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幼儿园教学探讨(6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幼儿园手工粘土教学策略探讨
摘要:
现阶段,幼儿教育活动与内容越来越丰富,手工课也被纳入到幼儿教育范围之内。粘土作为一种新型的手工教学材料引入幼儿教育,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更为自由和广阔的表演舞台,并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制作手工粘土制品,促进幼儿智力发育。笔者针对幼儿园如何实施手工粘土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部分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幼儿园;手工粘土;教学策略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手工课的种类较多,粘土主要用于泥塑,能有效锻炼孩子手部的灵活性,锻炼手部动作和手部肌肉,从而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粘土是一种手工泥塑材料,由于它颜色鲜艳、质地柔软,而备受广大幼儿的喜爱,粘土经过揉捏会变得异常柔软,易于粘合、富具弹性,可充分满足幼儿的手工制作需求,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一、粘土在幼儿园手工教学中的优势
首先,粘土属于纸粘土的一类,其是一种新型自然风干、无毒、环保的手工制作材料,杂质较少,不黏手,颜色种类丰富,可按照比例进行混色,还容易成型,无需烘烤定性,可自然风干,并且不会出现裂痕,成品长期存放不会变质,十分符合幼儿园手工课使用。其次,粘土的质地相当柔软,颇具任性,幼儿在使用粘土制作好手工作品之后,自然风干之后不会变形,而且弹性较大,对于幼儿来说可以将自己的手工粘土作品当做玩具,或者保存下来,当做童年美好的记忆,让手工粘土课成为一个颇具趣味性的游戏课。再次,粘土在手工制作课中的塑型制作方面,比传统的陶泥、橡皮泥等材料更具优势,富有特色,能够吸引孩子的父母也加入到粘土手工制作中,将教学活动由课上延伸至课外,这是其他传统手工材料无可比你的优势,所以粘土更加适合幼儿园手工教学以及创作。
二、幼儿园手工粘土教学的有效策略
1、粘土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在传统的幼儿园手工制作课教学中,一般都以陶泥和橡皮泥为制作材料,但是陶泥较硬,不易塑型,橡皮泥则颜色不够鲜艳,不易保存。粘土则质地柔软,幼儿在手工制作中更加容易操作,色彩鲜艳则符合幼儿的天性,还能够将手工作品长时间保存起来,不易变形。粘土以其自身的特性进入到幼儿园手工制作课中,突破传统教学活动新意不足的困境。比如,很多孩子都比较喜欢鲜花,幼儿教师在手工粘土课程教学中,也组织孩子一起使用粘土制作鲜花,它能够弥补真花会枯萎的遗憾,还比橡皮泥的存放时间更久、色彩更鲜艳、可塑性更强。同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利用粘土手工制作一些新奇的花朵,以此激发其手工制作兴趣,让孩子在感受美的同时创造美,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幼儿也能够制作出各种各样的花卉。
2、粘土在区域游戏中的运用
幼儿教育中的区域游戏指的是一种自由活动形式,其目的让幼儿产生快乐或满足,以操作为主要途径的自主学习活动,主要区域有运动区、沙水区、科学区、语言区、益智区、阅读区、游戏区、表演区、美工区和建构区等。在幼儿园手工粘土教学活动中,粘土成品的造型相对逼真,可供孩子手工制作,制作完成之后则能够他们的玩具或道具,在表演活动中使用;半成品可以让幼儿进行手工加工和创造,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与创造能力。比如,幼儿教师在手工粘土教学中,可引导幼儿使用粘土手工制作一个水果店卖水果的情形,制作出苹果、香蕉、桔子、西瓜和凤梨等多水果,然后将他们分组,分别扮演售货员与客人。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可提高幼儿参与手工粘土制作的热情与动力,让孩子充分融入到手工制作与游戏中,提升学习型区域活动的教学效果。
3、粘土在环境创设中的运用
在幼儿园手工粘土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手工粘土教学的优势创设环境,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与幼儿园生活环境。这也是幼儿教师的主要职责,但是良好的生活环境离不开他们的奇思妙想,更加需要和幼儿一起合作,在手工粘土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制作手工粘土成品,并携起手来发明与创造,让手工粘土制作为创设环境提供有力支持。幼儿教师在手工粘土制作教学中,可采用主题模式实施,比如,开展主题《海底世界》的粘土教学,教师让幼儿使用粘土制作海里的动物,包括鱼、虾、海豚、乌龟、海星和珊瑚等,并使用粘土制作海底世界的场景。同时,教师将幼儿的手工粘土作品放置在环境中,让他们在欣赏过程中感受他人的奇妙构想与聪明才智,然后提升自己的手工粘土制作水平,使创作更具新意,手工粘土制作成品更加精良。
三、总结
在幼儿园手工粘土教学过程中,是幼儿园手工课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粘土通过可爱造型与色彩鲜艳来征服幼儿,而且容易塑型和保存以及环保无毒,为教师消除诸多顾虑。所以,幼儿教师应大力推广手工粘土教学,帮助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作者:殷炳萍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实验幼儿园
参考文献
[1]赵腊美.浅谈幼儿园幼儿手工制作活动的开展[J].华夏教师,2015,03:54.
