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效教学问题分析(7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有效教学问题分析(7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有效教学问题分析(7篇)

第一篇: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刍议

一、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新时期,新面貌。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发展的今天,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应当仅仅停留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而应当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不断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也应当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那么,在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呢?

1.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操作技能不强。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教师对化学实验的不重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还难以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仍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目标,没有充分考虑到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化学技能、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了解的实际意义,因而没有将化学实验和课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此外,有些教师甚至将化学实验课当成理论课程来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的实验器材、流程等等。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可以在考试中有条不紊地将实验流程写出来,却不知这些实验到底是如何操作,最后产生的化学反应又是什么,学生没有将化学实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都有不利的影响,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模式落后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虽然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影响,难以摆脱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高。化学是探究性的知识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对化学知识的认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原因分析

以上分析了目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那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为何会存在这些问题呢?

1.教师没有形成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全面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各种新要求。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依然没有意识到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意义,仍然秉持传统的教学理念,亘古不变地实施传统教学模式。此外,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意识到学生的思维模式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高中生,由于受到现代科技的影响,思维模式更加灵活,对待新事物的态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种应变能力和接受能力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教师如果还依然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将难以激发现代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校对实验课程不重视。

在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之所以出现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对实验课程的轻视。很多学校的高中化学缺乏相应的化学实验室以及相应的化学实验器材,这样的现状会直接导致化学实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难以提升。

三、如何促进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

1.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在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应当改变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的思维模式,不断创新,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所带来的便利,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将多媒体进行有效融入,由于多媒体能将音、形、色集于一体,可以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而且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充分重视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性学科,化学中的很多知识都需要通过实验的方式得以验证。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化学实验,并有效实施化学实验,而不应当“走过场”,让学生在实验中形成严密的化学逻辑思维能力。

四、结语

总之,在目前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做出相应的调整。化学学科的科学性和基础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精神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有效教学模式的形成。

作者:黎廷洪 单位:贵州省大方县第二中学

第二篇:高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策略行动研究

1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

新课改强调,探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是生物实验。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学科学素养,提倡探究性学习。

1.1学生主体地位难以体现

就目前,我国大多数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示范性的教学,教师在实验台上做实验,学生在台下观并未能参与实验过程当中,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能体现实验教学的本质,难以发挥生物实验教学的作用。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高中生物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没有实质性的发展;另外,由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模式的滞后性,学生在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不积极,影响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效率。

1.2客观难点问题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终究其本质来讲存在客观难点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这就要求学生充分了解实验步骤,才能有效地确保实验顺利完成。但是,由于实验过程太长或是实验过于复杂,学生难以看清教师的每一步教学操作,难以掌握各个实验步骤。实验教学功能认识不足,片面的将实验理解为只是做实验,看实验结果,忽略了实验的手脑并用解决问题的作用还有教师对学生试验方法指导少,学生太过依赖老师,不理解实验基本理论。2000年到2005年全国理综试题生物实验试题统计来看,每一年各地区试验试题的考察的都是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能力。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对实验的盲目动手,那么学生是没有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能力可言的。

1.3不重视生物实验教学。

沿用上面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生物实验试题比分很重“,2000年苏浙吉验证钙离子在凝血中的作用”其中所占分值10分“;2005年浙江胰岛素的生理作用、血糖平衡调节;遗传的基本规律”两个教材经典实验分数各占21分。综上所述,生物实验试题所占分值不仅中,还有上升趋势。

