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有效教学策略分析(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初中的生物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创造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生物实验教学就变得极为重要。在初中生物学习的过程之中注重实验与书本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小组合作
在现如今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不能一味地根据书本上知识来教授,而是要在现实的生活之中找到新的知识,然后再根据书本上所提及的知识进行研究与实验,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能力。实验教学方式不能一成不变,而要根据学生对于周边生活的探究来不断地改变教学方式。小组合作是激发学生创造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在小组之内进行讨论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阐述自己的看法,在已经学到的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
二、示范引导
学生在刚开始接触生物实验的时候,对于具体的步骤与操作原理还比较生疏,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示范引导。但是这种示范引导并不是手把手的教导,而是在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步骤与方法之后进行创新性的引导。在课堂上教师要对于具体的生物实验步骤进行详细的讲解,还要对于这些步骤操作的原理进行细致的分析,让学生更加彻底地了解到这些实验步骤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细致的讲解来让学生对于实验知识了解得更加透彻,培育学生自身的创造能力。
三、课外实验
著名的生物教育专家孙浩认为,生物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的学科,教师在教授学生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带领同学走进自然,因此在生物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对书本上知识的学习,还要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之上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如果仅限于室内的生物实验教学,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所以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进行知识的积累与发现,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不断地去寻找新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主动创新能力,推动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
四、实验教学的过程要以问题为驱动
在初中的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之中,要尽可能地活跃课堂的氛围,教师要在课堂上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利用这些问题将所要学习的知识引出来。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在问题的解决与探讨过程之中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所要学习的知识点的理解。但是教师在提问题的时候要与学生自身的学习程度相适应,所提出的问题要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因此教师在提问题的时候就要讲究方式方法,既要引导出将要学习的知识,还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考虑到学生的整体水平,提出难易水平相当的问题。
五、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学生基础概念的把握
授课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前,要让学生把基础的生物概念掌握清楚,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对于这些较为基础的概念都没有很好地把握,那么也就失去了生物实验教学本身的意义。生物实验教学的意义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与学习自主探究能力,但是如果基础概念掌握不牢,在实验教学之中就会受到很多的阻碍,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就得不到发展。要很好地实施生物实验教学的前提就是让学生牢固地把握住书本上的一些基础的概念,将这些基础的概念融入到实验教学过程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能力。
六、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技能
在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在了解到具体的实验步骤之后,根据所学习到的基础知识自己动手,在实验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所学知识。要想在实验教学过程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就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技能,培养出一种严密的实验态度。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动手,学生对于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探究,培养出一种较为严密的科学态度。而且只有具备较为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在生物实验过程中更好地运用各个实验器具,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实验素养。
七、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地转变。当下的初中生物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性学习”,教师要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注重实验教学的实施,不断地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提升。
作者:麻缔烈 单位:广西大新县榄圩中学
第二篇:初中生探究能力培养有效教学应用
摘要
探究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任务。实施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及策略,是达到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本文笔者在认真研析教材及学习对象认知学习实情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策略在初中生探究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做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探究能力 有效教学 策略 运用
教育实践学指出,学习对象学习知识、掌握经验的过程,就是探索、实践的发展过程。探究能力在其实践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铺垫和奠基功效。《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习对象数学学习素养是数学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和现实要求。同时,也是教师所应肩负和必须完成的重要‘使命’。”作为数学学习能力素养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探究能力,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数学学习素养。在培养初中生探究能力的实践进程中,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经过艰辛努力,发展和形成了具有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本人现就部分有效教学策略在初中生探究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做简要阐述。
一、运用互动式教学策略,有序引导初中生探究实践
实践发展学认为,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培养的发展过程。初中生数学探究能力的有效提升,需要自身的努力实践和教者的有序引导。教育学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师要承担学习能力培养的指引作用。课堂教学活动的双边、互动特性,为教师有序引导初中生探究实践活动提供了“先机”。因此,培养初中生数学探究能力,教师应抓住教学活动双向特点,实施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谈话、探讨、沟通等,逐步引导和指导学习对象探究知识内容,探寻案例内涵,在双向互动中推进探究实践活动进程。如在“梯形中位线的性质”知识点讲授中,我为引导初中生逐步获取知识点内涵要义,采用师生双边互动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示“如图所示:EF是△ABC的中位线”,逐步向初中生提出“EF与BC有什么关系?”、“如果AD∥BC,那么DF与FO,AD与OC是否相等?为什么?”“EF与AD、BO有何关系?”等问题,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深入探究和思考问题,初中生在回答教师所提问题的过程中,思考分析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对该知识点内涵有了深刻理解和掌握。
二、运用探究式教学策略,深入锻炼初中生探究能力
问题: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B=∠D都为90度,其中AE、CF分别是∠DAB和∠DCB的平分线。试找出AE与FC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其理由。这是我在“多边形”教学中所设计的数学问题,其目的是通过该问题的解析,让学生掌握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的概念;角平分线的定义;余角和补角等知识点的运用能力。针对上述问题的设计意图,我采用“生探师导”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将探究解析案例“权利”让给初中生,从而进行该问题的教学活动。初中生分析问题条件内容,认识到:解析该问题时需要运用四边形的内角和、角平分线的定义、互余和互补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结合解题要求,学生指出:“根据问题条件中告知的四边形ABCD内角和的条件,可以推导出∠DAB与∠DCB互补,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AE与∠DCF互余,从而推出∠DFC=∠DAE,由此得到AE∥CF。上述数学问题讲授中,我采用学生为主的探究式教学策略,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探知能力、思考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推导能力。教育学认为,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广阔的活动舞台和充足的实践时机。初中数学教师应利用探究式教学策略所呈现的探究、实践的功效,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动脑分析的活动空间,将探究分析数学学科的任务交给学生,在实时引导和指导下,促进学生更好、更加顺畅地探知数学知识或案例,从而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三、运用反思式教学策略,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素养
