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医学教育下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改革,目前我国医学本科教育之后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分为两种:医学专业型和学术型研究生,前者以临床实践培训为主,后者以科研能力训练为重。作为一种全新的医学培养模式,如何充分发挥其各自的教学优势,成为了医学教育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指导学术型研究生进行科研的经验,探讨搭建连通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实验平台、组建专职科研人员团队、创新科研管理制度、优化考评制度等一系列举措让医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培养扎实的科研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为优化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医学学术型研究生;临床科研队伍;创新型人才;医学教育;人才培养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在不断探索和优化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发展至今,我国现阶段的医学研究生教育新型模式将研究生划分为两类,分别为专业型研究生(专硕)和学术型研究生(学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医学人才的分流[1]。前者主要接受临床思维与技能的训练,而后者则专注于科研思维与技能的培养。然而,由于大多数医学生在本科阶段较少接触到科研,在进行方向选择时,专业型研究生成为了大多数医学生的首选。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才流动的不平衡,因此,进一步优化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逐步提升科研对医学生的吸引力,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当前医学教育模式的优势。
1我国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现状与问题
1.1我国医学研究生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主要的医学教育模式是“5+3”医学教育模式,即5年的医学本科教育,3年的硕士研究生教育[2]。在我国有部分医学生是七年制的本硕连读或八年制的本硕博连读,毕业后分别可获得医学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3]。部分国内高校还开创了特色医学培养模式,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推出的“4+4”学制,前4年学生主要接受非医学本科教育,后4年为医学专业教育,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我国医学生学习阶段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改革力度较大的就是硕士研究生阶段。当前硕士研究生主要分为医学专业型和学术型。前者要求完成33个月的临床轮转实习[2],同时做少量以临床为主的科研工作,并撰写以临床内容为主的毕业论文,临床考试和答辩合格后即可获得医学专业型硕士学位。2013年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临床医学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将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以尽快培养一批临床技能合格的医学生。专业型研究生在通过相关考核后可获《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俗称“四证合一”[4]。对于大多数医学生来说,“四证合一”的诱惑让专业型研究生成为当之无愧的首选。学术型研究生,对临床轮转实习无硬性要求,主要任务是发表以科学研究为主的研究论文。国内多数高校都有具体量化考核指标,一般来说要求发表SCI论文,并有具体的影响因子指标,达到相应指标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方可获得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仍需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由于科学研究的特殊性,相比于专业型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的毕业条件似乎更严苛,因此成为了医学生们的“退而求其次”的选择[5]。
1.2我国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问题
新医学教育模式下造成人才分流不平衡的原因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中的两个显著问题密切相关:其一,部分临床医生作为研究生导师,虽然招收了学术型研究生,但对学生在科研方面的指导有限,甚至让学生花费大量时间从事临床工作,而无法得到系统的科研培训。其二,大多数临床医院缺乏可供潜心研究的实验场所与配套设备[6]。第三,大多数医学生在本科阶段较少接触科研,因此,对科研了解较少,普遍认为自己在科研方面难以有所成绩[5]。对此,结合研究生科研活动中的可能遇到的具体困难,共同探讨更合理的以科研能力为导向的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将对未来医学人才的培养有极大促进作用。
2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工作创新与探讨
2.1搭建实验平台,打通临床与基础的研究壁垒
医学领域研究生不同于生命科学等基础科学领域研究生,应围绕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招收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导师大多为临床医生,对研究生的基础科研工作的指导有限,因此,在研究生的培养中,搭建系统的实验平台显得尤为重要[5]。而这个实验平台需要多方的协作,例如将临床医学院与生命科学学院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导师所能获得的临床资源,瞄准临床实践发现的科学问题,结合生命科学学院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从而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工作。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科学问题成为研究生课题的主体方向,而生命科学学院的优势科研资源为研究生提供实验技术指导与科研思维培养。通过加强临床医学与基础生命科学研究的合作,打通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壁垒,帮助学术型研究生迈向更高层次实验平台,为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长足发展夯实基础。