2高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1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任何一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都不可忽视的。因此,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升教学认知,充分尊重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意识,不断的改革和创新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验教学活动中来。例:教师在讲解【有机缓和我及生物大分子】,首先教师可采用问题情境的方式,来引入问题“化学试剂能否检测出生物组织和细胞壁中的某些有机化合物?”,然后让学生讨论“哪些指示染色剂能使有机化合物在显微镜下继续检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然后让学生自行实验制作徒手切片,染色,利用显微镜的高倍镜来检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在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细胞间的油滴”“为什么显微镜从低倍镜到告背景,视野变暗?”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2.2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应用陶行知的话来说就是“: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能是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达到最顶峰。”也就是在实验课上,教师要从“演讲”转化为“主持”,创设好教学情境,调节好课堂氛围,欢快愉悦一点。将提要求和做法时间尽量控制到10分钟以内,把时间留给学生,在讲台下指导学生。勇于放手,扩大学生自主权,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2.3分组合作开展实验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思和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分组合作操作实验的方式,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来进行生物实验教学。例:在进行【检测细胞中的DNA和RNA】实验时,教师可将学生等位若干组来进行检测试验。安排每组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操作,两个同学进行涂片制作和染色,一个同学负责在显微镜下观察,另一个同学负责总结实验成果,并讨论“为什么细胞质部分被染成红色,细胞核部分染成蓝绿色”的实验现象和“为什么实验要选用肝脏血液作为实验材料”等问题,让学生明白“DNA成分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的实验结论。

2.4培养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

老师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尽量将实验内容切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与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有实际的应用价值才能激发学习愿望。例如在讲《细胞呼吸》一章,组织学生通过使用各种实验装置对细胞进行观察和了解,然后在运用讨论法、探究法等方式进行研究讨论,教师在其讨论的过程中要适当的进行引导,让细胞呼吸的问题与生活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5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习需求是学习的动力,激发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更能提高学习效率。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急于探求结果,从而提高了积极性。

3结束语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明确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验教学来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性,促使其参与到实验教学活动中来,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中生物教学的改进。

作者:李志远 单位: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第三篇: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1多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阻碍了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为了提高升学率,教师只是看重学生学习的结果,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漠不关心。在课堂上,教师把自己所掌握的化学知识灌输给学生,即使采用教学问题进行课堂教学,也是教师在课前预先设计好教学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和探究。有时候,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马上说出答案,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思考,教学问题的提出也流于形式。新时期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上也要做好转变。由于长期灌输教学法的采用,在教学初期,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时,学生们不能适应,一时不知从何入手。学生们常常放映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不了问题,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提出什么样的问题等等。在这时,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要多给予学生以鼓励,让学生慢慢的适应新时期的教学模式,逐渐实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做好指导,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学生学习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表扬,让学生对自主学习增强信心。例如,在“高炉炼铁原理的实验室设计”这一部分中,会涉及到气体的净化、检验依据酒精灯的点燃和熄灭顺序等多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部分较多的知识点,鼓励学生进行问题的设计。在学生思考和讨论之后,设计出了各种问题,如:(1)长颈漏斗中的水有什么作用?(2)两个试管当中的澄清石灰水分别有什么作用?(3)在实验时我们要先点燃哪盏酒精灯?为什么?(4)第2盏酒精灯有什么作用?(5)我们要先熄灭哪盏酒精灯?等等。除了设计出各种问题之外,有些学生还设计出了一些计算题。通过让学生设计问题,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教学内容,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注重实验教学法的运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课程,在进行化学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实验教学法的运用,通过化学实验提高化学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性。高中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他们爱动手、爱表现自己,在化学实验中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此,化学实验是最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之一。传统化学课堂上,教师使用实验组织课堂教学较少,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也是以高考为目的,没有真正发挥出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优越性。在新课改实施之后,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实验教学法的重要性,在教学时运用好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教师在运用实验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时也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好选择,以发挥出实验教学的最佳优势。例如,便于学生进行的实验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实验,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新知,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要用到许多的化学药品,有些化学药品比较危险,不便于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但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获取直观上的认识,教师就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进行实验的演示,使抽象的化学知识形象具体,学生们一目了然。不管利用哪种实验进行教学,教师都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做好课堂教学工作的调整,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的状态。

3做好教学评价,对学生形成促进作用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得到教师的肯定,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之下,只有极少数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能够得到教师的表扬,一些学困生还经常受到教师的冷嘲热讽,学困生倍受打击。每个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新课改下教师要关注到全体的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做出合理的评价。为了对学生形成鼓励,教师要制定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分数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要留心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当学生有优秀的表现时,教师不要吝啬于语言的表扬,哪怕是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能够让学生兴奋不已,在学习上表现更加积极,不断取得进步。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必须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水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为今后步入社会打好基础。