反思是促进和提升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和方式。学生只有在深刻反思进程中,查漏补缺、仔细辨析、认真改正,才能逐步形成科学的数学探究习惯,养成良好的数学探究素养。而笔者发现,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学习对象欠缺自我反思、辨析和整改的能力素养。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反思活动中,才能实现学习效率由“量”向“质”的转变和“升华”。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将探究能力培养渗透于反思式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认知、解析疑惑处或易错点,设置典型案例,在学生解析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解题策略或方法的“二次反思”活动,找寻认知不足或解析缺陷,在深入思考和集体讨论中形成更为科学的解析思路或策略,形成良好的探究素养。
四、总结
总之,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方法策略多种多样,关键在于“精”和“准”。初中数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教学对象等教学要素,深入研析,选取有效教学策略,锻炼和提升初中生的探究能力和素养。
作者:赵万兵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黄珏学校
参考文献
[1]张淼.培养初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实践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2]安其三.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及探究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3(38).
第三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本文以文献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新课改实施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为研究重点,提出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理念实施策略;转变教学方法策略和品读经典文学作品策略等,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语文 有效教学
语文教学主要承担着学生汉字学习以及语言知识丰富这一教学任务。由于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分数提高,对学生的语言交流及其未来在社会中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因此,语文知识的学习备受学校以及家长的重视。新课标实施后,在重申语文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对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求进行必要改革,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适应未来的社会竞争。传统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提高,往往依靠的是增加课时和题海战术,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试卷分数,但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几乎没有太大关系。新课改实施后,要求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革新现有教学体系,向教学效率与学生素质的提升下工夫。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的基础初中教学经验与行业教师共同探讨一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新课改实施后转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理念实施策略
课堂教学理念主要是指现实授课过程中的教学与育人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持有的教学观念越积极健康则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素质更强,反之教师所持有的教学观念越发落后,则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素质欠佳。传统应试教学理念侧重于学生分数的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在现实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教学措施便是死记硬背,强行将知识装入学生的大脑。这样的教学理念只会提高学生的分数,而对于新课改所倡导的学生的素养则无太大提升。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的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现实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些均很难通过传统教学理念来实现。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素养,更好的践行新课改的一些教学观点,在今后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不能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分数的提升上面,要转为注重学生素质的增强,和语言知识的增长。
二、新课改实施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方法策略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采取的方式方法的总称。方法越得当则教学效果越突出,因此革新教法一直都是这些年来各级各类学校所重点倡导的教学主题。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采用最多的教学方法便是语言法、直观法以及奖惩法等等,这些方法的采用均在某种程度上指向学生的分数,都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而且很多学校均把学生分数的提高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成绩和水平的主要标准。因此,在现实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切教学任务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新课改实施后倡导学生素质的提升,因此主要教学任务也发生了一定变革,由传统的重视学生分数的提高到重视学生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增强。新课改实施后在现实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倡导采用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意识发展的教学方法,摒弃过于注重学生分数提高,严密教学过程,忽视学生素质增强的教学方法,倡导在现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动手和自学的时间,以更好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所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有合作学习法、探究法以及自主学习法等等。通过这些方法实施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文素养,践行新课改的理念。
三、新课改实施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品读经典文学作品策略
经典的文学作品是语文发展的精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目的的、科学的编排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老师要学会巧妙的利用课本,从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着手,和学生一起分析探讨文章中那些优美的文学句子,感受作者的内心情感,深入地了解作者写作的手法和技巧,通过这种细致地讲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在朱自清的《背影》中,作者对父亲买橘子时蹒跚的背影做了细致地描写,将父亲那种深深的父爱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读来不禁潸然泪下。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朱自清父亲买橘子的这一段进行品读,了解到作者采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让学生针对这一段话再进行练习,运用这种描法去描写身边的人。
四、结语
初中语文学习是学生整个学习体系的关键环节,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均具有积极意义,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践行新课改的一些理念与方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素质精良的优质人才,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如下策略:转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理念实施策略;转变教学方法策略和品读经典文学作品策略等,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以便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王凤鸣 单位:赤峰市松山区五三地区中学
参考文献:
[1]钱吕明,曹伯高.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语文有效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32).
