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有效教学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有效教学,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有效教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教育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已日渐为学校所重视,教学手段已从以往的一面黑板一支粉笔一架钢琴,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学,发展为借助更多手段提升音乐课堂有效教学。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本文着重讨论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运用恰当的教学工具和方法进行音乐课堂的创新性教学,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优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达到潜移默化的审美享受和育德效果。

关键词:有效教学;信息化技术;审美教育;人文素养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课堂教学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亟待提升与更新,同时对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不偏离教学目标和教育本质的基础上,应用新的信息化技术、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中职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何为“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有效教学”如何定义众说纷纭,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有两种。一种说法认为有效教学是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其中教学效益是最终目标;另一种说法认为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创建学习共同体,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关注单位时间内提高学习绩效,全面实现课程目标,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过程。作为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的音乐课,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现有的教学条件,运用或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和合理引导之下,让学生在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艺术审美等层面得到应有进步的教学过程。它是一个师生高质量的教与学合作的过程。衡量音乐课堂教学过程是否有效,不应只简单地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教完授课内容作为评价标准,不能把是否应用了信息化技术手段或“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作为有效教学的评定标准,一味地用大量视频音频充斥课堂,学生“被动填鸭式”的音乐欣赏不是有效教学。真正评判音乐课堂的有效性,要通过教学对象来体现。其衡量标准应该看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学会了什么,掌握到了什么程度,知识能力转化得好不好,审美素养是否得到了提升,课堂学习是否很好的延续到了课下。好的音乐课堂教学应该是可以带动学生课下自觉自主学习的,否则教师课上教得再辛苦,学生不想学或者被动地学,这样的教学显然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

二、全面准确认识音乐审美教育

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只有遵循音乐教育规律,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达成良好的审美教育。现在的音乐课堂,往往过于偏重空洞的欣赏、审美,而忽视了必要的音乐知识的学习。殊不知,没有了必要的音乐知识基础,如同大树没有了根基,所谓的音乐欣赏、艺术审美就如同浮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现代信息技术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力武器。以笔者2016年参加全国信息化课堂教学大赛并获一等奖的作品《青春舞曲———律动训练》为例。本课是《公共艺术》音乐篇中第二单元第四课《青春舞曲》的内容,课堂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学生课前小组预习、协作方式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新疆的民族风情,在课堂上讲解作品风格、创作背景,通过课前预习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第二部分是本课重难点,新疆歌舞节奏复杂多变,学生如不能准确把握其节奏特点,也就谈不上审美体验。运用“柯达伊教学法”和“奥尔夫教学法”的肢体律动教学,并配合使用信息化手段———节奏闯关游戏软件+可穿戴设备,既能客观评价节奏准确与否,又能激发学生学校兴趣,准确把握律动节奏。第三部分启发式创编活动。教师通过信息化软件———节奏闯关游戏,对《青春舞曲》进行节奏和肢体律动的编排,加入不同乐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新疆歌舞的魅力,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并进行小组创编。学生还可以运用该软件里的“乐器库”“乐曲库”进行课下的继续学习,为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真正把课堂教学延续到了课下。本节课的设计,运用信息化手段将歌唱、节奏律动、打击乐器、舞蹈统一融合在一起,有效扩充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增强学生学校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思维。

三、应用信息化技术提升中职音乐课堂有效教学

中职音乐教师应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和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参与体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从而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一)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化技术能将声、光、图像、动画融为一体,并通过数字成像展现出来,具有信息容量丰富、使用便捷、趣味性强、跳跃性大、更新快等优势,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以音乐欣赏课《走进音乐厅———交响乐赏析》为例,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面对如此“高深”的一课,如何让他们接受、消化课堂内容进而达到审美享受,就是教师要认真思索的问题。本课需要介绍的西洋乐器就有二十多种,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但效率低下,而且无法充分演示各种乐器的性能和特点。如果利用信息技术去收集资料和制作课件,恰当的运用PPT和多媒体教学,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通过PPT的综合运用,除了可以完整的演示这些乐器的平面图外,还可以运用3D乐器库全方位、动画式地展示这些乐器,通过动画分别播放这些乐器独奏的乐曲,让学生更直观、全面地了解每种乐器的发声原理、音高变化、音色等特征。同样一节课的时间,合理恰当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更重要是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样就把信息化真正运用到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达到了有效教学

