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疾控机构继续医学教育实践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通过总结基层疾控机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现状和管理经验,对开展继续医学教育进行了探讨,提出基层疾控机构继教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以需求为导向的多样化培训和信息化建设等有益于继续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疾控机构;信息化建设;需求导向;管理体系
自1991年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已推行20余年,对促进卫技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及时追踪医学科学的进展起到了显著作用[1]。基层疾控机构承担着辖区疾病预防与控制、培训和技术指导等七大职责[2],因此,不断完善继教管理体系,对于强化专业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继续医学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培训内容缺乏吸引力、培训对象缺乏学习主动性等问题。现以北京市某城区疾控中心为例,对基层疾控机构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实践进行探讨与思考。
1继续医学教育现状
截至2016年,该疾控机构纳入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共214人。该机构作为区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长期承担着本单位和辖区医疗、社区等机构的继教培训工作。2011获批成为市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近年来,该疾控机构以业务培训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以专项讲座为辅助开展多样化有针对性的培训,逐步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继教管理培训模式,年均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约65学分,其中区级项目约55学分,市级项目约10学分,年均培训人员达7000余人次。
2管理措施
2.1建立中心主管领导、职能管理部门、业务科室科教联系人组成的三级管理体系,职责明确。学术委员会作为专业技术支撑,科研教学管理科牵头业务科室形成继教体系主体。各业务科室设科教联系人具体负责继教项目申报、组织实施、档案管理等职责,形成由管理到业务的无缝衔接。
2.2根据有关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文件精神,先后制定完善了《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培训管理制度》,制定了培训项目效果评估满意度调查、培训项目实施变更备案登记、自管项目申报和执行情况等工作规范和流程,对继教项目等培训项目的申报、实施和评估进行了明确规定。
2.3由科教科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和业务骨干访谈,了解专业技术人员在公共知识和业务技能上的需求,进行整理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各相关业务科室,举办与需求相适应的培训项目,以提高针对性和适用性。
2.4在项目授课中,为保证优秀师资进入项目,在教师职称、授课经验、授课内容上给予严格把关。为了拓展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知识面,更好的把握学科前沿,结合专业热点、交叉学科聘请科研院校、上级技术指导单位师资进行授课。
2.5将继教项目进行分类,对于适合进行公共课培训的内容,进行广覆盖授课。对于一些涉及科研申报、应急管理、信息培训则分别侧重于对科研骨干、应急值守人员和信息员进行专项的培训,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培训对象学习的积极性。
2.6对于年度继教项目举办情况和专业技术人员学分取得情况,按季度进行动态评价和反馈,便于科室根据工作安排项目和科室人员的学习。评价内容包括项目举办状态、实施效果、管理情况,科室专业技术人员学分取得情况等。
2.7将继续医学教育的申报实施纳入对科室的考核管理,将个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学分达标情况纳入人员考核标准,并直接与绩效奖励、评优评先和职称晋升挂钩,督促培训和学习的完成。
3建议
3.1自2000年以来,我国认可的远程医学教育服务机构有22家,国家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逐年增加,学习人数累计超过850万人次[5-6]。2014年以来,北京市卫计委主办开展了网络必修课的全员学习,这些学习平台方便快捷,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能有效地解决工学矛盾。借助网络、新媒体等信息化手段,强化并扩大网络必修课和自选课程,保证优秀的项目和师资上线,有利于优秀师资和培训的普及、扩大受众面,有利于专技人员自由安排时间,解决工学矛盾。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平台不断完善,逐步具备了开展网络培训的可行性,考虑到解决工学矛盾和学习的便捷性,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进网络和新媒体学习形式值得进行探索。继教管理系统中,项目的申报和执行分属于不同的管理系统,分别在《CME项目网上申报和反馈系统》和《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中完成,项目实施的终端管理需要管理人员进行项目下载、现场刷卡、学分上传三次操作才能完成一次项目的学分记录,简化优化操作程序对于提高管理效率是必要的。
3.2当前的继续教育项目多以培训班、讲座等面授形式进行,内容侧重于知识和理论的传授,实践操作性的技能培训较少,而在大多数医疗卫生机构,这实际是一项重要的业务工作,需要在以后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给予重视。一方面,需要提高技能操作培训在继教项目中的比例,另外,也需要提高项目举办者将技能操作培训纳入继教项目的意识。
3.3在管理上,严格落实制度和规范,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分层次针对性开展培训,通过规范化培训、专业进修、外出交流学习等形式,提高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前沿发展,促进交流和合作。在培训内容上,以四新为重点,注重与业务工作和岗位职责的一致,分类进行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增强内容的新颖性和吸引力。对于授课教师,不断提高授课技能,激发授课积极性,培育教学师资队伍。对于培训对象,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强化以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为目标的学习,避免为“分”而学。
参考文献
[1]张文康.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开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新局面———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在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J].继续医学教育杂志,200l,15(1):3-8.
[2]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M]∥《中国卫生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卫生年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7-110.
[3]王婉颖,李晓烨,周正荣.国外继续教育模式对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启示[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10):65-67.
[4]孙正春,李文斌.大型教学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现状调查与发展方向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8):1-3.
[5]敬蜀青.医学教育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和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试点工作[M]∥《中国卫生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卫生年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7.
[6]毕晓明.中国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1,3(1):20-22.
[7]廖娜,苏清香,陈晓霞,等.北京市某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基础知识培训需求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6):922-925.
[8]王冠,曾辉.三级甲等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分层次教学和管理模式探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1-2.
[9]秦如.中国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及进展[J].首都公共卫生,2015,9(2):89-92.
作者:廖娜 杨青俊 彭雅帼 李继珊 单位:北京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