[2]曾毅.新课程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内涵与特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2).
第四篇: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自本世纪以来教育部提出新课改实施,各个学科都取得了非凡的成效,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低迷和教师教学低效等无法突破的瓶颈现象。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提高教师教学成效方面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
新课改 教学 成效
1前言
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怎样把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课堂,增加教学中的情感性、互动性和现代性,有效带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的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做到有效教学更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现代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学习兴趣低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前学生普遍在语文课堂的学习活动中缺乏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始终停留在对老师所教内容死记硬背的模式,缺乏对知识的渴望,失去了对学习目标进行积极探索的心理倾向,对学习处于为了完成考试目标而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的学习效果违背了教育部对素质教育的初衷和结果。
2.2学习氛围混乱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着学生讨厌上课、上课思想不集中的现象,大约一半的学生在打盹和开小差,教师和学生都把学习看作负担,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强化记忆和课堂纪律,而不重视甚至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感受,使得师生关系紧张。
2.3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教学模式还处于班级式教学,简单的做着课本知识的传递工作,依然习惯于以相同书本、教案以及进度都整齐如一的教学效率考核办法评定教师的优劣,教师也总是以知识的权威的形象要求学生对所教内容死记硬背,压抑着学生自由想象和大胆质疑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还是以考试成绩优秀为目的进行乏味的题海锻炼的教育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
2.4教学设备落后
虽然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社会对初中教育的重视度并没有太多的改变,资金投入匮乏,极大部分的中学必备的教学实验器材、材料和场地的严重不足,多数教师还处于粉笔加黑板和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落后教学模式,作为教学辅助设施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却极少使用。
3产生问题原因
3.1教学方式的无序性
说起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教学方式的无序性,初中教师现在上课时还是读课本、名词解释、课文内容、布置大量作业等传统的教学步骤,教学内容还是围绕着以中考为目标,重点讲解着怎样在考试中获取高分等随意而为又刻板单调教学,在教学方式上都没有一个具体的可行性系统化、层次化的教学方案,学生在这种分不清学习目标的教学方式下逐渐的变成了考试机器,当然的就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而失去兴趣。
3.2教师缺乏教学积极性
由于社会扶持普遍偏向高中和高校的倾斜,使初中教师的地位得不到相应的尊重,初中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受到严重的考验,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部分初中教师都把精力用于评定职称和办课外班等创收经济效益上面,再加上学校管理方面通常把班级考入重点高中的人数定作考核教师成绩的管理办法,使教师在心理上就把教学当作任务和负担去完成,而不是用心地去热爱教育事业。
3.3教学内容与生活脱节
语文教学取材于生活,又广泛作用于生活,但我国传统的考试评分方式始终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做自我发挥的空间,对所学课本死记硬背,严格的像八股文一样按照书本内容进行答题,尤其是在作文题上更是谨慎入微,刻板生硬的说着官话套话,严重脱离了生活中自我个性的展示,失去了依据生活对学习进行大胆创新的勇气。脱离生活本质的教学内容也使语文博大精深的魅力对学生毫无吸引力。
3.4教学进度的低效性
初中学生都处在青春叛逆期,对于他们的教育应该以引导为主而不是压制,应该教学生学会怎样去学习知识而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但现在的讲堂式的教育方式基本都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填鸭式的将知识灌输于学生,学生也在被动索然无味的听讲,没有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情况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这样教学方式的低效性可想而知。
4教学方式的改进
4.1融入情感因素,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通过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状况的研究与分析,抓住学生渴望被理解和宽容的心理特点,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习接受能力比较弱的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鼓励指导,对学生进步性的表现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对语文教学方式提出合理的建议,既提高学生对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同时也提升了师生之间沟通的和谐效果。以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
4.2鼓励质疑探究,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初中生虽然还不能正确分辨知识的真伪,但也有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在学习中经常对老师所讲内容产生疑问,有了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注意到学生的参与需求,可以将知识点以论题的形式交给学生自己组建的小组平台,指引学生在平台里自由的研究学习,鼓励学生对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讨论,把学生希望自由学习的动机转变成高效而持久自主学习的内部动力。
4.3搜集反馈信息,提高教学成效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应该更合理有效的把有限的教学时间利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善于从对课堂提问、完成练习题情况、考试状态等学生的表现中,搜集有关学生学习进度的信息,及时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制定出有针对性提高教学成效的计划。通过对搜集信息合理的处理,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学成效。
