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幼儿教育问题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城乡结合部幼儿教育问题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城乡结合部幼儿教育问题分析

一、H幼教园简介

H幼教园位于Z县城区内。Z县是物流集散地之一,板材、家具业发展较快,吸引了众多外来人员;且该县位于省会与农村之间,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同时,该县回族人口较多,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2.72%,伊斯兰文化盛行。H幼教园成立于2002年,私立性质,招收5周岁幼儿,在园学习一年。园内现有学生315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简称“外来幼儿”)37人,本地农村子女(简称“农村幼儿”)153人,本地城镇子女(简称“城镇幼儿”)125人。另外,回族幼儿14人,93个幼儿的家庭中有宗教信仰的均为本地幼儿。该园有7个班,每班45人,教职工共19人。

二、H幼教园幼儿体现出的教育问题

(一)外来幼儿体现出的教育问题

1.被歧视现象明显,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这种歧视主要体现在:课上,外来幼儿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回答问题时,会遭到其他幼儿模仿;回答错误时,更会被嘲笑。课下,外来幼儿在游戏时常常被排挤,即使加入也总是充当非主要角色。“随着受欺负时间的延长,儿童的焦虑、压抑和孤独的情感更强烈。”不良情绪的积淀使外来幼儿不敢主动和别人说话,导致多数外来幼儿只有一两个朋友,且多处于同样境遇。

2.环境适应能力较差。

外来幼儿多来自于外省,普通话尚不标准,且本地幼儿在课下多使用本地方言,沟通不畅使外来幼儿在融入本地幼儿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此外,对于陌生环境的畏惧使外来幼儿入学时的“哭闹期”明显长于本地幼儿。由于气候差异,部分南方外来幼儿还会出现身体上的不适,如,频繁感冒、过敏、腹泻等。

3.亲子关系较为冷漠。

外来幼儿与父母的交流较少。幼教园的“亲子同乐会”上,外来幼儿父母不到场或即使到场也没有较多互动。另外,外来幼儿与父母共同表演的节目一般较为简单,且配合欠佳。

(二)农村幼儿体现出的教育问题

1.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较差。

首先,农村幼儿学习不够认真,课上说笑次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类幼儿,易受外界干扰。其次,农村幼儿学习主动性欠佳,课上虽积极活跃但课下作业完成情况差,主动阅读、复习、预习的意识差。此外,农村幼儿存在边学边玩、抄袭他人作业等不良习惯,部分幼儿需教师或家长陪同才能学习。

2.生活及卫生习惯较差。

多数农村幼儿存在如厕后不洗手、席地而坐、在地上翻滚跳跃、脏手随便在衣服上涂抹、随手扔垃圾等问题。

3.规则意识不强。

课上,多数农村幼儿有“抢发言”、“即兴发言”的习惯。有些幼儿还会私自与其他幼儿说笑,扰乱课堂秩序。课下,农村幼儿不太注重游戏规则,常常因为违规而与其他幼儿发生争执,甚至大打出手。

(三)城镇幼儿体现出的教育问题

1.优越感较强。

不少城镇幼儿自认为是“城里人”,生活条件优越,高人一等。课下常看到某些城镇幼儿炫耀名牌服饰或玩具。在游戏规则制定方面,突显出某些城镇幼儿的自我中心主义及唯我独尊的思想。

2.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城镇幼儿多为独生子女。据教师反映,部分城镇幼儿入学时仍不能独立上厕所,不能独立吃饭,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另外,城镇幼儿处理自身突发状况的应急能力较差,如,摔倒后不知所措,哭闹不止。

3.过度疲惫。

统计显示,课下90.4%的城镇幼儿上英语班;60%的城镇幼儿上数学课;69.6%的城镇幼儿上绘画、乐器等艺术课程;28%的城镇幼儿进行空手道、跆拳道等体育训练。所有兴趣班都会布置作业。城镇幼儿疲态明显。

