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幼儿教师入职准备现实困境与出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幼儿教师入职准备是指幼儿教师入职前为促进自身专业素养提升和职业生涯发展而做出的一系列预备活动。但是,当前幼儿教师入职准备存在通识性知识掌握不充分、职业认知有偏差、专业能力运用不熟练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等几方面的现实困境。基于《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幼儿园教师应积极开展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理念与师德以及心理素质四方面的入职准备。
[关键词]入职准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心理素质
幼儿教师入职准备是指幼儿教师入职前为促进自身专业素养提升和职业生涯发展而做出的一系列预备活动。幼儿教师会经常因为复杂的工作内容导致无法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陷入各种现实困境。良好的幼儿教师入职准备,既能顺利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还能为教师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理念与师德以及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对当前幼儿教师在入职准备上存在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解决办法。
一、幼儿教师入职准备的现实困境
(一)缺乏丰富的通识性知识
幼儿教师在入职前学习过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指导、学前教育评价等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可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贯彻学前教育任务,明白幼儿要学些什么、怎样学,引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但不能促进幼儿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的全面发展。因为幼儿的任何学习活动、与环境中任何事物的接触和相互作用都必然涉及“知识”。例如,幼儿教师在“探索光和影的关系”科学教育活动中,由于缺乏相关物理学知识不能很好地呈现光影关系需要具体探索什么、怎样探索等。幼儿教师缺乏通识性知识的情况,在语言、社会、数学等领域也普遍存在。
(二)不能熟练地运用专业能力
幼儿教师学习过各种教育专业知识,包括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教学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艺术能力的运用等。但是当幼儿教师入职后,会发现他们所面临的各种教育问题是非常具体和微观的,甚至大部分教务是处理生活问题。比如:幼儿教师需要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帮助幼儿处理吃饭、盥洗等生活卫生问题;组织和开展基本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幼儿的各种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分析和指导等。
(三)对职业认知有偏差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但是现在最重要、最基础的学前教育却受到社会、家长的忽视,导致学前师资队伍的建设出现困境。由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发现,有86%的幼儿教师认为会背《3~6岁儿童发展指南》,明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幼儿的差异性,就达到了职业认知水平,实际上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真实需要。这些教育理念上的误解导致幼儿教师在经过专业学习和锻炼之后,职业认同感低。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幼儿教师的工作是“哄孩子”,而不是为幼儿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良好的基础。
(四)心理承受能力不足
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保障。很多幼儿教师往往认为幼儿园工作比较简单、轻而易举,实际上,教师不光要应对幼儿教育上的各种琐碎又麻烦的事情,还要面对家长和幼儿园提出的各种要求,甚至还要面对来自社会的职业误解。这些事情都不可避免地对教师造成压力,而长期的心理压力会使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感,甚至有可能使他们产生冲动行为,进而伤害到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
二、幼儿教师入职准备的出路探寻
(一)积累和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
1.幼儿发展知识
首先是关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方面的知识。幼儿身心发育需要一个过程,掌握这些知识,是幼儿教师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例如,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具有逻辑性,如果不按照幼儿的发展顺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不仅不能促进幼儿对知识的掌握,还可能给幼儿带来加速成长的伤害。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具有个体差异性,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要根据幼儿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得到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健康发展。其次是关于幼儿发展中易出现问题和有特殊需要的幼儿的知识。在幼儿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共通性的普遍问题,比如挑食、多动、孤独、遗尿、任性等。实际上,如果幼儿教师在入职准备过程中,掌握如何帮助幼儿改变挑食习惯、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品德、如何让幼儿快速地融入班级等相关的知识和解决策略,就可以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人生指导。最后是关于法律法规及政策的知识。人生来平等,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权利,这些权利是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石。幼儿教师不仅需要理解和掌握《3~6岁儿童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政策性文件内容,还要理解其中蕴含的教育理念和基本精神,并将其始终贯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这是幼儿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幼儿保教知识
首先是关于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幼儿教师要知道学前教育的各种原理以及应对方法,知道学前教育“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为什么这么做”。教师要知道如何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教育内容、如何利用游戏组织教育活动、如何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等保教知识,才能帮助幼儿获得身心全面发展,进而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其次是关于一日生活常规和安全保护的知识。学龄期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在身体活动、自我照料、安全保护意识等方面缺乏相应的经验和能力,需要幼儿教师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幼儿教师掌握的生活常识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幼儿熟知各种突发事件下的安全防护与救助基本知识,可以减去很多安全隐患。
3.通识性知识
学龄期幼儿处在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的时期。对幼儿来说,教师所做的任何事情,或者不经意间的一句话,都会对他们造成跨领域的知识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通识性知识。例如:教师要获取包括帮助幼儿了解与身边自然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能够丰富教师文化底蕴的、揭示各种社会现象和人类文化现象的具体科学知识;能够欣赏和用来表达情感的音乐、美术、舞蹈艺术知识;帮助教师获取信息和展开教育教学活动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
(二)锻炼专业能力
幼儿一日生活时间大多是在幼儿园中度过的,他们吸收知识的多少,直接取决于幼儿教师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幼儿教师锻炼各种专业能力,以保障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1.沟通能力