4.4加强信息手段,拓展自主学习空间
随着现代化教学的进步,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被更加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直观的影像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将教学内容从枯燥的程序式导入中解放出来,多媒体趣味式导入的教学方式更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结语
受传统教学习惯影响,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历程,广大教师要以新课改的指导方针为方向,吸取现代教学的先进理念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希望本文可以为初中语文教学顺利向新课改发展起到微薄的作用。
作者:王宗胜 单位:江西省余干县黄金埠中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育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第五篇: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
英语阅读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模块,良好的阅读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面,同时在阅读中可以巩固和加强前面已学知识的记忆与应用。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性展开探讨。
一、注重激趣,巧学生词
生词是阻碍学生进行英语阅读学习的第一“拦路虎”,文章中生词的出现会不利于学生对句子的理解,甚至关键的生词会左右学生对全文的把握。针对阅读材料中遇到那些又多又难的词汇,教师得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理解,在阅读中加强巩固等等,在教师讲授生词语音,含义和词性的基础上,再提供给学生多听生词,多读生词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把生词运用自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模拟现实生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比如,Wouldyoumindkeepingyourvoicedown这一单元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预习文章中的27个单词,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词汇表上的生词以动作或表情表达出来,让其他同学猜测。Putout,pickup,cough,等等词汇,通过学生们精彩的表演和猜测,并且兴趣十足地学习、理解并掌握。
二、自主学习,加强互动
想要提高初中英语阅读的有效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得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转变阅读教学的重心,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阅读教学,就能够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教师就得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以及如何处理阅读中遇到的生词,如何把握文章主体等做周密的指导,加强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另外,加8强多维的互动,比如师本,生本,生生等互动方式,让学生来阅读理解文章。师本互动就是指在教学之前,教师仔细分析教材,阅读文本,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活动也应由易到难,使学生能够逐渐深入的理解文本,提高阅读课堂的有效教学。生本互动就是通过阅读的形式使学生去了解文本。通过略读知大意,通过细读找细节,通过回读知词句,通过朗读赏佳句,通过默读来思考,最终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获取文本信息,有效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充分理解文本的含义。至于生生互动,就是当学生获取了文本信息之后,相互合作,针对教师设置的问题做出有效的回答。如果再引入小组竞赛的形式,就更能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生生互动的方式不但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还能够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文化渗透,加深理解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认知过程,其中还包含着众多非语言因素,对阅读影响最大的要数文化背景知识。民间谚语,成语典故,日常用语等,都能够体现出文化背景知识。比如,Everydoghashisday,含义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做得好(凡人皆有得意日),apieceofcake,用来形容事情容易做,不难,(小菜一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渗透这些知识。因此,教师在进行备课时,除了确定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目标之外,不能漏掉文化意识目标,需要阅读掌握一些优秀的外国作品,精彩的外文歌曲及电影,了解外国的文化及社会风俗,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含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英语的领悟和运用能力。
四、适当拓展,丰富阅读
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教师应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合理利用课本中的教学资源,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等因素,适当地补充一些课外内容。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等,积累一些补充材料,内容可以是中西方的饮食文化方面,重大的节假日等等,像这样具体的材料,能够调动起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又培养了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意识。课内外阅读有效的结合,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大英语的阅读量,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说,教师不但重视起教材内的阅读文章教学,同时还得适当补充课外阅读材料,以丰富初中阅读教学的内容,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并不断充实。作为一种技能,阅读能力需要通过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因此在训练学生阅读理解的练习时,待学生做出正确回答之后,问上一句:Why?让学生自己回答,这样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上下文之间的关系,让问题理解的更加透彻。当学生“恍然大悟”的时候,激发起内心的成就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阅读学习。
