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教师问题研究(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幼儿教师问题研究(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村幼儿教师问题研究(5篇)

第一篇: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

1问题的提出

河南是全国人口大省,政府官网数据显示,2013年年末总人口数10601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4643万人,占总人口的43.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5958万人,占总人口的56.2%。河南辖17个省辖市,1个省直管市,21个县级市,88个县,50个市辖区,1863个乡镇(乡:852,镇:1011),47347个村委会。而河南全省有14485所政府登记在册的幼儿园,专任教师12.94万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专任教师8万人,占总数的61.81%。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发展潜力大,想要推动农村各方面的进步,就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关注和重视幼儿教师的工作。好教师才能教出好学生,但是在学前教育热的大背景下,承担教学任务的广大农村教师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自编《河南省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问卷》,然后选取河南省周口、新乡、商丘、信阳、郑州、洛阳、安阳、平顶山、开封、焦作十个城市,每个城市八所农村幼儿园,每所幼儿园随机发放五份问卷,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27份,其中有效问卷295份,回收率81.75%,有效率90.2%。

3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及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受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和自身文化程度影响最多。工资收入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幸福感,工资收入是教师衡量自己价值和工作能力的标准,同时也是生活品质的有效保证。教师自身的学历也会影响幸福感,问卷结果显示,在农村教师构成比列中,本科学历的教师职业幸福感最低,专科学历教师幸福感最高,其他学历教师幸福感居中。通过对回收有效问卷的整理分析,数据显示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整体并不是很高,甚至呈偏下的状态,研究发现其原因主要如下:

3.1日常工作量大、繁琐。

按国家标准幼儿园小班25人左右,其他班次控制在40人之内,每个班会配备两名代课教师,一名保育员。实际上在农村,幼儿园数量少,师资力量又严重不足,许多幼儿园每个班只有一名教师,班级人数又超标。从每天八点半晨检接待到下午五点幼儿离园,教师都得时刻关注幼儿的一举一动。孩子正处于好奇好动的阶段,精力充沛,一天的工作下来,许多教师都抱怨腰酸背痛,头晕眼花。同时,幼儿园开设多门课程,幼儿教师在照顾幼儿生活的同时还要做好教学工作,保教结合。有教师说幼儿园的工作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上半年为了六一排练节目,下半年为了元旦排练节目。另外,室内外环境布置、卫生打扫、整理玩具、制作教育等工作都需要幼儿教师亲力亲为,这样一来看似清闲的教学工作其实要耗费很多的精力和体力。

3.2社会地位低,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虽然幼儿教师工作量大,付出辛劳比较多,同时承担着更高的社会要求,但是在整个教师体系中的地位却跟所教学生年龄一样处于最底端。

3.3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工资收入低。

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一直不高,同一教育系统中幼儿教师工资要明显低于中小学教师。县市里的幼儿园教师每月工资在1500元到2000元左右,而农村和乡镇幼儿教师的工资在900元到1200元左右。许多农村幼儿园都是私立的,甚至有些是“黑户口”幼儿园,自负盈亏。教师大多是临时聘任的,没有编制,工资是由所在幼儿园发的,而非政府财政直接拨款,加班费和岗位津贴都没有有效保障。物价上涨,生活成本不断增加,收入的多少直接决定生活质量。

3.4专业化程度普遍较低。

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构成大致分为高中毕业生、中专幼师毕业、初中毕业生、附近村子里空闲时间比较多的年轻女性,这中间还包括相当一部分仅仅把幼儿教师这份工作当成一个临时过渡职业的人,他们基本上是在带班之前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为零,更谈不上教研能力和教学技能。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使得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也紧随城市的脚步。日常的教学活动包含音乐、舞蹈、手工、奥数等等课程,六一和元旦等重大节日需要文艺演出,教学技能大赛定期举办,领导视察工作等都对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压力也随之产生。环境布置、玩教具翻新、设计优质课、排练节目让许多教师头疼不已,避之不及。

