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视野的医学生素质教育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人文视野的医学生素质教育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人文视野的医学生素质教育探讨

摘要:对医学生人文素质进行调查,针对医学生特点,提出医学院校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探索人文素质教育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素质

20世纪70年代开始,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紧密联系起来。医学生应具有以下素质: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及医德修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素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团结协作精神。学校应将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为社会培养“德高医精”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1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1998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学生基本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包括4个方面:一是人文知识,涉及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如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二是人文思想,它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内在逻辑,反映基本的文化理念;三是人文方法,它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与科学方法强调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不同,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强调体验,且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四是人文精神,它是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1]。人文素质是医学生诸多素质中最核心、最基本的素质。近年来,有些学校忽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过于强调人才的实用性,而着眼于培养“医匠”,这种“重专业轻人文”的做法使得医学生只会做事,不会做人。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严重,道德意识淡薄,缺乏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恐于承担社会责任,他们一旦遇到挫折,心理便无法调适,极易走向极端。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和多元文化冲击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医学院校可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使医学生成为既有丰富医学专业知识与较强技能、又有较高人文素质,既有创新能力、又有协作精神的全面发展型医学人才。

2医学生人文素质调查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会议讨论等形式对我校医学生人文素质进行调研,如医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医学生人文知识自查和人文素质自评等,分析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人文素质教育方法和途径,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如“人文素质教育调查问卷”“人文素质选修课调查问卷”等。调查对象为我校2016级临床医学、护理、助产、医学美容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药学、医学检验等专业学生,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7份,有效回收率96.8%。针对“制约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主要因素”问题,35.0%的医学生认为是社会主流导向,27.0%的医学生认为是学校缺乏相应的措施,24.0%的医学生认为是个人缺乏兴趣,14.0%的医学生认为是课业负担太重。关于对自身人文素质的评价,57.0%的医学生自评一般,7.0%的医学生自评高。问及“你觉得培养人文素质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73.0%的医学生认为是“开设系统而全面的人文课程”,其中大多数医学生希望开设历史类选修课,一部分医学生希望开设文学、艺术类选修课,只有不足10%的医学生希望开设哲学类选修课。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摸底自测”,发现医学生人文知识匮乏、知识面窄、人文意识淡薄等。调查结果表明,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3对策

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2]。学校要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人文素质。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人文素质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认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做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教师的言传身教不仅会对学生在校阶段的学习产生影响,还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医学院校的教师大多是医学专业毕业生,师资队伍结构单一、知识背景相似。学校可以从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和教师的继续教育等方面人手,提升教师人文素质,促进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发展,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第一,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引进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类教师或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使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教师比例合理,逐步完善师资队伍结构。第二,尊重教师,营造“兼容并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大学氛围,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提升教师人格魅力,拓宽知识面,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第三,通过进修、培训、讲座等方式,为教师搭建人文科学继续教育平台。

3.2优化课程结构,突显选修课的多样性与人文性

美国佩利格里诺教授曾说:“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最经验的艺术,并且是最科学的人文。”医学的学科特点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统一。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医药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应用型卫生技术(研究)人才。医学院校开设的课程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类,自然科学包括化学、生理、微生物等学科,社会科学包括医学心理学、卫生经济学、法律等学科,人文科学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史等学科。根据我校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临床医学、护理、药学、医学检验、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学时占校内总课程学时的百分比分别为21.6%、29.1%、21.5%、25.9%、25.7%、22.1%,其中人文学科课程学时占校内总课程学时的百分比过低,建议增加这类选修课的数目和课时。大学的选修课分为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课时可以占到总课时的60%左右。学校应当鼓励学生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选读选修课,尤其是人文学科的选修课。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选修课教学,课程名称要让人耳目一新,如古诗吟诵、中国十大古画欣赏、考古有趣且美、我行我摄等,以净化学生心灵,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培养创新思维。

3.3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大学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地标之一。城市的自然山水、文化底蕴滋养了大学,而大学以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蓬勃向上的精神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不喜欢千城一面,更恐于千校一面。每所大学都有其发展历史、校园文化、优秀校友和特色专业等,要注重探索自身特质,形成独具魅力的大学精神。学校的建筑风格、景观设计、绿化美化等是大学精神的有形载体,而校风、学风等是大学精神的根本所在。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一是加深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例如,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参观校史馆,因此,可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使医学生了解学校的渊源、愿景、校训;举办医学生宣誓仪式,当医学生念到“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时,他们能体会到一名医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二是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如“五四”艺术周、新年晚会、大学生辩论赛等。三是举办各种人文社科类讲座,如“汉字的演变”“与九零后作家对话”“上饶文化元素探讨”等,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四是借助学生社团的魅力,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塑造自我,提高人文素质,如我校的考古、文学、笛子、拉丁舞等方面社团。五是通过社会实践,使医学生汲取城市的文化素养,如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参观信江书院、采访非物质文化继承人等。总之,医学教育重在培养医学生以人为本、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人文精神。医学院校要将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专业教育相结合,寻求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如通过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优化课程结构,在图书配置、师资培训、校园环境等方面加大经费投入等措施,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任玲艳.高校人文氛围的营造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16(7):111-113.

[2]杨秀兰.医学的人文性与医生的人文精神[J].医学与哲学,2004,25(5):42-45.

作者:何丽针 艾样红 李朝晖 单位: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圩上桥镇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