2.2组建专职科研队伍,培育高水平团队
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在本科阶段主要以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学习为主,在实验原理和实验技术培养环节上十分薄弱[5]。尽管许多知名大学早已开展医学本科生创新实验项目,启蒙医学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和实验技术,但由于繁重的临床基础知识课程,相较于生命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差距仍不容忽视。对于临床医学学术型研究生来说,科研能力与思维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临床医生大多难以兼顾临床与学生的科研指导[7]。因此相较于国外“宽进严出”的研究生培养风格,国内大部分高校难以实施严谨的考核制度,结果大多流于形式[8]。为避免不必要的财力、物力浪费,做到真实有效地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需要建立稳固的专职科研人员队伍,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人才培养中的趋同性,追求最大化挖掘研究生潜力。有学者提出学术型研究生“双导师”制,学术型导师主要在科研方面指导学生,而临床型导师可以在临床方面进行指导[9]。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临床医生导师在科研方面指导有限的问题,又不至于让医学生完全脱离临床环境,目前正处于试验阶段。另一种可行性较大的方案是引进高水平专职科研人员或许有助于解决这一困境。如此,为全面提升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人才保障,有助于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
2.3尊重科研规律,创新科研管理制度
一支优秀科研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对科研规律的遵循和对管理制度的创新。因此为保障医学学术型研究生科学合理地开展科研,在此笔者提出部分个人建议,与同道共勉。首先建立学术型研究生不参加临床工作,鼓励学生在研究生阶段以实验室研究为主的培养制度。其次,实施研究生培养晨短会制度。每日八点召开早会,由研究生用1~2分钟时间简要汇报实验进度及遇到的瓶颈,便于导师发现问题并提供专业指导,形成小型头脑风暴会。这种早会形式既是对课题研究的督促,也是对研究生总结和表达能力的锻炼,由此也碰撞出许多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三,推行研究生培养周会制度。每周固定时间段召开1~2小时周会,1~2名研究生结合热点或自身课题研究做文献精读或专题汇报。2~3名研究生详细汇报实验进度和下一步实验计划,汇报期间,参会人员可随时提问,就实验结果和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10]。一问一答间既加深了研究生对自身课题不足的认识,也锻炼了自己的科研思维,这种“两会”培养方式能够显著提升研究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优化综合考评制度,激发研究生科研热情
合理、优化的科研考评制度是研究生科研热情的有效保障。由于我国研究生数量众多,要实现国外研究生教育的严格考评制度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8]。但是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考评制度,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此,具体有如下三方面建议:首先,在满足各医学院校研究生基本毕业要求的前提下,摒弃“SCI论文数量是评价研究生科研工作好坏金标准”这一传统考核指标,鼓励研究生从“数量优先”向“质量第一”的思路转变。在评优、评奖中优先支持开展深入的、可持续研究的学生,不以SCI数量论英雄。其次,尊重学科间差异,坚持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分类指导和评价。鼓励研究生围绕所在学科的重大临床疑难凝练科学问题,开展系统性研究。由于学术型研究生毕业后绝大多数都将进入临床一线工作,因此研究生期间开展与所在学科疾病相关的课题,有助于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用更加严谨的科学思维来发现和凝练临床实践中的科学问题,真正实现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最后,建议研究生每学期接受第三方专家评审意见和专业指导。为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打破自我认知瓶颈,公平公正地评价研究生科研水平。每学期期末邀请5-6位非本校第三方权威专家参加研究生总结汇报会,由专家团提出的综合考评建议,及早发现科研设计、思路等方面问题,帮助研究生们少走弯路,也是对研究生科研工作的督促。
3结语
我国医学研究生的教育模式一直都处于探索阶段,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医学培养模式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即使在不同的高校,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其研究生培养模式也不尽相同。最主要的还是应当结合研究生的自身素质、兴趣爱好及科研热情,因材施教,正确选择合理的培养模式。以上对医学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讨也只是众多探讨方案中的一种,这种培养模式是否真的适合医学学术型研究生的长远发展,还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探索与改革创新。
作者:袁静 张赫 单位: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再生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