首先,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此幼儿教师要在热爱、尊重幼儿的前提下,在仔细地观察、了解和评价幼儿的基础上与幼儿进行交流沟通,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良好的家园关系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幼儿教师要与家长在相互了解、尊重、信任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最后,教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职业,教师可以通过同事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分享教育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一起进步。
2.组织一日活动的能力
如何有效利用各种资源,科学合理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取决于幼儿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能力,也就是要求幼儿教师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例如,有效组织幼儿进行在园一日活动的能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的能力,及时有效地保护幼儿安全的能力等。
3.基本的教学能力
幼儿教师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既有准备型教育活动也有突发型教育活动。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能不受时间、地点或人员的限制,迅速从幼儿现有的知识和能力出发,设计出合适的、能给予幼儿一个正确发展方向的教学内容能力。另外,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唱歌、弹琴、跳舞、绘画等各种技能,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在保证顺利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上,让幼儿在快乐中获得知识的基本教学能力。
4.自我发展能力
教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职业,幼儿教师要立足岗位需求,积极进取,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以适应教育发展动态。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具备自我发展能力,如:不断完善自我的学习能力,进行自我感知、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的反思能力;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准备和管理的能力等。
(三)提升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
幼儿教师是幼儿品德培养的引导者、行为习惯的培育者、身心健康的护理者、游戏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对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幼儿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培养。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的看法,它既受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影响,又受人们对教育要素不同观念的影响。正确的教育观念可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错误的教育观念会导致幼儿身心发展出现障碍甚至偏差。为此,要想让幼儿成长为一个积极向上、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幼儿教师不仅要保持幼儿为本的幼儿观、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进行教育活动,还要坚持人本主义的教师观,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幼儿自由地、主动地学习知识,而不是将教师自己当成师生关系中的绝对权威。
2.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幼儿教师只有认识到幼儿教师职业的必要性、专业性和特殊性,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的幼儿教师。幼儿教师要真正从自己的内心热爱教育事业,认同学前教育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认同幼教职业的崇高价值和伟大意义,树立正确的幼儿教师职业态度。
3.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与行为
幼儿教师是启蒙教育阶段的第一任教师,是幼儿树立正确三观的导向型标签。幼儿教师的个人修养与行为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观察的对象,是教育幼儿的无形力量。幼儿教师要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行为榜样,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热情开朗的态度,行为举止文明礼貌、语言规范。在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教师要始终做到关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幼儿,将教育无时无刻不渗透在言行中,使幼儿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四)提高个人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幼儿教师实施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保障,也是促进幼儿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幼儿教师要对自己的内心进行剖析,纠正各种不合理的想法,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的言行举止继续发扬下去。
1.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幼儿教师是一个矛盾的职业,既具有复杂性、繁重性,又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主体性和示范性、个体性和集体性,同时还具有长期性和长效性。这一职业特点导致幼儿教师的工作强度非常大。幼儿教师要学会及时调节心理,避免对自己的身体和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伤害;学会合理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认识职业压力,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2.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素质训练
心理能动反映论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在后天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社会适应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心理调节机制实现的。幼儿教师在入职准备过程中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素质训练,不仅可以对已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治疗,也可以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通过“自我克制训练、情绪释放训练、挫折情感的生活训练、情绪的转移训练、增强对挫折的耐受性训练”,幼儿教师可以避免对身心发展造成伤害的突然性打击,顺利度过职业生涯初期,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3.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各项能力
大多数幼儿教师对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或障碍是没有意识的,但在与幼儿相处过程中,这些不良的心理素质问题,或多或少会传递给幼儿,对幼儿的身心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为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幼儿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各项心理能力,如自我控制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释放能力和自我宣泄能力等。这样,既可以使处于入职准备阶段的幼儿教师更快地进入教师角色,还可以帮助他们避免对幼儿身心全面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健敏.本硕学前教育师范生入职准备结构探析及问卷编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1):234.
[2]王延伟.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34.
[3]冯晓霞.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J].学前教育研究,2014(10):3-12.
[4]易凌云.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定义、内容与生成[J].学前教育研究,2012(9):3-11.
[5]张燕.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8.
作者:孙宇阳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