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幸福力和情感力培养与发展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幼儿幸福力和情感力培养与发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幼儿幸福力和情感力培养与发展

【摘要】针对现阶段幼儿在人际交往中对于事物或人的情感诉求的表达能力不足的现状,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环境的实践活动,帮助幼儿积累一定的情感体验,可培养并发展其对自我、他人、社会、人类、大自然的真诚的态度以及共情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情感力;情绪;培养发展

为改变幼儿在人际交往中对于事物或人的情感诉求的表达能力不足的现状,帮助他们在发现情绪、认识情绪、调节情绪、控制情绪的过程中积累一定的情感体验,培养并发展其对自我、他人、社会、人类、大自然的真诚的态度以及共情的能力,促进其萌发对幼儿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班集体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可通过吴地民间游戏,如“伍子胥造城”“老鹰捉小鸡”“挑绷绷”等来培养与发展幼儿幸福力之情感力。

一、活动背景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是所有人共同的内驱力和价值追求,幼儿也不例外。但是个人获得幸福的能力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这在幼儿中间表现得也非常明显,尤其是在情感能力的差异上尤为突出,部分小朋友在情绪智力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离开父母家人就惶恐不安、焦虑不宁,试图回避,恐惧上幼儿园,即使勉强送来也不愿与同学及老师交往;对事物反应敏感,缺乏自信,动不动就情绪烦躁、失控,突如其来地出现破坏行为,无来由地向同伴发出攻击性行为等。教师必须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幸福健康地成长,幼儿在生活中幸福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幼儿一生的发展,为此,笔者把吴地民间游戏有机融入幼儿日常教育之中,开展了幼儿幸福力之情感力的培养发展的专题活动,以达到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的目标,将幼儿培育为具有充足的幸福力和安全感的人,实现对幼儿的全面关怀。

二、实践对象

某幼儿园中二班全体幼儿。

三、概念界定

心理学家许金声认为,所谓情感力,是个体对自我、他人、社会、人类、大自然、宇宙以及“道”的真诚的态度和共情的能力。这种真诚的态度和能力可以从四个方面观察到:当情境需要时,一个人能够主动帮助他人、给予他人,并且能够从这个过程中体验到愉悦;当情境需要时,一个人不能帮助他人、给予他人,或对他人不利时,会因此而感到抱歉甚至内疚;当情境需要时,当他人帮助自己、给予自己时,自己能够自然地产生出对他人的感激之情;当情境需要时,当他人不能够帮助自己、给予自己,甚至对自己有害之时,自己能够自然地对他人产生宽容之情。人的情感是通过情绪表现出来的,这在幼儿身上尤其突出,因此,本文对幼儿情感力的观测主要以其明显的外部情绪表现为支点来展开。

四、实现目标

以幼儿园开展的吴地民间游戏为起点,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升幼儿的幸福力,从帮助幼儿发现情绪—认识情绪—调节情绪—控制情绪的环节入手,促进其情感力的培养与发展,将他们培育为具有充足的幸福力和安全感的人。一是发现情绪。了解每个人都会“触景生情”,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的“喜怒哀乐”的情绪波动是正常现象,学会运用正确的行为、方式、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以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二是认识情绪。懂得人的情感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在享受别人给予的情绪照顾时也给予别人情绪关心,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愉快情绪,以使同伴之间分享喜悦、减轻痛苦、加深情谊。三是调节情绪。掌握借助一定的媒介来转移、发泄自己的恐惧、仇恨、愤怒、贪婪、嫉妒、报复等不良情绪的合理方法,尽量保持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爱、希望、信心、同情、乐观、忠诚等积极情绪。四是控制情绪。做到“喜怒有常”和“喜怒有度”,情绪的表达符合常情,合乎常理,当喜则喜,当怒则怒,杜绝“过喜伤心”“盛怒伤肝”的过度情绪的出现。

五、主要方法

问题导向法。以问题为导向,围绕问题中心,通过“发现—剖析—解决”三个步骤,抽丝剥茧,去厘清问题的关键点、核心处,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最终解决问题。

六、实施措施

(一)目标激励

设立一个适宜幼儿现有发展水平的合理、可行的目标,避免太过困难或易于达到,并设置相应合适的奖励措施,激励幼儿不断向目标靠拢,最终达到目标,在一个又一个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针对某些幼儿常常用哭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的问题,可以选择“插收小旗”游戏,为其先设立一个较为容易达到的目标,如一天不哭闹,就在自己的名字下插放一面小旗,使其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然后逐渐增加难度,提高目标的价值(插放小旗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从一天到两天、三天、一周……在对某一特定个体要求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对这一个体所在的集体也明确团队目标——全天无人哭闹。鼓励小朋友互帮互助,促使正反馈链锁反应的良好结果的形成,进而产生良性循环,让幼儿在良好的情绪熏染中得到成长。

