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语文学科教学中朗读教学属于隐形的教学内容,虽然说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训练学生朗读能力,但是朗读却是每节课教学中都会涉及的内容,然而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可知,虽然教师在每节课都会让学生朗读课文,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且很多学生在朗读中毫无感情或者是拖声朗读,最终朗读教学效果事倍功半。由此可见,当前背景下教师要明确朗读教学的意义,以目前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探讨朗读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属于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学生在朗读环节中可以掌握更多字词,提高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若教师教导方式得当,学生在学习中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之外,也有利于强化对作者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1]。然而,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可知,部分教师并不重视朗读教学,因此接下来笔者结合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提出几点看法。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朗读兴趣不高。就目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分析,学生朗读热情不高,究其原因,与学生年龄较小以及其学习意识不强有关系,加之语文朗读教学本身不易于理解,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产生枯燥无味之感。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很难对朗读教学保持较高的兴趣,这并不利于学生学习。
(二)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毋庸置疑,绝大多数教师都热爱自己的工作,且在岗位上任劳任怨,但是也有个别教师在各方面因素影响下,不能胜任语文学科教学,尤其是无法在朗读教学中发挥示范作用。若学校教师整体朗读能力不均衡,朗读水平参差不齐,这一定程度上给教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产生较大阻碍,极易使学生陷入朗读误区中。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可知,学生朗读的情况各种各样,有的学生在朗读时摇头晃脑,有的只动嘴巴不出声音,有的扯着嗓子大声喊读。可见,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前提就是自己形成较强的朗读能力,给学生传授优良的阅读技巧,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感染。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落实教师引领示范作用。
(三)缺乏有效的朗读指导。教师安排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通常都是给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朗读,虽然说这样的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但是阅读训练需要正确的指导,尤其对模仿能力较强的小学生来说,若其在朗读中缺乏正确的指导,最终就会使其在朗读中出现语音单调的问题,在理解文本语句时无论在节奏、短句还是语气方面均存在较多的问题[2]。此外,部分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注重声音表面与形式方面的技巧,使文本解读应用的感情与语气被忽略,甚至在长句短句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并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文本。
(四)师生之间没有及时交流。小学阶段语文朗读教学中师生间的交流相当重要,由于小学生并没有形成较强的理解能力,但语文学科朗读的前提是学生形成较强的理解能力,所以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学习状态产生影响,并不利于学生高效学习,甚至对学生学习产生阻碍作用。由于没有及时沟通交流,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没有得到及时解决,长期下去学生就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降低了学生学习热情,对学生学习产生诸多影响。
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意义
(一)活跃学生思维。对学生而言,其思维能力直接关系学习与成长。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思维得不到锻炼,思维被固化,并不利于活跃学生思维,长期下去学生在学习中也无法准确了解语文朗读教学的内容。可见,教师要提高对朗读教学的重视,在朗读中不断提高自身思维,如此学生才能在学习中主动探究,深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如此才能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
(二)陶冶学生情操。小学阶段朗读教学对陶冶学生情操而言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朗读教学中学生情感得到丰富,在朗读中融入自身情感,如此学生才能深刻体会朗读内容的情感,从而陶冶学生情操。小学阶段语文教材都是精挑细选的,均出自名篇名作,只有学生深刻感受文本内涵才有利于学生学习,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开展朗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从小学生角度分析,这个阶段其语言表达结构还处于不清晰的状态,很多学生说话可能口齿不清或者毫无逻辑顺序。但是在朗读教学中学生掌握了语言表达的方法,切实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小学语文教学情况来看,朗读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较慢,要想高效开展教学活动只依赖教师讲解远远不够[3]。但是通过朗读活动学生可以从中了解文章内容,有利于学生高效吸收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
(一)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小学阶段只需要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流利诵读即可,这时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熟练应用标准普通话流利地,且逐字逐句地进行朗读。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活动持续进行时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使其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使学生在朗读中可以融入流利的情感,让朗读变得绘声绘色。比如,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文章,直到准确无误且朗读流利为止,之后对朗读的语调、语气以及语速等提出要求,给学生强调文章中每个词语、每段话甚至是每个字都是作者用心创作后的成果,流露了真情实感,在此之后给学生讲解作者的基本情况,如生平、背景、文章中应用的技巧等。如此,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了解了文章表达的情感,实现声情并茂地朗读目标,才能使学生在朗读中深入理解文章。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朗读动力[4]。低年级学生积累词汇量较少,语言相对贫乏,虽然很多学生也会读文章,但是大都是停留在一字一句阅读,很多学生常常出现顿读、读破等问题。这时,教师要注意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求不要太高,否则就会挫伤学生朗读热情。教师要意识到朗读是一个过程,同时这也是一种能力,只有循序渐进地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教师要注意对低年级学生的朗读降低要求,让学生应用正确的普通话开展朗读。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选择文质兼美、内容丰富的美文,应用恰当的语言以及现代教育手段给学生针对性地示范与选择,使其聆听美的声音,达到以读促读的作用。学生在范读中可以体会文章语调变化、停顿节奏等,尤其是在朗读一些语调、语音变化较强的文章时更为明显。学生在范读中可以欣赏与模仿,深刻体会文章语言之美,以此激发其表现欲望,使其热爱朗读。以学习《小池塘》这篇文章为例,这篇文章描写了春天小池塘的优美景色,这时,笔者在泛读文章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想要朗读。接下来笔者指定两个学生进行朗读比赛,其他学生则是担任评委。通过这样的朗读活动学生深刻体会到阅读之乐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规范学生朗读技巧,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教师在规范学生朗读技巧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一方面,读准字音,不漏字也不多字。朗读过程中应以原文为基础,严格按照原文展开朗读[5]。以学习《日月潭》这篇文章为例,教师可要求学生在朗读时放慢语速,准确描写日月潭景象,生动表现其景色之优美。另一方面,把握好文本朗读的语气及节奏,在朗读中融入感情。以学习《灰雀》这篇文章为例,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把握文章主人公节奏、语气等方面的变化,尤其是文章中列宁询问小男孩麻雀去向、小男孩说谎回答不知道的语气态度等等,这些内容是朗读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的。朗读不应该是空洞无味的,而是要富含感情的,需要在教学中真实还原要表达的情感。
(四)灵活应用朗读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以教学内容、小学生年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为基础选择恰当的朗读方法,如此才能取得一定的朗读教学效果[6]。首先,教师要掌握多种朗读方法的特点。朗读教学可以应用多种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独特的特点及作用,只有教师熟练应用各种方法才能进行灵活选择,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细节朗读有利于学生在朗读中把握文章的关键词,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领读法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朗读具体的实施技巧与方法。其次,灵活应用各种朗读方法。朗读的方法比较多,为了提高朗读教学效率,教师要灵活恰当地应用。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应科学选择引领法、细节朗读法以及引读法等,这几种方法的应用有利于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重点把握文章内容;而中年级学生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应用角色朗读、范读等方法,这些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学生体会文本表达的情感;高年级学生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品读法、研读法等,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写作的表达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四、结语
综上,通过朗读除了可以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之外,还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由此可见,教师要提高对朗读教学的重视,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提高朗读教学有效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辉.关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11):179.
[2]杨红月.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125.
[3]侯建.关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7.
[4]王琪.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8):17.
[5]张艳芝.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J].关爱明天,2016(1):320.
[6]刘秋萍.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J].语文课内外,2019(22):84.
作者:薛海燕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大成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