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校本课程公共艺术教育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当前地方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
1.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地位低,不受重视
虽然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普遍存在,但是与专业课相比,公共艺术类课程基本都是“选修课”“通识课”的身份,不具备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的评选资格,导致教师授课积极性不高,学生为了学分而上课的现象多有存在。
2.课程体系缺乏顶层设计,教学内容“因师而定”
由于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全面系统的管理,因此,公共艺术教育类课程没有形成整体规划思路,课程设置随意性很大,经常出现“因师设课”的现象,教学内容“因师而定”,随意性大,教学效果不明显。
3.课堂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公共性”和“针对性”
高校公共艺术类课程面向全体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具有“公共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授课教师往往按照专业教学的套路来授课,将公共艺术课程讲成了专业课程,偏离了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由于是选修课,教材选用的随意性大,教师往往不能做到针对授课群体的共性来教授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有混学分之嫌。
二、公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坚持的原则
1.坚持党的教育方针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志“三个代表”和同志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开展工作。
2.贯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质上是学校为达到自己的教育目标,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与组织形式。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相配套。从专业的实际出发,本着学以致用,以生为本的原则,科学制定开发计划。
3.体现高校办学特色
在高等教育追求办学特色鲜明化、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今天,对高校而言,开发校本课程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能够激活学校办学活力,形成高校自己的办学特色,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因此,公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以体现高校办学特色为准则,时时处处体现之、贯穿之。
4.坚持艺术熏陶、潜移默化原则
公共艺术类课程的开发,不能等同于专业艺术类课程的开发,其主旋律仍然是普及性、趣味性、实践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须有意识地渗透艺术教育因子,从而达到用艺术滋润心灵,塑造学生人格的效果。
三、“一基两翼”公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
1.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指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实际,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2.“一基两翼”公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体系的内涵
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不同,它着眼于提升学生自我修养,而非艺术技能的增进;它重在培养学生的全面人格,而非简单的传授艺术知识。因此,它的功能在于帮助学生进行艺术地感觉、科学地思考,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提高创造美的能力,体会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达到思想与行为的统一;在于营造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公共艺术类课程以及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中养成健全人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西安体育学院认真贯彻《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文件要求,深挖本校教学资源,始终坚持优势课程与艺术课程有机结合的原则,形成了“一基两翼”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其内涵是指:以八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为“基础”,以学院自主开发的体艺融合类课程为“第一翼”,以校园文化艺术实践为“第二翼”,通过三种方式的联动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品味和水平,促使学生艺术修养和技能的提高,从而达到培养健全人格的目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涵盖了音乐、美术、舞蹈、书法、戏剧、影视等艺术表现类型,可以供具有不同爱好的学生选择。校园文化艺术实践包括课外艺术活动和校园文化艺术氛围等,学院通过社团活动、文艺汇演、竞技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享有艺术实践的机会,享受艺术实践带来的乐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3.“一基两翼”公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
⑴完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充实显性课程教学内容
依照《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普通高等学院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学院从三个维度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完善。首先,从知识的衔接性上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分为普及、提高、实践三个层次。普及课程帮助学生构建艺术基础知识体系,提高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初步建立健康的艺术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解决入门问题;提高课程针对完成基础课后希望进一步提高艺术修养的学生,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实践课程给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机会,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与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其次,从选择性维度上做到限选课与任选课相结合。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充实和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捕捉学生的兴趣点,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同时使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自成体系,特色鲜明,真正从“专业课的点缀、获得学分的工具”的地位中摆脱出来。再次,从课程性质维度方面讲,抓好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建设。目前,学院共开设有28门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如,《中国民族音乐欣赏》、《书法基础与鉴赏》、《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18门体艺融合类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受到学生欢迎。同时,学院大力加强艺术教育教材建设,通过政策激励、资金支持等方式激发教师参与编写公共艺术校本课程教材的积极性,经过不断积累涌现出一批体现学院办学优势和特色的自编教材。
⑵加强社团艺术活动建设,重视隐性课程发挥作用
艺术社团的建设是公共艺术教育隐性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校园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对艺术知识的传播、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和知识结构的完善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可以学到很多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可以增强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对于没有加入社团的学生,社团活动可以起到宣传艺术知识和文化、培养艺术兴趣的作用。例如,西安体育学院已逐步形成以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风采辩论会、校园十大歌星卡拉OK大赛、主持人大赛、棋类大赛、迎新文艺晚会、书画作品大赛等为主体的校园品牌活动体系。以校园文化为主体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由经常化、制度化,逐步向系列化、高层次、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⑶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软硬件建设,创建一流的艺术教育环境
软件建设方面,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比例协调的高水平公共艺术课程师资队伍是更好地开展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基础。就校本课程开发而言还需要将这支队伍打造成精诚团结、熟知本校办学特色和学生特性的课程开发团队。硬件建设方面,学院应注重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设施的配套完善,如琴房、舞蹈教室、书画教室、声乐教室、学生活动中心等硬件设施的配备。
四、结语
总之,高校应重视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建设,营造艺术教育的良好氛围,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校园的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得以充分体现。
作者:张军 单位:西安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