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练习课有效教学解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语文练习课有效教学解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初中语文练习课有效教学解析

摘要:近年来关于阅读课和作文课教学的研究俯拾皆是,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语文练习课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教师“满堂灌”的现象比较严重,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故研究初中语文练习课的有效教学很有必要。在实际教学经验基础上,探讨了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环节的设置等一系列问题,期待在语文练习课堂上教师导得好,学生动得勤,学生自觉主动地建构知识系统、掌握有效方法、养成良好习惯。

关键词:练习课;教学;知识;方法

初中语文课型丰富多样,但受重视的程度却迥乎不同。若阅读课是主角,作文课是配角,练习课就是跑龙套的了。练习课不像阅读课有起伏跌宕的情节,不像作文课有鲜活生动的素材,学生本就兴趣不大,又因为它是建构与巩固知识的主阵地,教师对于练习课容易受“知识本位教育观”的影响,将知识传授等同于教育本身而“满堂灌”,所以练习课“效率低、气氛冷”成了教师头疼的问题,“难度高、真乏味”成了学生走神的借口。笔者就提高初中语文练习课效率作了一些探讨,认为做到以下几个统一大有裨益。

一、统筹规划与重点突破的统一

语文练习课跟其他课型一样,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素养是一个十分宽泛的范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7至9年级的课程目标涵盖“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5个板块的内容,每一板块下面又分设有很多小目标。中考作为重要的教学评价方式,也囊括了“积累与运用”“不同文体阅读”“写作”等考查内容。课程标准在前,评价考查在后,语文练习课的内容瞻前顾后,体系纷繁复杂,“‘少则得,多则惑’,如果不进行知识要点的统筹规划,势必造成教学的琐碎与杂乱。”[1]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的编排顺序统筹规划一年度、一学期、一个单元甚至一节课的目标。例如根据部编版教材编写体例,初一应侧重记叙文阅读训练,根据不同单元课文内容设置单元训练目标。例如大量运用各种修辞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等写景散文的共性,教师可用课文或者课外写景散文出题,引导学生突破赏析修辞手法的难点;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散步》等课文虽有景物描写却是为记事服务,可用于引导学生赏析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第三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等写人散文则可帮助学生把握记叙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二、课前演练与课堂强化的统一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教学应着眼并超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至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具体做法是,在学生高效率完成课前检测题的基础上,教师及时回收纸质练习资料进行批改,熟悉学生的知识漏洞或误区。若时间不够,则可让学生课前思考,教师课堂抽检,学生口述答案,教师瞬时分析、及时反馈、点拨思路、提供方法。但这只是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的第一步,教师要在课堂上及时检验学生的知识习得、能力掌握情况。“针对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老师需组织反馈练习,加强课堂巡视,及时搜集信息,进行宏观调控。”[2]教师可以通过转变题型再现问题,异中求同,检测学生是否从根本上掌握了规律和方法,再进行新一轮的激疑、点拨、总结,从而帮助学生完善知识建构、促进方法吸收、提升解题应变能力。例如,议论文阅读简答题训练课上,我们可先选择一道考查“全文论证思路”的题作为预习任务,清楚学生问题后及时点拨解答此类题型的方法:首先要清楚议论文的一般结构:立论(提出中心论点)、本论(设置分论点进行论证)、结论(重申中心论点),据此给全文分段,找到各段中心句即中心论点句、分论点句、重申观点句,用顺序词连接后依次陈述即可。之后在课堂上可再呈现一道类似的题让学生练习,避免学生眼高手低。教师巡视课堂,若学生答题效果良好,则应趁热打铁训练学生解答“段落论证思路”题,告诉学生议论文的段落内部一般也采用“立论(提出分论点)、本论(使用论证方法进行论证)、结论(重申分论点)”的结构,据此给本段分层,找到分论点句、辨析论证方法的使用、提炼段末总结句,同样用顺序词连接后依次陈述即可。

三、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统一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言,儿童是“主动参加过程获得知识的人”,教师是“主要辅导者”。语文教师在练习课上不能一味讲授,而应把课堂交给学生,协助其自我教育与发展。首先,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学生自主活动即学习活动的展开。课堂练习作业比课余作业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所以教师该应用一定量的课堂练习作业考察学生独立进行智力操作与行动的能力。教师应加强课堂巡视,鼓励学生分享答题思路与困惑。同时,学生要有更多的自评自改、互评互改活动。“我们之所以称课堂评价为一门艺术,就是因为它具有灵活、生动、多样、丰富的手段。”[3]教师可先不对每个学生的答题结果作质的评价,只适当地点拨思路、讲授标准,让学生先自评自改,再通过合作探究,集中小组智慧互评互改,甚至可以跨小组评分,提出修改建议,教师据此查漏补缺、完善答案。其次,尊重学生主体性还应做到全面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把握学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学生都是具体的”,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不尽一致。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最后,完善教学反馈机制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调动。莎士比亚说过:“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面向学生的反馈要及时、正面、多样,教师不仅要分析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而且要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习目的、态度、情感、意志、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随时关注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发掘闪光点并及时鼓励。

