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支部+”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行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团支部+”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行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团支部+”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行动

摘要: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启蒙者和引导者,其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对幼儿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团支部+”以学校基层团支部为项目载体,把它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相融合,更易于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能力,保证师德建设实效性和长效化。本文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现状、加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团支部+”模式的概念及作用、“团支部+”模式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具体方法出发对此进行探究。

关键词:团支部+;幼儿教育;教师

职业道德建设幼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幼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受教者的整体发展。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手段,幼师的师德教育难以获得本质性发展。将“团支部+”模式引入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仅能提高幼师的职业素养,帮助幼师形成新的教育观和职业观,还能使幼师的整体水平得到发展。

一、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现状

(一)教师职业认同不足

职业认同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职业认同感不仅能提升主体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主体的工作热情,还能使主体的职业发展更清晰,有效发挥主体的自我效能。在当前幼儿教育环境中,大多数教师职业认同不足、倦怠,导致幼儿教育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和科学实施。部分教师缺乏敬业、奉献的精神,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会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无法以平常心、宽容心对待幼儿,给幼儿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二)师德培养手段单一

大多数幼儿园缺乏有效的培养手段,阻碍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发展,幼儿教师难以纠正自身的不良行为,影响幼儿身心发展。部分幼儿园依然沿用“老套路”“旧方法”,只简单观看视频和指导,没有从实际出发了解幼师的内在需求和职业规划,从而造成幼师与职业脱节的不良现象。

(三)管理模式较为松散

叶澜教授在《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中将教师分为三个层次:生存型、享受型和发展型。这三个层次的教师主体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优化和提升职业道德,从而促使各个层次的教师都能获得个性化的道德培养和职业规划。然而当前大多数管理者并没有从幼师主体入手针对性地运用培养策略,导致部分幼师缺乏职业责任感,对实际工作缺乏深入了解,存在厌烦、不理解工作等问题。(四)自我定位认知不清自我定位是主体认知的重要环节,也是职业发展、专业成长的基础因素。然而在实际职业道德建设中,部分幼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缺乏专业指导,与家长交流缺乏主动性,难以充分发挥幼儿教师的职业作用和教育优势,还会产生不自信等心理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幼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导致幼师在工作情绪、处理方式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二、加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幼儿启蒙发展的“引路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对幼儿主体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幼儿正处于认知成长的关键时期,幼师正确指导和悉心培育才能使幼儿这棵树苗茁壮成长,加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会对幼儿的外在和内在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第一,有助于提高幼师的整体素质。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可以促使幼师更主动地投入幼儿教育工作,为幼儿的基础培养指明正确道路。师德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品质,师德的有效渗透可以帮助幼儿在积极、热情的成长氛围中获得学习与发展的正能量,推动幼儿思想品德、认知的全面成长。第二,有助于强化幼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幼师保持良好的事业心态和职业操守,才能为幼儿健康成长出谋划策、贡献力量。职业道德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而狭义的职业道德则是职业特征、关系及活动的纲领性规范。强化幼师的职业道德培养可以促使幼师在职业行为和教育活动方面保持条理性、科学性及规范性,切实发挥教书育人、答疑解惑的职业作用。第三,有助于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序发展。环境是影响个体行为发展的外部因素,部分幼师在职业认知和行为品德方面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和业务标准,导致幼师在执行和落实教育政策时“打折扣”,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加强培养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可以帮助幼师在职业标准和政策执行上有目标、有尺度、有意识地采取行动,避免发生错误,保证教育行业风清气正。第四,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发展目标。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也是推进改革的迫切需求。幼师作为幼儿成长的“领航员”,其自身的职业道德对幼儿思想品德成长影响深远。增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可以确保幼儿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正确的方法引导,让他们在幼师言行举止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意识,对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三、“团支部+”模式的概念及作用

“团支部+”模式是指在团支部委员会的基础上,为学校基层团支部工作提供一个项目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团委书记、支部团干、团员教师在基层团支部工作建设中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实现三类群体协同育人。团支部作为共青团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具有广泛性、直接性及联系性的发展特点,将“团支部+”模式运用于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中,对幼师职业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第一,有助于提升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认识与修养,保证其职业道德良性发展。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标准,也是规范行为、提高质量的重要内因。通过“团支部+”模式的有效实施,以学校团支部为工作中心,层层渗透、环环引导,帮助幼儿教师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职业道德的内在本质,进而推动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高质量发展。第二,有助于提高幼师的参与积极性,使职业道德培养活动与幼师主体形成有效联动,提高幼师的职业素养。相较于其他管理模式,“团支部+”模式架构稳定、协作高效、引导效果强,可以有效带动幼儿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保证教育活动的整体性和组织性。“团支部+”模式从幼儿教师的实际工作入手,通过理论+实践的方法,使幼儿教师在工作中接受教育、在学习中完善理论、在活动中提升水平,对幼师的职业道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第三,有助于引导幼师关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优化和提升幼师的职业认同感、幸福感和自豪感。“团支部+”模式立足现代教育大环境,从问题出发、从细节入手,正确引导教师关注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育手段,充分发挥团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提高幼师的职业信念,优化幼师的教育方法,使幼儿教师真正做到有理想、有目标、有智慧,保证幼儿全面发展。

