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创设分析(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分析(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幼儿园环境创设分析(3篇)

第一篇: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

幼儿园建筑的面积并不大,但却面广量大,尤其是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处处需要发挥设计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细节之处彰显品质。适应当代的教育理念,在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中要让幼儿做环境的主人,空间任由他们自己支配,真真切切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寓教于乐,从空间造型、材料选择、色彩搭配、合理光照、陈设物品等方面出发,从细节入手,以小见大,认真思考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

一、开放流动与互动的空间

走廊空间的拓展与消失:在以往的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中,走廊往往是作为必需的交通要素和单调无味的消极空间存在,其实走廊空间的可塑性非常大,只不过是在传统的幼儿园环境设计中都忽视了这一点,它完全可以作为幼儿授课或是活动的延展区,打破传统幼儿园教学空间与交通空间的界限。如果把走廊空间合理利用起来,你会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譬如每个班级可以在自己所属走廊区域内布置具有本班特色的趣味空间,积木角或是展示墙都可以,这样既体现了本班的独特性也可以刺激幼儿各种感官的发展。堆积木是锻炼和开发幼儿智力的很好的方法之一,幼儿在堆积木的同时可以对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基本属性有自己的认识和了解,从而锻炼了自己眼、脑、手三者相协调的能力。从小对幼儿绘画、手工技能的培养也是对他们审美的锻炼,他们的作品也是他们获得喜悦与自信的开端,这对幼儿良好性格的养成也有很大帮助。在做走廊空间拓展的时候可以釆用较为自由的布置方式,幼儿授课教室与活动教室在多功能厅的周围,这样成为一个圆形结构布置可以让各个空间都联系在一起,单间无味的走廊空间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充满活力的多功能活动空间,这样不同年龄的幼儿在课余时间都可以在这一区域游戏玩耍,增加了彼此间的交流与互动的机会,混龄教育的理念不再是纸上谈兵,在不知不觉中年纪较小的孩子可以向年纪较大的孩子学习,年纪较大的孩子可以帮助年纪较小的孩子,互相谦让、共同进步,促进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活动单元注重空间的参与度与开放性

现代社会崇尚幼儿的素质教育,授课方式与内容也较以前有很大不同,很多幼儿园提倡“寓教于乐”,大力发展游戏教育,让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开发智力、增长知识、培养性情。众所周知,幼儿园的活动单元是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的结构单元,也是组成单元,幼儿的学习游戏生活都在此度过,它不仅是孩子接受正规幼儿教育的学习地,也是幼儿情感的归属地,所以现代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要对活动单元提出新的要求。那就是要求新的活动单元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可变性和幵放性。许多国外幼儿园采用圆形或者马蹄形等非固定座位的模式,这样可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气氛也变得轻松融洽许多,各个活动区域可以用可移动的家具陈设做为分隔,便于幼儿开展各种活动,对他们身心的发展都有益处。

三、创设与幼儿互动的环境材料

材料是室内空间环境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材料不仅会给人带来不同视觉感受,还会带来不同的触觉感受。目前国内市场中建筑材料品种类型繁多,质量也是良莠不齐,据有关调查发现很多材料都含有不同种类和数量的污染物,其中具有挥发性的比较多,可造成较为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且会对人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威胁人类健康。幼儿是不同于成人的特殊群体,在身心发展阶段环境对幼儿来说尤为重要,故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中要特别重视对材料的选择。当然,在选择材料的同时能够把材料与幼儿的互动结合在一起就更进一步升华了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

