学”是指以最小的投入与精力换取最佳效益的理想教育效果。从教学实践感悟与体会出发,就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初步总结与归纳。
关键词:
初中英语;有效教学;兴趣;现代信息技术
新课改背景下,“有效教学”是教育工作者致力于实现的教学追求。所谓“有效教学”即是指以最小的投入与精力换取最佳效益的理想教育效果。那么,具体落实到初中英语学科来讲,如何真正将“有效教学”的目标落到实处呢?笔者对此进行了一番探索,现将个人的实践感悟与体会归纳如下。
一、调动学生的兴趣是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首要前提
通过调查实践,笔者发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融入的教学。由此引申来讲,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影响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重要因素。也正因为如此,调动学生的英语兴趣与积极性,保证其能充分融入英语课堂学习活动中格外有必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会非常注重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与调动。如,在学习“TheseasonsandtheWeather?”这章内容之前,笔者就设置了如下的课堂导入:认真回想已经学过的形容天气的英语词汇,并大声说出来。在笔者的鼓励与引导下,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sunny”,有的说:“windy”,有的说:“cloudy”,有的说:“snowy”,还有的说出了“wet”“warm”“hot”“cold”等英语单词……课堂氛围融洽而愉悦,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也格外高涨。在此基础上,笔者趁势点明学习主题:“Todaywearegoingtolearnsomethingabouttheseasonsandtheweather...”并得到了学生的热情回应。这表明,他们对于“TheseasonsandtheWeather?”这章内容具有浓厚的探究及了解欲望,学习兴趣也因此被充分调动起来。而这很显然都为他们以饱满、高昂的情绪积极融入后续具体知识点的教学中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调动学生的兴趣是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首要前提。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这是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作为传播先进教育思想与观点的教师也应当积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将现代信息技术合理且恰当地运用在学科教育教学实践中,相信这将是一次极其重要的教育革命。笔者就非常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学科教学中的灵活运用,且都获取了预期中的理想教育效果。如,在教学“现在进行式”这部分语法内容时,笔者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精心制作了多组Flash动画片。每一组动画片都包括一张图片,同时,又包括一个英文句子。以“It’sraining”为例,点击Flash动画片首先出示的是一张正在下雨的图片,第二次点击出现的则是“It’sraining”这个英文句子,第三次点击则出现了集下雨的图片以及“It’sraining”这个英文句子为一体的综合幻灯片。如此,学生就得以直观、生动且形象地感受现在进行式所表示的意义:表示正在进行中的动作及行为。如此,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课堂学习重点与难点得以轻松突破与解决,大大保证了该节内容的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这也充分证明了现代信息技术之于达成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目标的积极意义与作用。
三、布置恰当的任务是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必要补充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因此,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授给学生一些理论语法知识点,或者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单词,而应当侧重于发展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即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英语同他人进行正常的社会交际与沟通。从这一教学目的出发,初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向学生设置学习任务的途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实践运用技能。如,在学习“Howdoyougotoschool?”这部分内容之后,笔者就向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课堂学习任务: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围绕“Howdoyougotoschool?”展开充分的探讨。由于讨论的内容与各自的现实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因此,学生的交流积极性格外高涨。在这一任务中,他们不但密切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在同他人的交谈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Howdoyougotoschool?”这一句型及其回答的深刻认知、理解与记忆。学生实践运用技能的显著发展表明了该节英语课“有效教学”目标的充分达成。当然,有效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方式并不仅仅局限于笔者上述所提到的三个方面,尚存在其他简单而有效的策略。这就需要广大初中英语教学同仁从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实际主观需求出发,灵活采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须知“法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运用适合教学内容、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推动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目标的更好落实与达成。
作者:马珠虾 单位:龙海程溪中学
参考文献:
何建兰.利用有效教学,让初中英语教学更精彩[J].学周刊,2012(2).
