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教育探究(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艺术教育探究(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艺术教育探究(5篇)

第一篇:高校与社会公共艺术教育探究

摘要: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效美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阶段。不过从实际状况来看,高校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并没有全面实施,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其中,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学生毕业之后的工作需要能解决实际的设计问题,而高校为了满足行业需求,需要在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上做好高校与社会相结合。本文深入分析构建高校与设备结合的公共艺术教育途径,希望能实现高校环境设计的实践教学。

关键词:

高校;社会;结合;公共艺术教育;环境设计

0前言

环境艺术设计被称为“21世纪朝阳产业”,在我国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在我国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由于专业的环境设计人员紧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较高。从环境设计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反馈来看,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领导反映,学生到工作岗位之后很难跨度进入工作状态,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学习,这也给高校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将高校和社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1高校和社会基础实践教学

1.1合理安排实践课程

结合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特点和教学大纲需求,一般来说,在大一学习理论知识,尽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至关重要,要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但是不可忽视自身的理论基础知识,只有经过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在大一做好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尤其是一些实践的基本技法,经过不断的训练,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大二,学校安排机会让学生到企业中见习参观,初步了解社会企业项目的运行现状,了解本专业的社会工作状况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大三,学校安排学生到社会企业中具体实习,更多地接触项目市场,有机会参与一些具体项目中,在项目中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具体方法和要求,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大四,进入专业的实习和毕业项目设计,学生到社会企业中经过具体的历练,真正地感受到社会企业的工作特点,为毕业之后进入到企业中工作做好准备。

1.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师是向学生传递环境设计知识的桥梁。因此,要具备扎实的理论水平,并且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在日常教学中传达给学生必要的实际方法。不过,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本身起步较晚,更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和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根据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安排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到社会企业中访问设计人员,也可以进行实践挂职锻炼,提高自身的技术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传达给学生更多的经验和实践要点。

1.3重视学生的实践参与

在大二的社会企业考察阶段,要明确考察的目的。在考察中重视体验,不能仅仅是走马观灯,在考察之后做好相关的调查报告。在实习阶段,要有详细的实习报告,充分反映出在项目参与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重视学生自身的心路历程。在毕业设计阶段,明确具体的设计任务,用真实的环境设计项目来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评定。经过每个学年的环境设计体验,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项目时间中去,从而提高设计实践能力。

2高校和社会工作室实践教学

2.1学生参与到工项目中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完成公共艺术教育过程;要改变传统意义上,教学对理论基础的侧重,培养学生面对实际环境设计项目中正确的设计思维,面对问题独立思考,综合掌握的公共艺术知识,将所学的公共艺术知识能应用到环境设计项目中去。在具体的高校教学中,需要校园内部和校园外部的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循序渐进地增加校外实践,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完成高校与社会公共艺术教育过程。

2.2教师建立工作室提供平台

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师可以建立一个设计工作室,配合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实际工作中积累更多的经验,也能让学生参与到工作室项目中去,无论是模拟项目设计,还是实际项目设计,都能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中,是一种新型的高校和社会相结合的公共艺术教育模式。根据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需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成立不同的设计小组,保证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教师在教学工作和工作室的项目指导上更加灵活多变。也能根据每个小组的状况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正确的竞争意识,并且在工作室的项目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找到学生未来的项目设计定位,进行有意义的设计指导。教师利用工作室为学生提供项目设计平台,也为公共艺术的教育提供必要的支持,不仅仅是让学生以教材上的模拟项目作为实践,更多是利用国内外专业的比赛题目作为项目设计选题,根据小组完成工作室项目设计任务,并对项目设计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在项目完成之后回顾整个项目,总结设计经验。同时,在工作室项目设计的不同阶段,组织学生深入到社会中,从社会的实际问题中找出设计要点。工作室的项目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挑战的欲望,让学生在设计中找到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

