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教育课程改革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艺术教育课程改革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艺术教育课程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以素质教育为内容旨在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充分提升自己对艺术的辨别鉴赏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最后使身心全面得到升华。因此,高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改革须依据注重艺术欣赏分析和审美欣赏的交融、艺术教育创新与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和发展相配合等的基本原则来进行改革。

一、重视艺术欣赏与审美融为一体

重视艺术欣赏与审美融为一体,淡化艺术技术技巧层面的问题。对于艺术欣赏与审美欣赏来说,两者又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应该区别来看。第一,两者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艺术欣赏主要是人作为主体对于艺术作品这个客体进行欣赏,而审美欣赏的客体相比之下则广泛得多,从日月星辰到飞禽走兽,自然风光到科学技术,总之在各个领域、方面,有潜在审美价值的客体都存在审美欣赏的可能。这就需要我们在审美需求的指引下以及审美意识的控制下,协调审美感知、想像、情感、理解等诸多心理的审美情感和理解。因而,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要有针对性、课程内容上要有广泛性。最为重要的是要把这种针对性和广泛性置于美学意识的统领之下。以音乐艺术为例来分析。 艺术教育首先应该建立在大的艺术改革之下,素质教育课程应成为以艺术欣赏为手段,艺术文化视依托来找寻主体,在社会理性的意境中感受领悟,让感性认知成为自己的审美能力,也就是自由创作的能力。这也就是一个课程的要求。我们必须在浩瀚的艺术海洋里面帮学生们理清体裁风格之间的美学差异,将音乐史的专业知识和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结合统一分析起来。 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有的高职院校将艺术课程作为压缩饼干来进行教学,将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化版”来进行艺术教学,这将导致艺术课程在高职院校中成为可有可无的“豆芽科”,学生在有限的课程中难以正确理解艺术所产生的功用,难以调动学生艺术学习兴趣。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艺术教育不是培养艺术职业人,而是培养拥有专业水准的爱好者。只有将音乐的欣赏分析过程时刻浸润于审美与文化的丰厚含蕴之中,才有可能使音乐艺术教育课程更具吸引力,更受欢迎。当然音乐技巧在专业学习中非常重要和必要,可是就音乐欣赏来说,技巧分析永远挖掘不了音乐的精髓。 就现在来看,很多高职院校过分重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上的设置过分重视学习知识技巧和应试能力,这一定会造成学生的兴趣爱好创作大打折扣。违背了最初教育的目的。

二、艺术教育创新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相协调

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多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如何进行艺术教育创新,这是个关乎艺术教育总体性战略问题,涉及到诸如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原则问题,艺术教育的课程改革必须进行创新实践,在创新中求出路、求发展,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课程改革创新应该培养学生和发挥学生能力相一致的,要考虑到课程为学生的创造提供广泛的空间。艺术教育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被教育者,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创造性。可以说,艺术是伴随人类发展的一种永远而永恒的创造活动,艺术贵在创造创新个性,有美的规律,又有独到的开拓和表现。而一个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中培养形成的创造精神和能力,对他的一生都有意义。 那么,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坚持创新原则,具体又应该注意哪些昵? 第一:强化感知。感知是受教者去感受艺术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之一。艺术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创新艺术课程,实行感知艺术教育理念去提升学生艺术感知能力,而这种感知能力在各行各业都是不可缺少的。实际上,成功的艺术教育对个人智力发展更多体现在感知与思辨能力的提升。因此,艺术教育工作者应从远古社会开始收集最为辉煌灿烂的艺术瑰宝,并加以美学原理对其进行作品审美分析,让学生从中感知艺术作品无穷魅力,让学生在欣赏艺术瑰宝的过程中创造性的去展开联想,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通过多渠道多维度感知艺术作品,也会逐步更加了解艺术、热爱艺术,这也正是当前高职院校艺术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之一,从教者应多利用感知艺术教育理念去培养、发展学生。 第二:重视体验。无论是艺术欣赏还是审美欣赏都需要经历观察意象、体验情感体和悟解理性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情感体验是承前启后的中心环节。确切的说,这种情感体验就是伴随和融会艺术意象观察的一种性情体验,是意象与情感的融汇。在高职艺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最大可能的调动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鼓励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去把握理解艺术作品。高职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受教者,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积累,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的其他学科知识和艺术知识连接在一起,实现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生活的相互融通。另一方面,教师要带领学生主动去排除学生内外界因素对艺术欣赏的干扰,让学生学会潜心学习艺术知识、体验艺术美感、感受艺术魅力,从而将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专心致志的应用于艺术欣赏当中来,并拓展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教师带领学生的这种艺术欣赏还可以让学生重构艺术作品,这种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重构使等于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二度创造,这种建构可以不断培养学生个性培养,更能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欣赏者个人的联想本领能在很人程度上改变艺术作品的内容”。“我们所倾听的音乐并不是听到的声音,而是由听者的想象力用各种方式加以修补过的那种声音,其他艺术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张道一.艺术学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

[2]斯托洛维奇.生活、创作、人—艺术活动的功能[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93.

[3]萨.论音乐的特殊性[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4]林伍德.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作者:李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