四、材料的选择

当一种材料放到我们面前,我们的本能反应是自身的感官所带来的对这种材料的感受,很多时候这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质感。其实这种质感通常包括人的两方面的感受了一是视觉上的质感,这是我们通过人眼所见得到的;二是触觉上的感受,这是我们通过与材料的接触所得到的。材料可以给幼儿带来最真实的触摸感受,精心选择的幼儿园室内环境材料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帮助。幼儿天生好动,又好奇心强,幼儿游戏灵活多变,缺乏安全性,因此安全的材料是保障幼儿安全的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中的首要要求。幼儿园是一种特殊的公共场所,幼儿玩耍的过程中避免不了攀爬、摸碰,不懂得卫生与航脏,因此对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当中材料的选择要安全、抗菌、洁净、方便。现代很多幼儿园室内都采用新型塑胶地板,和一般的地面材料相比,塑胶地板可以概括有以下几大优点:①无毒无污染性:儿童专用环保地板一般都是无毒无污染的。②防水性能好:因为塑胶地板的主要成分是塑胶,所以塑胶地板一般不怕水的浸泡,即便长时间接触水,也较其他地面材料耐用的多。③防火性能好:塑胶材料具有其他任何建筑材料都无法比拟的防火中的最高标准。④防滑性:与普通地面材料相比,塑胶地板表面的耐磨层是有特殊的防滑性能的,且塑胶地板在沾水的情况下也不容易滑倒。⑤抗菌性:塑胶地板表面是经过特殊抗菌处理的,这种地板对大多数细菌都有较强的灭杀能力。涂料也是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材料。有些涂料挥发出来的有害物质,一般人根本无法察觉,即使专业仪器也很难检测出来,但这对于儿童等敏感人群影响巨大。因此,为了确保幼儿能够安全健康地在一个无毒无害的环境中成长,专家建议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最好采用剌激性较小的水溶性涂料,一般6岁以下幼儿学习与生活的房间内最好不使用含铅油漆。一般室内环境中常用的涂料有溶剂型和水性型两种。在市场价格方面因水性型涂料要比溶剂型涂料贵很多,所以考虑到经济利益问题一些幼儿园会选择后者,但据业界权威专家介绍,溶剂型涂料中所含的苯系物含量要比溶剂型涂料中所含的苯系物含量高很多,并且有很强的刺激性气味,对人身体伤害极大,这类有毒气体排入大气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并且伴有发生火灾的危险,直至涂料千燥,对人体的危害才可降至水性型涂料的水平。对于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如果不但能够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环境,而且这种环境还可以让幼儿参与其中,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个人觉得这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涂鸦的主题墙、供孩子们打结的线绳、可以随意组合的创意家具,既吸引他们参与其中,满足幼儿活拨好动好奇心强的特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实际操作的各项技能,一举两得。除了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功能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幼儿与材料发生互动,让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更生动有趣些。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幼儿自主地、积极地运用材料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愿望和想法,获得各个方面的发展,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建议。

作者:马立会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黎志涛.幼儿园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3,7

[2]付瑶主编.幼儿园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11,23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222

第二篇: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身心发展影响

摘要

环境,作为影响人发展必不可少的客观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幼儿而言,受其知识经验影响,不具备成人般的对环境的辨别能力和改造能力,因此,其受特定环境的影响更大。幼儿园作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之一,其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因此,作为幼儿成长发展的教育者,我们应该创设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幼儿园环境,为幼儿提供健康、安全、和谐、充满关爱的成长环境,使环境教育促进幼儿身心方面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幼儿发展;幼儿园环境;影响和价值

幼儿的发展是以自身为主体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环境是影响幼儿发展必不可少的客观因素。著名人类发展生态理论的创始人尤•布朗芬布伦纳就曾经对环境和个体发展的关系进行过系统、深入的阐述。他认为,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其影响。其中,小环境系统是这样定义的“:小环境系统是一些活动、角色以及人际关系模式。这些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是一个身处特定环境发展中的个体亲身经历的。这里所说的环境,必须是个体直接面对和接触,并且,该环境具有某种物质和物理特征。同时,它还包括具有鲜明气质、人格特征及信仰系统的其他人。”。幼儿因为其年龄特征的限制,需要依靠自身的直接感知去认识事物。家庭和幼儿园作为幼儿所处特定环境中最长最多的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是指有形的、静态的,包括幼儿园的外部设施,包括生活设施、教玩具材料等;精神环境主要指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包括集体氛围、园风、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本文就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展开讨论。