3高校和社会企业实践教学

3.1了解社会需求

根据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公共艺术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不能仅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应该更多地丰富其知识体系,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使学生能全面发展。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就需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社会相结合,尤其是对于环境设计这一专业来说,本身就应该更加重视实践环节,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更快地转换角色。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应该从学校的角度出发,积极地和社会中的企业合作,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接触到实际的环境设计项目,真正地了解社会需求,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3.2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可以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社会企业的实践结合。在实践中,还存在着社会企业的需求和高校教学上的矛盾,想要提高高校和社会企业结合的效果,就需要大力推进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高校和社会企业长期合作,在社会企业的选择上可以是学校毕业生加盟或创立的企业,增加二者之间的关系纽带。学校和社会企业之间有机合作,让学生能真正地在社会企业中工作,锻炼自身的设计实践能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尽快地和社会企业相结合,从而在社会企业中工作才能提高个人竞争力。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优势,促进高校和社会结合的公共艺术教育模式的形成,让学生能在校园中学习环境设计理论知识,也能锻炼实践能力,真正符合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4结语

对于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来说,需与社会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环境设计专业本身就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应用类学科,需要结合行业发展的需求,进行针对性教学。研究目前环境设计行业需求的人才类型,建立高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给学生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能使用社会和行业的资源,成为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作者:周函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鑫.西部工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研究——以兰州交通大学环境设计专业建设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6(01):82-86.

[2]黄喜雨.创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6(03):130-132.

[3]杨诚.构建高校与社会结合的公共艺术教育[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10):83-88.

第二篇:高校艺术教育基础理论教学

作为学习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只具备扎实的艺术基本技能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艺术理论是艺术家创作优秀作品的基石,如果没有雄厚的艺术理论基础知识和文化修养,就无法创作出杰出的艺术作品,也无法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当下,大多数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考入高校艺术专业之后,感觉艺术理论知识学习非常枯燥,认为也起不到什么大作用,所以对有关理论知识的课上得不认真,课下更不会主动钻研艺术理论书籍,这就导致了学生重视艺术技能的训练,而轻视艺术基础理论学习。而有的高校教师也存在“只具备艺术技能,而缺少艺术理论知识积淀”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首先从教师做起。认真学习和研究艺术理论是艺术教育教学的需要,也是从事艺术创作的根基。为此,由郑艳与唐济川老师编写的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类规划教材《艺术概论》一书,对于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师生来说,是一本很好的艺术理论教材。此书是艺术理论的必修课程,它概括地阐述了有关艺术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也是指导各门艺术工作人员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理论指导书。

《艺术概论》一书共分为七章内容,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艺术理论的性质及研究对象、艺术理论的主要特点、艺术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学习艺术理论的意义。在第一章《艺术活动的本质与特征》中,首先阐述了关于艺术本质的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和模仿说等三种经典理论;其次论述了艺术是人类充满活力的创造性活动,具体阐述了艺术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生存方式、是以自由为导向的生存体验、是人类自由的精神创造活动等;最后阐述了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在第二章《艺术活动的起源与发展》中,重点论述了艺术产生的源头,阐述了史前艺术的分布、种类、内容、主题和审美特征;进一步论述了关于艺术起源的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和劳动说等五种观点;最后论述了艺术的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经济是推动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影响艺术发展的其他外在因素、艺术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艺术活动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等。在第三章《艺术的创作活动》中,首先论述了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阐述了艺术家是人类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具有独立人格和丰富情感、拥有广博的修养和高超专业技能等;其次论述了艺术的三个创作过程:在生活中发现并积累创作材料、在头脑中酝酿构思而形成审美意象、通过物质手段表现物化为艺术产品;同时还论述了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与心理机制,形象思维是艺术活动的主要思维方式、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灵感思维、意识与无意识等几个方面的问题;阐述了艺术的创作方法的涵义、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在第四章《艺术作品》中,首先论述了艺术作品的特性,它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是意象的物态化存在形式、是审美对象;其次阐述了艺术作品的层次: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第三论述了艺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最后阐述了艺术作品的三种至境:艺术典型、艺术意境、“有意味的形式”。在第五章《艺术形态》中,论述了艺术形态的多样性、艺术分类的标准和几种主要的艺术形态。在第六章《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中,首先阐述了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艺术鉴赏的性质和艺术鉴赏发生的条件;其次论述了艺术鉴赏的过程:审美直觉的初级阶段、审美体验的深入阶段、审美升华的最高境界;最后论述了艺术批评的性质、标准、方法。在第七章《艺术交流与艺术功能》中,重点论述了艺术市场与艺术传播和艺术的审美认识、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三种社会功能。