第四篇:初中物理方法有效教学
摘要:
物理方法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入物理方法使用的情境,以感受物理方法使用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物理方法本身的特征;让学生通过总结对物理方法的认同。
关键词:
初中物理;物理方法;有效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方法的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常考的物理方法有控制变量法、模型法、转换法等,这些方法在物理知识的构建中,属于常用方法,对学生的物理思维也有明显的培养作用,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本文试以转换法为例,谈谈笔者的教学思路。
1.强调感知
物理方法如何引入?笔者以为,较好的思路是让学生去感知物理方法,感觉在研究中用了物理方法之后有了明显的改变,有了效果。同时,这样的感知过程,还可以为学生的物理方法使用积累经验,这种经验对于当前的物理学习来说,尤为重要。如转换法的使用,在苏教版初中物理“声现象”教学中就有充分的运用。比如,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原因的时候,为了显示音叉、鼓面发声时的振动,就可以让学生想象怎样才能显示鼓面或者音叉的振动。于是学生的思维当中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鼓面和音叉的振动不明显;二是要让这种不明显的振动变得明显。基于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很多学生都能想到在鼓面上放一些粉笔头或者纸屑,也能想到将音叉靠近某个轻质物体。于是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当学生看到鼓面上粉笔头的跳动时,当学生看到音叉将水激起时,非常有兴趣。这不仅是验证了他们猜想的正确性,也种下了转换法使用的基础。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此时是不宜将转换法的名称直接告诉学生的,因为这个时候学生所积累的经验还不够丰富,过早地呈现概念弊端大于好处。笔者在教学中是到了物态变化中才开始提出的,在物态变化的教学中有一个酒精灯的使用,这本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学生不容易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但笔者发现在强调用外焰加热的时候,教材采用了一个较好的方法,即将一根线香横在火焰中片刻,然后可以看到明显呈现出三段不同的颜色,而这恰恰证实了外焰的温度是最高的。于是笔者跟学生分析:本来是想知道外焰、中焰、内焰的温度高低的,但实际上却是通过观察线香上的颜色来判断的,这实际上就是转换了研究对象。大家想想此前哪里也用过这一实验方法的?学生自然就想到了在声现象中的运用。这个时候总结得出转换法概念,时机就比较成熟了。
2.激活需要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物理方法的使用最好要基于学生的一种内在动力,即让学生感觉到只有物理方法的使用,才能较顺利地解决问题,这就是物理方法的运用动机问题。而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物理方法引入的契机问题。再回过头来看上面的例子,在激发学生学习需要的时候。教师要用疑问口气提出问题:我们猜想鼓面发出声音的时候是在振动的,问题是我们并不能看出鼓面在振动。怎么办呢?留一段时间让学生稍加思考之后,再就音叉提出同样的问题。于是,学生的思维便会聚焦到问题的解决上来。显然,此时在学生思维中存在的矛盾是:猜想与证实之间的矛盾,而且对自己的猜想是有把握的,但就是一时没有办法去证实。而当学生想到解决的办法之后,教师可以在学习反思的过程中对学生稍加点拨:这个时候学生所想出的具体方法背后是不是隐藏着什么方法呢?但这个时候是不给答案的,要让物理方法的意识在学生的思维中萌芽。直到物态变化中酒精灯外焰加热这个例子的分析时,才将具体的物理方法显现出来,也算是让学生思维中的物理方法种子开始萌芽。此过程中,要强调的是物理方法使用的需要。学生明白在物理研究的过程中,问题的产生就意味着问题解决的需要,而问题解决的需要一定需要新的知识或者是方法。待“转换法”概念明晰,并让学生认识到转换法使用的场合为研究对象不可见或者不易见的时候,学生就会初步形成一种认识,那就是物理方法在介入物理研究的时候,往往是基于问题解决的需要的。有了这样的需要意识,那在此后的学习中,转换法的进一步使用就会变得更加自然。
3.重视总结
像转换法这样的物理方法,最终都是要以显性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这种呈现的方式至少有两种:一种是教师总结,学生接受;另一种是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总结,学生具有自主探究的意味。选用哪一种教学方式,其实并不是固定的,这要看学生的物理基础与思维能力基础。笔者教学中常常用后一种方式,但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引导学生总结的时候,无非就是总结不同情境下转换法使用的具体过程,让学生在不同的事例中看到相同的一面,从而发现转换法本身的共性特征,同时也可以寻找到转换法使用的环境。之所以花时间让学生自主总结,有两个原因:一是在物理学习之初,可以给学生强化一下方法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习是离不开物理方法的使用的;另一方面,转换法是最基本的方法,运用非常广泛,分析总结透彻,将来在很多知识的学习中都可以节省时间。分析物理方法,其实是为了让学生认同物理方法及其使用情境,可以说,认同物理方法,才是物理学习的理念基础,但这并不是一件自然发生的事情,需要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与引导。
作者:邹美峰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吴窑镇吴窑初级中学
第五篇:初中数学有效教学
摘要:
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指出,教学并不是教师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知识探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通过基础的知识传授将数学知识装进学生的大脑中,使其建立起数学知识体系,同时,教师还要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真正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以此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严重忽视了学生课堂活动的主体性,学生作为数学知识的接受者一直在被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他们在数学教学中接受到的知识是纯粹的理论知识,没有通过参与活动来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所以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一直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激活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在活动参与中让学生实现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变。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浅谈。
一、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将自己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常常以严厉的态度来让学生对自己产生敬畏心理,这就使得师生关系变得僵硬。“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对教师产生亲近感,才会爱屋及乌对这位教师所教授的科目产生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师道为大”的观念,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深入的观察、分析,在认识到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学习实际、兴趣爱好等差异的基础上,对学生予以充分的尊重。既要在人格上给予学生平等的尊重,又要在数学学识上给予学生尊重。其次,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交流中拉近师生关系。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己传授的知识进行大胆的质疑,不要将教师、教材作为教学权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由于自身能力有限,认知结构存在缺陷等原因导致数学知识储备不充足。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对教师讲得不清楚或者出错的地方要大胆提问,在提问中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并消除以前教师是无上权威的想法,拉近与教师的关系。