四、知识内容与趣味形式的统一

练习课是以巩固基础知识、训练学生技能为主要任务的课型,系统的知识、复杂的技能容易造成感官疲倦与认知困难,学生往往会失掉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无形的动力,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能否成功。所以教师要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让知识呈现的形式多样化,师生互动的形式多元化,“注意营造活动化的课堂,让课堂教学动起来,让学生的情绪动起来”。[1]首先,教师可合理利用朗读法。语言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时候不是靠掌握语言规则,而是靠语感。语感在理解语言,判断语言正误、优劣上比理性思维来得敏捷,而诵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默读、朗读、齐读、精读、重点读等各种形式的读,理清材料结构,把握文本主旨,悟得解题灵感,同时让学生陶醉于朗朗书声中,更投入、更热情地学习。例如,讲解诗歌鉴赏题时让学生自由朗读,有助于学生把握作者情感;讲解文言文阅读题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有助于学生分析人物性格;讲解记叙文阅读题时让学生集体朗读美文片段,琢磨名家的措辞造句,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品位。其次,教师可巧妙运用记忆术。记忆术是通过给识记材料安排一定的联系以帮助记忆的方法,它不但能够提高记忆效果,而且能增强记忆的趣味性。例如,可使用歌谣、口诀勾连记忆:二十四节气歌可帮助学生理清传统节气的顺序;节日习俗可编歌谣来记:“正月正,万象新,贴春联,穿新衣。吃饺子,放鞭炮,去拜年,懂礼貌。尊老爱幼有人夸,压岁钱可别乱花。”再如,可运用思维导图增强记忆。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将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例如,病句和成语的错误类型众多,可用横向思维图串联;议论文阅读包含不同层次的知识点,可用树状思维图串联等。最后,善于设置情境。学生是充满情感的鲜活生命,以情感凝聚人心是教师的智慧选择。例如,讲解文言文阅读题时,教师可说一些与主人公有关的奇闻逸事,并树立为人处世典范;讲解诗歌鉴赏题时,教师可播放一些古典音乐、改编古诗的现代歌曲渲染气氛;讲解综合性学习题时,可让学生扮演主持人来段开场白;讲解字音字形题时,可组织小组竞赛让学生上台听写易错字等。

五、方法习得与习惯养成的统一

课内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课外学习的空间是广阔的,教师应当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让课内的知识和方法在课外得以迁移,让课堂上的优良习惯在生活中得以延伸。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讲究方法才能实现做笔记的最大价值。教师应当让学生准备专门的练习课笔记本,做好目录,在边缘贴好页码签,以便随时翻检。练习课笔记应当合理划分页面,既要涵盖答题技巧的总结,又要辅以例题的呈现,另外还应注意形式的多样,颜色不一,图文并茂。课后,教师应督促学生经常浏览笔记,巩固记忆,并及时补充笔记,完善框架,如补充有价值的例题、自己探索的解题方法等。其次,要引导学生养成有序积累的习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重视积累,增厚底蕴,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解答语文练习题时增强信心、扩展思维、提高正确率,久而久之,也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底蕴。例如,分析古诗意象时教师可让学生随堂积累常见意象的含义,各种含义均以诗歌例句佐证,让学生一并积累背诵,课后加以补充;讲解文言文阅读题时积累实词、虚词含义以提高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讲解议论文阅读题时则积累名言、典故等材料,以便学生在做选择或补充论据题时能对号入座。最后,要引导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把自我反思作为学习的方法之一,认为“当学习者自己可以决定评价的准则、学习的目的及达到目的的程度时,他才是真正地学习,并且对自己学习的所有方面负责”。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标准答案后要鼓励其自我评改与总结,写出做题心得。语文练习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对学生来说,练习课关乎知识系统的建构、关乎综合能力的提高、关乎应试成绩的高低、关乎对语文学科的感受与评价;对教师来说,练习课更需要更新理念、更考验教学机智、更挑战师生关系、更锤炼教学基本功。语文练习课堂目前呈现的种种问题恰恰给教师提供了开展教学研究的契机,笔者粗浅的体会与看法皆为抛砖引玉。“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语文人都做直面困难、潜心钻研的勇士,深入探讨练习课有效教学的方法与途径,给语文练习课插上高效的翅膀,为语文教学的跨越式发展铺就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李薇薇.追求单元练习课的有用、有效、有趣[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2).

[2]徐小玲.有境、有序、贯通、变通———谈如何上好语文练习课的第一版块[J].语文知识,2016(16).

[3]张宏文.有滋有味练出别样精彩———浅谈如何有效开展语文练习课教学[J].读与写杂志,2015(5).

[4]李伟平.语文练习课语用价值的挖掘与转化[J].当代教育科学,2015(16).

[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王牧天.语文教学艺术[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7]严永金.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赵娜.初中生语文课堂参与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作者:杨裴 单位:长沙市南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