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高职计算机有效教学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现代信息技术高职计算机有效教学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现代信息技术高职计算机有效教学分析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关注的焦点。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促进高职院校有效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现状分析,获知了其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同时,通过教学实验、问卷调查及考试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有效教学

追求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目前,高职院校中仍存在“一本课本、一份PPT”占领课堂的现象,教学的主体依然在教师,教学质量不尽如意,因此,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促进高职院校有效教学,对于获取学习资源、创设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能力、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应用现状分析

(一)对教学信息化理解有偏差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我国明确提出要坚持应用驱动,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各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号召,要求教师改进、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但现代信息技术属于新兴技术,一部分教师还没有很好的掌握,将课堂上播放PPT、放一小段视频这些方式片面的理解为就是教学信息化,更多的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抬头率低,教学有效性低。另一部分教师侧重于技术,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精美课件的制作,教学课件内容丰富、眼花缭乱,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看似课堂气氛很好,实质学生对知识掌握并不扎实,忽略了教学信息化既有“技术”的属性,也有“教育”的属性,其本质目的是教育。由于上述原因,我国目前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教学手段单一,师生互动不充分

教学包含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部分,是一个互动的发展过程。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融入课堂教学,部分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依赖课前准备的课件程序化播放,照本宣科,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逐步减少,教师不能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学生的差异性和学习问题,也不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整个教学过程过于程序化、模式化,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不到调动,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

(三)教学资源缺乏组织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高职院校加大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已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一种趋势,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情况也成为检验学校现代化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在高职院校中也存在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尽管校园内部局域网已普及、多媒体进入教室,日常教学中表现出运用网络资源缺乏组织和管理,使用效率不高,缺乏丰富的高质量教学资源,不能体现出网络资源共享的特性,学生学习空间仅局限于课堂,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离现在提倡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目标仍有差距。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融合存在问题策略

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成为计算机课程日常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积极的意义,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仅仅是教师向学生“单向”培养的活动过程。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计算机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整合。

(一)转变观念,高度重视

现如今我国不断深入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把提高信息素养纳入教育目标,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二是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科研,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已经越来越为重视。所以为了能够满足时展的实际需要,要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教学现代化不仅教学设施现代化,教学观念更要现代化,在计算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加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学校以及教师和学生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看法,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价值,给予高度重视。

(二)变革方式,个性教学

个性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个性化教学设计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教师和学生本身都是个性化的存在,每位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特质。[5]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设计,注重考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内容展现、开始教学活动的技术支撑,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与过渡,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协作,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同时,充分考虑学生间差异性需求,不仅要凸显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也要在整体上体现教学的完整性和体系性。

(三)利用平台,借助资源

一方面,目前大部分高职计算机教师对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熟练度不够,因此需要加强计算机教师多媒体技术及课件制作培训学习,以此加强高职计算机教师应用制作能力[3]和网络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能力,为教学提供更多高质量教学资源。另一方面,相对于枯燥的理论文字,学生更喜欢图片、视频等表现形式,早期的多媒体教学中采用的PPT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将网络教学平台、慕课这些“互联网+教育”的产物引入课程教学,课程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或组织到互联网上,能有效优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和沟通交流[4],更适合现代教育的需求。教师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教学平台、网络资源等形式,如超星泛雅平台、慕课、微课,丰富教学素材,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突出重点理清层次。教学平台和网络资源的融入,颠覆传统教与学的方式,开拓了学生的视野,知识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局限于课堂,延伸到课前和课后,加强互动交流,激发学习热情,教师根据互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有效性。

(四)关注评价,提升质量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高职院校教学评价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和成果[5],评价对教师和学生具有监督和强化作用。通过评价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激发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动课堂学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可以按专业和层次的不同提供难度、深度和广度各不同的个性化考核内容,学生可以自我测试以检验所学。[4]同时,利用教学平台记录班级学生课堂表现、学习状态并进行跟踪、分析,实现教学评价手段多元化,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也可存档作为下一届学生教学资源参考,使教学更加高效。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教学中应用的实际效果分析

计算机课是高职学校一门公共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是现代大学生学习和工作的必备技能。实验选取高职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作为分析对象,将1班设定为实验班,2班设定为普通班,1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2班采用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后,对两个班级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和参加江苏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两种形式进行比对。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两个方面结果: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有积极影响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在调查中,实际发放问卷数90份,回收问卷数88份,问卷有效率为97.78%。由图可知在实验前,两个班级学生课程学习兴趣差别不明显,在实验后,1班学生的学习兴趣相比2班有显著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有积极影响,有助于课程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江苏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以“重在基础、2.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江苏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以“重在基础、重在应用”的原则为指导,采取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的形式,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前,对1班和2班的学生进行基础水平摸底测试,通过对数据统计,在实验前,两个班级学生基础水2.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江苏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以“重在基础、重在应用”的原则为指导,采取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的形式,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前,对1班和2班的学生进行基础水平摸底测试,通过对数据统计,在实验前,两个班级学生基础水重在应用”的原则为指导,采取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的形式,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前,对1班和2班的学生进行基础水平摸底测试,通过对数据统计,在实验前,两个班级学生基础水平无显著差异性,具有可比性。经过一学期实践教学实验后,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经数据汇总得出,1班学生的等级考试合格率显著高于2班,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由此可以获知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课堂教学的“抬头率”得以提高,教学空间得到突破,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延伸到网络空间中,对优化教学资源、推动教学质量提升、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准确以及合理应用已经成为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学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职院校有效教学策略[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08):38-40.

[2]隋军.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风,2017(08):45.

[3]刘欣.我国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6(24):98-99.

[4]巫小勇.邱建霞.袁欣欣.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实验教学模式浅探[J].教育现代化,2019,6(17):98-101.

[5]王朋.学生•教师•学习:美国大学教学评价的路径演变[J].高教探索,2017(10):52-57.

作者:杨妍 单位: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