1物质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包括园区的布置、装饰,活动区的分区,材料的使用等,对幼儿的认知、智力和社会性发展有重要影响。

1.1物质环境对幼儿的认知和智力发展的影响

1.1.1物质环境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

幼儿通过与物质环境的直接接触,对物体进行感知、观察和操作,从而认识物体及物体与自身的关系,并尝试学习解决的方法。因此,物质环境对幼儿的感知、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当然物质环境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又受物质材料的丰富性、可变性和可操作性的影响;同时还受其他因素如教室的空间密度、幼儿座次的排列等影响。所以幼儿园物质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幼儿的认知发展。

1.1.2物质环境对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

研究表明,丰富的物质环境条件对幼儿智力的能力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一个有丰富物质环境条件的幼儿园,能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感知刺激物。比如设置科学自然角,能使幼儿通过对自然角的观察、感知了解自然;而建构区里的积木角,能让幼儿了解物体的形状、用途,以及不同的搭建方式等。而物质资源匮乏的幼儿园,幼儿会因为缺乏来自环境感知信息的刺激,影响到如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的发展。

1.2物质环境对幼儿的社会性有着潜在的、深刻的影响

幼儿园物质环境作为一门“隐性课程”对幼儿的社会性有着潜在的、深刻的影响。首先,物质环境的内容及其营造的氛围会对幼儿的行为产生暗示和引导的作用。比如,以关心、友好和相互帮助为主题的墙面装饰能引导幼儿产生积极的社会行为,相应地减少幼儿情绪不定、攻击性行为等不好的社会行为。其次,幼儿活动空间的大小和密度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国内外研究表明(朱家雄,1996;Smith,1982),单位面积内参与的儿童过多,易使幼儿产生争执、打斗等行为,而过少则不利于交往的发生。然后,活动材料的数量配置关系和性质等也影响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研究表明,在活动面积较大和活动材料丰富的情况下,幼儿表现出的竞争性、侵犯性和破坏性行为都低于活动空间小、活动材料贫乏的情况下产生的类似行为。

2精神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指幼儿园的心理氛围,包括园长的管理方式、园内人际关系(师生、生生、师师等关系)、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等。精神环境作为一门“隐性课程”,直接作用于幼儿的情意系统,对幼儿的认知发展、自我意识、社会性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2.1精神环境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

精神环境主要是以幼儿的情绪情感为中介影响幼儿的认知发展。研究表明,情绪情感对幼儿的行为动机有着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如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关系,能使幼儿在情感上产生安全感,从而使幼儿能够充满自信地、大胆地去探索陌生的环境,这就为幼儿认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同时,良好的精神环境还有助于幼儿情绪稳定,使幼儿大胆地与周围的人(如教师,同伴、父母等)交流沟通,逐渐帮助幼儿建立起正确的认知方式。

2.2精神环境对幼儿自我意识形成的影响

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包括意识到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幼儿在幼儿园中与周围人的交往方式、交往对象对幼儿的自我意识的形成有着潜在的影响。比如,幼儿与同伴之间玩耍时发生争执,教师通过了解事情的原委判断幼儿的对错,当幼儿犯错时,教师以正确的方式教育幼儿,使幼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能使幼儿在以后类似的事件中避免错误的发生,能够逐渐完善从自我认识、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到自我评价的过程。

2.3精神环境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的影响

良好的精神环境是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的必要前提。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具有“向师性”,对教师普遍有一种依附的情感。因此,教师对待幼儿的方式和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当教师以友好、亲善、和睦的态度对待幼儿时,幼儿能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就能直接影响到幼儿对待他人的方式方法。再如,教师之间相互帮助、关心的表现,能使幼儿感受到友好、互助的氛围,幼儿通过观察学习教师的行为,也能直接获得正确的社会行为。对于正处在身心发展关键阶段的幼儿而言,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能够使幼儿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是幼儿情感健康发展的后盾和依赖。