高校的艺术理论教学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它既是艺术技能课程的基础,又是对技能课程的理论总结和提升,是艺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薄弱的一环。传统的艺术理论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艺术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单一,让艺术理论的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所以必须从艺术理论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加以改革、创新和完善。作为高校艺术理论教师无论从自己的知识结构上,还是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都要大力提升自己,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学习艺术理论的兴趣,促进大学生艺术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学生要明确学习艺术理论目标和方向,努力钻研艺术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艺术理论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将来从事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艺术理论基础;而作为艺术教学单位,要提高自身教学硬件和软件条件,转变教学思想观念,积极探索,改革艺术理论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重新设置艺术课程教学科目,保持艺术学科的独立性,积极改善目前的艺术理论的教学环境,为高校培养合格的艺术人才做出贡献。

作者:陈卓 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第三篇:高校篆刻艺术教育考察及反思

摘要:

近些年,党委、政府通过制定政策、颁布法令,为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高校篆刻艺术教育作为艺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探索中前行。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篆刻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反思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建议以促进高校篆刻教育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丰富高校艺术教育体系。

关键词:

篆刻;艺术教育;考察及反思

一、高校篆刻艺术教育现状

我国各大高校相继开设如书法、国画、民乐等艺术门类专业,且诸多教授在上述领域潜心钻研,成果颇丰。笔者通过与相关部门沟通交流,深入教学一线走访调研,发现尚处发展初级阶段的艺术专业教育体系呈如下特点:

(一)篆刻教育“多点开花”

在我国,诸多民办院校、专科院校以及成人教育等均开设篆刻专业,为篆刻艺术爱好者提供提高技艺、接受教育的平台;我国部分综合性院校、艺术类院校以及师范类院校已建立篆刻研究中心和艺术教师培训基地等,重点研究篆刻理论以及为社会、国家培养更多的篆刻教学人才。可以看出,篆刻教育在我国已形成“多点开花”之势。

(二)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笔者研究发现,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华东地区和北京、山东等华北以地区及港澳台地区,开设篆刻专业的高校众多,远远多于西北、西南地区高校;同时,在东部省会城市、区域中心性城市内,多数高校均有配套的篆刻理论研究所、实践基地。笔者认为,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不重视文化建设等因素,高校的篆刻教育教学发展滞后。

(三)学科建设的规模有限

据研究,在我国,将近一半的“985”、“211”工程重点高校均已开设书法、篆刻专业,并且部分高校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关于艺术本科、硕士及博士学位的授予;在很多的艺术院校,也初步形成了独立的篆刻艺术研究中心、系所。但笔者认为,我国高校篆刻教育的覆盖面依然较小,办学水平参差不齐,逐渐形成学科建设、发展的差异化。

二、高校篆刻艺术教育反思

如今,教育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各大高校开设篆刻必修课或限选课;高校也为篆刻专业的学生搭建展示个人原创作品平台,以进一步传承传统技艺,强化文化建设。但笔者认为,我国篆刻教育基础相对薄弱,表现在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等,值得学术、教育界进行反思。

(一)专业资料质量尚需提高

首先,我国篆刻教材的编写质量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没有形成统一、权威的篆刻教材;其次,部分高校存有的关于篆刻艺术文献资料较少,篆刻理论、技术操作等书籍相对较少,很难为学生研究、实践提供全面参考依据,不能有效促进高校篆刻专业权威资料库建立。

