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民族地区高校艺术教育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我国民族地区幅员辽阔、历史久远、艺术文化资源丰富,与内地相比,其艺术资源具有特色性、地域性、多样性以及原生态性的特点。因此,民族地区高校艺术教育必须扎根于我国各民族特有的艺术文化土壤、原生态的艺术文化氛围,充分挖掘民族艺术资源宝库,以将其作为高校艺术教育开展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
一是独有的艺术文化传承土壤。民族艺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文化食粮,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能否做到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关乎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尤其是其中一些优秀的文化精神,更需要细心去挖掘和保护,从而为推动整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构筑“强大合力”。令人欣喜的是,经过历史洗礼并沉淀下来的部分民族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在我国推动“民族地区大开发”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艺术文化工作者走进民族区域、感受民族文化、品味民族特色,提炼了以民族艺术文化传承为主题的“民族精神”。艺术工作者在民族艺术文化传承上所做的努力,无疑成为我国民族地区高校艺术教育的优势之一。
二是原生态的艺术文化创作氛围。民族区域的神奇之处在于其独特的地理人文景观、极富艺术感的民族风情,以及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统。从“阴山动物乐园”到“敦煌莫高窟”,从“贺兰山缺”到“青藏高原”,从“山歌刘三姐”到“藏歌卓玛”,从“吐蕃文化”到“唐三彩”……风格各异,丰富多彩,构筑了一个个原生态的艺术文化创作氛围,引无数艺术大家心往神驰。如我国著名艺术家吴作人,长期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创作了大量艺术文化作品,徐悲鸿赞叹道:“三十二年,乃走西北,朝敦煌,赴青海,及康藏腹地。摹写中国高原居民生活,作品既富,而作风亦变,光彩焕发,益游行自在,所谓中国文艺复兴者,将于是乎征之夫!”正是这种原生态的艺术文化创作氛围,造就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艺术教育“殿堂”。
三是极富地域烙印的艺术教育资源。我国民族地区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艺术资源极为丰富,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历史、地理、民俗博物馆。其中民歌种类繁多,譬如广西壮乡的“山歌”、云南景颇族的目脑纵歌、湖南湘西瑶族的对歌、裕固族的赶毡歌等。此外,还有各式各样的礼仪音乐,别具民族风味的曲艺,甚至宗教音乐等。民族舞蹈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藏族果卓舞、苗族板凳舞、傣族孔雀舞、白马藏族神兽面具舞、彝族达体舞等。而且,民族地区也是中华民族美术工艺最早的发祥地,泥塑、石雕、壁画、岩画、雕漆、剪纸、刺绣等均发源于此,这些美术工艺的形成和发展与民族信仰和民族生活方息息相关。对这些美术工艺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实现对该地区民族历史沿革的考究,同时也能实现对其文化传统与审美意识的“深度考察”。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美术工艺并没有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中销声匿迹,而是形成了久负盛名的美术工艺产业,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象征。这些民族性与地域性相结合的艺术资源共同构成了民族地区“艺术教育的资源库”。因此,在民族地区开展艺术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民族艺术的优势,将其悠久的艺术文化传承土壤,原生态的艺术文化创造氛围,极富地域烙印的艺术教育资源等,尽显于民族地区高校艺术教育的实践中,以助推民族艺术教育的科学发展。
二、民族地区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民族艺术教育的发展,必须把民族地区特有的艺术资源优势表现出来,积极构建民族艺术资源库,并通过举办民族艺术节凸显办学特色,实现民族地区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此外,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战略,乘风破浪,不断推进民族地区高校的艺术教育。
第一,构建民族艺术资源库——丰富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艺术教育的内涵。改革开放助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腾飞,然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极富特色的民族艺术正在悄然流逝,极大地削弱了我国文化的多样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民族地区优秀民族艺术成为各地文化部门、高等院校,甚至每一位艺术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对于民族文化的抢救,最佳的策略无疑是继承,即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继承优秀民族艺术。因此,构建民族艺术资源库是形势所需、发展所求,是开展民族艺术教育的先决条件。譬如,民族地区高校可以根据西北部的彩陶艺术圈,甘肃中部、宁夏、新疆、青海的民族风情艺术圈,以及由南北石窟、麦积山、炳灵寺、马蹄寺、莫高、榆林、克孜尔等著名石窟构成的石窟文化艺术带,来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或者通过对民族地区艺术文化的挖掘、梳理、搜集来开发数据库,建立艺术资源教育网站,实现区域艺术资源的充分共享,真正让民族地区艺术资源进入更为普及的教育领域,逐步扩大西北区域民族艺术的影响,使民族院校的艺术教育更加生动和丰富多彩。