通过以上的做法,教师可以很好地消除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拉近师生关系,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以此为基础构建出和谐、轻松的数学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受数学知识,并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二、开展分层教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位学生都是个性发挥的个体,他们有着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在数学学习中也有内化能力强与内化能力弱的差别。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数学学习兴趣以及数学内化能力的强弱出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数学分层教学并不是对学生人格的分层,而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分层,通过这种分层方式可以使后进生有所发展,中等生有所完善,优等生有所提高。我在数学教学中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层教学。首先对学生进行分层。正如上文所提及的,分层教学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对学生进行分层。我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会从学生的数学内化能力出发,将其分为A、B、C三种层次,并建立跟踪档案。然后针对各个层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学习成绩等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分层。面对数学成绩好的A等学生,我会着重培养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基础知识讲授上引导他们自主进行新知探究,让他们在自主学习新知识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起他们的数学问题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探究能力。面对成绩中等的B等学生,我会让他们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课后布置的一些复习练习题,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而面对数学成绩较差的C等学生,我只要求他们掌握基础的知识,并利用教材上习题来检验知识,不需要做更多的探究。比如,在讲等腰三角形的时候,我会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1)判断“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那么他们所对应的两个角也就相等”是否为真;(2)请说出上面命题的逆命题;(3)判断上题逆命题的真假。A层级的学生需要完成三道题;B层次的学生需要完成前两道;而C层次的学生只需要弄明白第一道题即可。通过这种方式就实现了因材施教,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吃得饱,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吃得了,以此实现学生同步发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除了以上的做法之外,我会将学生进行分组,促使他们在小组中进行合作交流。教师不可能时时刻刻陪在学生身边,这时,同学就成为“老师”。在小组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信息交流中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合作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比如,在讲条形图的时候,我会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调查我市近10年的空气质量,并制成条形图。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在动手实践中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还可以在合作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为了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创新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作者:巩春霞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起凤中学
参考文献:
曹兰芳.浅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A].2016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
第六篇: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采取何种措施,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佳的课堂效果,全面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是广大数学教师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良好的情境氛围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和情感紧密联系的,是在情感的支配下完成的。只有对学生给予关心、呵护、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求知欲,因此教师要关爱、鼓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扬起自信的风帆。数学学习的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与氛围。农村中学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教师需创造能够使学生感兴趣、产生疑问的生动的教学情境,借此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的欲望,激起思维的火花。在课外,教师主动与学生谈心,拉近师生距离,融洽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课堂上,教师态度和蔼,语言幽默、绘声绘色、妙趣横生,可以解除学生的心理畏惧感,民主和谐的课堂可以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如沐春风。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情,为学生收集提供丰富的题材,创设能够使学生产生疑问的生动情境,同时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注重知识之间的链接与联系,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机会,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底蕴和热情。
二、搭建平台,开展小组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近年来课程改革的亮点,它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中学的很多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与他人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甚至自我封闭,这对于其未来的成长极为不利。几年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然而我们有些农村中学的教师面对改革犹豫不决、不敢向前,思想的保守阻滞了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因此教师要解放思想、大胆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提供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去动手操作、探索发现、引导学生在相互讨论中感悟优缺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教师想方设法使自己融入到学生中间,成为一个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充当学生的向导、顾问和伙伴,给他们提供自由开放的空间。创设愉快宽松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敢于与老师同学讨论。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这样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独立思考、集体讨论、验证、提升,都不同程度获得了成功的喜悦,领略到数学的挑战性,兴趣高涨。