3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主要问题及如何创设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环境的几点建议

3.1当前幼儿园环境的主要问题

许多幼儿园在创设环境时会因为各种因素而产生许多问题,比如环创多以墙面装饰为主;环境的装饰功能大于实用性;多以教师制作为主,幼儿参与度低;环创忽视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只注重物质环境的创设,忽视精神环境的创设等等。

3.1.1墙面装饰范围有限,手段单一

幼儿园的墙面装饰包括园区外围主墙、教室墙面、走廊墙面及幼儿活动室的墙面等幼儿所到之处的所有墙面。但大多数幼儿园在创设墙面环境的时候往往只注重幼儿主要活动区域内的墙面装饰,而忽视了其他一般的墙面,比如走廊、上下楼梯的墙面等。在装饰时多采用粘贴、绘画等平面创设,手段单一,因此对环境创设的内容选择上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3.1.2装饰功能大于实用性,忽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幼儿园环境作为与幼儿相互作用的客观刺激物,应通过各种途径作用于幼儿的各种感官,但其环境往往追求外观的华丽,缺乏能够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受、去操作的环境,同时没有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站在幼儿的角度创设环境。比如活动材料摆放不利于幼儿玩耍、操作;环境的利用不具开放性等。

3.1.3环境创设多以教师制作为主,幼儿参与度低

很多幼儿园在创设环境的时候多以教师创作和制作为主,很少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当中去,这种行为一方面忽视了幼儿作为主人翁的意识,另一方面又限制了幼儿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负担。

3.1.4只注重物质环境的创设,忽视精神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纲要》里所说的环境是指的是幼儿园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人的要素,又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也包括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但许多幼儿园在理解幼儿园环境时往往片面地理解为物质环境,而忽视了精神环境的创设,割裂了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相互关系。

3.2关于如何创设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环境的几点建议

3.2.1环境创设需要以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和兴趣为指导

幼儿教育者应该意识到:环境应该是幼儿的环境,是幼儿身心发展赖以发展的环境;环境应该服务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在创设环境时,除了考虑幼儿园整体的美化外,更应该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兴趣来创设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环境,以便充分发挥幼儿园环境的影响。

3.2.2重视幼儿自主性的发挥

环境创设对幼儿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环境所表现出来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创设环境的过程。教师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幼儿参与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中,不仅可以提高幼儿自主性的发展、发挥,更能使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3.2.3合理利用物质环境中材料设备的价值

幼儿的发展是自身主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丰富的物质条件设备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刺激幼儿的各个感官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物质环境的材料设备,为幼儿创设一个丰富的物质环境,尽量使环境中的每一个因素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使幼儿能通过与环境中的刺激物的交互作用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3.2.4重视精神环境的创设

精神环境虽然不同于物质环境可以以有形的方式体现在幼儿的面前,但它却能直接影响幼儿的情感、交往行为、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就十分有必要了。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直接作用者,应该在与幼儿交往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使幼儿感受到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应该多以友好、和蔼的方式对待幼儿;同时发挥教师作为榜样的力量,使幼儿在观察、学习教师的行为中习得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互帮互助、友爱他人等等。

总之,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它直接作用于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作为幼儿教育者,我们应该将环境创设定位到“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的层面上来,尊重物质和精神环境,尽量为幼儿创设健康、安全、和谐、充满关爱的成长环境,使环境教育促进幼儿身心方面的全面发展。

作者:王艳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岳晓春.幼儿园环境创设与美育[M].北京教育丛书,1996.

[2]庞丽娟,颜洁.论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环境创设[J].学前教育研究,1997.

[3]胡娟.伦环境及其创设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价值[J].教育科学,2002.

[4]谢秀丽,张加容.走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误区[J].学前教育研究,1998.