(二)活动引导

开展各种融趣味性、娱乐性、科学性、健身性于一体的活动,让每个幼儿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既感知到失败所带来的惭愧沮丧及自我失落的痛苦情绪,也体验到成功所产生的骄傲自豪和自我满足的愉快情绪,从而促进自我发展,增进幸福感。针对幼儿不善于表达情绪的问题,可进行社会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让幼儿清楚地知道何种情绪表达是正确的,同时掌握一些基础的、常见的、易于运用的方法,尽可能有效表达当前情绪,转移不良情绪,克制消极情绪。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主要选择游戏为“双人交叉过‘独木桥’”“带‘盲人跑’”“折返旋转接力”等,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更好地调整自己,增加心理弹性,体会合力的必要,使其热爱同伴、集体、班级,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受集体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有趣、愉快的情感体验,使其学会将积极向上的情绪传递给身边人。

(三)环境熏陶

营造积极、良好的班级环境,充分运用环境的隐性教育资源,巧妙利用颜色对人的心理影响,让使人产生恬静、舒畅心情的场景出现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的言行,触发他们打开良好情绪的开关。针对个别幼儿拒绝上幼儿园的问题,可开展“满园春色”游戏活动,选用能增进心情愉快的亮色和暖色以及减轻紧张焦虑情绪的清淡颜色,加上教师与幼儿共同利用常见素材巧手布置,创设一个让孩子感到温馨、有趣、具有吸引力的外在环境,让幼儿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对幼儿园产生喜爱的情感。同时,打造一个具有和谐人际关系、愉悦上进气氛的精神环境,使幼儿在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的熏陶下,在欢乐、明朗、生机勃勃的氛围中,智商情商得到全面发展,让幼儿们喜欢上这个集体,乐于在班级中与同伴玩耍,增加其对班集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四)情境感染

创设特定的情景,让幼儿的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活动,引导幼儿身心完全释放地代入角色之中,开启浸润着情感的思维、想象、记忆等机能,感受开放的情境带给他们的快乐与满足,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针对少数幼儿对身心缺陷者缺乏同理心的问题,在各种角色游戏之中创设专门的情境,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幼儿的想象和联想,教师作为观察者在旁边引导幼儿,鼓励他们开动脑筋,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介入和干预,而是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锻炼幼儿的移情能力,推动幼儿的情感不由自主地转到情境中的相关对象上,使他们因探究而感到兴奋、激动,在角色扮演中让自己进入到他人的处境,代入对方的思考方式和感情色彩,去理解、感知、体验别人的情感,输出关怀、安慰,互相包容、理解。

(五)榜样示范

借助动画中生动形象的人物、动物形态和现实中活生生的榜样形象,激发幼儿寻找志趣相投者作为参照物,启发、引导幼儿向榜样模仿学习,不断地完善和超越自己,有效地调节、控制情绪。针对幼儿间常见的争吵、抢夺攻击性行为的问题,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可从其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入手,开展“阿凡提骑毛驴”“三国点将”等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集体的教育指导。在幼儿被动画形象触动情感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和效仿的对象以后,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形成心理认同,努力仿照榜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之后,请小朋友自己密切观察同伴,寻找身边的榜样,找出自己与榜样之间的差距,不断地追赶。继而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中,改变和超越自己,实现自我的飞跃。

(六)家园合作

携手家庭,紧密协作,加强沟通,重组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各种因素,发挥系统作用,共同引导教育幼儿,创设家园同步的心理健康条件,促使幼儿学会正视情绪、驾驭情绪,形成并发展健康的情绪,快乐成长。针对幼儿因为情绪焦虑而出现破坏行为的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根据幼儿症状的轻重不同,采取适宜的对策。对于轻度焦虑患儿,共同寻找引起其焦虑症的根源,改善并消除家庭与学校环境中引起幼儿焦虑的因素,创造有利环境,培养其对自我、他人、社会、人类、大自然的真诚的态度以及共情的能力,减轻患儿压力。对于重度焦虑患儿,还要结合生理治疗,比如采用能够减轻紧张、焦虑情绪的游戏和音乐疗法以及可使生理性警醒水平降低的松弛疗法等。对于有焦虑倾向的父母,还要帮助他们认识到本身的个性弱点对患儿产生的不利影响,敦促他们必须同时接受治疗。长时间持续的消极负面情绪,会损害身心健康,消蚀内在活力,阻碍正常活动,导致行为错误;而长时间持久的积极正面情绪,能够促进精神愉悦,有益身体健康,激活内在活力,克服困难挫折,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人生幸福。

作者:陈拙 单位: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