(四)宗教信仰影响下的幼儿体现出的教育问题

伊斯兰文化重视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家长或家庭中有‘尔林’(学问)的人在教导受教育者基本的生活技能、社会规范、培养道德情操方面起重要作用”;重视学习,“穆罕默德多次反复强调,‘求知’,是每个男女穆斯林的天职”。整体而言,有宗教信仰家庭的幼儿在道德情操、规范意识方面略优于无宗教信仰家庭的幼儿,体现于更有礼貌、更尊敬师长、更懂得谦让、更遵守纪律。但是,过早接受宗教教育使某些幼儿出现了有宗教特点的教育问题。这些幼儿过于遵守规矩,性格过于拘谨,缺乏勇于探索和尝试的精神,过于依赖教师的安排,缺乏主动性,创新意识较差。此外,这些幼儿有轻微的迷信观念,所学内容与宗教文化相左时,总会首先质疑科学知识,不利于其“三观”的养成。

三、H幼教园幼儿教育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家长方面

通过访谈可知,家长自身教育类知识与经验不足、对幼儿的过度溺爱或无意忽视、忽视对幼儿的劳动教育和非智力因素培养是导致幼儿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家庭原因。家长对于幼儿的影响是全局性、持久性的,因此,在解决幼儿教育问题的过程中,家长应积极努力。

1.应认清不足,正视现实。

家长应认清自身及幼儿的不足,在生活中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避免自己的品行给幼儿带来不良影响。同时,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幼儿的独立性,培养其独立意识。对于外来幼儿及部分农村幼儿的家长来说,陪伴就是对幼儿最好的教育。

2.应科学教育、全面教育。

家长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网络、书籍、家长课堂等多种渠道,学习先进的教育学、发展心理学知识,并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将其运用于家庭教育中。同时,家庭教育要坚持教育与影响一致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及严谨的态度。要全面育儿,有步骤地促进幼儿品德、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要培养幼儿的兴趣,坚持适度原则,不要把兴趣变为幼儿的负担。

3.对于有宗教信仰的家庭来说

家长可以适量运用宗教典故、宗教教义等对幼儿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但不能盲目传播宗教文化,导致幼儿陷入宗教迷信的错误之中。

(二)幼教园方面

H幼教园实行大班教学、教师专业素养较低、院方与家长沟通较少是导致幼儿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幼教园作为幼儿主要的活动场所,应积极发现并正视幼儿的教育问题,并做出改进,促进问题的解决。

1.应注重个别教育。

幼教园应调整园内资金使用情况,适当缩减班额,科学确定师生比,给教师关心照顾学生、关注学生特点、进行个别教育提供可行条件。同时,对外来幼儿及有交往障碍的本地幼儿,幼教园应开设单独的课程,安排有经验的教师帮助幼儿尽早改善普通话发音,引导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指导他们主动与其他幼儿进行沟通,提升其人际交往能力。

2.注重教师选拔及培养。

幼教园应提高对教师的选聘标准,将专业素养作为选拔的关注点,广泛吸纳优秀教师前来任教。同时,要定期对已有教师进行职后培训,在增长教师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技能。此外,应加强本园教师与其他幼教机构的教师之间的交流,在专业交流中取长补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3.发挥幼教园的社会服务功能,创办“家长课堂”。

由幼教园定期举办,可收取一定费用,邀请幼教专家对家长讲授育儿理论、传授育儿经验,一方面可以帮助家长增长教育知识,科学进行家庭教育;另一方面可以增进幼教园与家长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此外,还可以为幼教园增加一定的收入,增加用于选聘优秀师资、培训现有教师的费用,促进幼教园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三)社会方面

政策及财政帮扶不足、对“全面发展”的错误解读、忽视“特殊儿童”是社会在城乡结合部幼儿教育中的主要问题。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其发展依赖于社会的支持。因此,在解决城乡结合部幼儿教育问题上,社会应做到如下几点:

1.加大政策及财政的支持。

通过政策的出台,引导人才流动,吸引优秀教师到情况复杂的城乡结合部幼儿教育机构工作,促进幼教园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加大对该类幼教园的财政投入,从资金层面帮助幼教园缩减班额、优化师生比,增加对教师的培训及优秀师资的选聘,逐步解决幼教园存在的问题。

2.优化人才评价标准

客观界定全面发展,注重幼儿品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注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品性态度的形成。

3.增加对“特殊儿童”的关注与帮扶。

对于外来幼儿,社会应多予以关注,对其予以注册、登记,在政策及生活方面予以帮扶。对于有宗教信仰家庭的幼儿,我们应该以包容之心尊重幼儿已形成的淡薄的宗教信仰,并以科学知识加以引导,使他们有信仰而非迷信,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作者:白雪 单位:河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