[2]张新.幼儿园大班手工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J].学周刊,2015,04:217.
[3]徐雪芬.浅谈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手工活动的开展[J].黑河教育,2015,11:81-82
第二篇:幼儿园教学体育活动组织形式
【摘要】
幼儿阶段正处于身体发展快速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必要的体育活动指导,有利于幼儿身体素质的进步与增强,本文主要以文献法为主要科学研究方法,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重点探讨了幼儿园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关键词】
幼儿园;教学过程;体育活动
幼儿期部分学者将其界定在4-7岁之间,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来讲其体重与身高的增长速度较初生阶段来讲,已经明显变缓,而大脑和神经系统却得以迅速发展。对于幼儿期孩子的教育也被国内外很多学者视为人生教育的黄金期,但教育的前提是。首先需要保证幼儿的健康,只有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对幼儿进行必要的知识与行为方式的教育,才能够收到较好效果。体育活动在现实的幼儿园进行组织实施过程中,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既兼顾到幼儿的心理又照顾到幼儿的生理,既发展了幼儿的速度素质又增强了幼儿的耐力素质,因此在现实的幼儿园体育活动实施过程中无所谓好坏、优劣,关键在于各个幼儿体育活动项目能否相互弥补、相互配合,以求全面地实现幼儿体育活动的目标与任务。因此,在现实的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中应注重是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
一、幼儿园早操形式的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早操形式的体育活动,主要是指幼儿园在上午相对较早的时间有目的的组织孩子进行一些集体体育活动形式。早操的开展主要是在上午进行,这一时间段由于空气较好,幼儿经过一晚上的休息时间,体力与精力相对充足,在早操的体育活动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投入体育活动本身中去。在早操体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可以适当进行以走和慢跑为主要肢体活动,也可以进行根据教师的信号对一些动物做一些模仿动作,还可以按照既定的音乐做一些律动练习,以及做幼儿基本体操。在现实幼儿园的早操体育活动过程中,由于部分幼儿园是早上孩子入院后才进食早点,因此,早操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过程中,应多开展那些体育活动量相对较小的体育游戏活动,适当给幼儿提供一些小型的幼儿运动器材,可以让孩子进行自由选择、自由活动等。早操体育活动量与活动时间的设计,应根据幼儿园所处的不同地域不同季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从体育活动的开始至结束,应注意体育活动量当是由小到中等,再到小,绝对不能出现运动量过大这一问题,防止大运动量对幼儿造成的身体伤害。
二、幼儿园户外活动形式的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户外体育活动就是幼儿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离开教室到户外进行一系列体育活动形式。与早操相对单调的体育活动相比,为了让幼儿的肢体得到充分锻炼,在现实的户外体育活动过程中,应组织幼儿适当利用幼儿园的器械进行锻炼,如滑梯、球、摇马、跷跷板、橡胶地垫、秋千等等,都可以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身体练习。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利用现有的一些运动器材,开发出新式的体育练习方法,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锻炼了聪明才智。