作者:余守仁 单位:余守仁江西省乐平中学

第四篇: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

一、加强学生对于文言文的朗读,提高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语感

文言文毕竟还是一种语言用法,所以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应该加强学生对于文言文的朗读,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语感。所以,在语文的早读课堂上,学生应该加强对于文言文的朗读,通过在朗读的过程中,加强对文言文的认识和理解。要提高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语感,除了要加强学生对于文言文的朗读,语文老师还应要求学生加强对于文言文的背诵,因为通过要求学生进行文言文的背诵,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文言文朗读的通顺性以及逻辑性,从而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文言文所讲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语感水平。对于部分篇幅过长的文言文,语文老师则应选择性地要求背诵文言文片段。所以,要开展高中文言文的有效教学,语文老师则应培养学生朗读文言文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让学生从朗读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感,提高对文言文的认识和理解。

二、加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文言文教学是比较枯燥的,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语文老师则要想办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趣味性。语文老师则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帮助来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辅助。比如,语文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播放与文言文相关的视频或者是电影,在学习《鸿门宴》的时候,语文老师则可以播放《鸿门宴》的电影让学生进行观看。通过观看电影,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认识和理解《鸿门宴》这篇文言文中所讲述的事情,并且通过画面的展示,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鸿门宴》里面的情节的认知理解,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鸿门宴》课文的记忆。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对于《鸿门宴》课文的认识,语文老师则可以在学生观看完电影后,向学生进行问题的提问:比如,《鸿门宴》电影与《鸿门宴》课文之间的情节有什么出入?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效率,语文老师则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

三、培养学生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习惯

文言文是一种语言,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认识,语文老师应该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文言文的阅读习惯,在刚开始的时候,大部分的学生肯定坚持不下,因为文言文与现代文之间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语文老师可以强制性地要求学生进行文言文的阅读,例如,语文老师可以定期地让学生浏览文言文,并布置相关的作业,学生要想完成作业,则需要完成文言文的阅读,所以,在刚开始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习惯时,语文老师可以使用强制性的办法来进行。待同学们已经养成了文言文的阅读习惯后,语文老师则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文言文来进行阅读,然后老师可以规定学生每次在阅读文言文中都应做上相应的笔记,比如记录某词的特别用法或者是某个特别的句式,从而更好提高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为了确保学生在文言文的阅读难度,语文老师也可以根据自己对于班级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情况来推荐几篇文言文来让学生进行阅读,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也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

四、加强文言文的基础教学,巩固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

要想开展高中文言文的有效教学,语文老师一定要做好对学生文言文的基础教学,巩固好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就像我们在刚开始学习语文的时候,是先认识字,然后再认识词语,再认识词句,最后再进行文章的阅读的,所以文言文的学习也是这样的步骤。虽然我们在初中就已经接触了文言文,然而初中的文言文学习还是比较基础的,而且是不够全面的,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效率,语文老师还是要加强对学生的文言文基础教学。例如,在高一的文言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应该注重对文言文中的字、词以及句式的用法及意思的讲解,从而巩固好学生的文言文基础,那么在高二的文言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则可以减少对于字、词的教学,只是讲述重要的字、词的用法及意思,然后就让学生直接对文言文进行翻译。所以,要确保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效率,语文老师在高一的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基础教学,从而更好地巩固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所以,提高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可以提高我们对于古代的生活以及文化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丰富我们的知识。然而在枯燥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语文老师不仅要提高文言文课堂的趣味性,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文言文基础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以及效率的。