3.5家庭负担重,分散教学精力。

广大农村因为受农耕经济影响深远,传统家庭观念比较重。家人支持与否和家庭经济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如果家人支持理解,家庭生活中的琐事不会过多干扰工作,教师在工作上就少了很多后顾之忧,工作上的烦恼也可以得到倾诉,压力更加容易得到缓解。

4应对策略

4.1政府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扶持力度。

(1)政府应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帮扶,以规章制度来引导幼儿园规范办学合理用工,提高幼儿教师工资水平,保障幼儿教师享有发展提高的权利,同时也有利于高素质幼教人才的引进。(2)重视基础教育,平等对待各学段教师,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观念的改变,不是教的学生年龄小教学工作就简单,幼儿教师不是保姆,让幼儿教师受到社会大众尤其是幼儿家长应有的尊重和理解。(3)需要“减负”的不仅有学生,教师也需要“松绑”。

4.2幼儿园要从多方面完善自己。

幼儿园要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寻求各种机会,借助多方力量努力提升幼儿园档次,改善幼儿教师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给幼儿教师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幼儿园管理者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与时俱进,由管理与被管理的上下级关系转为交流合作,平等对话的同事关系,团结人心共谋发展。

4.3幼儿教师自身端正工作态度,树立发展的职业观。

要爱别人先爱自己,幼儿教师要树立发展的职业观,以平和的心态正确对待工作的得与失“,加幸福”“、减压力”。积极参加技能培训,提高教学技能和思想道德素养,从容应对考核。想要办好教育,就要有扎实的基础教育,想要基础教育得到发展就必须关注幼儿教师。农村幼儿教师相比城市幼儿教师承担了更重的教学任务,却不得不在艰苦的环境中克服更多的困难。没有光鲜的外表却有着最饱含热情的心,默默地在黄土地上耕耘,播撒知识的种子,给孩子们打开启蒙的大门。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受到外在内在诸多因素的影响,要想改善其幸福感不高的现状,就必须从关系到幼儿教师根本利益的地方开始,切实关注他们的需要,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稳步进行,才可以让农村幼儿教师和幼儿教育越来越好。

作者:王佳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第二篇: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4年5月选取陕西省宝鸡市部分农村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325份,回收289份(88%)。所选教师均为女性,其中有事业单位编制教师117名(含转岗教师),合同或者其他无编制教师172名;大专以下学历130名,大专及以上学历159名;已婚教师189名,未婚教师100名。

1.2方法

1.2.1采用研究者前期研究中编制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问卷》

问卷共有15个项目,包含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情境、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过程3个分量表,量表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本调查问卷的编制过程严格遵循心理量表编制程序,多次邀请心理学专家、幼儿园骨干教师进行审订,以确保调查问卷反映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特征,并具有代表性,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结果分析显示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5,分半系数为0.892。

1.2.2职业承诺

研究中采用龙立荣研制的教师职业承诺量表,该量表主要测查教师职业承诺的3个维度: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问卷包括16个条目,4级计分,被试得分越高,承诺越高。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1.2.3自我和谐量表(SCCS)

该问卷由35个条目组成,共包括3个分量表:①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②自我的灵活性;③自我的刻板性。原始分数经过处理转化后,被试得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高,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1.3统计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平均数统计、相关分析等运算。

2结果

2.1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及特征

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总均分为(3.66±0.49)分,其中专业发展情境得分为(3.55±0.57)分,专业发展内容得分为(3.22±0.79)分,专业发展过程得分为(4.21±0.54)分。以是否有事业单位编制、婚姻状况、学历为自变量对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各因子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在是否有编制方面差异显著;有编制教师的专业发展总均分、专业发展情境、专业发展过程得分明显高于无编制教师;不同婚姻状态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差异显著,已婚教师的专业发展总均分、专业发展情境、专业发展过程得分明显高于未婚教师;不同学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及所有因子得分差异显著,表现为高学历教师的专业总均分、专业发展情境、专业发展过程和专业发展内容得分明显高于低学历教师。

