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艺术教育开展探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通化县振国学校,一所以“雅”文化为核心办学理念的乡村学校。一直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五育并重、和谐发展”,以提升校园艺术文化品位为切入点,努力创设优雅环境、培养高雅情趣、塑造儒雅人才。播撒艺术的种子,引领师生营造美的氛围、接受美的熏陶、尽展美的感受、形成美的行为。
一、加强环境文化设计,浸润艺术教育元素
校园生活是隐性的课程,它是校园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学校着眼于环境文化氛围对师生的艺术熏陶和感染,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株草木都能育人,以优美的校园环境艺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校园文化墙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校园四周绿树成荫、鲜花怒放。室外环境清新整洁,楼内文化艺术优雅。各班级教室文化各具特色;师生定期更换黑板报内容,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各班自主设计班级文化墙,美观实用,尽展风采;各班的班花也各有特色,或玫瑰飘香,或兰花淡雅,或雏菊怒放……食堂的墙上、桌面上贴有精心设计的爱心提示,窗台上摆放着葱葱郁郁的兰花。宿舍里清新舒适,地面整洁光亮,窗台上鲜花争艳。在这样优雅的校园环境里,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已成为一种享受,艺术元素已悄悄浸入每一位师生的心灵,内化为师生的文明儒雅行为。
二、优化艺术教育资源,夯实艺术文化基础
1.教育思想求“新”
我校通过召开全校教师大会,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局和进修学校有关“通化县艺术实验县”活动精神,使教师明确了活动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及各阶段的任务。鼓励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积极投身到艺术教育改革的探索研究中去,引领教师乐于研究、乐于参与,积极主动地去推动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在全校营造积极和谐的活动氛围。
2.课堂教学求“实”
严格按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艺术课程,上好基础的艺术课。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艺术教育特点,深入开展剪纸、声乐、器乐、舞蹈等课外艺术小组活动,努力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坚持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教师业务求“专”
我校加强艺术教师专业发展,把艺术教师培训纳入教师培训的重点工作,特别是加强音乐、美术课教师的学科教学技能的培训,既培训教研教改的理论与技能,又培训声乐、器乐、舞蹈、绘画、书法等专业技能。积极参加上级培训,组织教师参加艺术教师基本功竞赛,不断提高艺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坚持国培、省培、县培、校培和自我研培相结合,通过专题讲座、教研组研讨活动、网上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方法,提出自己所教学科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4.教育评价求“全”
根据学校实际,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探索形成科学合理的艺术教育与学生艺术素质评价机制,全面实现惠及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确保每名学生掌握艺术才能。近年来,我校突破了表彰“学习标兵”“优秀学生”的局限,在全校学生中评选“艺术之星”“巧手之星”“进步之星”“书香之星”等校园明星,在开学典礼上进行表彰奖励,带动全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三、丰富校园艺术活动,搭建艺术展示舞台
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庆文体活动,每学期举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通过团体操、大合唱、舞蹈、器乐、武术操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与表现力。每周二、周四做完广播操后为学生“才艺大舞台”时间,学生自愿报名,或集体表演,或独立展示,为每一个热爱艺术的孩子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定期举办书法、绘画、手抄报、板报等展览活动,开展了歌咏比赛、校园集体舞比赛等竞赛活动。成立了乐器合奏队,演奏二胡、电子琴、葫芦丝,在广场演出、艺术节活动中一展风采。各班结合实际,开展简笔画、折纸、十字绣、卷笔画、剪纸等课外艺术活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兴趣浓厚,初步形成班级特色。
四、开发校本艺术课程,鼓励师生艺术创作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带头作用,积极挖掘校本课程资源。近年来,我校美术教师结合教学、学生和生活实际,不断创新美术教学方式,带领爱好美术的学生开发了纸浆画教学内容。目前,我校的纸浆画已经从平面创作过渡到立体作品创作,不同形式的创作方式,丰富了作品内容,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为校园文化增添了新的气息。如今,我校“纸浆画”教学日趋成熟,创作出了很多精美的作品,编制了纸浆画艺术教育校本教材。在美术方面实现了“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的艺术教学目标。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创新艺术教育课程,充分挖掘学生特长潜力,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的兴趣得以满足,个性得以发展,才能得以展示,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艺术教师和学生多次在艺术竞赛、艺术展示活动中获奖,呈现了我校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和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作者:罗艳华 单位:吉林省通化县振国学校
参考文献:
[1]赵琳.浅谈艺术教育的重要性[J].通俗歌曲,2016(8).
[2]倪胜利.通识教育:真谛、问题与方法[J].教育研究,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