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一般教师会选在在上午或下午、天气相对较好,温度相对适宜的情况下进行锻炼,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现实的体育活动的情况来决定活动时间和活动量的多少。教师在组织户外体育活动过程中,应注意从三方面自由来开展工作,第一个自由便是幼儿选择活动项目的自由;第二个自由是自由选择活动器材;第三个自由是自由选择活动对象。在“三自由”方针的指引下,幼儿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进行体育活动,幼儿也不会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感受到教师所带来的不必要的压力,可以尽情享受体育带给其的乐趣。
三、幼儿园室内活动形式的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室内体育活动主要是指幼儿在室内开展的以增强体质、愉悦身心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在现实的幼儿园室内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为更好的保证幼儿体育活动的进行,可以从两种形式进行来组织室内体育活动,第一种便是以幼儿为主导的体育活动形式;第二种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体育活动形式。以幼儿为主导体育活动形式的开展,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是教师尽量放开对幼儿的束缚,只需做好引导和安全工作即可,在教室的空地上,使得放置一些小型体育器材,如充气城堡、蹦蹦床、大型塑料玩具等等,让幼儿自由练习。以教师为主导体育活动形式的组织,主要是幼儿在教师的组织之下,在钢琴、录音机等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相应的模仿和肢体活动例如各种爬、滚的动作,律动、表现性的舞蹈,幼儿可以自由发挥或表现。适当的体育活动能够让幼儿的心情更加愉快,促进幼儿积极健康个性的形成,还能够增强幼儿身体动作的表现能力,以及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进行室内体育活动过程中,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体育活动效果,有条件的幼儿园(木质地板、橡胶地垫)可以让幼儿赤足进行,这样可以让幼儿的肢体更多的接触器材,对幼儿的脚部起到按摩作用,还能够促进孩子触觉、运动觉的发展。
四、幼儿园体育课形式的体育活动组织与实施
幼儿园体育课形式的身体活动是幼儿园阶段开展相对正规的体育活动形式,其将体育活动纳入到课程领域和育人范围,是国家根据现实幼儿身体发展情况,所作出的一项决定。现实幼儿园体育课的组织多于体育游戏的形式进行,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组织幼儿进行一些身体练习,来发展幼儿的模仿能力、身体素质,使幼儿得以正常发展。为了迎合幼儿体育课游戏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一些、老鹰抓小鸡、丢手绢、切西瓜等形式的游戏,让幼儿在玩耍中得到身体锻炼,从而实现育人目的。幼儿体育课实施过程中,教师需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幼儿去进行锻炼,减少强制性的语言和行为,要让幼儿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和身体观,培养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以更好的让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进行锻炼。
作者:张凯 单位:赤峰市六一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栗涛,李小明.幼儿体育活动目标体系的建构和内容的序化[J].怀化学院学报,2006,(2).
[2]伍春艳.浅谈如何开展幼儿体育活动[J].基础教育研究,2000,(1).
[3]谭蕾.幼儿园体育教学应加强幼儿身体素质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1999,(3).