2.2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承诺的关系

为了比较不同专业发展水平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承诺,确定专业发展总均分≥平均分+1个标准差为高专业发展水平组,得分<平均分+1个标准差为低专业发展水平组,按此标准计算不同专业发展水平的人数构成比例:高专业发展水平组47人,占16.3%;低专业发展水平组242人,占83.7%。不同专业发展水平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承诺比较。专业发展水平较高组的农村幼儿教师在职业承诺以及情感、规范和继续承诺上得分明显高于低专业发展水平组的农村幼儿教师得分(P<0.01或0.05)。

2.3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与自我和谐的关系

专业发展水平较高组的农村幼儿教师在自我和谐总均分以及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刻板性和自我灵活性上得分明显高于低专业发展水平组的农村幼儿教师得分(P<0.01或0.05)。

3讨论

3.1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及特征

研究显示,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总体上是中等偏好的,这与王纬虹等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这反映出农村幼儿教师在受到观念、工作环境以及资金、交通等支持条件不足因素的制约,仍然具有较为明确的自主发展意识,强烈的自我反思和提高的内在需求。但是不同个体特征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如事业单位编制。农村幼儿教师如果拥有编制,不仅代表她们享有包括医疗、住房等经济方面的良好待遇,也意味着她们具有学习和专业发展的优先权,所以她们专业发展的情境更为顺畅,专业发展的过程更为轻松,专业发展水平理应更高。婚姻状况也是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拥有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可以给农村幼儿教师创造积极而良好的专业发展环境和外部支持,专业发展不仅需要幼儿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更需要教师的学习能力。本研究中一半以下的教师学历水平较低,这有可能直接导致她们缺乏学习意识、学习能力,特别是科学研究精神,这些都是导致低学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

3.2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承诺关系

本研究发现,不同专业发展水平的农村幼儿教师职业承诺差异显著。有研究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高度的个体性特征,与教师个体的职业承诺密切关联。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承诺是她们达到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精神的基本条件,甚至有人认为教师的专业承诺就是教师的专业精神。一方面,专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更强的适应和工作胜任能力,更多的有成就体验和较高的职业自我效能感,这种成就体验会促进其有更加稳固的职业承诺。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职业承诺水平越高,她们对其专业发展、教学环境和生活福利待遇等方面满意度就会越高,所以投入到专业成长的积极性也越高。农村幼儿教师如果职业承诺水平较低就会限制她们的专业化发展。所以,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与其职业承诺密切相关,培养幼儿教师的职业承诺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非常重要,它是农村幼儿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内在要素。

3.3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与自我和谐的关系

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自我和谐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高水平的教师在其教育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工作报酬、工作待遇方面有更多的满意感,会更多地体会到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得到更多的社会赞许和社会支持,这些积极的正面的情绪体验都是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心理和谐的有力表现。专业发展水平较低的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较少地体会到成就感,更多的是挫败感,由于社会对其期望较高,幼儿教师有可能难以承担各种不同的角色,这必然导致其难以获得社会尊重、认可,这些消极和负面的情感体验会挫伤教师的专业积极性,也会导致其心理出现较大的矛盾与冲突,进而出现自我的不和谐,这在本研究中得到充分的证实:不同专业发展水平农村幼儿教师的自我和谐及其因子差异显著。

作者:周喜华 孙彦 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第三篇:农村幼儿教师素养实践与探索

一、规范常规管理,强化教师基本素质

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要求园长蹲点、全园参与。要求在集体备课前,所有老师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自备,这样大家在集体备课时的发言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我园原来实行了电子备课,但是一段时间后,才发现我们的备课质量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流于形式,没有考虑农村教师的实际水平。经过反思,要提高备课质量,必须取消电子备课,静下心来扎实开展集体备课,利用集体的智慧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二、加强园本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1.开展讲坛活动

受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启发,我园根据教师队伍的现状,针对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各项理论与实践的培训,举行我园优秀教师论坛活动。至今已经开设《幼儿园一日常规培训》《教师个人业务档案的建立》《成长的故事》《教学设计的撰写》《宝贝,你的安全是我们的全部》等,这些论坛既有老师分享外出学习的收获,又有老师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创设一种浓浓的学习氛围。