五、总结
阅读教学的成效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初中英语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接受特点,不断结合实际进行方法探索,在总结思考之后融合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努力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学习效果。学习兴趣是很大的作用力,教师需要首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只有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时,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够真正得以体现。
作者:曹磊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第六篇: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在初中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是重要的内容,应该得到重视,尤其是体育方面。由于现在的初中生大多体育成绩不合格或不达标,所以对于体育课程的研究还是比较重要的,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不能只是简单地进行跑跳等运动的训练,同时还要注重其教学方法理念、课程内容设置的科学性以及对学生学习体育心理的了解掌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如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集体观念。需要注意的是,整堂课不仅仅是对一些基本课程进行学习,同时还要把握其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对于有效教学策略的掌握与应用。
一、掌握课程内容形式,丰富课程内容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好备课工作,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尤其是教学内容。因为一个严谨细密的体育课程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极好的,也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掌握好整堂课的节奏和对学生的训练量。但要注意,教师对于内容的设置必须符合初中生心理以及生理的特点,使他们爱动、爱玩的天性在紧张的体育训练中得到满足,从而加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还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例如:在初中篮球投篮的教学中,学生首先要做准备活动,而教师可将准备活动变为围绕场地运球跑等一些小游戏,这样会使学生在课程开始就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在富有趣味的热身运动后,教师就可以进入正式的教学了。在紧张的教学过程之后,教师可利用见习时间来组织学生自由地进行投篮比赛,并在其间加点小惩罚,这就可以让学生在紧张之后得到些许放松,从而让整个课堂气氛呈愉悦状,这就有利于教师教学的顺利开展。或者,在教学的最后阶段进行篮球游戏—投篮大比拼,让学生在放松的同时,也可以进行训练,使课堂更加饱满。这样,教师既充分利用了整节课的时间,使学生在松紧适宜的课堂中加强对篮球投篮的学习,又增强了学生的篮球投篮能力,同时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进行实时监控,把握课堂进程
在体育教学中实行有效教学策略之后,对于每个学生身体素质的了解是每个体育教师所必备的。了解了之后,教师可以更清楚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及身体训练的极限等,有助于教师使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以及最合适的训练量来进行体育教学。而在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监控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明白体育课训练对自己的意义,促进学生主动地去参与到体育学习过程中,并对自己的体育学习进行评估,制定适合自身的体育学习计划等。因为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即对不懂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可以引起学生对于体育方面的质疑,之后再向教师进行咨询,并与教师进行互动,从而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以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例如:在进行男子1500米、女子800米跑步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跑步前让学生一起参与测试自己的脉搏每分钟多少下,然后在进行跑步训练之后,再次进行脉搏测量。之后,再由教师进行跑步成绩的个别点评以及讲解脉搏每分钟次数的含义。最后,让学生去了解自己进行训练后的身体状态,并对自身进行评估打分,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及时向老师请教等。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明确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进而贯彻教学理念,这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的训练,也是落实全面教育的宗旨。在学生进行跑步训练后,会与教师积极互动,这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重视教学收益和时间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收益的理解要正确,不能简单将“收益”理解成为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最多的课程内容教学。由于体育教学的收益不是单纯在于一节课教师教授了多少内容,而要看在一定时间内学生学习的最终效果怎样。因为如果注重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最多的课程内容教学,很有可能将体育课程带入只有教师作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去,只由教师指定学生进行多项训练,而不在意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方法没有重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其内容教授有效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反思并改革课程,使得有效化的课程教学更加完善,这也是有效教学策略在初中体育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例如:在多种投掷项目的学习中,教师要在课程进行的同时,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技术动作要领的情况,不要一味地追求加快课堂进程,而要多对学生进行指导,促进学生对于技术动作要领的学习,这样可以更好地去达到教学目标。而且,要在课堂结束时点评整节课的效果如何。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时间,不要在简单动作上浪费太多的时间,从而把时间都留在重点难点的动作上去,这才会使得教学收益最大化。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有效化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比较重要的,并且对于学生的心理及其生理发展有益。同时,能在紧张、轻松协调的情况下将教学效果最优化,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显然是一种不错的教学策略。