作者:米玉宝 单位: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第六中学

第五篇:高中信息有效教学

一、提问的适时性,启迪学生思维

“学而不思则罔”强调“思”在学习中的地位,而“思”什么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个问题,归根到底就是问题的提出。如何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的兴趣,激发思考的动力,提升思维品质便是问题的焦点问题。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一节课45分钟,不同的时段,学生的思维状态不同。因此,提问的适时性是问题教学的重心:“欲发未发”前、“似懂非懂”处、“无疑有疑”之际。否则,随机性的提问,会使学生感到茫然和突兀,思维的效果将大打折扣,提问效果、课堂效果也会因此而低效甚至无效。如数据处理是Excel的主要功能,在进行Excel数据处理时,有学生说:输入数据,再用Excel处理方式进行运算,不如用计算器计算快速、方便。听到大家的私语,对学生的质疑,教师的巧妙的问题设计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个性。教师呈现班级40人的月考成绩,算出英语的平均成绩,并按照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将学生排序。于是,学生们有的用计算器,数学特别出色的学生开始了口算和心算,5分钟过去了,答案逐渐“出炉”可是,答案不唯一,对于排序的问题,更是还没有结果,如果要把40位学生的英语成绩按高到低排列,学生自己说至少也得5分钟以上。于是,问题“用Excel只要两步操作,不用60秒就可以搞定”的提出,使学生们半信半疑。接下来的操作,会使学生惊讶不已,学生学习Excel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教学的有效性毋容置疑。再如,Word文字处理是信息课的基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对于“替换”操作前,教师可以设计一篇较长的文章,让学生对文章中出现的同一个词语(文中共有50处)进行“替换”。问题一给出,学生们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仔细阅读,一个字一个字看,生怕漏掉一个词语,对于出现高达50次之多的词语,刚找到不到一半时,个个似乎体验到重复相同操作的枯燥、低效,都不愿意再继续下去。此时,正是问题提出的最佳时机:是否有更省事、高效的操作呢?被这一问,学生们意识到“埋头苦干”的低效的行为,微微一笑之后,精神大振,思维便开始启动,“替换”的学习深刻难忘。

二、预设陷阱,提高思维品质

预设陷阱,巧设误区是根据心理学原理而提出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是从多次谬误中发展起来的。巧妙设计误区和陷阱,让学生体验错误,可以少犯错甚至不犯错,从错误中思考,提高思维的品质。学习Excel表格的“删除”时,巧妙设疑,设陷阱、设误区,引导学生“就范”,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学习Excel表格删除前,教师故意引导学生复习Word文字处理的删除文件、文件夹等基本的常识,并给出一定的任务让其操作,形成按“delete”键而完成“删除”操作的习惯,所以,给一个Excel让其删除某一行或者某一列,学生会不假思索,选中———按delete键。然而,学生惊讶了:delete键失灵了,再对Excel表格的删除进行正确的操作变水到自然成。

三、注重问题的趣味性,为趣而问

学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节内容时,这节课的重点是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是无可厚非,那么,如何提出这一问题,可以从成语故事和实际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引入。如以前人们说某某人有学识,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以前文字是刻在竹简上的,竹简相当笨重,一个人知识渊博,看的书多,搬家时,要用很多车去拉。而现在小小的CD光盘就无所不有、应有尽有,打开Explorer,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无需翻阅一张纸,可以饱览群书,所包含的内容不是五辆马车能拉得了的。那么,通过“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一问题,自然而然进入了新授,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再如,学习Word的“复制”时,设计竞赛情景:8分钟之内,将“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词,快速用Word录入出来,并将这首歌词打10遍。“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等一遍遍录入,不厌其烦地一个字一个字打进去……可是,8分钟过去了,快的也就打了2遍,只有一位学生10遍输入好了,然而同学们不相信,“不可能的事,说假话了”的斥责声不断,也有的暗暗佩服。于是,启发学生“这位学生赢的不是打字的速度,而是使用Word的娴熟和掌握便捷的方法,赢的不是方法,而是智慧”。如此教学设计,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和智慧之光。

四、一题多问,提高探索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个问题,从问题的不同角度而提出问题,即问题的多样化、多元化,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等设计问题,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学习Word文字处理软件时,对于新文档的保存,学生有了基本的了解后,教师提出,如果想给已经保存过的文档增添、更换新内容,内容更换后,还要不要保存,怎样保存,会不会再次弹出“另存为”对话框……会引起学生的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全方位思考和探索问题,提高自主探索能力。巧设问题、博采众长,探讨出高中信息课程教改之路,找到有效教学的根本所在,从而凸显“以人为本”,“素质为本”的教育真谛,打造高中信息课的有效课堂,使高中信息课因问而动、因思而动、因问题的有效性而彰显信息课的魅力,使信息课精彩无限、趣味无穷。