2.钢琴培训

我园教师弹钢琴比较薄弱,无法胜任音乐课教学,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提出“缺什么补什么”。园里出资选送教师到县音舞琴行参加钢琴培训,学习音乐课本上的曲目,参培教师加班加点学习,不仅把教材上的曲目全部学完,还学习了几首名曲。回来之后,我们还对全园教师进行了二次培训,并于国庆节期间举行了弹唱比赛。虽然是短期行为,却受到了很好的效果,老师们也很乐意参加。这一项计划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了幼儿园的教学质量,而且培养了幼师自身的素养以及艺术底蕴,更好地培养了幼儿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

三、鼓励自主进修,提升学历层次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指出的基本原则第四点是终身学习。幼师应学习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做终身学习的典范;应为自身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我园现有幼儿教师45人,她们有踏实、肯干和吃苦的优秀品质。大专以上学历100%,这些学历的取得大多数来自两种渠道:一自学考试,二函授学习。真正经过正规幼儿师范培训的专业师资很少,专业技能相对较低,加上由于平时工作忙,自主学习时间少,形成消耗多、吸收少的知识消长状态。为了给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我园通过多种渠道积极鼓励老师参与进修。

四、强化阅读意识,提升内涵素养

1.读理论专著及专业刊物

为了提升教师的理论和专业素养,我园为每位教师订一份本专业的刊物;购置了理论教育专著《今天这样做幼儿园教师》《早期教育》《东方娃娃》《幼儿园》等等,使教师爱上阅读,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素养。同时要求教师每学期必须读两本《今天这样做幼儿园教师》,并写两篇读后感。

2.撰写论文

撰写论文,扩大幼师的知识面,幼师通过查阅资料,个案研究,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农村幼儿教师写论文是一个大难题,多数老师文化水平不高,对于论文不知道如何下手,尤其是确定主题常常会出现错误,把题目写大了,太泛,质量不高。但通过幼师不断地改进,查阅文献,不仅对写论文有了一定的见解,同时吸收了大量的学前教育理念,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作者:王艳书 单位:江苏省泗阳县王集镇中心小学幼儿园

第四篇: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态及因素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4年3月选取陕西部分农村幼儿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97份,回收268份(90%)。被试均为女性,其中正式编制教师88名,无编制教师180名;已婚教师143名,未婚教师125名。

1.2方法

1.2.1采用前期研究编制的《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态问卷》

该问卷共有16个项目,包含待遇状况、工作状况、人际关系状况、自我实现状况4个分量表,采用Likert5点量表法,按1~5级评分。该问卷的理论构想和项目编写是基于文献综述和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综合考虑的结果,编制过程中多次邀请学前教育专家、幼儿园园长进行审订,确保问卷能够反映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各方面特征,并具有代表性,问卷可认为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研究结果显示问卷的结构基本符合设计时的理论框架,说明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Cronbach一致性系数为0.842,分半系数为0.833。

1.2.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该量表由肖水原编制,由10个条目,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这些因子的得分越高,反映被试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好。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2.3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本量表

有24个条目组成,正性因子有12个条目,其中5个正性情感(PA),7个正性体验(PE);负性因子也有12个条目反映,其中5个为负性情感(NA),7个负性体验(NE)。项目采用0~2的3级计分;总分等于正性因子分与负性因子分之差加上常数24。分数越高,表示越幸福。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3统计处理

采用SPSSforWindows19.0软件包进行平均数统计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运算。

2结果

2.1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结果

在接受调查的268名农村幼儿教师中,生存状态得分最大值为71分,最小值为21分,平均得分43.66分,每道题的平均得分2.73分,介于“一般”和“比较差”,可见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态总体一般偏差。为进一步了解影响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影响因素,以是否有编制、婚姻状态为自变量对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各因子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态在婚姻状况、是否有编制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已婚教师的生存状态以及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未婚教师;有编制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以及各因子得分也显著高于没有编制幼儿教师。

