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危害及措施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危害及措施,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幼儿教育小学化危害及措施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和教师本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原则,过早地给幼儿传授小学知识。这种“揠苗助长”的方式,剥夺了幼儿幸福的童年。由于不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导致幼儿对学校和学习产生恐惧心理,不利于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1.导致幼儿出现厌学情绪。幼儿教育“小学化”不仅会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还会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幼儿园幼儿的年龄通常3~6岁左右,他们强烈的探索和学习欲望,仅仅只是表现在对色彩鲜艳的图片、形象直观的实物以及好玩有趣的游戏上。如果违背这一规律,把小学抽象的知识传授给他们,就会出现“消化不良”或“积存食物”的现象,导致幼儿出现厌学情绪。2.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发展幼儿的基本能力,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促使幼儿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果让幼儿过早地学习小学知识,剥夺了他们玩耍的权利和乐趣,他们活泼和活跃的性格就会受到影响,导致他们的心理出现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3.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学习小学的知识,由于心智和知识的难易程度不相匹配,导致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死记硬背,依旧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这会让幼儿产生挫败感,从小就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同时,由于开展小学教育,忽略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导致幼儿的发展不全面。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应对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幼儿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认识到幼儿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发展幼儿的基本能力、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未来的小学学习提供智力和能力支持。因此,教师要关注幼儿智、德、体、美、劳全面发展,促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各级教育和政府部门也要加强监督,正确引导,以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制止错误宣传。2.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培训。目前,有一部分幼儿教师不具备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园应当重视这一问题,并督促其参加职业技能补偿培训,并通过考试取得资格证。当然,幼儿园还要积极开展园级培训,组织各种基本技能竞赛,提高幼儿教师的口语、绘画、舞蹈等专业技能。不仅如此,还要定期组织幼儿教师研究和交流学前教育的理论,提升幼儿教师的理论水平。除此之外,还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定期外派幼儿教师去省外幼儿园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和经验;也可以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3.根据幼教规律来教学。要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必须综合考虑幼儿的心理规律和生理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安排日常活动。笔者认为,教师应将室内活动和户外活动结合起来,注意动态和静态相互交替;还应结合自由活动、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以反映一天活动的灵活性、节奏性和完整性。4.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有些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思过强,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幼儿回家之后,家长为幼儿传授很多小学的知识。可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也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幼儿园应当宣传幼儿教育理论,并组织家长参加不定期的教育讲座,为家长提供了解和学习科学育儿方式的平台,防止幼儿教育出现“小学化”的倾向。5.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教师要在了解幼儿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组织丰富、适宜的游戏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比如,通过穿袜子比赛,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毛毛虫”游戏,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通过组织“兔子和狐狸”的游戏活动,训练幼儿双脚向上跳的能力。此外,还要在了解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要强调的是,不能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组织、安排“一日活动”,不能占用幼儿睡眠、运动和游戏的时间。总之,幼儿教育“小学化”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了保障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家长和幼儿教师都要转变教育观念,形成科学的育儿方式,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健康的身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基本的能力。

作者:胡发娟 单位:甘肃省妇联保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