作者:陈奖涛 单位:江苏省邳州市铁富高级中学

第六篇: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实践

一、数学有效教学内涵

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的教学追求,这在数学教学中尤为明显。而所谓的有效教学,是指在尊重教学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以最少的精力投入来获得更好地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从有效学习的定义来看,其教学目标并不是只满足于单纯的知识记忆,而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动手、实践、交流等能力的实现。根据其定义内涵来看,有效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开放性特征。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效教学课堂更为开放,教师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做出具有弹性的教学选择和组合,以此更好地满足课堂教学需要。其次,开放性课堂能够更好地迎合学生个体的需要。新课标要求下的数学教学,可以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其不同于传统的数学统一教学形式,而是在更为开放的教学目标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最后,具有反思性特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反思教学是促进数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用来解决数学教学问题,而且被纳入到动态生成的有效性教学之中,从而让使得有效性教学具有课反思性特征。

二、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有效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升学习成绩。因此,在之后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更好地实现有效性教学: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而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由于很多教师教学方法不得当,加之数学有一定的抽象性,从而使得学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而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有效性学习,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用数学的眼光来进入到情境之中,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这种从已有的生活实际出发的教学方式,可以然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多姿多彩。例如在进行人教A版数学教学时,在学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时,教师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为出发点,列举出常见的现象,如教室几个平面和直线的关系,建筑设计中常见垂直的应用等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从而展开具体的课堂知识讲解,这样既可以拉近知识与学生的关系,也可以从现象入手本质,使得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2、活跃数学课堂,创设开放教学环境。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多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单一枯燥的课堂形式还容易使其丧失学习兴趣,而在新课标要求之下,为了更好地进行有效教学,必须活跃课堂环境,形成开放动态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定相关的教学活动,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这种活动中来,从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的发挥。例如在人教版数学中,进行相关概念讲解时,可以利用谜语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知识,如:市场无人无货(打一数学名词)——空集;春夏秋冬(打一数学名词)——周期;财大气粗(打一数学名词)——无穷大;停战谈判(打两个数学名词)——商、和等等。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与综合。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还可以综合利用课堂讨论、课堂反思等形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而使得高中数学课堂能够更好地进行,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数学学习。

三、结语

数学是进行其他相关学科学习的基础,尤其是高中数学更是与物理、化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进行数学的有效教学就变得尤为重要。通过本文的相关分析,对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有了更好地认识,但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对其研究的加深,相信不久之后的将来,我国的高中数学教育定会迈向新的发展水平。

作者:周延社 单位: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海阳市第四中学

第七篇:新课标高中英语有效教学

一、引言

本文从有效教学的理念出发,通过分析有效教学的特性,旨在探究改变教学低效、无效现象的途径,为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提供建议,推进高中英语新课改的深入发展,确保新课改的实效性。

二、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特征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之后,随着美国实用主义哲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及科学思潮的影响,人们认同了教学也是科学,并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究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等教学问题。有效教学概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然而,“对什么是有效教学,怎样去定义,如何去评估之类的问题仍然悬而未决。时至今日,这些问题也尚未形成共识”。关于有效教学概念的界定,在西方学者目前流行的视角里,有效教学就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或者说,有效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而在国内,较为综合的观点认为,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这一定义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学习。第二,整合、协调地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基本内涵。第三,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通过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率、有魅力的教学获得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则提出:“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反思的意识,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综合以上有效教学的界定,可以看出,教学的有效性更多地从学生进步和发展的角度来界定,从学生有效学习和发展的角度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概括“有效教学”的特征:第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学生优良品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提供条件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标准。第二,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激发过程体验的积极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教学设计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认知与情感的参与以及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是教学有效性的基础。第三,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目标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教师在较少的单位时间内运用有限的条件科学、合理地服务于教学目标,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总而言之,“有效教学”,就是通过有计划的备课,运用相关的教学技巧,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性得到提高,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三、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现状