2.2农村幼儿教师社会支持及与生存状态的关系

农村幼儿教师社会支持总分为(35.42±5.21)分,其中客观支持为(8.33±2.61)分,主观支持为(19.28±3.00)分,支持利用为(7.81±1.83)分。确定社会支持总得分平均分+1个标准差为高支持组,得分<平均分+1个标准差为低支持组,按此标准计算获得不同社会支持的人数构成比,高支持组52人,占19.4%,低支持组216人,占80.6%。不同社会支持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获得不同社会支持水平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总均分、工作待遇、人际关系状况以及自我实现状况差异显著。

2.3农村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与生存状态的关系

农村幼儿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总均分、正性情感、正性体验与生存状态总均分以及生存状态各因子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负性情感、负性体验与生存状态总均分以及生存状态各因子得分呈显著负相关。

3讨论

3.1关于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特征

本研究显示,幼儿教师生存状态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这与郭忠玲、秦旭芳等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这也反映出当前农村幼儿教师压力较大、工作负担重,生活待遇不高的现实。良好的婚姻质量能够给幼儿教师带来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这对改善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有显著作用,这在本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本研究所选取的幼儿教师为农村幼儿教师,她们多数没有事业单位人事编制,所以难以享受正式幼儿教师所享有的工资、医疗卫生保险等良好待遇,部分幼儿教师有时甚至连许多自身应该享有的合法权益都难以保障,这必将导致部分幼儿教师严重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所以是否拥有事业单位人事编制对农村幼儿教师而言至关重要。

3.2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及其工作待遇、人际关系状况、自我实现状况明显受到其社会支持水平的影响。社会支持是个体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所获得的他人支持与帮助,它可以显著增强个体的自我心理防卫功能,能够有效减轻生活应激带来的精神紧张。稳定可靠的社会支持可以满足农村幼儿教师的部分要求,从而可以降低其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水平,通过缓解她们的压力,可以使得幼儿教师改变部分不健康的心态,从而改善和提高其生存状态。这也提示我们,农村幼儿教师长期从事着简单而艰苦的保教工作,承受着较重的精神压力,是需要关注和照顾的群体,如果能得到稳定的社会支持,这必将有效的缓解她们的工作和心理压力,提高她们的心理社会应激能力,从而提高她们的生存状态水平。

3.3农村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与生存状态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农村幼儿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和生存状态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幼儿教师的幸福感是由幼儿教师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以及主观价值等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对自身生存状态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它是幼儿教师对自身生活满意度的认知和评价。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直接决定着幼儿教师对待自己生活的满意度,而幼儿教师的生活满意度又是幼儿教师对待自身生存状态的认知和评价,所以生存状态水平较高的农村幼儿教师有着较为明显的主观幸福感,生存状态水平较低的农村幼儿教师有较低的主观幸福感。

作者:孙彦 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第五篇: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一、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重要性,重视从人本身出发来研究人的本质,实现人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他们关注人的兴趣、需要,将人看作是有价值、有追求和无限发展潜能的,正如卡尔•兰塞姆•罗杰斯(CarlRansomRogers)所说:当我看着这个世界时,我是悲观主义者;当我审视这世界的人们时,我是乐观主义者。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如下。人本主义的人性观:人性是生而善的,人生而具有“自我成长”的倾向,每个人都具有发展的潜能,因此,人应该掌握自己的命运,推动自我发展直到自我实现。人具有价值和尊严,具有创造性和自主性,在有利于成长的文化环境中,人的发展是积极主动的。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观:人类具有特有的心理发展模式,这就是人所内在独有的潜能和价值———自我实现的自然倾向和力量。卡尔•兰塞姆•罗杰斯明确指出: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取向依赖于每个生物有机体中存在的那种实现倾向———朝向成长、发展和实现其全部潜能的倾向。只要外部环境能够创造一定的条件,唤醒人心中的这种倾向,人就能奋力追求自我的最终实现。人本主义的价值观: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研究人类本性的过程中,把人的内在价值作为人性的核心。其中,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H.Maslow)的“自我实现”理论,卡尔•兰塞姆•罗杰斯的“充分发挥作用的人”,罗洛•梅(RolloMay)的“存在感的自我体验”等都是这种内在价值的表现。正是出于对人的自身价值的重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只要社会能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人的内在价值就不会受到压抑,就可以自发和自主地发展起来。人本主义的管理观: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其与他人合著的著作《马斯洛论管理》一书中阐述了以人为本管理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在人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某种适合人性健康发展的环境条件,使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不仅能够实现人的潜能和价值,也能极大地提高组织的效能。