作者:曹兵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
第七篇:初中英语写作有效教学探究
【摘要】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状况,笔者通过分析其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写作目标、开展方式、写作内容、教学方法和写作评价等方面构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写作教学 有效教学
纵观当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低效教学的现象仍普遍存在,面临着“费时多、收效低”的现实困境:新方法得不到落实,教学缺少明确的目标,写作课“作秀”现象严重。在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教师往往重视听说训练,而忽视了写作教学,学生常摆脱不了母语的束缚,或习惯用中文的思维写作,或胡拼乱凑、表达重点不清楚、语句不通顺。如何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当前英语写作教学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师缺乏有效指导。
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须循序渐进、合理安排,但教师在教学中命题随意,割裂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的联系,缺少生活的积淀,致使学生出现“无米下锅”的状况,写出来的东西空洞乏味,缺乏真情实感。学生无话可写,或将写作教学的重点放在写作结果上,忽视了对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
2.写作教学本身的困境。
教师囿于应试教育,围绕评分标准开展写作教学,写作训练形式单一也就不足为奇了。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学生亦步亦趋地跟从于教师的思维,缺少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缺乏联系、彼此分离,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3.学生自身学习存在问题。
学生的语汇量不丰富、语言知识不扎实、母语的负迁移、生搬硬套汉语语法对学生的写作出现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缺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推敲修改等写作能力,缺乏自己的思考,只能胡编乱造,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技能的提升。
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1.写作目标设定“以人为本”。
学生是写作活动的主体,教师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基于学生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教师要精准把握学情。教师要通过提问、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产生急于表达的欲望。如在译林版九上“Films”的“Task&Self-assessment”教学中,教者让学生4人一组,讨论他们最喜欢的影星以及他们主演的电影。(1)Askstudentstowritethearticlesontheirexercisebook.(2)Checkthearticlestogether.(3)Thegroupleaderscheckthemembers’articles.(4)Eachgroupchoosestwobestarticlestoputonthewall.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从网络、报纸上查找他们喜欢的影星资料,并做成资料单。另一方面,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鼓励学生彼此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见解,让他们乐于表达、善于表达。
2.写作开展方式灵活多样。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写作活动的开展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有编写故事、小组合作写作、正反两方的辩论等。如,教师要通过呈现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让学生合理发挥想象,运用所学词汇将之编写成故事。在牛津泽林版九上“Detectivestories”的“Task&Self-assessment”教学中,教者用多媒体呈现课本A部分和C部分的图片和对话气泡,通过想象写一个侦探故事,或为B部分Millie的故事写个结尾,要能尽可能将本单元所学的词汇、语法运用到故事之中。而在“TVprogrammes”教学中,教者将学生分组,采用组内合作、组间竞赛的形式开展写作训练。要求各组积极构思,可模仿译林版九上教材90页A部分提纲进行编写,人物性格、活动、地点可不可照搬。各组完成后,教师以投影展示学生作品,评选“最佳创意奖”、“最佳协作奖”、“最佳写作奖”、“最佳书写奖”。
3.写作内容上联系日常生活。
写作力求贴近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取素材,让学生思考什么东西给我们感受最深,什么地方给我们以启发。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现实生活讨论写作主题,力求真实化,让写作与生活彼此交融。
4.教学方法上预设与生成并进。
一方面,教师要把握学情,精于预设,了解学生的起点是什么?与旧知的距离有多大?会遇到什么的难题?如何引导?只有预设,才会使写作更学更有广度、深度,才会使教师从容应付课堂的千变万化。教师要设计具有弹性的教学设计,为学生的思考、想象留下空足的空间。另一方面,教师要利用课堂的动态性,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课堂的偶发性事件,经过机智“加工”成“非预设性资源”,并及时调整预设,促成精彩生成。
5.写作评价上趋向多元。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写作能力、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要采取个别化的评价方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写作评价中,既有教师评价,还应有学生小组评价、同伴互评、以及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以激励性语言为主,切不可以“好”“很好”等一“词”蔽之,要从写作内容、写作结构等方面提出意见。构建高效的英语写作课堂,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也让英语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今后,我们必将继续深化课堂改革,探索写作教学新模式,不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德远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蔡桥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有效教学的研究价值[J].教育研究,2007.
[2]刘德汞,李广州.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从“效”与“学”转向“教”与“学”[J].南阳师范学院,2008.