第二,举办民族艺术节——创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艺术教育的形式。民族文化的发展固然需要继承,然弘扬亦必不可少。在尽显民族地区高校艺术教育特色时,除了构建艺术资源库之外,还必须坚持做好大力弘扬的工作。弘扬的方式多种多样,然在笔者看来,举办民族艺术节是兼具实效性与开放性的有效手段。通过举办民族艺术节,不仅可以实现对少数民族艺术的“流传”,还可以使其特有的艺术形式获得更为广泛的价值认同。当然,在举办民族艺术节时必须做好价值定位,切忌遭遇低俗文化侵染的尴尬。在多元文化冲击的背景下,如何保持民族艺术节的“民族气节”是民族文化弘扬中面临的一大考验。因此,举办品位高、定位准、感染力强的民族文化艺术节,是创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艺术教育形式,凸显民族地区高校艺术教育特色的保证。
第三,“请进来,走出去”——实现与地方民族艺术的创新交流。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说过,一种思想和一种思想的交换,可以形成两种思想。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交流,只有通过相互交流,才能出现“艺术交换”的正效应,才能实现文化发展的“百花齐放”。而这也为民族地区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就是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探索与地方民族艺术进行“交互式”交流。对于大学生而言,“请进来、走出去”的艺术教育实践是其问鼎民族艺术、激发艺术意识、获取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如广西艺术学院就采取了音乐会形式进行《侗族音乐专场展示》,以学习汇报讲座形式进行《我爱家乡——壮族传统文化》,以及一年一度的“回年会”等来实现“校际之间”的交流。此外,他们还利用“艺术教学实践周”组织学生到各地开展“教孩子唱自己家乡的歌”活动,帮助中小学生树立传承与保护“非遗”的观念。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必须把“请进来、走出去”作为艺术教育的特色来抓,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富于创新、对流的艺术教育路子。
第四,领导重视——夯实艺术教育投入的物质基础。高校艺术教育的有效开展,除了要办出特色、富于地域性之外,领导的重视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众所周知,艺术教育投入与其他学科投入存在着较大差别,这主要是由艺术教育所具有的熏陶性、审美性的特点决定的。单是音乐教育,就必须借助一定的教学载体才能达成,如民族乐器、专业艺术教学场馆、民族服装,甚至钢琴、小提琴,等等。为此,购置一定数量的艺术教育教学载体成为高校艺术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如2003年,云南艺术学院图书馆申报课题“民族民间艺术资料对现代图书馆建设作用的研究”被批准为国家重点课题,得到了1万元的专项研究资金。根据规定,云南艺术学院又给予1万元的专项补助。正是资金上的重点投入,使得云南艺术学院在民族艺术教育上取得了突出成绩。根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相关的要求,凡开设艺术教育专业的高校,必须配备一名校级领导来主管,为艺术教育所需的教学载体、教学场所、基本设备建设以及资金方面给予全面的保证。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艺术教育的顺利发展。
第五,潜心挖掘——实现艺术教育内容的地域特色。对民族艺术的弘扬与传承,离不开广大艺术工作者的潜心挖掘,通过对民族地区的文化艺术进行搜集和整理,将其再现于高校艺术教育的课堂,理应成为民族地区高校艺术教育实践的题中之义。近年来,民族地区高校的众多艺术工作者利用实践教学的机会,组织学生走进少数民族地区,对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进行了挖掘整理,取得了累累硕果。如广西艺术学院开设的“壮乡山歌课程”;西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设置的“敦煌壁画与油画色彩”研究方向;青海民族学院艺术系将名闻遐迩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热贡艺术”融入到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等等。这些成果的出现,与其说是民族地区高校对艺术教育内容的有益探索,更不如说是广大艺术工作者潜心挖掘的“功劳”。
第六,与时俱进——完善艺术教育课程的具体设置。对于民族地区高校艺术教育的开展而言,其课程设置必须体现出时民族艺术的弘扬与传承,凸显美育性能的原则,本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方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对艺术教育课程的具体设置进行细化研究,使艺术教育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对于艺术专业高校,必须将尽显民族特色的文艺教育课程作为艺术专业学生完成学业的必修课程,并对课时进行硬性界定,才能保证民族艺术的传承面。如广西艺术学院就是从地方民族艺术出发,既突出了课程设置的全面性,又彰显了特色,不仅设置多课时的《本土艺术》、《民歌排练》、《民歌演唱》、《民族语音》、《多声部音乐训练》等地域性课程,还设置了少课时的《传统乐理》、《民族声乐理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欣赏》、《田野采风》、《形体》、《艺术实践》等课程,诸多课程均涵盖识谱、键盘、作曲、电脑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与措施等基础内容。对于未开设艺术专业的高校,亦应开设民族艺术教育课程,但可以作为选修课,并对其学分进行要求。无论如何,民族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慢慢消逝,而应该得到传承和弘扬,以涵养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未曾中辍的璀璨文化。
三、总结
总之,民族艺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最为璀璨的一部分,必须通过高校艺术教育这一具有时代性、实践性、艺术性的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深刻推动民族地区高校艺术教育实践的发展与创新,为实现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国家战略铸就一股强大的文化力量。
作者:邓亚楠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