第三篇:幼儿园环境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

【内容摘要】

幼儿园是我国学前教育的主要机构,其环境良劣会影响学前教育的质量。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导致对学前教育质量的不同认知与解读。目前我国对幼儿园环境进行了政策性规定,但各地方政府的指标体系存在模式单一、方式僵化等问题。本文基于对现状和问题的研究,对幼儿园环境指标体系构建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学前教育;幼儿园;指标体系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5年度许昌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许昌市民办学前教育质量保障及评价体系研究”(编号:1505009)阶段性成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问题就愈加重视。幼儿高度的敏感性、可塑性和脆弱性特点使得幼儿教育愈加重要与复杂。因此,政府、社会、家庭都普遍关注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然而对于幼儿教育质量的认识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各国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又存在较大的差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成为承担幼儿教育的重要组织,其教育质量也日益受到关注[1],学前教育质量是关系儿童快乐生活和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2],学前教育指标体系则是衡量、评价与监测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参照物[3]。

一、国外学前教育质量分析

不同的学前教育质量价值判断,导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幼儿教育目标的差异,没有统一的认识和标准。在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实践中,一是以幼儿个体的健康发展为首要目标,而实现的途径就是要遵循“人”个体发展的自身规律,体现人的“自然天性”。“生活本身就是教育,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每个学校成为一种雏形的社会生活”[4],通过学前教育体验,让幼儿亲近自然,认识自我,尝试适应社会生活,以兴趣引导,发现个人的独特的才智,这是学前教育目标的中心。二是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常识,完成与小学教育知识对接。如澳大利亚《归属、存在和形成:澳大利亚幼儿学习框架》强调幼儿教育以游戏为基础的学习、交流的重要性,强调语言(包括早期读写和数概念)的发展以及婴幼儿情绪发展[5]。三是学前教育体现公平、包容原则,坚持保证幼儿权利至高无上,以幼儿健康发展为核心。让幼儿在教育过程中体会“归属感、存在感和认同感”,体现一种人文关怀,为让他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自我,融入社会做准备。“儿童早期成长和发展对建立未来的健康、学习、社会和文化成果基础具有重要性”[6]。

二、国内幼儿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1996年开始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文件规定的幼儿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幼儿身体发育和机能提升,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幼儿各项素质按重要性排列的基本顺序是体质、智力、品德、美育等,具体能力包括健康的身体,自主生活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感受和表达美的能力,初步培养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等。然而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却存在诸多的不足:一是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突出。由于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传统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市场利益和虚荣心的驱使,造成了各种不良教育风气,部分学前教育违背幼儿身体发展特点和学前教育规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长。采用类似于小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刻板注重文化知识的记忆和学习,让幼儿过早接触抽象的语言、逻辑等知识,从而妨碍了幼儿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儿童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实际上是将《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的教育目标倒置,形成一种按照“智、美、德、体”既定事实。二是对于学前教育质量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体系。除了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外,各省市地区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制定不同的评价与分级指标。广东省2010年教育厅制定了《广东省幼儿园等级评估管理办法(试行)》,浙江省教育厅2014年修订了《浙江省幼儿园等级评定实施办法》和《浙江省等级幼儿园评定标准》,河南郑州2014年出台《郑州市幼儿园等级评定办法》等,这些规定和办法详列了多个指标,目的是对幼儿园进行评优分级,将幼儿园的收费标准与幼儿园等级挂钩等。所以现行的评价体系存在着严重的利益驱使性,侧重量化办园硬件,弱化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评价,容易导致幼儿园工作的重点是提级涨价,对于教育质量的保证功能有限。

三、幼儿园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对于幼儿园环境认识的片面性。

一是在幼儿园建设中侧重物质环境条件,如户内外生均活动面积、教育娱乐设施、教学资源等硬件建设,弱化精神环境条件建设,特别是如何营造“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通过师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潜移默化地教育感染幼儿。二是只重视幼儿园自身环境教育,忽视发挥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教育功能。应将幼儿园环境纳入社会大环境中,充分利用各种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培养幼儿适时实地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二)幼儿园师资评级僵化。