第八篇:初中体育有效教学浅析
一、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出空间,在体育教育中渗透创新观念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同时也是张扬个性的时期。在这期间,每个学生都会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思考问题,观察事物,解决困难的方式,在某些方面,这些也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做的不是将这些张扬个性的方式抹杀、统一,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他们中存在身心发展的差异,同时将这种差异看作一种教育资源,然后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比如,在进行“三级跳远”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三级跳远与普通跳远不同,要进行跨步,这个过程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还很陌生,很多同学做起来十分别扭,甚至还没有平时随便跑两步跳的远。教师可以这样开导学生,告诉他们,不要刻意地计算步子,把沙坑当作一条比较宽的沟渠,你们要做的就是跳过去。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会慢慢将注意力从三级跳远的迈步转移到越过“沟渠”,从而有着跃跃欲试的冲动。让他们经过不断地尝试后,最终都能有所进步,这个时候,教师只要对个别学生进行动作纠正,对一些展现出跳远天赋的学生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如何控制自身力量,步幅,甚至是“吃板”程度。体育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有时候没必要刻意在意深层次的技术问题,只要每个学生能够体会到运动的快乐,达到目标运动量就足够了。课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出对于体育课的意见,让他们以课堂参与者的视角提出建议,更能促进体育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新型教学器材,然后暂且不告诉学生使用的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想想这种器材应该如何使用,自己创造玩法,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展示篮球后,可以先不向学生介绍运球和投篮动作,让学生先拿着球去玩,看谁能玩出新花样,然后请表现较好的同学进行示范,让篮球融入课堂之中。接着,教师可以回归正题,向学生们介绍篮球的玩法,比如运球的动作,投篮时的手势等等,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到篮球运动的魅力。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自主学习
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唯有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之中,才能使他们的体魄得到锻炼。体育教学同其他科目一样,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在满足他们情感需求的同时,促进他们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长久以来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样做收效甚微,体育教学更是如此。所以,体育教师要转型成为课堂的设计者,课堂资料的准备者,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教学中添加更多趣味性教学和探究性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比如,在传统的体育课程中,教师可以偶尔进行一次民间体育运动课。向学生展示民间的一些体育器材,比如铁环、陀螺、鸡毛毽子等。我们的学生见惯了篮球足球排球等传统的体育器材,再也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此时见到这些民间的体育器材,自然会产生兴趣,会主动参与其中。这些民间体育器材简单容易上手,我们的学生很快就能熟练掌握,乐在其中。他们充分参与其中后,又会对下一次的体育课产生期待,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让学生在主观上“想”上体育课。
三、对重点体育项目进行分步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分步教学可以说是体育教学中一个极为有效的手段,将一些重点体育项目进行分步教学,既减弱了项目的难度,同时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近些年,篮球、足球等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在进行这些重点项目时,大可以采用分步式教学。比如,在篮球教学伊始,运球是一大重点。首先在前面一两次教学中给每个学生画一个圈地,让他们在圈中拍球,不要将球拍出圈,尽量放低身子,控制好球。然后在接下来几次授课中,可以对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不再画出范围,让他们拍着球绕着篮球场慢慢走,在行进间控制住球。这对很多学生来说较为困难,也许整个学期都不能做得很好,可以让他们多练习几节课。在最后几次课时,可以对那些掌握较好的学生进一步提出要求,让他们运球绕球场慢跑,或者进行投篮练习。通过分步式教学,将较为困难的教学项目进行肢解,让学生慢慢吸收。最终,促进体育教学的进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总结
想要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就需要体育教师在课堂结构和授课方式上多做研究,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
作者:吴鼎坤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第七中学
第九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教学探析
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仍以被动式的静态教学为主,教师们主要偏重于文章写作结构以及中心思想等客观、表面内容的讲解,从而忽视了与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想交流和探讨,仅停留在表面层次,难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以及激发学生的思考。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采取新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初中生对语文阅读的热情,增加学习的乐趣。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细致的讲解
在课堂中,教师容易忽视对学生的指点,偏向于将自己理解好的分析,单向地对学生进行灌输,也有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时,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情况和知识掌握情况,一味地对学生采取整体讲法,过多地重视知识内容讲解,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性讲解。这种方式带来的弊端就是,学生虽然能够记住一些常规的文章写作手法、内容结构和简单的中心思想,却对文章深层次的内涵没有足够的理解。这样就限制了学生进行自主深入的思考,难以突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流于形式,缺乏“生本”核心理念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阅读教学较为僵化,“生本”理念难以得到充分有效地落实。在初中教育阶段,以中考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容易让阅读教学流于形式,过分强调做题技巧与考试内容,从而削弱了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应试教育过多的阻碍,冲击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成为教师采取一切教学方法的目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成为了课堂主体,牵着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实际情况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仍占主流,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大量的实践表明,这种灌溉式的教学模式是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