三、鼓励实践,培养数学个性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北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张载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远。”勉强应允,不如坦诚接受,培养学习兴趣会使学生在学习途中愈加轻松,从而达到最佳境界。数学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富有挑战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树立顽强的意志品质尤为重要。农村中学的教学面临的困难与日俱增,师资匮乏、家长不够重视(相对于城市),尤其是外出打工的父母越来越多,单亲、留守儿童增多,很多孩子缺乏关爱、监督与管理,造成厌学。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教学方法的同时,更要选取贴近农村生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事例,或身边随手可得的实物作为教具,让学生体会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求知欲。提高农村中学课堂效率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是广大农村数学教师的一种信念,实际教学中还有待多方面的尝试,要求我们不断地研究、探索,在实践中成长、完善、超越,任重而道远。
作者:孙庆丰 单位:吉林省东辽县白泉中学
第七篇: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探微
摘要:
随着中国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的不断扩展与提高,初中语文教育质量得到了更全面地改善,尤其是对初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语文素质的培养取得了新的成绩。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关键,如何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有效地扩展学生的语文作文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以及修辞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是现代语文教学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
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技巧;阅读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使得语文教学不再是停留在理论教育层面,更多是培养学生对文字与语言的把握运用能力,而作文写作就是运用语文知识以及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方式。做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让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将语文教育与语文运用结合起来、将语文知识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完成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基础能力培养
1、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扩展学生的词汇把握能力
词汇是语文作文的基石,因此老师应该积极做好对学生的词汇积累的培训工作,一方面应该积极提高学生对重点词汇、高频词汇、基础词汇的积累量,另一方面应该做好相关词汇的理解教育,避免学生错用词汇、乱用词汇、不恰当用词汇等情况的出现,避免学生出现词汇错误。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语感、语境把握能力
老师应该积极做好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扩展,尤其是应该积极提高学生的对语言、语境、语感的把握能力,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准确性,可以酌情引导学生进行普通话朗读教育,一方面提高学生对发音准确性,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对词汇的积累与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
3、提高对学生写作技巧的理论教学,提高学生对修辞手法与表达方式的理解与掌握
老师还应该积极做好对学生的写作技巧的理论教学工作,尤其是应该积极做好学生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文章结构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尤其是应该提高学生对议论文、记叙文、散文等文体格式与要求的培训,提高学生对文体结构以及主要写作方法的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与有效性的方法与扩展
1、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日常生活的记录与写作,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日常生活的记录与写作,尤其是应该培养学生的写日记的习惯,尤其是应该做好日常小事、生活感悟、名家名句的记录与运用,提高学生自身独有的写作素材,进而提高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写作积极性与有效性,提高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2、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评论性的短文写作,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对优秀文章以及时事热点的了解与理解,尤其是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评论性短文写作或者口头点评,一方面提高学生对时事的理解深度,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积累与扩展,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方式。
3、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扩展性阅读,尤其是阅读优秀作文、优秀文学作品、名著名篇
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扩展式阅读,尤其是应该积极阅读优秀作文、优秀文学作品、名著名篇。一方面提高学生对优秀作文结构、写作技巧、表达方式、词汇运用等方面的积累,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把握与运用能力,优化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词汇运用以及表达技巧。
三、加强学生语文写作评价考核体系建设
1、建立起学生日常写作的考核制度,重点在与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考核
老师应该积极建立起学生的日常写作的考核制度,一方面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写作数量的考核,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写作质量的考核与扩展,应该重点放在对学生写作积极性的考核上,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既积极主动又高效有用,全面提高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写作能力考核。
2、加强学生的评价考核,尤其是加强奖励机制建设以及择优选择机制建设
老师还应该积极建立起学生的作文评价机制,尤其是应该建立起学生初中阶段的全过程作文考核制度,实行积分制或是扣分制。同时还应该积极加强对学生写作的奖励机制与优秀作文的选择机制的建立,一方面提高对学生写作能力以及写作质量的奖励,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选择出优秀的作文进行相互之间的学习与讨论,让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学习以及相互借鉴的学习氛围。同时在选择优秀作文以及奖励评选时,应该积极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让学生自评、自选、自学,提高学生的语文作文自学能力。