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推行多年,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英语新课程体现着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广大英语教师的教育观念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关系在教学实践上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异,但在“高考指挥棒”及“考分为命根”的影响下,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仍走不出“应试教学”困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子仍屡屡可见,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并不少见,英语的有效教学仍存在如下问题:

1.教学目标欠准确,偏侧重知识目标

大多数的英语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拘泥于教材的信息传递,在教学中依赖教学资料,缺乏对资料的精选与整合;教学目标聚焦于课本语言、语法知识内容的了解和掌握,忽略语言运用能力结果性目标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先看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重难点词汇、短语的听说读写、课文的理解,教师占用大量时间分析课文,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及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缺乏发散学生思维与创造的课堂设计,课堂活动提供应用语言的参与机会少、参与面小,讲练时间分配失当。最终的交际目标是情景模拟、复述还是没有明确标准讨论汇报,没有明确要求,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活动形式仍为主流,语法的教学,要么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几个练习,要么照本宣科地讲授语法纲目,知识目标的偏重使得课堂教学低效。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的地位把握不当

在新课程的课堂,新课程要求改变以往课程教师“一言堂”的现状,既强调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并不吃透,一种情况是太过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看书或课堂活动放任自流,任务布置缺乏明确的指示,阅读指导缺乏相应及时的检查和反馈。另一种情况是误把“牵引”当“引导”,教师虽以启发的方式提出问题,但很快就会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到设计好的标准化路线上来,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很快在教师的牵引下指向标准答案,学生的主动性完全被抹杀。看似高效的知识传授背后却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空间限制,偏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教学设计欠精密,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实效不高

英语新课程教学强调导入的趣味性、探索性和介绍的情景设计,但实际教学中,重点知识的呈现、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常常欠精心、严密、逻辑的的设计。有的教师在导入阶段只注重知识趣味性而忽略了科学性,情景的设计忽略了实效性,视音频或相关背景知识呈现占用时间过多,提供可思考的信息价值不大,有的情景内容与主题毫不相干,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不起作用,其结果既浪费时间,忽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至于课堂的小组讨论活动,有的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活动表面上是全体学生参与,气氛热烈,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时,却没有积极主动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游离于学生思考和生生互动之外,课堂的合作任务活动实效不高。

四、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建议

1.明晰教学目标,单元、章节教学目标做到具体统一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结果和标准。教学的目标内容、目标指向、目标关系主次要理清,尤其是目标内容所包括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五个目标一定要明确,并确定到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使其落实到每一个单元的多个知识点上,才不会只偏重知识目标或语言技能目标;目标的指向要始终围绕学生进步和发展的重心,而不单纯是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教学目标主次关系上,发展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有效教学的主线,英语知识的传授是培育学生应用英语能力的基础,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实际注意课程整体目标和单元课堂教学目标的整合。只有明晰教学目标,才能为有效教学的实现落定方向。

2.实施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优化教学过程

“教必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单一的的教学方法不可能兼顾到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也不会适合所有的教学环境。教师只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环境,从学生的具体学情出发,在特定教学情境下灵活调整教学方法,或进行有效的教学法组合,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实现知识教授、技能训练和互动交际综合统一,采取适当措施支持学生的课堂参与,才能优化动态教学过程,提高外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3.以人为本,提高教学主题与情景真实性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要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交融,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提倡教学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这就要求英语的课堂,语言功能的撑握,要在真实的情景或近似的真实中操练。教学中,教师在充分运用文本创设情景的同时,应运用多种方法创设类似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交际活动,提高学生英语的交际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素材和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教师可就学习话题、任务开展采用讨论、辩论、表演等合作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激活学生思维,积极建构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体现“学”中用、“用”中学的语言教学理念,实现英语课程目标的达成。

4.教学中师生主导、主体、互动的统一协调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活动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师生间新型平等的关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既创造性地设置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要坚持平等、合作、互动的原则组织交际活动,真正发挥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的作用,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以及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交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教学中师生、生生的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互动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五、小结

以上对于英语课堂有效教学内涵与特性的分析,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认识当前新课程改革下英语课堂教学应有的品质。总之,英语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学生的积极性是建立在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的。只有课堂具有有效性,才能不断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作者:邓晓明 单位:钦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