(三)缺乏延伸拓展训练,灵活性较差
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没有进行适当的课外延伸,容易使学生对学过的文章一知半解,没有更多的支撑点让学生对文章产生更多的了解和看法,从而在语文阅读当中难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更甚至会使学生失去对阅读的热情。此外,这种“重课内、轻课外”的教学方式灵活性差,无法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充分落实“生本”理念,进行开放式阅读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生本”理念的践行刻不容缓。当前紧迫的任务就是,将静态化“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的动态化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适当地进行留白,提出开放式的学习任务,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表达自我。例如,在朱自清《春》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一句话表达读后感。在开放式的表达下,不仅能够使学生自由地发挥,同时也能够更进一步地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
(二)加强教师指导,促进学生思考
对于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而言,其相较于小学生阅读有着更高的要求,不仅是表面的写作手法等内容需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还要注重开发初中生的阅读心境和感受,并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表达。从初中生有限的人生经历来看,要从作者的内心出发,体会和理解其心情及文中蕴藏的哲理和内涵,毕竟是有些难度的。因此,教师的激发和引导对学生的思考有着积极的作用,需要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主动了解学生的想法,并提出一定的鼓励建议。这些对营造学习氛围和提高学生思考兴趣十分关键。
(三)活跃课堂气氛,提倡个性化阅读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中发挥无限的能量,是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讨和实践的课题。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双向互动的过程,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强化阅读教学,激发学生能动性,对提高课堂效果有着关键性的作用。首先,教师可以进行情境互动,通过对课堂节奏的掌握以及对学生情绪的把握,灵活地组织教学,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或预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或通过游戏、辩论等形式强化语文阅读内容。此外,鼓励个性阅读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促使学生自主进行思考,符合中学生处在个性发展中特殊时期的情感需要,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也为语文阅读教学培育出良好的土壤。
(四)有意识、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针对性和高效性。首先,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安静的环境,同时也需要有一颗平静的心,避免在情绪浮躁的情况下进行阅读,尽量调整自我心情。其次,运用有效的阅读方法,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勤做笔记是提高语文阅读素养的良好方法,写读后感也是进行自我阅读总结的有效手段。最后,鼓励学生发问,提出问题也是思考的一种方式。
三、小结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要强化、优化语文阅读教学,提高语文阅读有效性,必须主动贯彻落实“生本”的教学理念,不落于口号,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和水平。
作者:范红 单位:江西省贵溪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赵秋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5,(10).
[2]曹学莉.基于“生本”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4,(05).
第十篇:初中历史插图有效教学浅谈
历史插图是对历史知识的某些片段、侧面的状态和形貌的“写真”,是对某一历史事件、人物活动和历史现象的“空间描述”,是形状化、立体化的历史教材,它和教材文字叙述相互照应,互为补充,构成完整系统的历史知识,它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插图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体会较深的以下几点:
一、利用插图,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产生某种憧憬和追求。历史插画形象、生动、具体,是最易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饵”,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产生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发热烈、持久的情绪,这种情绪状态鼓舞着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在教学中应该利用教材的插图创设生动形象的历史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利用插图,可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
教材中的插图有的本身就是一段生动的故事,一幅有趣的画面,我们应用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是漫画插图,妙趣横生,寓意深邃,最具有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而且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分析能力的珍贵教学素材。学生被漫画打动后,情有所感,理有所悟,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深奥问题浅显化。
三、利用插图,可让学生体会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历史教育最大的特点是灵活多变,与时代紧密结合。教材的编排也时刻把握这一主流,更新教材内容,与时俱进。中考文综历史材料题部分主要以时政材料为背景,所以教师在利用插图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加以拓展与延伸,领悟党和国家政策,体会文件精神,锻炼学生对时政的敏感度,扩大思维空间。
四、利用插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课文中的全部图片和绘画,都集中反映了编委们的一片苦心,他们采集的照片是历史文物资料,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绘画作品贴近生活,紧密联系教材内容,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同学们的欣赏水平。
五、利用插图,可以引导学生实现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并贯彻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和“教学建议”中。它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图解合作的精神,并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插图教学就可以通过插图这一载体,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通过大家互相合作,共同指正,从而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
六、总结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已意识到历史插图的重大作用。我们相信,集趣味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历史课,是一块肥沃的热土,它正等待着有志之士的开发,它的明天将更美好、更灿烂。
作者:闫风英 单位:山西省乡宁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