(二)篆刻专业体系设计尚待完善

我国高校篆刻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合理。一方面,部分高校过于注重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忽略对学生篆刻基本技法的培养,教师授课仅以宣读书本知识为主,开设篆刻创作、技艺操作的实践课程较少,无法使学生掌握篆刻精髓及夯实操作基础。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的篆刻专业考核机制不健全,对教师课堂教学成效无法做到认真审核,对学生学习成果考评较为宽松,若没有严格的专业技能测试,无法激励学生提高要求以认真学习篆刻技艺。

(三)专职教师匮乏

笔者认为,从事高校篆刻教育的师资匮乏,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一方面,高校内的篆刻专业教师知识层次、年龄结构以及学识水平搭配不合理,如阅历丰富的教师因高龄无法继续教学,青年教师由于理论水平与教学经验不足而无法胜任;另一方面,由于高校资金短缺、科研经费紧张,无法长期足量引进人才以补强教师队伍,也是导致师资短缺的重要原因。

三、对改进高校篆刻艺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基于对篆刻教育问题的反思,笔者认为,应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课程体系和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进,具体如下:(一)强化对篆刻教育的认识近些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均在呼吁重视传统文化、重兴汉字之风,促进了传统文化在高校的普及。由于我国篆刻艺术教育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专业规模有限等问题,教育部门须出台相应政策,拨发扶持资金,支持高校,尤其是西部高校设立篆刻专业,筛选部分西部高校作为国家级教学示范点,以此带动其科研、招生,扩大专业规模,以促进全社会对篆刻教育重要性的提。

(二)进一步完善篆刻教学体系

1.充实高校专业资料

高校应在详细了解学生对篆刻艺术的认识、理解的基础上,召集本校篆刻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或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编写教材,教材内容应既有理论研究,同时有大量案例分析;同时,应积极向教育部门申请扶持资金,为校图书馆、研究机构引进大量的专业纸质、文献资料,充实篆刻教育的数据库,为师生进行科研、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2.创新教学模式

一是要改进课堂教学形式。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制作幻灯片或播放与篆刻艺术相关视频,为学生讲述篆刻知识和雕塑技艺,让学生感受篆刻魅力;同时利用情景教学方法,增加与学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任课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如微博、微信等,建立学习交流群,实行远程教育,与学生实现“线上交流、线下互动”,为学生解疑释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高校应利用自身平台优势,不断释放人才红利,面向全社会、海内外招收书法、篆刻等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并且给予优厚待遇和福利政策,让更多人才能“留得住”;同时,应加强对校内从事篆刻艺术教学的师资队伍进行培训,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教授讲述专业知识和授课技巧,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篆刻教学工作提质增效。

四、结语

传统文化发展环境日益改善,对高校的篆刻教育普及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虽然,高校篆刻艺术教育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模式滞后、师资队伍匮乏等问题,但随着广大高校对篆刻教学的日渐重视,会进一步促进人才机制的完善和专业体系的健全,进而改进篆刻专业教学,对我国古代文字的传承和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对艺术专业体系的完善与文化培育体系的产生有着深远影响。

作者:杨孟一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罗文勇.我国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研究[D].广州大学,2006.

[2]武小川.迷失与重塑[D].西安美术学院,2012.

[3]刘军平.艺术与大众[D].中央美术学院,2013

第四篇:高校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分析

摘要:

道德和艺术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一个人通过艺术学习、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能够使自身的思想与道德素质得到提升,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反过来又会促使人的价值、眼界与艺术层次进一步提升。在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中,应当妥善利用德育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在艺术教育中融合道德教育,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艺术涵养,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

艺术教育;道德教育;融合;策略

一、高校艺术教育中融合道德教育的作用意义

(一)能够有效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一方面,在艺术教育中融合道德教育,能够使道德教育的载体更加丰富,使之更具吸引力,可以促使学生主观上积极地参与到教育工作中来。传统的道德教育比较枯燥乏味,而艺术教育却能将抽象的德育知识和思想形象化,学生既能够通过艺术教育来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开阔眼界,同时也能够受到形象化的德育熏陶,避免了空洞说教、强制灌输状况的出现;另一方面,在艺术教育中融合道德教育,能够让高校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认知与审美情感、审美感知有机结合,从而打破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下的种种限制,实现向现代主体性德育的转换,进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1]