对于幼儿园测评时,仅从师资人员数量和比例上论高低,如从班均教师数量、保育保教人员数量,幼儿园管理人员数量、大专以上教师的比例、中级以上职称的比例等方面进行师资力量评价,而对于从教人员实际的教学方法、过程、效果等能力规定较为模糊,对于教师的教学态度、责任感、包容心等情商方面的评价很少涉及。由于存在传统的“知识第一、态度第二”的教育偏见,忽视教师的情商教育。幼儿更易受到教师自身情感教育的影响,而教师的教育态度又会导致不同的“罗森塔尔”效应,因此对于教师职业道德和情商的评价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评价体系中得到充分体现。

(三)幼儿园经费政府投入不足。

现行教育法规并未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中,没有公布学前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信息,很多地方政府也未将学前教育纳入教育经费预算中,导致公办幼儿园的数量和比例低。根据中国教育网的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民办园13.35万所,占比67.22%,在校儿童1,990万人,占比51.09%[7]。学前教育财政性投入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只有1.3%,而美国联邦政府2015年教育财政预算中,最大份额用于学前和基础教育,占可自由支配开支的近90%[8]。由此可见,由于教育的重点不同,政府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比例低,政府预算支持的普惠性幼儿园的数量少,民办幼儿园成为学前教育的主要机构。民办幼儿教育机构是普惠性与盈利性的共同体,其收支主要依赖学生的学费,不同等级的幼儿收费标准存在较大差异。以2014北京部分民办为例,收费从每人每月930元(半年交一次750元的材料费,北京星海艺术幼儿园)到10,000元(住宿费800元)不等(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国际班)[9]。简言之,目前中国家庭中,子女的年均学前教育各项费用支出已经达到或超过人均高等教育支出,而幼儿园的普惠性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显得不堪一击,难以保障教育的公平性,不同的家庭经济条件可能已经造成了学生“起跑点”的先后。因此政府应增加学前教育的预算投入,为每个孩子提供平等机会。

四、幼儿园环境评价标准的构建

在《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导下,通过对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对幼儿园环境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提出以下建议。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严格“儿童至上”原则

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理念贯彻到整个“体系标准”中。通过评价标准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价幼儿园是否采用先进教育理念、是否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是否有效促进儿童素质的全面提升等,给予不同评级指标不同的权重,进而可以科学计算。评价体系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设定不同比重和阶段,对在园受教育的儿童开展持续性研究,形成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评价体系应摆正评级和涨价的关系,其初衷在于客观认识幼儿园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改进提出建设性意见,因此评级体系应该更加贴近幼儿园的实际,有效实用。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在办园条件、师资力量和建设、园务管理、安全卫生以及社会评级等层面下

提出若干具体评价标准,并给予不同标准适当的比重。具体指标及其适当比重的设定是在参考发达国家通行规定,借鉴国内其它省市的普遍做法,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充分争取学前教育专家、幼儿园教师、家长等意见,通过统计计算,进行不断修订和完善,力争使评价体系能够准确测评幼儿园的软硬环境。

(三)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侧重评价教育过程和教师情商。

根据评价内容的性质,适当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价方法。对于一些幼儿园的办园设施、师生比、任职资质等可以进行量化评价,但不能简单地利用传统量化考试的方法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效果的进行评价,应该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分类,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于教师的教育态度、工作责任感、教学能力等方面的测评应该更多地听取受教育儿童、家长以及与其他人员的意见,侧重评价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情商。

作者:陈化宇 单位: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霞.幼儿园教育质量观刍议[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2,10:5~8

[2]刘占兰.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现状[J].学前教育研究,2012,2:3~10

[3]熊灿灿.我国学前教育指标体系的历史发展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3,4:7~9

[4]戴自俺.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M].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337~338,上卷

[5]董素芳.澳大利亚《学前教育及儿童保育国家质量框架》的产生、内容与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13,2:14~20

[6]王芳.澳大利亚《早期儿童教育与保育国家质量标准》研究[D].西南大学,201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