第三篇:幼儿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策略
摘要:
信息技术介入幼儿园一日活动,使活动目标紧紧渗透其中,在循序渐进中解决教学重难点,并有效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活动氛围,力求促进孩子们成为活动的主人,让孩子体验到活动的乐趣、获得多种能力的发展。以多种媒介充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并在提问、素材结合中注重方法的运用,引导幼儿积极思考,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来,更好地理解活动内容、掌握操作方法。
关键词:
信息技术;幼儿园教学活动;引导;策略
信息技术介入幼儿教学已成为21世纪的流行趋势,并将不断持续。她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带来了十分巧妙的便捷作用。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可爱活泼的孩子,他们的年龄特点便呈现出了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易受外界事物影响的特点。因此,我们必须选取形象可爱、色彩鲜艳的媒介来抓住幼儿的兴趣及注意力,更有效、更好地在幼儿面前呈现出趣味性、综合性强的内容,并在循序渐进的方法中激发幼儿的探索欲,使得他们更为投入地参与活动中来,得到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而信息技术自身的图文结合、趣味音效都是幼儿关注的焦点,它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使静止的问题动态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1以多种媒介有效导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兼容性强,无论是静态的JPEG或是动态的GIF亦或是MP3、MP4,都能融入其中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
1.1经典的图片导入,直接映入眼帘:
如小班音乐活动《小鸡出壳》中,导入以神秘的语气进行提问:“今天我带来了一位蛋宝宝,请你们猜猜蛋宝宝里住着谁呢?”紧接着便点击画面出示正在破裂的鸡蛋,蛋壳里慢慢露出了圆圆脑袋尖嘴巴———“哟,是谁啊?”“小鸡小鸡!”于是教室里一下子沸腾了起来。一张可爱的小鸡出壳动图就成功激起了幼儿的兴趣,引出歌曲名称《小鸡出壳》。
1.2生动的音效导入,慢慢环绕耳畔:
为遵循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理论,做到解放孩子的眼睛、双耳,我们在组织中班音乐活动《雪花和雨滴》时以一段抒情的纯音乐营造舒适轻松的氛围,在吸引了幼儿的双耳后再播放歌曲《雪花和雨滴》,请幼儿倾听歌曲并交流歌曲内容,从而带着孩子们进入浪漫冬日的雪花、雨滴之约。
1.3立体的视频导入,直观视听享受:
以动画、音效于一体的Flash课件也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极为有效的媒介之一。如小班音乐活动《小茶壶》,导入“咕噜咕噜”打招呼的小茶壶主角出场,以其动感、可爱、拟人化的形象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孩子们看到有趣的小茶壶一下子就认出来了。幼儿的引趣也在观赏小茶壶自我介绍的动画中水到渠成。媒介虽多,却要合理运用。使各种图片、动图、音效、视频体现它们在活动中的价值及作用,从而真正地起到导趣功效,使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活动之中,营造了趣味宽松的活动氛围。
2以多样工具有机导思,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的积极辐射在于教学重难点的化解、活动目标的清晰达成以及幼儿思考想象的主体体现等等。如在中班音乐活动《小雨和花》中,引导幼儿在倾听的基础上欣赏小花动图,花儿随着小雨点慢慢摇曳的模样便立马凸显了灵动之感。完整欣赏乐曲对幼儿感受并掌握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动图导入后便结合音乐并配以教师示范律动,给予幼儿唯美的视听享受。活动A部分旨在引导幼儿掌握小雨点从高高的天空落下在小花的不同部位上轻轻敲打两下,于是活动中引导幼儿先用手指做小雨点在膝盖上轻轻敲打两下,并配以“滴答”的声音帮助幼儿掌握节奏,在此过程中利用白板软件的“隐藏”工具,当幼儿敲打后便出示相对应的节奏型。接着引导幼儿自由创编在不同部位上敲打并发出“滴答的声音”,当个别幼儿创编时教师便利用画笔画下幼儿所说的部位,有效形成图谱。在B部分师幼、幼幼互动环节中更是借助了精美明了的Flash来完整欣赏B段小雨和花的游戏,并提问:“小雨和花是怎么玩游戏的?”引导幼儿思考、快速回忆,在集体交流中逐步引导反馈。最后根据幼儿所收获到的信息后利用“照相机”截图拍下小雨和花的游戏形态,从而为幼儿的律动做好铺垫。
3以百变设计巧妙导法,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以发展幼儿多种能力为最终目的,那么在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活动中,我们也少不了耐心细心的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理解了内容,掌握了方法,才是真正地有所收获。比如在中班音乐活动《萤火虫》中,以飞舞的萤火虫吸引幼儿的兴趣。以往的游戏规则单一讲解时常会有些单调枯燥,也不利于孩子理解,对活动也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阻碍。那么,在此次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出示黑色背景并引导孩子们思考“是谁来了?”激发孩子们思考、表达的欲望。接着便以飞舞的闪亮小虫———萤火虫出场及教师示范朗诵歌词来揭示答案。为有效解决活动重难点,降低孩子们学习的难度,教师在接下来的课件画面中插入了清晰的图谱,让孩子们看得懂、便于念。由于歌曲中两句歌词相同,但最后节奏不同。根据活动目标的制定,利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在课件中制作出小萤火虫唱歌的Flash,当它唱到“小灯挂在屁股上”的“在”上时,每唱一拍时图谱中的延长音每亮一条。有了这样的变化,孩子们看得清楚了,知道延长音的长短了。在基本熟悉歌曲后去除图谱,结合多种形式的演唱中便自主掌握了延长音的唱法。最后的歌唱游戏更是借助了直观的Flash演示,呈现出以萤火虫绕圈飞舞来代表孩子们的游戏站位,清晰形象地引导幼儿发现、了解了游戏规则,并不需要过多的语言讲解,十分有效、快速地使游戏规则明朗化,幼儿懂得了玩法,游戏才能顺利开展,歌唱便在顺利的游戏中有效巩固。信息技术的独特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在潜移默化中为我们的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极大的推进作用。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与人、与材料、与信息技术形成自然的多重互动。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的教学活动将更为灵动、光芒四射。
作者:王晓靖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实验幼儿园
第四篇: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策略研究
【摘要】