四、结束语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积极加强学生的词汇积累、修辞手法、表达技巧、文章结构等方面的培训教育,还应该让学生养成日常写作与阅读的习惯,一方面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积极建立起学生作文的考核机制,提高在作文写作教学过程中的标准化与科学化。同时还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隐私保护,让作文写作成为学生真正的兴趣。
作者:李磊 单位: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半岗镇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黄丽《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探微》[J]好家长2015
[2]黄建玲《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探微》[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
[3]龚晓萍《冷静写作突破自我——高考作文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
[4]卓伟《走出“咬笔头”的困境——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探微》[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
第八篇: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
摘要:
英语阅读具有吸收技能,开展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吸收更多的英语知识,学习英语表达方式和西方文化。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将简析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策略,并提出建议,希望能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工作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
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展多年,很多理念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以人为本”就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恪守“人本主义”,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挖掘英语阅读的吸收功能,这是做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工作的基础。本文将从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活跃英语阅读课堂、延伸英语阅读知识等四个方面举例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工作,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学生从阅读原文中学习词汇、语法、科学、文学、礼仪、哲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解析Teenagersshouldbeallowtochoosetheirownclothes(应允许青少年选择自己的衣服)这篇课文时,先指出题目中的重点单词Teenager,cloth,然后指导学生运用情态动词should和被动语态be+过去分词的形式造句,加强学生的英语基础,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接着,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细化文中的重点知识,让学生分组翻译课文,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英语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英文阅读技巧,通过画出重点词句,细读原文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来初步理解文章大意,巩固学生的阅读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认真解析英文阅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并学会用英语总结文章的主题思想。其次,教师在讲解长篇英语阅读时应注意渗透“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探究能力。为学生建立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英语阅读作业,例如,在讲解Ithinkthatmooncakesaredelicious(我认为月饼非常好吃)之前,让合作学习小组搜集文中所描述的节日的英语资料,制作课件,在课堂上分工讲解,然后,让学生分角色读课文,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活跃英语阅读课堂
首先,教师应注意提高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英语阅读课堂活跃化。在讲解每一篇课文之前,让学生轮流带领其他同学读单词、短语,在解析英文的过程中让学生翻译重点词句。其次,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文化性英语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英语阅读的过程中体验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交融的快乐,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西方文化成果。例如,讲解春节(SpringFestival)、元宵节(theLanternFestival)、端午节(theDragonBoatFestival)、中秋节(theMid-autumnFestival)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英文阅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民族文化,加强学生的民族情感;在解读关于圣诞节(Christmas)、复活节(EasterDay)、感恩节(ThanksgivingDay)的英文阅读时,让学生领悟西方节日的文化内涵。另外,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教学内容让学生表演英语节目,例如,在讲解IlikemusicthatIcandanceto(我喜欢可以随之跳舞的音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唱自己喜欢的英文歌曲,或者让学生表演各式各样的舞蹈,增强英语阅读课堂的文化娱乐性,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更快乐、积极地参与英语阅读学习活动。
四、延伸英语阅读知识
英语阅读具有吸收技能(receptiveskill),融合了各种词汇和语法知识,能够为学生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和各方面的文化知识。教师应充分发挥英语阅读教学的吸收技能,根据阅读内容延伸英语知识,扩展学生的英语知识范围,让学生更为灵动地学习英语知识,例如,在讲解关于节日盛宴的英文阅读时,告诉学生feast(盛宴、家宴、宴席)这个单词在作为名词时还有享受、使人心情愉快的事物和节日的意思,作为不及物动词,feast的意思是参加宴会、饱餐和尽情享受;作为及物动词,feast的意思是设宴招待、盛宴款待。运用这种扩展式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英语基础,提高英文阅读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工作能够让学生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加强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营造活跃的英语阅读文化课堂氛围,延伸英语阅读知识,发挥英文阅读的吸收技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从而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作者:高红秀 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塔城中学
参考文献:
[1]李晓云.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分析[J].中学生英语,2015(7):98.
[2]孟娜.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11):79.
[3]官萍.探究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J].校园英语(旬刊),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