四、“团支部+”模式下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具体方法

(一)明确发展目标

“团支部+”模式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活动相融合,明确发展目标是关键。随着教育改革深入发展,教育环境和职业道德建设也在发生变化。如何从根本上改变、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首先,抓准旧问题。团支部应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深入基层、了解实情,与幼儿教师谈话、交心,掌握现阶段幼儿教师的职业困境和发展难点,再整体归纳成体系化的指导办法。其次,解决新问题。教育环境的变化导致职业道德问题不断增加,团支部应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师德建设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保证师德建设的有效性。最后,树立新观念。根据师德建设中的新旧问题,结合幼师的发展特点和职业特性,帮助幼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培养幼师形成新的教育观念,保证幼师主体的自我修养和全面发展。

(二)突出实施重点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师德建设中,团支部要有条不紊地开展教育工作,突出实施重点,管控好幼师的教育行为,严格落实细节管理机制,使幼师形成良好的行为素养和职业习惯,从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树立模范榜样;团支部还要加强队伍的纪律性和责任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处处做好带头表率作用,这不仅能提升幼师的职业形象,感染幼儿的内在心理,还能使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实现行知合一的主体效果,更易于培养幼儿的认知和素养。其一,教师的语言。语言是教师与幼儿沟通的重要工具,规范、文明、间接的语言可以使幼儿清楚地了解活动内容及学习方法,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认识习惯。其二,教师的风貌。展现精神风貌是师德培养的重点之一,良好的精神风貌更易于引导、消除幼儿的紧张心理。

(三)把握团队要求

师德建设是长期坚持、不断改进的教育工作,团支部应积极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把握师德建设的团队要求和发展目标,使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更加多样、多元,实现师德教育的培养意义。其一,抓牢重点。幼儿教师的师德建设是重要的教育活动,师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团支部应树立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着力提升幼儿教师的师德水平,保证幼儿教师的整体发展。其二,创新形式。幼儿教师的师德建设不单单是教育培养活动,应该充分融合现阶段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计划,将师德教育与学校发展挂钩,从而形成新思路、新方法,为下一步教育改革提供新途径。其三,注重实效。有的放矢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发展的目标,深入了解并细化组织目标,把握各级教师的发展需求和方向,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采取行动、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团支部的教育作用,实现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四)发挥组织优势

团支部作为共青团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与广大团员青年有广泛、直接的联系。幼儿教师师德建设应充分发挥团支部的组织优势,将基层团委书记、支部团干、团员教师有效团结在一起,积极引导、深入落实,围绕政治学习、专业理论开展幼师职业道德建设,实现“基层团委+团干部+团员教师”三个维度教师职业道德协同发展。其一,加强政治学习。大多数幼师对政治学习与职业道德缺乏正确的认知联系,未能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从哲学角度出发,学习政治知识可以帮助幼师更全面地认识问题,辩证地分析、处理问题,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加强幼师的政治学习可以有效升华其职业素养和政治观念。其二,学习专业理论。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加强幼师专业理论的学习,可以让他们在实践探索中丰富理论、深化素养,增强专业能力。同时,还应进一步健全师德建设的培养、运行、考评及监督奖惩机制,使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起到实效。

(五)建立长效机制

爱岗敬业对幼师的职业发展和教育状态起着决定作用。团支部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关注和解决幼师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等实际问题,提高幼师的职业认同感,使其形成独特的职业魅力;结合幼师发展为其创设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评价机制,使幼师的工作责任感不断提升,激发幼师的职业行动力和发展力;除了做好物质和环境保障外,还应考虑幼师的心理需求,引入团支部谈心机制,定期组织团员教师进行思想汇报和交心活动,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了解其心理需求,从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自我认同心理机制,发挥自我效能。师德作为幼师发展的根本,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在运用“团支部+”模式时应形成统一协调、成长成才、激励发展、动态监控及信息反馈等机制,使幼师保持积极、主动的发展状态,进一步保证师德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和有效落实。

(六)加强职业规划

终身学习是幼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也是强化幼师专业水平,促进其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团支部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考虑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基础,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活动、专业讲座、教研开发等机会,既能使幼师提升理论水平、强化教育能力,保证其专业成长和素质发展,还能使幼师的职业规划更加多元化、精细化。幼儿园应为幼师组织不同类型的技能竞赛和团队探讨等活动,引导幼师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团支部还应从家庭、学校、社会、职业环境等方面深入了解幼师的职业定位和发展特点,在职业目标、发展路径、计划目标等方面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幼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序推进。利用“团支部+”模式的组织特点灵活开展各种教培和职培活动,有计划地提高幼师的专业能力、职业意识和教育行为,提升其自我完善、自主发展的能力。有效运用“团支部+”模式能从根本上提升幼师的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和职业认同,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借助“团支部+”模式的组织优势,以基层团委+团干部+团员教师为引导发力点,以幼师的职业道德发展为实施落脚点,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把握要求、建立机制,夯实幼师自我发展的基础,实现师幼协同发展,为推进教改工作实践助力。

作者:刘恒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马群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