如今,人们对幼儿园教育问题的关注程度正在逐渐提高。在教学中,教师教学语言应用的合理性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很大影响。教学语言属于职业语言,是教学活动实施的关键手段。教学语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声语言,二是书面语言,三是体态语言。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教学语言应用能力,实现有效教学。但是,从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现状来看,幼儿教师教学语言应用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及时予以解决。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策略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做到“学术功底?语言艺术”。二者必须有机整合,缺一不可。“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针对特定的学生对象,使用规定的教材,采用一定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为达到某一预想的效果而使用的语言。”教学语言的运用实际上是一个创新和创造的过程,教师运用教学语言把知识传递给幼儿,开拓幼儿眼界,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和幼儿进行互动,了解幼儿的想法,调整和控制自身的语言行为。幼儿园教师要把教学语言儿童化,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实际需求。
一、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的特点
(一)儿童化。
幼儿教学必须结合幼儿的实际,坚持“以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应该具有儿童化的特点,这也是对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幼儿教师教学语言儿童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教学词汇需要浅显易懂,二是形象化的词汇数量需要不断增多,三是语句不宜过长,四是语句结构简单,五是语气词增多,六是语调轻柔缓慢,七是语气夸张。教师教学语言儿童化更容易拉近幼儿和教师的距离,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提高幼儿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幼儿模仿教师的语言也比较容易,增强幼儿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艺术性。
幼儿教学语言还应该具有艺术性,艺术性可以让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更加生动和形象。语言是最基本的交际工具,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幼儿教师在应用教学语言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并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合理的制定语言运用方案。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策略
(一)讲述性教学语言的运用对策。
讲述语言是幼儿教师常用的教学语言,也就是教师通过口头陈述把知识传递给幼儿。在讲述教学语言应用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不断丰富自身语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3-6岁的幼儿主要通过直观形象来认识外界事物,幼儿无法理解抽象的词汇,理解能力较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词汇形象化、具体化,增强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教师在教幼儿识别颜色时,可以拿出不同颜色的树叶问大家,教师首先拿出一片绿色的叶子问大家:“这是什么颜色?”幼儿回答:“绿色。”紧接着,教师拿出一片黄色的叶子问大家:“这是什么颜色?”幼儿回答:“黄色。”教师用树叶教幼儿分辨颜色,可以让幼儿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教师想要表达的意思,降低学习的难度。
(二)提问性教学语言的应用对策。
提问性教学语言可以让幼儿产生心智活动,并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回答,提问也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据调查,幼儿园教师课内70%的时间用来提问,提问教学可以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但是,在教学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语言的运用,要具有一定的认知性和趣味性。案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首先提问:“大家看一下,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什么?”幼儿齐声回答:“水杯。”教师:“没错,那大家来挑选一下自己喜欢的水杯,拿回座位!然后大家看一下自己手中的水杯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有的幼儿说:“我的是塑料做成的。”还有的幼儿说:“我的是玻璃做成的。”还有一些幼儿说:“我的是瓷的。”随后,教师拿出准备好的筷子递给大家:“大家现在用手中的筷子敲击自己的水杯,听一下会发出什么声音?”有的幼儿说:“老师,我的水杯没有声音。”有的幼儿说:“老师,我的水杯能发出声音。”在教学中,教师不断的引出新的问题,让幼儿进行思考和实验,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幼儿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评价性教学语言应用对策。
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幼儿的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评价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教师一定要谨慎运用评价性语言,多鼓励幼儿,增强幼儿学习的自信心,减少批评性的语言。教师积极性的评价语言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批评性的评价语言会严重打击幼儿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四)维序性语言的应用对策。
在教学中,课堂秩序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保证课堂秩序才能实现有效教学。通常情况下,幼儿教师维序性语言简短、明确,能让幼儿第一时间了解老师的意图,并按照老师的指令行动。但是,幼儿教师一定要注意,维序性语言不能过于严厉,否则就会让幼儿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心理规律合理运用维序性语言,保证教学语言运用的合理性。只有保证幼儿教师教学用语的合理性,才能提高幼儿教学效率,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结语