(二)能够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却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危害;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富足,但精神生活却变得贫乏。例如,如今的高校学生大多沉迷于网络,上网已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这些都会最终导致高校大学生的情感淡漠、意志薄弱、善恶美丑分辨能力退化。而通过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既能让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提升,也可以使他们的品质得到锤炼,从而培养其健康向上的积极生活态度。在艺术与道德相融合的教育中,学生可以感受到自然、艺术、思想道德以及现代科学的魅力,它能够引导学生从虚幻的网络世界中走出来,走进更加真实的艺术环境和更加高尚的德育环境中,从而获得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

(三)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品质

一个人的人格品质,对于其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处理来说十分重要。而完美人格品质的培养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来讲无疑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任务。通过艺术与德育相融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则能真正实现帮助学生形成完美人格品质的教育目的。首先,艺术教育本身能够使学生的审美观得到提高,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对美丽且具有艺术性的事物产生敏锐感,同时艺术教育中融合的道德教育,又能使学生的道德观念得到正确的塑造与引导,培养分辨善恶美丑的观念与素质;其次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大师背景时,又能够深刻感受到其行为指引,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便能够促进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品质。[2]

(四)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当前社会,一个人是否具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评价其综合素质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其后期的职业生涯发展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而艺术本身就能够活跃人的思维,无论是在艺术欣赏还是在艺术创造中,学生都能够受到非常多的启迪,甚至能够使学生的创造和创新精神得到激发。所以,艺术和德育相结合的教育工作,将能够发挥出启智创新的功效,使学生成为艺术、品德、智慧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五)能够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

是否能够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发现美、欣赏美,并真正爱上生活,从而更加积极、健康地生活,关系到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的生活品味。而高校艺术与德育相融合的教育工作,能够让学生的审美视域更加积极、健康,使他们主动抵御那些低劣、恶俗的事物信息,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任何空间细节去发现美的存在,而这种美不仅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例如一首诗歌所表达传递的美好思想,可以使学生的生活品味得到提升。[3]

二、艺术教育中融合道德教育的策略

(一)树立艺术教育和道德教育相融合的思想理念

高校传统的艺术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并未有意识地考虑到德育问题,艺术教育只负责提升学生的艺术涵养,而传统的道德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也没有采用任何艺术载体,没有进行艺术方面的渗透。这就分离了德育和艺术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导致艺术教育和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双双降低。所以,要充分认清德育和艺术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根本关系,树立艺术教育和道德教育相融合的思想理念,在进行艺术教育的同时,融合道德教育,使其共同促进、双双提升,并使学生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二)优化艺术教育和道德教育相融合的教学内容

艺术教育和道德教育相融合,必须要在艺术教育的内容上做出调整与优化,能够让学生在感受艺术、创造艺术的过程中,产生出活跃的情感与道德反应。例如诗词艺术作品《满江红》《沁园春•雪》等,能够让学生在欣赏诗词艺术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民族责任感与爱国主义情操;书法绘画艺术作品《兰亭序》《春江花月夜》等,又能让学生在获得感官上的审美愉悦和情感上的审美体验的同时,养成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感、自豪感;戏剧歌曲艺术作品《杨家将》《黄河大合唱》等,也同样能够让学生的情感与价值态度受到冲击,养成忠义、爱国的价值情操。总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是保证艺术、德育融合教育质量的基础,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喜好和学校的安排,为学生选择既具有艺术价值,又具有德育价值的教学内容。[4]