(二)增强参与体验,激发创新精神

大部分中职学生音乐基础都非常薄弱,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往往都缺乏兴趣,如何进行好课堂教学,如何把音乐课上到令这些学生期待,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为之努力研究、探索的课题。现在很多音乐教师都会重视课堂互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但往往是上课时很“火热”,一下课就全“凉掉”了,更不要谈课后反思和探究了。在音乐实践教学中,如果能够合理的运用视频编辑软件,让学生在表演的同时,进行录音或录像,音乐教学场所也不再仅限于教室,可以拓展到校园的每个角落,让同学们自己去寻找适合他们“音乐创作”的地方。之后运用软件进行编辑处理,一个自编自演的“单曲”或“MV”就诞生了!当同学们听到自己的声音、看到自己的身影出现在视频中,并且自己的名字以“导演”“主演”“主唱”等出现在片头或片尾,那种成就感和欣喜感会让他们更加爱上这门课,并主动探究下去。笔者把这种新模式下的探究学习引入到音乐课堂,并指导我校2015级动漫专业和数媒专业的学生完成他们自己MV的创作和拍摄。第一步:选定一个主题。第二步:围绕这个主题选一首他们自己喜爱的歌曲,准确学唱,对照简谱唱准节奏、音准,把握歌曲情感。第三步:跟伴奏录音,通过“唱吧”“酷狗音乐”等软件完成录制。第四步:走出课堂,围绕主题和所选的歌曲,在校园、宿舍、教室、公园等地取景拍摄视频片段。第五步:运用“数码大师”“KK录像机”等视频制作软件完成MV的编辑制作。通过音乐软件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把音乐课堂真正有效的延续到了课外,拓展到日常生活中,并围绕音乐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相关的艺术创作,既达到了提升艺术素养的目标,也是对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

(三)坚持审美体验,提升综合素养

中职音乐教师要自始至终坚持中职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和方向,把握好“游戏规则”,即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懂得审美的视角,注重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突出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综合艺术素养。心理学认为,借助“通感”可以使艺术之间或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内容之间相互融合成为必要和可能。我们可以运用此观念在音乐课堂上进行大胆尝试,例如,在进行巴洛克主义时期音乐的教学中,对于这个抽象的音乐时期来说,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仅仅“何为巴洛克”这个问题就能让学生呼呼大睡了,更别提欣赏距离他们五、六百年前的音乐作品了。因此,通过更直观更生动地阐述和演示就显得尤为重。我们可以运用SWF软件,先插入一段亨德尔的具有巴洛克时期典型音乐风格的作品,然后在其具有华彩部分的段落插入具有“巴洛克风格建筑”的图片,同时出现人声解说:“巴洛克”来自葡萄牙语baroque,原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现指欧洲17世纪和18世纪初期豪华的建筑风格。音乐家借用此语概括地说明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即注重高雅炫丽的旋律和炫技。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这个时期的音乐,还欣赏到了这个时期建筑的艺术风格。当鼠标点击“华丽的凡尔赛宫”时出现海顿的著名协奏曲,同时一位彬彬有礼的公爵跃然纸上向大家行了一个屈膝礼。这时可以向同学们介绍巴洛克时期的宫廷礼仪、服装服饰等。相信同学们从另一个侧面对这个时期音乐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当鼠标点击到“圣彼得堡大教堂”时出现亨德尔的降b小调弥撒曲,一副著名的圣母图,让同学们不仅欣赏音乐,还能欣赏当时的美术作品。艺术都是相通的,综合性、立体型的艺术欣赏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艺术的美,提升其艺术欣赏能力和水平。恰当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够实现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展现,让学生耳、眼、嘴、手、脑并用,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层次。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音乐学科整合对改革音乐学科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信息技术延伸了课堂空间、丰富了教学手段、创新了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的有效性。音乐教师应该在音乐教学中大胆地进行尝试,继续努力探索,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将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争取走在教育教学前沿.

作者:郭育宁 单位:集美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