幼儿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教学语言应用的合理性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很大影响。目前,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儿童化。教师一定要把词汇形象化、具体化,增强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二是艺术性。在教学中,要想保证教学语言运用的合理性,可以采取以下对策:第一,把讲述语言生动形象化;第二,提问性语言一定要具有一定的认知性和趣味性;第三,教师一定要谨慎运用评价性语言,多鼓励幼儿,增强幼儿学习的自信心,减少批评性的语言;第四,幼儿教师维序性语言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幼儿的实际出发。
作者:尤昕瞳 单位:赤峰市六一幼儿园
参考文献:
[1]高晓妹.幼儿园第二语言教学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2]赵红霞.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刘彤.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教师指导语运用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4]孙燕.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第五篇:幼儿园教育教学民间艺术文化策略
摘要:
民间艺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瑰宝。但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民间艺术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让幼儿从小培养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兴趣,对保护民间艺术文化至关重要。而要想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民间艺术文化,就要着重分析民间艺术文化中适合于进行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并且要提出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具体策略,从而丰富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内容,弘扬民间艺术文化教育。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教学;民间艺术文化;渗透策略;意义
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精华,浓缩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思想,人们通过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学习,都可以从中体会到艺术的美丽,了解人生哲理。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重在培养幼儿基础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发展方向,只是通过枯燥的教学讲解的话很难让年龄较小的幼儿园学生理解,如果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就能够克服传统教育的缺点,寓教于乐。但是如果不掌握正确的渗透措施,也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如何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一、民间艺术文化简述
1、概念
民间艺术文化是人类文化中的一部分,是一种大众的艺术形式,是最直接的来自于生活并反映生活的艺术。民间艺术文化主要来源于生活实践,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逐渐产生的一些生活现象或文化的集合。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并且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种民族的不同的民俗、民风也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内容。民间文化艺术是人们在历史生活中发展出来的一种艺术,能够让更多普通的人理解、喜爱并产生共鸣,相比于其他艺术形式,民间文化艺术更适合于用在对低龄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适合于幼儿园教育的民间文化内容
我国的民间艺术文化内容丰富,意义深刻,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于渗透到幼儿园教育中,而是应该选择一些积极健康、简单易懂、贴近生活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内容。总的来说有以下一些内容比较适合渗透到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第一,民间文学,主要包括了一些民间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第二,民间音乐,主要是一些民间的童谣、歌谣、民族歌曲等内容;第三,民间戏剧,包括一些民间戏剧、舞蹈、皮影戏等;第四,民间美术,主要包括泥塑、画画、折纸、剪纸、刺绣、编制等内容。从这些内容中选取一些学生更感兴趣并且适合于学生的年龄阶段的内容进行学习,能够有效地丰富幼儿园教学的内容。
二、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意义
1、增强教学趣味性
由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针对的主要是年龄较小、知识面狭窄的刚刚进入学习生涯的幼儿,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不可能像初高中教育一般更多地使用理论教学的方式,对于幼儿园的学生来说,课程的趣味性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能够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就有了最直接的一种意义,即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学生可以在课程中学习一些民间技艺如折纸、画画、泥塑等,这样的课程对于好奇心较重的幼儿园学生来说比一般的识字课更具有吸引力,能够让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升华教学意义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对幼儿园学生的教育教学也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在这一阶段对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塑造往往会在潜意识中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幼儿园教育教学也就具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是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意义的一种补充和升华,将这种教学行为上升到民族和文化的高度,让学生从小就开始进行民族艺术文化熏陶。只有从小让学生接受并理解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学生才能够被培养成具有历史责任感的人,主动承担起保护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责任。这种教育与文化的渗透能够让教学不仅意味着教授知识,更意味着文化和思想的一种改变,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育教学的最崇高理想。