二、人本主义理论视角下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分析

从人本主义理论视角来审视目前我国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幼儿教师的生存现状缺乏关怀

一是工资水平低,社会保障不同步。除少部分的公办教师的工资是财政拨款外,绝大部分教师的工资来源于幼儿园收费,工资待遇较低。且绝大部分教师没有编制,有的甚至没有聘任合同,导致他们享受不到应有的社会福利,生活缺乏保障。二是工作环境差。大部分农村幼儿园一般附设于小学校园内,单独设园的较少,且工作环境差,无论是办园所需的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都和国家标准相去甚远。如,有些幼儿园甚至连合适幼儿的桌椅板凳都缺乏,幼儿不得不使用和身高、体型极不匹配的桌椅。三是工作压力大。虽然当前“两教(师)一保(育员)”的幼儿园班级工作人员配备制度已被普遍接受和实施,但是许多农村幼儿园仍然存在严重的教师配备不足的情况。最常见的是“一班一师”制,也就是说一个教师同时面对二三十甚至更多幼儿,这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师工作负担加重、心理压力过大,再加上社会地位和工资低,很容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影响保教质量的提高。

(二)职后培训体系不利于幼儿教师的自我实现

首先,一直以来,农村幼儿教师参与职后培训的机会很少,大部分参加培训的人员主要是园长和有职称的骨干教师,有些地区甚至要求幼儿教师在培训期间自付住宿费,这无疑减弱了幼儿教师参加培训的意愿和主动性。其次,在培训课程设置上缺乏针对性、合理性。农村幼儿园工作有其特殊性,而培训课程缺少针对农村幼儿教师实际情况的易上手、能操作的内容。如,农村幼儿园中留守儿童居多,家长多为幼儿的祖辈,幼儿教师与他们沟通较为困难,因此,他们希望多开设一些关于和幼儿的祖辈家长沟通的技能技巧课程。最后,培训师资不能满足幼儿教师的实际需要。培训中以高校教师、专家为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缺乏幼儿园一线教育的实践经验,授课内容多是一些理论知识,但是农村幼儿教师大多专业素质水平较低,对培训所教授内容有的理解起来较困难,这无疑加大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困难,不利于幼儿教师整体队伍素质的提高。

(三)社会认同感低阻碍幼儿教师的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识存在偏差,政府对幼儿教师职业身份的专业性的重视程度不够,幼儿教师无法获得像其他教育阶段的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和认同感。尤其是在农村,大部分家长认为幼儿教师只是帮没时间照顾孩子的家长带孩子,因此,幼儿教师很难得到家长的认同和信服,就像是处在教师行业的“边缘人”得不到重视。这直接导致农村幼儿教师对自身职业身份认识模糊,成就感和归宿感低,认识不到职业的专业性、特殊性和重要价值,如对社会的价值、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以及自身成长的价值。由于对自身职业价值的认识不足,农村幼儿教师往往很难将外界的客观审视和要求内化为自我职业身份的认识,没有意愿和主动性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实现自身的内在职业价值和自我价值,最终将影响整个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发展和稳定性。

(四)以幼儿教师为本的专门管理机构的缺乏

在农村地区的各个区县教育部门内部,基本上很少有专设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机构,也很少有专职的管理人员。即使有管理人员,也大多数是在教育行政部门身兼小学或者初中阶段的管理工作,学前教育管理只占了他们管理工作的很小的一部分。而这些工作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起到对国家相关学前教育政策文件的“上传下达”的作用。此外,一些管理人员在参加工作之前所学并不是学前教育专业,因此对学前教育领域情况知之并不多,也缺乏对农村学前教育领域存在问题的敏感度、调查研究和监督指导。这一方面会直接导致农村幼儿园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合理、有效的解决;另一方面也无法做到在管理中以幼儿教师为本,忽视对幼儿专业素质和技能提升的重视和鼓励,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人本主义理论视角下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可行性路径

