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儿童书画艺术教育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儿童书画艺术教育演练系统把研究的目标群体定位为儿童,在此阶段的儿童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
(一)儿童对文字的认知。
文字不仅仅是儿童接受正规教育后,才具备的一种读写认知能力,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会在日常的生活中大量接触到文字内容,同时也会对文字的形态结构有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儿童对文字的认知过程主要分为模糊阶段、初步联系阶段、稳定联系阶段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对文字结构以及组成部分的认识是逐步提升的,最终建立起牢固稳定的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儿童对文字的认知是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的过程。抽象思维来自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已掌握的知识,并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因此,儿童系统的视觉化设计应合理把握儿童形象性、具体性的思维特点。
(二)儿童对图形的认知。
儿童随着父母的教育以及年龄的增长对图形的认知不断提高。很多学龄前儿童已经可以辨识如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一些基本的形状。儿童对图形的认识总是从其外形轮廓上开始观察与判断,是一种先整体后局部的观察方法,这种观察方法使得儿童对几何化的图像有很强的辨识性,这便产生了儿童书画艺术教育中关于图形认知水平提升的一个矛盾。过于简单的图形对儿童认知能力的提升有限,而过于复杂的图形又引不起儿童的兴趣与注意。
(三)儿童对色彩的认知。
色彩以其视觉吸引力对儿童有特别的吸引力,对儿童色彩认知的研究,有利于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儿童对色彩的认知比较简单,对色彩的色相、明度、饱和度等色彩知识没有明确的认识,会把色相相近的颜色统一化,而且对混合色的认知比较困难。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对色彩的辨识能力会有很大提升,而且会对颜色产生偏爱,尤其是对纯度高又鲜艳明快的原色。而且儿童会慢慢的把色彩与情感融合到一起,尝试用某种色彩表达自己的心情与情感。在儿童书画艺术教育演练系统中必须要把握儿童对色彩认知的性别差别和个体差别,把握好整体的色彩节奏,是打开儿童心灵需要紧紧抓牢的一把钥匙。
二、儿童教育有非常丰富的教学实验和许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符合儿童的认知和审美能力。
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方式是以视觉为先导的,图形化设计利用文字的内涵、图形的设计以及色彩搭配等方式,将知识通过图形化的视觉印象深深地印在学龄前儿童的脑海里。为学龄前儿童接受新知识提供了方便,能够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符合儿童认知心理与审美能力的研究,具有创新的表达手段。
(二)迎合儿童兴趣,富有情趣性。
书画学习相对于看动画片或者是听故事而言会枯燥乏味,所以儿童书画教学首先要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要用趣味性的手段对界面进行图形化设计,抓住学龄前儿童爱玩的天性。儿童书画艺术教育演练系统中的图形化设计是建立适合儿童的认知感受力与审美理解力的基础上,在对文字、图形、色彩的设计。不仅能够增加儿童对知识的兴趣与好奇心,还能让他们产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儿童书画系统的界面设计中图形化设计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特别是感官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的能力。合理提升儿童的认知能力,激发儿童的认知体验,指导儿童通过发现与感知美而理解美,建立起一种轻松愉悦舒服的环境实现儿童学习的主动性。
作者:高翔 单位: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