3、促进对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
我国的民间艺术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瑰宝,但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有许多艺术文化形式因为得不到传承而消失,这对整个民族来说都是非常惨重的损失,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不仅是有利于教学,更有利于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学生如果能够从小就接触并了解民间艺术文化,就更有可能重视对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工作,甚至可以从中找到未来某一种民间文化的继承人。这种情况在目前的教育下已经有所体现,例如,我国的戏曲文化目前就有许多幼儿园阶段的学生加入到戏曲学校进行更加专业的学习,更有许多学生在国家举行的戏曲文化比赛项目中都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通过教育与文化的结合,可以让祖国的下一代充分了解国家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从而在未来的发展中成为更加优秀的文化继承者,避免一些民间艺术文化失去继承人,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真正成为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者,继续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具体措施
1、加强对教师的民间艺术文化素质训练
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主要都依靠于教师的引导,教师是否能够进行正确的教学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因此为了促进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首先就要对幼儿园教师进行相关训练。由于许多幼儿园教师是刚刚毕业或者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他们对于民间文化艺术的了解也不是十分丰富,因此首先可以安排教师到专业的民间艺术文化传承地或者教学地点进行学习,让教师对于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其次要让教师在学习参观中加深对民间艺术的理解,改变关于民间艺术教学的传统观念,提高教师的民间文化素质,这样才能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思想传达给学生,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民间文化艺术
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课程安排较为灵活,因此可以有效地在课程中进行民间文化艺术的渗透。例如,教师在引入课程时,可以通过一小段的民间文化艺术引入,比如说在认识数字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剪纸形式将这些数字制作成漂亮的剪纸形式展示给学生,既能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又很好地利用了民间文化艺术方法;或者是在学习某一个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通过皮影戏形式向学生还原故事情节,再让学生观看后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种形式不仅新颖有趣,更能够通过一种更直观的形式让学生记住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如果对于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开设专门的实践课程,在课程中专门教授学生一些不同内容的民间艺术文化,例如专门开设剪纸课程,从基本的知识和技巧讲起,逐步教学生学习剪纸艺术,最后再让学生表达自己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收获。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于课程教学的内容的选择,要选择一些学生比较喜爱的内容,从而使课堂更具有趣味性,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习的安全性,尤其是在剪纸等需要使用工具的课程中要保证学生的安全。
3、创造民间艺术文化环境
学习环境是一种能够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的因素,尤其是对于幼儿园学生来说,一个色彩缤纷的学习环境更容易让学生产生积极开朗的心情,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也离不开一个充满民间艺术气息的环境。例如,幼儿园可以建立专门的民间艺术文化展示区,在这里展示一些比较有名的民间艺术代表作品,通过合理的环境结构创造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民间文化艺术氛围的环境;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创造一块学生民间艺术文化作品展示区,将学生自己的作品也融入到整个学习环境中,不仅能够更好地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艺术文化环境。
4、在交流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思想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阶段,师生之间的交流是最为频繁的,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关心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因此需要和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开导,教师在这些丰富的交流过程中就可以运用一些民间艺术文化内容,让学生对于民间艺术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例如,一个学生和另一个学生因为争抢东西而吵架,老师必须要进行调解,对于幼儿园学生来说,严厉的批评或者说教只会让学生产生负面心理,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塑造一个榜样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例如向学生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学生学习孔融,这种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同时也达到了民间艺术文化渗透的目的,促进了学生思想素质的发展。
作者:付宇 单位:绥化学院
参考文献:
[1]仇晓红.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1):61-63.