(一)增加对农村的教育经费投入,改善教师队伍生存状况

2003年教育部等部门颁发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曾明确提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做到逐年增长。”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政府对农村幼儿园的财政性经费投入还显不足,基本上难以保证农村幼儿园的正常运转和教师的基本工资的发放,更谈不上对幼儿教师必要培训的资金支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May)认为,人性发展是受到大自然、外部现实和社会环境约束和限制的存在物,良好的外部环境能够促进人的潜能的发展和人性的向善、向上。因此,政府必须从政策制度上规范对农村幼儿园的投入,采取强制性措施加大办学经费投入,保证办学条件改善和教学环境,提高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和社会福利,特别是保证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经费。通过改善幼儿教师所处的外部环境,唤起幼儿教师潜能和人性的发展和改善,形成自己独特的存在。

(二)增加农村幼儿教师的职后有效性培训,促进他们的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具有一种先天的内在自我实现与发展的倾向,只要外界环境给予适宜支持且不具有阻碍性和破坏性。对于农村幼儿教师来说,职后培训是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最有利和最有效的现实支持。因此,作为政府部门,首先要为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政策和财政保障,增加农村幼儿教师职后培训和外出交流的机会。其次,承担培训的机构,在课程设置上要有针对性。针对农村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和农村幼儿教师的实际需要,可以按照三个模块进行课程设置:第一,加深专业理解模块。如,可以选择一些当代的儿童教育思潮、儿童研究的最新进展等内容,加深对专业理论的理解。第二,针对农村地区特殊性的问题解决模块。如,如何与幼儿的祖辈沟通(因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较多,且大多由他们的祖辈养育),如何利用农村资源收集教学材料和设计教学活动等内容。第三,提升自身经验的模块。如,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如何进行专题研究等内容。使幼儿教师在获得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专业技能,循序渐进地实现自身专业成长。

(三)制度上明确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提升幼儿教师的价值感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价值感是人的自我感的核心范畴,其丧失或发展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普遍感受到在庞大的社会和社会机构面前人的软弱无力,感觉到无力从事任何活动以影响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世界,因此,社会要给予个体获得社会认可和成功的环境与机会,使个体的价值感不断整合与统一。首先,政府部门应改革和完善幼儿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和职称评聘制度,使幼儿教师具有独立的职称制度,而不是和小学、中学教师混用。其次,从立法制度上明确幼儿教师职业身份的专业性。从法律上明确幼儿教师职业身份的专业性,能明显改善外界对于幼儿教师职业身份专业性的认识。教师资格制度标准的完善、职称制度的独立,也可以为幼儿教师自我职业身份的认可、构建、内在价值的发展提供明确的参照标准和目标。此外,针对农村地区对幼儿教师认识上的偏差,应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使幼儿教师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重要社会地位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进而增强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职业幸福感,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价值,并且主动地将外界的要求和自我的发展相结合,实现自身价值。

(四)以教师发展为中心,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人本主义管理学出于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其主张只有以人性为基础建立起适合人发展的管理环境,才能发挥人的最大潜能和管理组织的最大活力。因此,人本主义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核心,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对于农村学前教育管理,首先,在区县教育部门内部应设置专门的学前教育管理机构,使农村幼儿教师的诉求有处可述、有组织可以依靠。其次,要设立专职的懂得学前教育的管理人员,而且管理人员能及时了解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和困境,了解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和工作困难,及时尽力解决。如,管理人员及时了解“一班一师”制给农村幼儿教师造成的工作和心理压力,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监督师资不足问题的解决,以便将教师的工作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留有时间余地。最后,提供具体政策和财政支撑,提高教师的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福利待遇,为幼儿教师发展提供保障,支持农村幼儿教师的自我管理,自主、独立地安排自身专业发展。如,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支持幼儿教师通过园本课程和问题研究、外出学习、交流和观摩等各种方式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促进自身发展,并为外出学习的教师提供一定的差旅补贴,以减轻教师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

作者:杨艳平 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