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融入中职幼儿教育专业舞蹈课程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民间舞融入中职幼儿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民间舞融入中职幼儿教育专业舞蹈课程

摘要:随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大民族之间的不断融合,我国幼儿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形成一种统一性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趋势,将会导致区域性独特的民间舞文化的缺失。为了避免这种趋势的发生,弘扬本土的民间舞蹈文化,延续区域民间舞蹈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发展幼儿教育专业的师生对本土民间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至关重要。本文基于赣南地区幼儿教育专业的“区域性”“传承性”探究,以赣州地区的中职院校作为探究对象,发现区域民间舞文化融入幼儿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不仅能提升幼儿教育专业的“核心素养”,还能挖掘并弘扬区域民间舞文化,发挥本土办学优势,打造区域品牌文化。

关键词:幼儿教育;核心素养;民间舞文化

一、中职幼儿教育专业舞蹈课程设置现状

“文化是每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结合区域特色具有针对地调整专业课程,从而满足地方社会需求,坚持服务的宗旨,就业的指导,培养出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域特色专业化人才。1986年,中共赣州技师学院创办成立,即江西省首批设立的三所技师学院之一,又是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其招生即是在初中毕业后的进行的中等职业教育,其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办学思路是行政服务教学,教学服务学生,办学服务产业;学历是中专;招收对象是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学制是三年;办学宗旨是办人民满意的技工教育。据不完全统计数据分析,江西赣州技师学院所招生源百分之九十以上来源于赣州十八的县市区,所招收的学生年龄多为15至18岁之间。而幼儿教育专业即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教育、幼儿园管理人才、提高幼儿教师“核心素养”为教学目的,其中,舞蹈课程是幼儿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技能课,即专业课程。如今教育改革仍在“自上而下”进行中,有不少地区的幼儿教育已经开展本土化教育,而培养幼师的我们,将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培养出即能教授专业舞蹈知识,又能传承区域民间舞文化的有用人才。因此,构建幼儿教育专业舞蹈课程设置的“区域性”“传承性”探究是全国各地地方院校幼儿教育专业舞蹈课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二、赣南区域民间舞融入幼儿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设想

幼儿教育的舞蹈教师无论从师资、教学环境,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目前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且中技幼儿教育的学生特殊性、培养目标的局限性不同于专业舞蹈教学,以及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导致至今幼儿教育专业无统一教材、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为了弥补中技幼儿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不足,从而提升地方幼儿教育专业对区域性民间舞的传承发展,继而从新建设幼儿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形成以区域民间舞理论课程为根本、幼儿舞蹈专业的舞蹈课教学为支撑、舞台展现为平台的赣南区域民间舞的中等教育新方式。首先,申请并汇报教学主管领导批准,随后组织并带领师生团队,深入区域民间舞比较的活跃地区,走访具有国家级、省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家中,向传承人学习,并开展田野调查与教学素材的提炼,向本地从艺或从事民间舞表演、创作、研究的老前辈们请教,向游走乡、镇、村的演艺剧团、院团的演员们请教。在请教完成后,进行资料的整合。其次,将整合好的资料备份保存,并通过收集来的赣南区域民间舞的相关材料,进行分类归纳,再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等现代设备保存完好的资料,进行比对或核实,超出具体事例论证并记录下来,再通过向传承人、演艺人等等老前辈们讨教并证实。最后,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法,从简单的元素训练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复杂的组合进行逐一教学,完成初步的元素学习后,再根据所教内容,进行再次创作,使区域性民间舞的精髓继续传承,创作出的新的教学素材录制保留下来,再次向前辈们请教,发现不足,再不断的打磨中,将赣南区域民间舞融入赣南中技幼儿教学专业的舞蹈课程中,通过幼儿教育专业的幼儿教师的规范学习后,传承至我国的新一代幼儿教育的学生们,实现赣南区域民间舞的弘扬,展现赣南地区本土化教学的优势,打造出具有赣南区域民间舞特色的幼儿教育专业的品牌文化。

三、赣南区域民间舞融入幼儿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意义

社会的发展对幼儿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多,幼儿教育成为最新的教育关注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愈来愈注重以“核心素养”的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教育为目标。然而,幼儿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面向幼儿教育的工作,在学好赣州区域民间舞的基础上,将区域性民间舞渗透到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中。这样的培养模式,即是对赣南区域民间舞的传承保护,又培养了幼儿对区域民间舞文化的情感和审美能力,还增强了幼儿对区域民间舞文化的敏感度,从而激发幼儿对区域民间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提升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

据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正式公布,其明确了我国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这对于高等、中等职业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变革指明方向。我国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中,将核心素养的内涵明确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将以“全面发展的人”为培养核心,即社会参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三个方面,具体体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健康生活等六大素养。幼儿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特点是直接对接幼儿教育的岗位,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将“核心素养”的融入新一代课程改革是培养具有区域性文化人才的必选之路。树立爱国情怀,重视乡土文化,将在校期间的课程学习与将来的就业需求相结合,弘扬区域传统民间文化,培养区域人们的自信。如今,幼儿教育专业发展迅猛,幼儿教师的需求量上涨,呈现出多元的发展趋势,为区域民间舞文化的传承增添新的色彩。在幼儿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设置中融合区域民间舞蹈,将提升幼儿师生的“核心素养”。

(二)传承赣南区域民间舞蹈文化

赣南区域民间舞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教育的传承离不开幼儿教育。正如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主题为“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中明确提出:教育的基本使命就是“帮助在文化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环境之中理解、体现、保护、增强、促进和传播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以及国际文化和历史文化”。通过幼儿教育能使学生耳濡目染的传承中国区域民间舞蹈优秀文化,这不仅是锻造学生的文化底蕴,还是养成良好的人文修养的手段。教育是“成人之学”传授给“接受之学”。其中“成人之学”即是幼儿教师,“接受之学”即是幼儿学生。而“成人之学”中的知识不仅是书本知识,还是人文底蕴、人文素养、审美情操等等内心灵魂的成长,这就是“成人之学”。通过幼儿教师的特殊教学来进行传承赣南区域民间舞文化,这是地方院校幼儿教育专业的任务和职责。

四、结语

我国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投入越来越大,正在发展中的中职幼儿教育专业面临重大选择,而赣南区域民间舞融入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迫在眉。基于此,幼儿教育专业的师生们应以大力挖掘并整合区域民间舞教材,传承区域的民间舞蹈文化,保持区域地方民间舞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师生对区域民间舞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不仅能提升幼儿教育专业师生的“核心素养”,对赣南区域民间舞的传承保护,又是培养了幼儿对区域民间舞文化的情感和审美能力,还增强了幼儿对区域民间舞文化的敏感度,从而激发幼儿对区域民间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赖雅琴.幼师职业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传承客家文化的一些思考———以杯花舞为例[J].大众文艺,2018,(23):218.

[2]陈蕾.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传承本土非遗舞蹈的思考──以湘西苗族鼓舞为例[J].戏剧之家,2017,(24):164+166.

[3]邹纯.中职学前教育舞蹈基本功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7年.

[4]孙丽娜.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作者:常俊勇 单位:江西赣州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