[2]魏建林.创设民间艺术教育环境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7):35-35.
[3]秦红.幼儿园民间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12,(1):36-37.
第六篇:幼儿园多媒体教学优势
摘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教学中,为幼儿的课堂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如何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幼儿课堂的教学效果,是现在幼儿教师密切关注的焦点。本文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优势。
关键词:
幼儿园;多媒体;运用;教学
多媒体集声音、图片、影像于一身的特点使其在幼儿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的思维活跃,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单一的文字对于幼儿基本没有吸引力。那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就要利用丰富的内容、鲜艳的色彩来吸引幼儿的目光,让幼儿在课堂学习中能够集中注意力,获取知识与技能,使幼儿得到发展。
1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幼儿的年龄低,生活阅历不足,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事物还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因此,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的优势,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优化教学内容,进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提高幼儿在生活中的能力。比如在“认识动物”的课堂教学中,我先利用多媒体给幼儿讲故事,一边讲一边播放相应的图片,说是小兔子生病了,要把它送到医院去看病,但是不知道哪个是小兔子。这时,我就把各种小动物的图片都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幼儿在众多的图片中寻找小兔子。于是幼儿便凭借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目不转睛地寻找,将小兔子及时送到了医院。这时我问幼儿:“为什么说这个是小兔子呢?”幼儿便把小兔子的特征一一说出来,像是耳朵长,腿短,三瓣嘴等等。接下来我便引导着学生将其他的小动物名称说出来,扩展幼儿的知识面,让他们认识其他的小动物。若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是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来进行教学,静止的文字与图片很难吸引幼儿,使他们全神贯注地进行课堂学习。而多媒体图片的播放功能,动态的变化、多彩的图片瞬间就抓住了幼儿的眼球,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保证了教学质量。
2优化教学情境,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使教学的形式多样化,其通过创设形、声、色兼具的情境,为幼儿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环境,使幼儿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幼儿对学习的内容充满兴趣,他们自然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更好地获取知识。比如在学习歌曲“蓝精灵”时,如果教师只是让幼儿一句一句跟着学,他们很难理解音乐的内容,也理解不了音乐中蕴含的情感。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则可以让幼儿观看音乐的视频,跟随着欢快的蓝精灵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在幼儿唱与跳的过程中会体会到这首歌曲的欢乐,体会到蓝精灵的可爱。另外,为了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播放蓝精灵的动画片,让幼儿感受蓝精灵的勇敢善良,进而使幼儿从小品养成良好的品质。此外,多媒体对于调节学生的情绪也有很大的帮助。当幼儿获得成功时,教师可以让天线宝宝或是学生喜欢的小动物表扬幼儿,像是说“你真棒”、“太好了”、“你真聪明”等;若是幼儿做错了,则会播放“没关系,下次努力啊”、“加油哦”等鼓励的话,从而使幼儿的心理得到满足与安慰,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与心理的成长。
3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
新课标要求以人为本,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心理状态,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而多媒体可以将幼儿的视野引向广阔的自然界,不但可以联系教材的内容,拓展幼儿的知识,而且教师还可以启发幼儿思考,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使幼儿逐渐养成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逐渐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多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比如,在教学幼儿“认识温度计”时,我利用多媒体将水银柱的上升、下降等变化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幼儿在观看动画中便清楚地观察到了水银柱遇热遇冷时不同的变化。而且,多媒体还将原本比较小的温度计进行了放大,使得原本不易看清的刻度、数字现在能够一目了然。幼儿在自己的观察中所获得的知识能够深深地印刻在他们的脑中。另外,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实现人机互动,通过及时的反馈,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如果幼儿对于课堂上的某一部分知识理解不清,或是没有听到,教师就可以采用回放的方式,以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4结语
将多媒体教学应用到幼儿园的教学中,是时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素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必然要求。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三个“优化”: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优化教学情境,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不断挖掘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不断创新多种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幼儿的能力,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作者:王玲萍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兰亭镇班竹幼儿园
参考文献
[1]丰宇婷.关于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思考[J].品牌.2014(08)
[2]李艳.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优化艺术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