(三)改进艺术教育和道德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在艺术教育融合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理清次序关系,并做到寓教于乐,通过对艺术形式和各种艺术表现手法的展示和讲解来引导学生自己感悟出作品深层次的思想内涵,淡化德育的强制性痕迹,使大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艺术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和“善”的感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不应当一味地强调思想、强调价值观,更不要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和学生进行交谈,一定要通过对学生的艺术教育、艺术熏陶来渗透和融入道德教育,让学生能够“顺带”吸收德育知识、德育思想,通过饱满的热情和生动简洁的语言,来引导学生体验审美情感,获得道德感悟。[5]

(四)在艺术实践中融入道德教育

高校艺术教育不只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艺术欣赏,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艺术创作。高校应当重视学生的艺术文化生活建设,利用各种团体组织发动艺术实践,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尝试,并在艺术实践过程中对他们进行宏观的道德教育控制,以这种方式来进行艺术和道德教育,能够使学生真正将艺术与思想品德融为一体。例如,学校可以针对各种节日,例如端午节、中秋节等,给出一个大体的艺术创作实践命题,让学生进行艺术尝试,让学生通过舞蹈、诗词、书画等艺术表现形式将自己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体现在艺术作品中,从而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加正确更加牢固,并真正体验到艺术带给他们的美好。

(五)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

教师的艺术修养和人格修养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方面即使是大学阶段,学生依然可能会对教师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审美方式进行模仿。另一方面,如果教师自身没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艺术修养,那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就必然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自我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与艺术修养,一方面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模仿学习的榜样,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指导,使学生能够全面、有效地发展。[6]

三、结语

道德和艺术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一个人通过艺术学习、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能够使自身的思想与道德素质得到提升,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反过来又会促进价值、眼界与艺术层次的提升。所以,在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当中,应当妥善地利用道德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在艺术教育中融合道德教育,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艺术涵养,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最终使其获得全面有效的发展。

作者:秦芳 单位: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晓华.高校德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4):94-97.

[2]宫倩.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J].新西部(下半月),2008(8):165-167.

[3]王欢.略论高校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2):37-38.

[4]杨慧.寓青少年德育于艺术教育中[J].才智,2010(31):107.

[5]孙伟.艺术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17):84-85.

[6]颜世华.德育与艺术教育的内在浸融刍议[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69-71

第五篇:中原民间艺术高校艺术教育实践

摘要:

本文意在将中原民间艺术活化应用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理论研究与技法实践中,从而更有利于民间文化的挖掘与应用,以实现民间艺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当代功能。使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地方民间艺术资源挖掘和地方文化传承三者之间有效接轨。探究涉及艺术教育培养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

中原民间艺术;艺术设计教育;高校

一、在教学中的改革

1.培养目标

一个明确的专业教学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符合学科科学知识的发展规律,还要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更要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培养健全人格和吸纳优秀文化艺术相关人才,高校要结合自身的教学资源状况,开设民间艺术相关课程,秉承“继承"与“传播"的教育理念,确立地方高校民间艺术教育的特殊地位,依托本校的综合性学科资源,对当地民间艺术进行发掘、整理和研究,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审美能力、精神境界和民族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认识不同文化观念及其不同文化的表达方式,树立多元文化并存的观念,使他们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存在,让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资源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和人文修养的相关专业人才。

2.课程体系

逐步培养大学生的对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意识,使大学生在接受当地民间艺术教育,运用传播方式进行自我传承的同时,利用人际传播方式以及自身的专业优势在社会各领域中进行当地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3.教学方法

教学上采取“三进”与“三出”的教学方法。其中“三进”指的是:引进与采用高质量的民间艺术教材;将具有民间艺术技艺的师傅请进课堂与高校教师一起合作完成民间艺术课程的讲授;将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引进到校园来让更多的学生更进一步接触民间艺术作品。“三出”指的是:学生与教师要外出到民间艺术的发源地进行实地考察;学生与教师要外出到民间艺术的发源地或民间艺人的工作室进行实地实践与技艺的学习;教师应结合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与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创新出具有现代风格的民间艺术作品。

4.实践教学

在将中原民间艺术融入现代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当中,即是对文化知识理论的学习也要利用艺术设计专业的特定,进行实践性教学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在一起。中原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进行民间艺术文化的教学的过程,首先需要了解中原民间艺术的历史文化,增加学生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兴趣,继而通过高校实践课程对民间艺术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在实践教学中强化民间艺术创新。

二、教学改革实践案例分析

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可谓“寓教于乐为一体”,由于河南民间艺术的多样性,涵盖了艺术设计学科多方面的内容,仅通过一两次的课程的改革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笔者将以河南民间艺术中浚县“泥咕咕”为例,“泥咕咕”艺术符号的活化应用,可以横跨现在整个艺术设计的课程当中,以浚县“泥咕咕”这一系属河南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在教学中的活化内容为例,以下就是对该课题制定与修改的教学计划:《图形创意》课程教学改革成果——“泥咕咕”艺术符号的活化应用,教学课时:12学时,教学目标:中原民间艺术文化资源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是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这种具有中原独特魅力的原生态艺术,与高校艺术设计多样的课程设置相呼应,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的将中原民间艺术文化,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上,纳入设计课程的教学计划之中,拓展教学模式,加大对各门专业课中中原民间文化活化应用的教学内容比例,让更多的艺术设计学生可以根据相应的课程获取与之有关的民间艺术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为学生了解中原民间文化提供体验的机会,有效促进现代艺术设计思维与方法对中原民间艺术的活化应用,让包含中原民间艺术符号的设计课程趋于个性化与多元化的教育发展特征,进一步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教学方法:将课堂总学时的30%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学习,将70%课时量用来进行真对民间艺术的实际案例分析与具体的活化设计应用的实践中去。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浚县“泥咕咕”在《图形创意》课程中的活化应用为例:30%理论课时,学习图形创意的表现方法以及同构的具体图形表现法则了解“泥咕咕”造型的基本方法,总结“泥咕咕”造型元素、色彩、图案。70%实践课时,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图形的设计与色彩的搭配,重新将“泥咕咕”进行艺术图形化,并将其图案提炼,几何化,运用图形创意的表现方法,对“泥咕咕”进行新的创意图形表现。探讨这一创新的“泥咕咕”图形它的应用范围,并加以应用设计出适合图形的产品实物。加入“场景“教学法,聘请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与当地民间艺人进行现场示范教学与指导。并能让学生在课程中学习到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更有助于对后期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的活化应用与传承。引入“设计比赛”教学法,为实践教学的内容增加实战经验,结合课程内容,选取一些比较固定的与学习有合作的设计比赛进行参与,例如河南省包装协会与河南省教育厅共同主办的“河南设计之星”等设计比赛,以赛促教,对学生进行设计应用能力的全面检验。教学重点:了解浚县“泥咕咕”的制作步骤和表现方法,并临摹与表现浚县“泥咕咕”的艺术特征,掌握绘制实物技巧。教学难点:正确掌握“泥咕咕”的艺术特点,创新出即不失民间韵味又具有现代气息的民间创意图图形与现代感的色彩搭配,教学过程:要求保留“泥咕咕”最典型的特征——黑色的底色,将所选的形状设置为黑色的底色。在图案的设计中,尽量摆脱传统的和已有的图案表现形式,将图形几何化或是符号化,平面化图形化的表现创意,形成更加具有创新的形式。在实习基地购买的“泥咕咕”半成品,在“泥咕咕”半成品上,经过之前对原有图案与色彩的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意,对图形与色彩进行再次的创新表现。总结及作业:在授课中应积极利用学校的功能与地域民间艺术资源,多方面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与途径,将中原民间艺术文化与设计教学灵活有机的结合起来。改变作业形式,如在中原民间艺术有关的领域中取得创新成果的,如参加设计比赛获奖、发表相关科研论文,作品、撰写调研报告、获取专利或完成创新项目等,可以先对加分,或等同于作业,这样便可以相对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挖掘出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有利于综合性艺术人才的培养。

作者:薛曼君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永轮.基于艺术教育背景下的传统民俗艺术符号及文化价值研究[J].美术大观,2014(04).

[2]梁哲.将传统民间美术元素引入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